泰羅科學管理精細化管理學習體會14

2021-03-04 09:23:40 字數 2493 閱讀 6981

二、能力與工作相適應原則:泰羅主張選擇一流工人,即能力最適合也最願意做這個工作的工人,並對他們進行培訓以更好地為公司服務。

三、標準化原則:泰羅通過進行鐵鍬實驗使工人掌握了標準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標準化工具,並使作業環境標準化,讓工人效率大大提高。

四、報酬制度即計件工資制:要求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來鼓勵工人完成或超額完成工作定額,根據公認的實際工作表現而不是工作類別來支付工資,這一制度使工廠中「磨洋工」的現象大大減少,企業生產過程充滿活力。

五、計畫職能與執行職能相分離原則:泰羅認為應該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代替經驗工作方法,這樣有利於工人自主性的發揮,提高工人個人生產率。

六、其他原則:泰羅在總結經驗經行試驗後還提出了針對企業高層管理者的例外原則,建議在工人與雇主之間進行一次徹底的「精神革命」,每乙個都是提高工效,科學進行企業管理的妙藥良丹。

泰羅制對現代企業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鑑價值。現代企業和傳統企業相比,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複雜的管理體系,運用數理工程模擬的輔助決策手段,更加專業化、資訊化、和知識化,管理上更加人性化、制度化和專門化。泰羅制在管理思想以及實踐精神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價值,其堅持的主要觀點和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管理所秉承的人性不變。泰羅制強調人性的本質在於利己,人性本身很複雜,有善也有惡,但趨利避害卻有普遍意義。從人性利己的角度出發,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用以約束和激勵員工,聯結起勞資雙方合作的紐帶,實現互利共贏。

二、管理是科學。科學在於實事求是,從客觀實際出發,而不是憑經驗,主觀臆斷。泰羅正是以科學的態度運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企業中存在的問題的。

同時,是泰羅真正把管理當成一門學問並建立起學科體系的,後繼者正式在泰羅建立的管理學框架基礎上逐步發展和完善的,直到今天,管理學教科書的關鍵內容還在堅守泰羅制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精髓。

三、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泰羅進行管理革新的出發點就是提高企業效率,包括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效率,能夠以最小的投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大的效益,以此獲得市場競爭力,創造更多的財富。在技術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先進的管理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徑。

四、關注細節。企業生產和管理是由各個細小環節組成的,每乙個細節都關係到企業的成敗,泰羅對細節非常關注,嚴格要求,他的一系列研究和試驗,都是圍繞細節展開的,並以規定細節結束的。這在今天相當重要,做管理,就得從細節抓起,絲毫不得放鬆,不然就會釀成大錯。

五、制度化。企業是營利的組織,營利的前提是要投入一定的人財物,使之協調執行,合理安排,並在制度的框架下執行,這才能保證企業執行的成本最低。每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基本規範和制度,使人財物等投入要素在各種明確的規定、條例、標準下有序執行,這在今天的企業管理中已成為基本常識。

六、注重實踐。企業具有堅守慣性的特性,而企業的外部環境卻在隨時發生變化,技術、市場、經濟、社會等都是企業時刻關注的問題,不變革,不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不進行實踐與理論的溝通融合,墨守成規,本本主義,企業最終將會走向衰敗。

七、協調。管理就是協調人財物,使之合理有序執行。勞資雙方要協調溝通,人事職責要匹配,做到人盡其用,實現企業管理的最大效益。

協調是泰羅制的中心內容,在今天,協調投入要素好的企業再回得到更大的發展。

八、合作。員工個人和企業都具有逐利的傾向,只有合作,才能實現雙方的利益,做大經濟利潤總量,雙方才能獲得更多的屬於自己的那一部分。不友好的合作,鬧衝突對抗,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強調合作共贏理念,共同努力提高企業效率以實現企業的遠景目標,這是泰羅堅信也是今天企業所追求的管理理念。

九、用人。人不僅是企業投入的要素,同時企業存在的目的也是為人服務,人也是企業的管理者。人與企業合二為一,人的目標與企業遠景目標共同一致,人才有更大的動力為企業貢獻才智。

人與企業不是對立著,而是企業的乙份子,泰羅強調子房尊重同情關心工人,而不是當作工作。

泰羅制的主要觀點和管理制度值得借鑑和深入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當企業遇到問題時,可能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這就是泰羅留給現代企業管理的源源不竭的管理遺產。

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由計畫經濟轉入市場經濟體制,社會進入全面轉型時期,巨集觀經濟社會的開放推動了微觀組織層面的蓬勃發展,企業進入了股份制改造,實現了產權多元化,國有企業進入了改革攻堅期。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相互借鑑管理經驗,互相協作,在國內外競爭中取得了有利地位。管理理念的引入,管理人才的啟用,管理模式的革新等為標誌的管理領域不斷呈現出開拓創新的局面。

然而我國企業仍然面臨著階段性問題,國有企業尚未改革徹底,民營企業規模不大,企業效率不高,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還不強,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還不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尚低等等。解決這些問題除了從實踐中大膽摸索管理之道外,還應該向前人借鑑有價值的理論,泰羅製給了我們諸多的啟示,這些啟示可以指導企業管理走上科學管理的軌道。

啟示一:管理之道在於創新變革,關於面對問題,大膽探索,勇於實踐,一切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管理理論都可以引進到企業實踐中來,用科學的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武裝企業。

啟示二:加強企業制度化建設,建立一套符合效率為目的,改革企業執行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大到企業流程再造,小到管理的的每乙個細節。

啟示三:始終堅持以提高企業效率為目的,改革企業執行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大到企業流程再造,小到管理的每乙個細節。

啟示四:堅持識人用人重人和以人為本的原則,給員工良好的待遇和工作條件,使員工在實現自己利益的同時實現企業的遠景目標。

泰羅科學管理精細化管理學習體會10

從 娃娃 抓起,夯實基礎管理能力 冰山之所以能高高立於水上,是因為它的八分之七都在水下。海明威基於中國企業的歷史成長軌道與現狀,把中國企業定位在 娃娃 階段,就是強調中國絕大多數企業還是在咿呀學步階段,必須一步乙個腳印從基礎抓起,老老實實學習西方發達國家一百多年來企業管理的經驗與教訓。企業成長是乙個...

泰羅科學管理精細化管理學習體會17

泰羅 科學管理 泰羅的科學管理是以工商業的生產管理和車間管理為起點,理論 原則和操作性技術方法相結合,兼具思想性和實用性的一整套管理學說。其主要內容涉及到生產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管理職能 管理人員 組織原理 管理哲學等五大方面。正是從科學管理開始,管理學沿著伽利略 牛頓創立的實驗科學道路,告別了單純的...

泰羅科學管理精細化管理學習體會21

學習泰羅科學管理報告 在工作的時候永遠不要想當然,永遠不能有 大概 可能 差不多 這些模糊 馬虎 敷衍的概念,而是要有具體的數量和精確的設計.這是我最近通過深入學習 泰羅式科學管理 得到的體會,僅憑經驗僅憑感覺來工作那不是科學管理更不是泰羅式科學管理,學習泰羅式科學管理最重要的是 精細化 標準化和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