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傳承禮儀國學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2021-03-04 07:40:27 字數 3421 閱讀 6683

曾集小學「誦讀經典,傳承禮儀」國學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學校按照沙洋縣教育局關於經典誦讀活動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為深入貫徹《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和《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充分利用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道德教育資源,大力推進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全面提公升師生文明素養,決定堅持每年在全校開展「誦讀經典,傳承禮儀」國學教育活動。為確保此項活動落到實處,形成常態,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意義及目標

傳統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內容博大精深。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讓這些傳統美德根植於小學生幼小的心靈,對於豐富學校德育內容,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誦讀國學經典,充分挖掘其深刻思想內涵和文明禮儀規範,使師生明白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培養其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識並努力踐行在日常行為中,全面提公升師生道德素質。

二、組織領導

組長:曾凡舉

副組長:陳學聖張彪陳中立

成員:陳志濤魯範萍尹飛丁開軍李桂林許冬梅官衛林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政教處,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督查工作,官衛林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三、「誦讀經典,傳承禮儀」活動內容

1、小學

一、二年級:誦讀《三字經》

小學三、四年級:誦讀唐詩45首

小學五、六年級:誦讀宋詞30首。

2、規範準則:包括《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

四、活動安排(活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3年3月15日前)宣傳發動階段

1、制定方案。進行廣泛宣傳動員,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向師生宣傳開展國學教育的重要意義及具體安排。

2、確定內容。由許冬梅老師組織專人收集整理誦讀內容,編印成冊。

小學一、二年級:負責人:王麗娟老師

小學三、四年級:負責人:羅金玉老師

小學五、六年級:負責人:陳金枝老師

3、舉行啟動儀式。

4、營造氛圍。在學生活動的教室、寢室、食堂、牆壁、樓道、宣傳燈箱等醒目位置張貼經典語句、格言警句,營造濃厚的誦讀氛圍。

第二階段(3—12月)

結合實際,積極開展誦讀國學經典「六個一」活動。

1、每日一讀。學校統籌安排一名語文教師或班主任負責督促指導學生每天10分鐘進行集體誦讀。

2、每週一背。在每日誦讀基礎上,每週要求每生能按要求背誦相關經典名篇。各班要指派專人負責檢查,確保人人過關。政教處定期對各班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實行量化評分。

3、每月一會。各班每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可通過開展專題講座、成果展示、演講等多種形式交流學習體會,暢談學習感受。

4、每期一賽。學校每學期開展一次經典誦讀活動成果展演或競賽活動。節目力求做到知識性、表演性、觀賞性、藝術性為一體,可採取吟、誦、唱、彈、舞、書等多種表現形式,節目風格、體裁不限。

5、每年一評。在全校範圍內每年評選出一批活動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並進行公開表彰。

6、每月一查。政教處定期(每月第四周星期三第七節隊會時間)對各班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實行量化評分。

第三階段(12月)總結展示階段

組織召開活動總結表彰大會,表彰一批「文明禮儀之星」、「師德標兵」、「文明班級」等先進典型。組織經典誦讀活動成果交流活動,集中展示活動成果(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四、措施與要求

「誦讀」即為「出聲的讀」,達到「熟讀自然成誦」的理想境界。鑑於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證誦讀時間。每天固定上午第一節課前的預備時間和周四早讀以及每週一節國學課為誦讀時間,天天堅持。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靈活安排,充分利用時間。

開展課前一吟,熟讀成誦的活動。為減輕學生背誦古詩的負擔,教師要提倡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語文課前一兩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

(二)各班指導教師要根據誦讀內容與誦讀量,劃分每天的誦讀量,制定計畫,根據計畫誦讀並且要與學生一起誦讀。在每個班級的黑板報上由學生專人負責每週刊登一首詩,一句經典文句。學生在一周內反覆誦讀,並記憶。

看誰讀得好,記得牢,鼓勵學生多誦多背。班級內定期開展古詩文誦讀或背誦比賽,激發學生誦讀的激情。

(三)各班以帶領學生反覆誦讀為主,對其中簡單語句的釋義不要求講解得過深過細,體現大意即可;對部分難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讀。提倡通過經常的、輕鬆的、大聲的誦讀和吟誦,自然成誦,還可以引導學生在遊戲中誦讀。如,將誦讀內容編入拍手歌中。

(四)布置家庭作業時,可以加入誦讀內容。

(五)學校創設良好的誦讀氛圍和環境,各班要每月上交一定數量的展示作品。可以是古詩配畫、誦讀內容抄寫小報、改寫經典、自寫古詩等。

(六)指導教師要天天抽查學生,動員學生互動檢查;表揚先進,鼓勵後進;

(七)各科教師都要自覺地在各年級負責教師和班主任教師的統一協調下,在規定的時間段裡,有條不紊地創造性地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活動。要充分利用**、舞蹈、書法、繪畫等多種功能,讓孩子在唱遊活動中誦讀。

(八)學校每月組織一次檢測,採取抽測、集體誦讀、高年級檢測低年級或同伴互測的方法。並開展歌唱經典、演經典、經典詩篇朗誦會、經典誦讀展示等活動在規定時間內展示。

經典誦讀活動是一項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貴在天天堅持,持之以恆。

附:經典誦讀展示形式(供教師參考)

1、我給大家講美文

學生把自己收集誦讀的古詩文講給同學聽。

2、唱經典

古詩文本身就具有強烈的**美。在誦讀的過程中,為激發學生的誦讀的興趣,讓他們記得更好,可開展歌唱古詩文的活動。如孟郊《遊子吟》,蘇軾《大江東去》《明月幾時有》,李商隱《別亦難》,白居易《長恨歌(片斷)》等古詩詞歌曲,同時學生還可以運用自己喜歡的歌曲曲調去唱古詩文。

還可請**老師給古詩文譜上好聽的曲調。

也可在遊戲(如跳橡皮筋)中編成歌謠。如學生在玩拍手遊戲時,「你拍一,我拍一」就變成了「人之初,性本善」。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充分感到了誦讀經典的樂趣,更能堅持下去。

3、給經典配圖

在經典中,因為作者的推敲琢磨,使語言很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等,都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形象一幅幅優美的圖畫。

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為經典配畫,加深了學生對經典的感悟,培養他們思維力,想象力。

5、編寫經典選篇

學生將自己誦讀的經典分類,如分成學習方面,為人交友,勵志人生,絢麗自然等等。並由此自己編成乙個小冊子,配上精美的插圖,寫上序言,標上自己主編的字樣。看著自己的成果,學生誦讀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更使他們樂於誦讀。

6、運用經典

學生誦讀經典,能在實際中運用,更能讓他們樂於好於誦讀。這也是我們誦讀的乙個目標。在實際中,我們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經典。

如春天到了,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踏青。看見桃花,教師有意識地誦出「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人面桃花相映紅」等句子,引導學生吟出自己誦讀過的與桃花有關的句子,看誰說得多,說得好,用得當。在作文中,也經常引導學生恰當地運用經典句子。

如描寫春雨時,用上「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充分地表達自己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2012-3-1

誦讀經典傳承文化

三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具體履行以經典為載體來傳承中國文化的使命呢?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倡導開展 課前一吟 活動。為減輕學生背誦古詩詞的負擔,教師要見縫插針,充分利用每天語文課前的一兩分鐘,做到讀而常吟之 學而時習之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巧妙地穿插一些相關的經典詩歌 故事等,讓孩子在潛移默化...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乙個講究品德教育 個人修養的民族,有著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讚頌美德曲子,乙個個動人心弦的音符。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 文明古國 之稱。乙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生在...

誦讀經典傳承文明

珙縣羅渡苗族鄉中心校 關於開展 誦讀中華經典傳承華夏文明 活動方案 根據珙教發 2015 23號檔案精神,結合上羅片區的安排,就我校開展 誦讀中華經典傳承華夏文明 活動的相關工作作如下要求 一 活動組織 組長 馬建峰 副組長 劉光興方正偉 成員 3至9年級班主任及各班語文老師 二 活動安排 一 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