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基礎第九章班級管理與班主任

2021-03-03 21:18:22 字數 4295 閱讀 3666

第9章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

第1節班級組織

1.班級組織的概念

班級組織定義:是乙個有一定人數規模的學生集體,是學校行政根據一定的任務,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組織起來的有目標、有計畫地執行管理、教育職能的正式小群體。

(1)班級組織概念的歷史考察

班級組織是隨著班級教學的產生而形成的。

誇美紐斯為班級授課制的確立奠定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他提出了「乙個教師同時教很多學生是可能的」。

*導生制(也稱「貝爾—蘭卡斯特製」、「級長制」)

1.原因:為了適應資本主義生產的需要而產生的。

2.優點:

(1)省錢

(2)省師資

(3)擴大受教育者的範圍

(4)有助於兒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

3.缺陷:

(1)教學太機械化

(2)只能用於背書或簡單的計算

(3)充任導生的子女態度傲慢

(2)班級組織的改造

1.最早提出對班級教學進行改造的是「道爾頓制」

特點:要求依據每個兒童學習各學科的難易度,適當分配課程時間。

2.「聖路易編製法」

特點:根據兒童的能力在短期內隨時公升級。

3.「巴達維亞法」

特點:凡有乙個班級招收60名以上兒童的學校,都應設立輔導老師,以收到個別教學之功效。

4.特普朗制、協同教學 (p280)

5.個別教學和班級教學比較 (p280)

二.班級組織的形成

三個階段:

1.個人屬性之間的矛盾階段;

2.團體要求與個人屬性之間的矛盾階段;

3.團體要求架構內的矛盾

3.班級組織的結構

1.根據帕森斯的社會組織理論,可以對班級組織的結構作如下分析:

(1)班級的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

*正式組織三個層次:班幹部小組長小組一般成員

*非正式組織:從個人好感出發而自發形成

四種型別:積極型娛樂型消極型破壞型

(2)班級組織的角色結構。

(3)班級組織的資訊溝通結構。

(4)班級組織的規模。

2.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 (p284)

【如何正確處理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的關係?】

非正式群體產生破壞作用的是極少數的,導致非正式群體產生的根本原因源於個人需要,一方面是歸屬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交往的需要。 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對青少年學生非正式群體的不當看法,不要簡單把班級中的非正式群體作為管理和防範的物件,而應更多地考慮如何為其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不是強制性地壓抑學生的需求,引導他們個體的需求、情感和個性合理地在班級釋放,並使其歸屬與交往的需要得到滿足,擁有安全感和快樂的體驗。

(2)班級組織的角色結構

(3)班級組織的資訊溝通結構

(4)班級組織的規模

四.班級組織的特點 【簡答題】 (p286)

1.班級組織的目標是所有學生獲得發展;

2.師生之間是一種直接的、面對面的互動;

3.情感是班級組織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紐帶;

4.師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師需要用自己的人格辦量來組織班級活動

五.班級組織的功能 【簡答題】

(一)一班級組織的社會功能:

1.傳遞社會價值觀,指導生活目標;

2.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形成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

3.教導社會生活規範、訓練社會行為方式;

4.提供角色學習條件,培養社會角色。

(二)班級組織的個體功能:

1.促進發展功能(知識及認識的發展;情感的發展;興趣態度的發展;社會技能的發展。);

2.滿足需要的功能;

3.論斷功能;

4.矯正功能。

第2節. 班級管理的內容(一.班級組織建設;二.班級制度管理;三. 班級教學管理;四:班級活動管理)

含義:(p290)

1.班級組織建設

1.區分:班集體與班級

班集體: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

2.班級管理核心工作:建設和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3.班級組織建設要做的主要工作是:

(1)班級組織的設計;

1)主要依據(p291)

2)衡量班級組織水平高低標準

群體目標導向的新社會性與成員對目標的內化水平;

健康**對集體的整合性與對成員的參照水平;

人際關係的民主平等性與成員的歸屬感水平;

共同活動的動機、目的、價值的中介性與成員對活動的積極性水平;

管理與自我管理機構的完善性與成員的自主、自覺性水平;

班級成員的個性與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2)指導班級組織建設;【問答題、案例分析】 (p292)

**型放任型

民主型(3)發揮好班集體的教育作用

培養集體意識,使班集何中的全體成員能夠自覺按照集體的目標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要求自己,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培養集體主義情感,引導學生在集體中友好合作、樂於助人、平等交往、相互團結,形成和發展熱愛集體和管理集體的能力和技能;

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行為和習慣;

培養公民意識

2.班級制度管理(p293)

(一)成文的制度

(二)非成文的制度

3.班級教學管理(p295)

1.明確班級教學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2.建立有效的班級教學秩序;

3.建立班級管理指導系統;

任課教師群體教學溝通系統執行系統

4.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4.班級活動管理

1.班級活動的基本特點:

班級活動是一種交往活動;

班級活動目的一致性,產生了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與規範;

班級活動的時空具有一致性;

班級在活動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責任依從;

班級活動導致一系列諸如暗示、模仿、感染、**、心理相容等社會心理現象的出現,產生良好和健康的人際關係

第3節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1.班主任是學生全面成長的關護者(教育的責任,發現的責任,啟用的責任,夯實的責任);

2.班主任是對學生產生全面影響的教育因素(教學生學習做人、做事;以自身的行為向學生提供教育資訊;靠自身的威望激發學生接受教育,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3.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成為成功的領導者:應該明確自己不是單純的管理者,而是在教育的同時行使管理和育人之職;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經常找機會接觸班級成員,他的真誠和善意是贏得每個學生笨重、信任和平等交流的密鑰匙)

2.班主任建設和管理班集組織的策略:【簡答、論述】

1.一是創造性地設計班集體目標;

班集體目標設計的方法:

(1)以提高素質、發展個性為導向,制定適合班集體實際水平的發展目標;

(2)在班級集體的目標管理中,既要注重提高班集體的整體發展水平,又要為集體中每個成員精心設計個性發展目標,並創造達到合理的個體目標的機會和條件,使集體中的每個成員在集體目標下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自我形象

2.二是合理地確定班級角色位置:

(1)科學地診斷集體人際關係的現狀;

(2)重視班級骨幹隊伍建設;

(3)豐富班級管理角色;

(4)正確對待班級中的非正式群眾);

3.協調好班內外各種關係:

(1)協調班集體內的種組織和成員的關係;

(2)協調與各任課教師及學校其他部門、其他班級的關係;

(3)班主任要協調集體與社會、家庭的關係;

(4)班主任還要協調好班級內的各種活動和事務

4.建構「開放、多維、有序」的班級活動體系:

(1)主題性活動的確定要貼近學生成長的實際

(2)主題性活動的開展應體現學生的全員參與和獲益

(3)主體性活動要達到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新的體悟和變化,避免形式主義

(4)主題性活動的形式要豐富而富有創意。

5.營造健康向上、豐富活躍的班級文化環境【如何營造班級健康環境、班風?】(1)營造文化性物質環境;

(2)營造社會化環境;

(3)營造良好的人際環境;

(4)營造正確的**和班風;

(5)營造健康的心理環境

三. 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如何理解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參***要點:班主任作為教育因素,對班集體和學生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以自身修養為基礎,通過自己的價值觀念、人品、學識、態度、行為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二是通過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使學生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發展性的專業工作,既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又要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和完善自身,同時班主任的自我發展意識也是影響其做好班級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乙個有事業心的班主任,應該認真學習教育管理理論。

潛心研究班級管理工作、及時更新教育管理理念、不斷調整班級管理策略;此外還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以自身的高素質樹立榜樣,以實際行動來教育學生。

教育學章節考點第九章

2010年教師資格考試 中學教育學章節考點講解9第九章德育 評價目標 1 識記德育的概念 目標和內容 2 理解德育過程的結構和矛盾 3 運用德育模式展開德育實踐活動 第一節德育的意義 目標和內容 一 德育的概念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的總稱 二 德育的意義 三 德育目標 四 德育內容 第二節德...

第九章班級管理

1 班級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 有助於實現教育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2 有助於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 3 有助於鍛鍊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2 班級的規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組成?1 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規定的有關班集體與學生管理的制度 2 學校根據教育目標 上級有關指示制定的學校常規制度 3 班集體根據學校...

第九章群體心理與班級管理

一 選擇題 1 群體 兩個人以上,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以一定的方式聯絡在一起進行活動的人群。2 群體的特點 群體成員有共同的目標 成員明確意識到自己屬於某個群體 群體內存在一定的結構 群體內有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觀和規範,以及由此形成的強大的群體 壓力。3 群體的功能 生產性功能 維持性功能。1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