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讀書心得

2021-03-04 06:50:30 字數 3404 閱讀 9381

這個月讀了《做最棒的老師》一書,上面舉了很多教育故事,對我的啟發很大。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作為老師應有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課堂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把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

作為教師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當學生出現失誤或對教師不尊重時,切忌簡單,粗暴,衝動的「熱處理」,而應控制自己的言行,用愛心去感化他們,使他們主動克服錯誤。這就需要向慈母一樣將愛播進學生的心田。心理學還告訴我們:

人際交往融洽、和諧是以真誠為前提的。「以心換心」以理解為橋梁。人與人之間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溝通。

我們除了做好「嚴師」,「慈母」之外,還要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多接觸,推心置腹的和學生交談,成為學生的「摯友」。

總之,作為一名好教師必須以多種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師,就應該做乙個勤於思考的思想者、勇於創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寧靜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認真、多讀書、會反思、有韌勁。

我們應該不斷實現專業自主,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幹,使自己盡快成為高素質的教師,不僅是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啟示一:每天都不斷反思和總結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乙個老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

作為一名老師,想要自我完善、不斷提公升,就需要不斷反思。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總結出規律和經驗,才能不斷的改進、不斷的發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煉出精華和真理,才能不斷地修煉自己、成為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教學反思是老師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實有效的反思活動。翻開雜誌,開啟網頁,可以說每乙個優秀的教師,成名的教師都有乙個寫教學反思的好習慣。可以說教學反思是乙個優秀教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

它一方面讓我們在教學中的正確的行為予以肯定,不斷的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使我們自己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學反思使我們拒絕平庸,使我們的教學經驗得以昇華,使我們吐故納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實際過程中,我們寫反思都是在查詢教學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而在發現自己的優勢,肯定一節課的亮點上花的功夫相對少了一點。同時,我們在反思時,往往寫的都是教學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的反思。所以,對於平日裡與學生接觸時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要認真地、耐心地反思,從中找到某種教育規律。

再者,我們進行教學反思往往僅僅滿足於獲得教學經驗,而沒有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所以,雖然做了好多年教師,偶爾也進行過教學反思,但創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建議每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寫教育日記讓老師終身受益。

」教育隨筆,不是為了晉公升職稱而炮製的**,也不是為了課題交差而拼湊的「成果」。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教學全紀錄,沒有居高臨下的霸氣,沒有正襟危坐的儼然,沒有煞有介事的虛假,沒有耳提面命的煩悶。只需我們抓住一天中的乙個火花,可以是上課,也可以是聽課,也可以是網上,雜誌上看到後的靈感。

啟示二:教育的使命

「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中用生命詮釋了教育使命的袁文婷老師用自己的行為震撼著活著的生命。「教師」這個職業真的不僅僅是乙個換取勞動報酬的教書人,需要我們有靈魂的深度,思想的高度,這樣才能做乙個真正有責任的人。

啟示三:允許學生犯錯誤

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就不要老拿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犯了錯允許他們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

有時我們會犯這樣的錯誤,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反紀律了等等。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為你要求太嚴而產生牴觸情緒,就像學生牴觸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為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筆試為自己的孩子好呢?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乙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誤,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允許他犯錯,因為犯錯是為了下次不犯錯。

有些學生在讀書方面實在是不行,沒有這個能力,比如曾經我們班有乙個學生,一開始我希望他能夠認真學習,按時交作業,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後來的事實讓我覺得這根本就不現實,所以決定原諒他,就轉變策略,告訴他:學習不好沒關係,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觸犯校紀校規,不要影響其他同學上課。

啟示四: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

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五:教師每天的必修課「五個一工程」

我最欣賞的是***無論多忙,每天都要進行的「五個一工程」:上好一堂語文課,找乙個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乙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書不少於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在我們看來,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

然而,***卻不覺得需要什麼「毅力」,他把這樣艱鉅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已經變成了習慣,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臉的習慣。這一切的一切,***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績,並樂在其中

啟示六:做有思想的老師

作為一名教師,僅有童心與愛心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師。書中這樣說到:只有個性才能造就個性,只有思想才能點燃思想。

讓沒有思想的教師去培養富有創造性素質的一代新人,無異於緣木求魚。仔細想來不無道理,回想從教幾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嗎?工作之餘從未主動思考一天或幾天來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課堂,思考自己的學生。

在接受各級培訓,聽取專家講座時,也只是習慣性的接受,很少主動去思考。近來,朱校長不斷提起「做一名優雅的教師」,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公升教育的品質,只有有思想的教師才會培養出有思想的學生。「做有思想的教師」是應該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成為一種信念和追求。

「做最棒的老師」,是任何乙個做教師的人的理想,可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棒的老師呢?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著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繫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為了教育永恆的主題。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著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恆心去撐起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青年教師讀書心得

魅力課堂 高效與有趣的教學 讀書心得 劉夢麗作為一名新教師,尤其在多次聽取聽課意見後,對自己的課堂設計與表達上面有一些迷茫。這本書裡面提倡的魅力課堂著實有一些雪中送炭。書中眾多章節解我困惑,比如 動 一章節指出 從做中學 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教學過程應該就是 做 的過程。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

青年教師讀書活動

一則故事,改變一生 一篇美文,影響一世。德陽中學青年教師 讀書周 活動 各位青年教師 我們擬將11月1日至11月15日兩周定為 青年教師讀書周 學校購回一批圖書,多為人文 科普經典著作,而非各學科之專業書籍,此意在通過這些著作的閱讀,提公升青年教師的人文和科學素養。有人說,最不願意聽到的批評是 你這...

青年教師成長心得

我曾有幸在一些學校當過教書匠 專職和兼職的。十幾年的從教經驗,體會最深的是 當你的學生剛學會了 1 2 3 的時候,你得教他 1 3 4 或 2 2 4 這時候學生普遍認為你這個老師很有水平,你教了許多他們不懂的知識,是個好老師 如果當你的學生還只知道 1 2 3 的時候,你就去教他們 y ax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