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國四年級上冊科技活動教案

2021-03-04 05:45:07 字數 4844 閱讀 1441

第一課認識食用鹼

學習目標

知道ph與溶液的酸鹼性強弱的關係,會用ph試紙檢驗溶液酸鹼性強弱

教學過程:

一、我知道:

1、溶液酸鹼性的強弱用表示,其數值範圍。

實驗**:

利用桌上的儀器、藥品,設計實驗方案測溶液ph,並按由小到大順序排隊,填入**中。

知識遷移:

測定濃白醋及進行幾次稀釋後的白醋的ph,進行比較,我發現:

酸溶液稀釋後,ph;則鹼溶液稀釋後,ph。(填「增大」或「減小」)

酸鹼性強弱與h+和oh-的關係:

h+的濃度越大,酸性越,ph越;

oh-+的濃度越大,鹼性越,ph越。

挑戰自我;

1、實驗測得人體內一些液體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a、血漿:7.35~7.45b、唾液:6.6~7.1

c、胃液:0.9~1.5d膽汁:7.1~7.3

2、人被昆蟲叮咬後**紅腫起泡,這是由於昆蟲在**內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可選擇下列生活用品中的()或()塗在被咬得**上,痛癢便會消失。

a、肥皂水ph=10b、食醋:ph=3

c、牙膏:ph=9d、食鹽水:ph=7

3、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

a、使石蕊試液顯藍色的溶液b、使石蕊試液顯紅色的溶液

c、使石蕊試液顯紫色的溶液d、使酚酞試液顯無色的溶液

4、新鮮牛奶的ph約為7,接近性,放置一段時間後,味道變酸,ph7,說明其中含有的陽離子全部是;若向其中滴幾滴紫色的石蕊試液,溶液呈色。

5、洗頭髮用的洗髮劑ph略大於7則洗髮劑顯性,護髮劑的ph略小於7;弱酸性有益於頭髮的健康,想一想,洗髮時應先用劑,後用劑。

6、向食醋中加水稀釋,其酸性變,氫離子濃度變,ph。試著用座標畫出其ph隨著加水量變化圖象。

家庭小實驗:

測定附近農田、花圃或花盆中土壤的ph。

第二課神奇的海綿墊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選用多種材料,使用各種方法創造性地設計一雙有趣且有特色的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動手能力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3.審美目標: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

4.品德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美和藝術美。

教學重點:

設計出款式新穎、造型各異、有趣的鞋。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繪畫、製作等美術形式來表現鞋的獨特與新穎。

教學具準備:收集一些廣告紙,舊的掛曆紙,包裝紙;零碎的布;舊毛線,鈕扣;彩泥等等。彩筆、油畫棒、彩紙、剪刀、雙面膠、各種飾物、課件、各式鞋……

教學**:

多**、實物投影儀、**、kd展示板……

設計思路:

本課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三年級上冊第九課《有趣的鞋》(人教版)一課,屬於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學習領域。設計本課時,我通過讓學生欣賞大量有特色的鞋的**,來強化本課學習內容的啟發性與趣味性。在學生具有興趣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觀察、討論鞋的外形特徵與組成部分。

教學方式以啟用學生創造性思維為主,學會用各種材料、使用各種方法設計、製作一雙有趣且有特色的鞋。

一、匯入

1、開啟課件,課前欣賞。

2、師:同學們,上課!同學們,有誰注意到剛才大螢幕上**的**是什麼?你喜歡嗎?喜歡哪一雙?為什麼呢?

3、生:觀察、欣賞、評述

4、師:大家已經看到我帶來的一些鞋,你能聯絡自己的需要說說鞋有什麼作用嗎?(保護腳、保暖、美觀)

5、師:是的,我們一年四季都離不開鞋子,人的腳是大同小異的,可保護和裝飾腳的鞋卻是千變萬化的。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來體驗我國的鞋文化。請開啟課本並把課題讀一讀《有趣的鞋》。

6、板書:有趣的鞋

二、**

1、師:一雙小小的鞋蘊涵了豐富的文化,能讓我們找到了歷史的足跡,時間的步伐、民族的特色。請同學們欣賞一些鞋的**,結合自己課前收集的有關鞋的資料展開討論:

①從這些鞋上你能看出歷史的足跡、時代的步伐嗎?

②從這些鞋上你能猜出穿鞋人的身份嗎?

③從這些鞋上你可以品味出不同民族的藝術特色嗎?(款式、質地、功能)

2、生:說說從這些鞋上看到發現了什麼?

3、師:同學們能從這些鞋上發現了這麼多的秘密,真是不簡單啊!鞋不僅是生活必需品,無疑也是腳底下的藝術品。

請同學們再把自己腳下的鞋和老師蒐集的比一比,看有什麼不同,想一想你們還見過哪些有趣的鞋?鞋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4、生:交流,說說見過的有趣的鞋。(種類:布鞋、皮鞋、拖鞋、旅遊鞋等)

5、師:那怎樣才能製作出一雙又有趣又好看的鞋呢?你們看,老師這有很多材料,請同學們給老師出出主意,看誰最有辦法!

6、演示:學生說,教師製作。(以畫為主的方式、貼上小飾物、摺紙、橡皮泥製作等)

7、討論:還可以怎樣做?你想怎樣做?

三、創作

1、師:老師知道同學們都非常聰明,而且我們班同學的小手都特別靈巧,現在我們要來比一比,看誰設計的鞋最有趣最新穎。可以和同學合作,也可以自己製作,注意使用剪刀等工具時一定注意安全,廢棄的材料要保管好,下課時再清理掉。

好,現在同學們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來製作一雙有趣的鞋吧!

2、生:合作或自己製作

3、師:巡迴指導

四、展示

1、師:請把你製作好的鞋子拿到前邊來,讓大家看看!

2、生:「誰的鞋造型最準確?」、「誰的鞋特徵最鮮明?」、「誰的鞋做工最精細?」、「我最喜歡誰的鞋?」

3、師:同學們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設計出這麼有趣的鞋,我希望大家可以開動腦筋,用雙手設計更多美觀使用的生活用品!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拓展:1.可以使用各種廣告紙,舊畫報,採用碎紙貼上的形式,產生馬塞克式的效果來製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尋找各種不同顏色,圖案的小布片,採用「剪」,「貼」,「縫」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創作。

3.用彩泥製作立體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顏料新增花紋,顏色。

4..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一組鞋子的設計製作作品,並貼上在廢舊的紙板同時為版面確定主題,美化設計,進行展示,評比。

第三課向上流的水

教學目標

1.了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並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類似於萬花筒的圖案。

3.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

課時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萬花筒圖案的**,中心對稱的圖案。示範用的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

2.學生準備學具:有萬花筒的學生將其帶到課堂。帶好彩色紙,剪刀,繪畫筆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後討論:萬花筒裡的「花」有什麼特點?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

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歸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乙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餘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並且圍繞乙個中心點對稱。

2.發展階段

首先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思路:我們要創作乙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製作其餘五個「鏡子裡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後讓深長思考用什麼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學生很難將對稱表現得精確,這並不重要,對於三年級的學生只要能表現出萬花筒的圖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慮的乙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萬花筒,將其中認為最漂亮的乙個色彩組合記住。並且將它表現出來。

3.收拾與整理

學生應該已經習慣將剪下的紙屑放在紙簍中。那麼結束時只要再檢查一下周圍是否有紙屑就可以了。

第四課小樂隊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利用身邊的材料自行製作小樂器以及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的過程;鼓勵學生對小樂器的製作材料、製作方法、除錯方法、改進措施等進行創造性的思考,並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鼓勵學生在課外繼續小樂器的製作活動。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活動過程。

3.組織、指導學生通過製作簡單的小樂器的過程,獲得有關樂器發聲方式以及音調製化等淺近知識,了解到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教學準備:

小組實驗用:玩具小樂器、雞蛋殼、瓶子、皮筋、樹葉、紙、鉛筆、塑料管、貝殼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讓某位同學演奏一段樂曲。

2.其他同學對這個同學的演奏過程進行簡要的評價。

3.說說演奏所用的樂器是怎樣發聲的,這個樂器的幾個主要部分起什麼作用?

4.教師出示各種樂器的實物或**,學生說說這些樂器的發聲方式,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5.教師簡單介紹樂器的分類及發聲原理:打擊樂器、彈撥樂器、弓弦(拉弦)樂器、吹管樂器等。

二、製作我們的小樂器

1.任務提出:

引導語:物體能夠發聲,我們也能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讓我們利用身邊的材料做乙個簡單的小樂器。

2.選擇材料:觀察我們的材料,思考自己要製作乙個什麼樂器,選擇什麼材料製作這個小樂器?

3.學生製作小樂器的活動。

4.學生演示自己製作的小樂器。

三、改進我們的小樂器

1.發現問題:小組討論發現自己的小樂器有什麼缺陷。

2.教師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怎樣使樂器發出不同的音調?用什麼方法放大樂器發出的聲音?

3.小組研討和交流問題的解決方法。

4.教師講解:物體因振動發出聲音。振動越快,音調越高,振動越慢,音調越低。

5.學生小組改進自己的小樂器。

6.用自己的小樂器演奏一段熟悉的曲子。

四、評價我們的小樂器

1.教師提供評價表(參見**設計),學生對自己的小樂器進行自我評價。

2.學生對同伴的小樂器進行相互評價。

3.說說真正的樂器有什麼優點?

4.提出自己的小樂器的改進方案。

五、課外延伸性活動

教師出示自製的各種小樂器或提供小樂器的製作方法(參見《實驗操作和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課外繼續小樂器的製作和研究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課外製作的小樂器作為學業評價的乙個方面。

四年級上科技活動教案冊

1 一滴油的動力 教學目的 1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2 知道一滴油的動力 3 培養對科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難點 1 知道一滴油的動力 2 培養對科學的興趣。一 匯入 小魚的鰭動一動,水中身體游一游 我的小魚真奇妙,向前游泳鰭不動。噫,這是為什麼?秘密我來探一探。二 準備好 在紙上...

四年級下冊科技活動教學計畫

一 基本情況 四年級學生愛動腦 愛動手,對實驗感興趣,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經過一年的科技活動學習,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 慾望,他們...

四年級上冊教案

四上目錄 38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11 1 億以內數的認識 2 億以內數的讀法 3 億以內數的寫法 4 億以內數大小比較 5億以內數的改寫6 數的產生十進位制計數法 7 億以上數的認識 8 億以上數的改寫 9 計算工具的認識 10 用計算器計算 11一億有多大?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公尺 2 第三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