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開發方案

2021-03-04 05:43:35 字數 4287 閱讀 1886

(五)、可行性原則:校本化開發應當考慮和預估課程本身的價值和可操作性,包括課程開發的難度、學校支撐的力度、教學內容的價值、學生的接受度、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合理性和易控性、教學評價的真實性等。

四、綜合實踐校本化開發內容

(一)有效領導,全員參與,打造堅實支援系統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織部分,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各級各類學校要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按照國家規定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了有效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我校首先成立了相應的課程領導和指導機構,負責組織新課程培訓,制定課程發展規劃和各種規章制度,完善學科建設:

課程領導小組

組長:楊愛華

副組長:張鐵堅吳長丹宋東勝梁匡偉

組員:教學處主任、政教處主任、教研處主任、各年級級長、科組長。

課程指導小組

組長:宋東勝

組員:班主任、年級全體任課教師、部分社會賢達、學生家長等。

綜合實踐備課組

備課組長:杜海軍(歷史中學一級教師碩士廣州市綜合實踐中心組成員)

備課組成員:

其次,我校在開設綜合實踐課程過程中,要求全員性參與,全身心參與,也就是說每一位老師都有責任和義務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和指導。我校重視青年教師、骨幹教師的培養工作,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與校本培訓結合起來,作為今後乙個時期我校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來抓。學校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方法及實施意義的學習與理解,在校內採用邊培訓、邊實驗、邊研究的形式,努力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認識和實施質量。

(二)完善綜合實踐活動常規教學

我校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開齊綜合實踐活動三個領域的課程,開足課時。

1、研究性學習

(1)、課程的設定:研究性學習三年總學分為15分。一般乙個研究性課題學分最低為3分,最高為5分。

每位同學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時每年最少要完成乙個研究課題,最低要修得5學分,在三年級完成乙個課題,修得3~5學分。高一全年、高二全年和高三上學期開設,根據需要,課時可以以學段為單位靈活安排,分散與集中使用相結合。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課題必須在學校統一安排的課時內完成,並記入「學生學習報告冊」。

(2)、研究課題的確定。在研究性學習選題方面我校實行學校提供參考課題和學生自主選擇課題兩大原則。我校從綜合實踐和學科整合方面給學生提供參考課題142個,涉及到環境保護、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科技創新、學生的和諧發展等諸多方面。

另外,學校鼓勵學生自主確定研究題目,學生在自主選擇題目後跟指導老師商討課題的可行性,如果可行,便可定題。

(3)、評價。我校採取綜合評價的方式,既有個人的評價,也有體現團隊精神的小組評價,還有指導教師評價,分a、b、c、d、e五個等次評定等級。評價結束後進行反饋,符合要求的給予認定學分。

在綜合實踐活動結束時,要求學生上交綜合實踐活動成果或提供參與活動的資料證明。在乙個階段的綜合實踐活動結束後,師生要進行反思,以便於以後更好地開展該活動。

2、社會實踐

(1)、課程設定:社會實踐三年總學分數為6分,每學年參加實踐時間為一周,得2分。

(2)、組織實施:①軍訓: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國防觀念,培養學生的紀律性、集體榮譽感、個人的意志品質。

②組織專題的參觀考察活動:如參觀「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州白雲機場」、「廣州氣象站」、「航天奇觀」、「廣州石化總廠」、「廣州天河區」等。③充分利用校外社會實踐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我校已先後與「增城市武裝部隊」、「增城市看守所」、「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增城中隊」、「增城市訊興郵務終端****」等單位訂立了社會實踐勞動基地的協議,有效地拓展校外綜合活動的資源。

(3)、社會實踐活動評價

①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後,要做自我小結(感受、體會)。②班主任或帶隊老師根據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狀況的掌握情況,對每個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作效果評定及學分認定。

3、社群服務

(1)、課程設定:社群服務三年總學分數為2分,三年不少於10天,我校一般高一年級完成1學分,服務5天以上,高二年級完成1學分,服務5天以上。

(2)、組織實施:利用週日、節假日或寒暑假期間,以班、團隊志願者服務隊或小組為單位,走向社會,開展公益勞動、便民服務、敬老助殘或各種宣傳活動等。

(3)、社群服務評價

①學生在高中階段三年中必須參加不少於10個工作日的社群服務。②學生參加社群服務後須在《增城中學學生社群服務登記卡》上記錄服務的時間、內容,並由證明人或接受服務的物件及指導老師寫評語並簽章。

(三)完善綜合實踐各項制度

我們學校將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配備制度、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工作量制度、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教研制度、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獎勵制度等一些列制度。通過制度的重建,使學校建立起一種符合時代精神的全新的課程文化,使教師對實施新課程始終保持持久的熱情,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不斷引向深入。事實證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相關制度的建立,促進了教師實施該課程的極大熱情。

之後,又在部分學校推廣這種經驗,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在學校制度重建方面有所突破。隨著新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教師課程意識不斷生成,教師課程意識的形成,促使學校進行課程教學制度的創新。

(四)整合各方資源,確保課程實施

首先我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課,整合課內外資源。我校將班團隊活動、第二課堂、興趣活動小組、科技文體活動、社團活動、軍訓等活動加以改造和有機整合,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與要求,重點突出活動目標的綜合化,將其納入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範疇之中。在教育過程中,學校以學生積極主動的實踐活動為主要載體,以愛心與情感為紐帶,將各個具體的活動連成乙個有機的整體,通過傾注期待、熱情鼓勵,讓學生的心理充分放鬆,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我校設立學生校園廣播站,成立學校合唱團、書法社、體育俱樂部和英語俱樂部,舉辦鶴嶺體藝節、歌詠比賽、書畫展、演講比賽和自編操廣播操比賽等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學生自學自編自演,創作出具有當代學生風采的新作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在自主的創造性活動過程中教育自己、提高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特長。通過不斷的體驗成功,學生在實踐中相互切磋,學會互補,學會尊重他人。

學生在多元的活動中展示自己的科技創新才能和科技創新成果,豐富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形式。

其次,我校整合校內外軟硬體資源支援綜合實踐活動課。我校有多處適合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場所,如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圖書館、歷史室、地理室、生物**室、資訊活動室、體育場等,完全可以滿足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需要。為了保證場館的正常使用,我校制定了相關的制度。

學校校園網建設也為綜合實踐課的開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學校還積極開發所處社群的資源,許多家長也利用自己的工作單位便利,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社會實踐提供條件或進行指導,學校也經常組織師生進社群開展各種活動,加強與社群的聯絡和溝通,得到社群群眾的歡迎和讚賞。另外,我們還成立了家長委員會,讓家長真正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

(五)以校本培訓為陣地,推動綜合實踐科研

我校的校本培訓是科研帶動型的。從2007至2023年一系列培訓中,我校形成教師全員參加、涉及所有教學科目培訓的機制。我校校本教研培訓內容為「乙個管理辦法,乙個教育課題指南,三個課題類別」。

「乙個管理辦法」是《指增城中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乙個教育課題指南」指《增城中學2007—2008學年度教育科研課題指南》,「三個課題類別」是指教育類、管理類、教學類,其中教學類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實踐等15個學科。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來自學科課程教師,在目前的條件下,加強綜合實踐的校本培訓是必要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需要解決三類問題:第一類,全面認識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素質提高的重要性,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特徵,了解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基本要求以及各要素的實施過程;第二類,實施過程技術層面上的具體任務和操作要領;第三類,教師教學策略。

通過對老師進行培訓,以科研帶動綜合實踐校本化研究和實踐高潮的到來。

(六)開發適應學生多元發展需要的課程內容

學校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開發豐富的課程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發展的需要。我們關注的焦點是學生關心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哪些問題或課題**於學生;然後幫助學生確定自己的小課題,制定合理可行的實施方案,展開深度**,獲得自己的獨創性理解。我們還在充分徵集學校對課程開設的意見和建議基礎上,立足於增城中學80年的歷史,立足於增城的文化底蘊,開發凸顯學校辦學特色的課程內容,探索出案例學習課、方法導航課、階段交流課、成果展示課等四種基本課型,成為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一大亮點。

從學生接觸的生活世界出發,從學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會實際出發,選取學生關注並感興趣的時事、熱點為專題,不斷地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進行必要的充實和調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才會更加立體豐滿,體現時代性。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的目光常常會被身邊發生的時事、熱點所吸引。於是,在神舟七号飛船成功發射期間,我們開發了「神七問天」主題活動;在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召開之際,我們開發了「奧運知識知多少」、「我與奧運同行」系列活動;此外我們還結合學校德育實踐活動,開發了「學會感恩」等主題活動。

這些活動體現了時代性,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操,發揚了主旋律增城中學綜合實踐備課組

2009-10-5

實驗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 試用

一 課程開設分析 一 課程的意義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對於實現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有效實施這一新設立的課程具有重要意義。其目的是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初中學生身心發展基本成熟,...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

綜合實踐活動是 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 中規定的一門跨學科的必修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 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 勞動與技術教育等三個指定領域,同時還包括少先隊活動 班級活動 節日活動 傳統活動等非指定領域。一 課程目標 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目標,既是綜合實踐活動總目標在學校層面上的具體體現,又體現了...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

南汶西聯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 2011 2012 社會實踐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社會為課堂,在動手動腦中進行體驗和 的綜合學習過程。1 社會實踐的目的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科技 國防 勞動 法制 環保 歷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 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獲得直接感受和問題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