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法的精神》讀後感

2021-03-04 04:58:37 字數 1274 閱讀 7564

但是,可惜的是人們卻僅僅把法律看作是「神化」的造物,一切依*法律,一味信奉法律,表現出一種嚴重地過分法規化的傾向,從而最終也淪為了完全工具主義法律(治)觀的俘虜,大肆立法,試圖以法律涵蓋、控制整個社會生活。所以有學者驚呼,在今天,法的統治已變成了法的傾盆大雨了。法律若僅僅被看作是現世主義的工具性的產物,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法律萬能論、法律饑渴症等會讓人窒息的法律景觀。

於是,我們總是不無驚心地看到,懷著善良的法治願望的人們總承受著「法治」(制)的煎熬和肆虐,預期中的法治社會並沒如願地呈現,取而代之卻常常是法治工具觀支配下的**與**.

因而這樣一種焦慮或困惑與其說是關於法律的焦慮或困惑,不如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功效上---「法律本身是一回事,法律的真正功效又是一回事」---以及隨之而來的法律精神家園的焦慮與迷失,一種無根意識的反思與自我意識:什麼是人的幸福生活?人的可能幸福生活與成功生活有怎樣的秘密?

法律能給人的合理承諾應當是什麼?…,借用哲學界的一句話,就是「沒有標準的選擇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存在主義的焦慮」。

我忽然想到上次讀書會我們讀到的汪勁老師的書,該書主要是對於環境立法所追求的立法價值的研究。我們之所以要進行這種研究正是要**我們立法的主旨,只有擁有本質上強而有力的根據和精神依託,我們的環境立法才能源源不斷地迸發出火花。現在有很多的立法者過於功利,將法律作為沒有血肉的冰冷工具,立法就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動輒為了保護某個水域進行乙個專門的立法,各種法律法規層出不窮,根本不考慮法律間的層次性和條理性3***e文件頻道,更不會考慮與真正的法律精神是否一致,實用的後果很可能是更大的混亂。

且不說那種充滿功利性的立法能否真正的發揮作用,即使能夠遏制眼前的某些問題,如果沒有長遠的眼光和思維,這種有效性也必定只是曇花一現。但是現在我們卻太依賴於法律,在我們將要進行立法之前我們是否應該考慮下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去解決某個問題,因為立法和守法的成本比人們想象的要大得多。我們的立法不僅要適應現在社會狀況的需要,更是通過法律的有效運作使我們相信法的內在精神能夠引領我們走向幸福和美好。

儘管現在中國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極為嚴重,但是這並不是我們任意立法的理由,慌亂無秩序的立法只會造成將來無法收拾的混亂局面。條條大路通羅馬,法律並不是唯一的路,當你以為只能求助於法律的時候,這種對於法律能否產生實效的恐懼和慌亂將會吞噬你的信仰。一旦信仰發生了動搖,一切的法律活動都將是無根之木,不會煥發真正的光彩。

法律必須回歸人的生活世界或者說生存方式、生存樣式,以人的幸福生活為旨歸而展開研究。這也等於說,它必須超拔於經驗世界或現世主義的有限性和暫時性,力求在人的生命存在與某種永恆存在的精神性世界之間建立聯絡,承載人文的意蘊,追問生命的意義,由此而求覺悟與永恆。這種永恆的原動力就**於法的精神。

失去了信仰,我們還有什麼?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

論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鳩最重要的 影響最大的著作,也是一部綜合性的政治學著作。全書分為三卷。第一卷主要是關於法的概述以及法與政體之間的關係 第二卷討論的是法與政治權力的關係 政治自由和分權學說 第三卷論述了法律與地理環境的關係。該書中提出的追求自由 主張法治 實行分權的理論,對世界範圍的資產階級革命產...

《精神的雕像》讀後感

學習之餘讀了 精神的雕像 書中對於西南聯大之人物 事件 史實的紀實性描述深深吸引了我 感染了我的思緒。在那個戰火紛飛 動盪的年代,西南聯大師生所表現出的愛國熱情 民族氣節 艱苦求學的精神,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樹立起了一座永恆的豐碑,它不愧為我們每個人精神上為之景仰的雕像。書中有一段有關楊振寧的描述 楊...

工匠精神讀後感

篇一 工匠精神 讀後感 看過 工匠精神 這本書以後感觸很深,會讓我有時候浮躁的心情平靜下來。態度的根本是 我是誰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讓自己做的事重要,要讓自己做事的結果超越直接領導的期望。這句話能讓我正確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工作的結果是要超越領導的期望,而不僅僅是達到領導的期望,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