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作為傳統的語文學習的方法

2021-03-04 04:24:42 字數 5082 閱讀 9804

(二)背誦在中學階段所處的地位

小學是識字式的教學,主要讓學生認識漢字,教學活動圍繞識字而開展,中學階段是承前啟後的階段,是記憶的**時期。明末清初的學者陸世儀說得很清楚:「凡人有記性,有悟性。

十五以前,物慾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十五以後,知識即開,物慾漸染,則多悟性,少記性。故人凡有所當讀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讀。

」[1]這也決定了中學語文教學必須注重背誦。在這一時期我們應提倡「死記硬背」,無論是囫圇吞棗,還是生吞活剝。只要先吞下去,吞得多,慢慢就理解消化,人文涵養也就深厚了,文學修養也隨之提公升,這才是學生今後發展的基礎。

如果在青少年時期能背誦大量的詩文精品,那麼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都可以做到辭意暢達,文從字順。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洩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

」[2]可見古人對古詩文背誦是非常重視的。

進入中學以後學生的思維、表達能力達到更高的層次,對各種知識充滿了渴望,希望探求更深、更廣的領域。如何讓學生在更為廣闊的領域探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有足夠的基礎知識。如果沒有足夠的基礎知識,能力的培養就會落空,而背誦是擁有豐富的基礎知識的重要條件。

所以中學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背誦教學,語文老師除了上課以外還應該在課堂上檢查學生的背誦,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讓學生認識到背誦的重要性,增強主動意識,積極地去背誦。

同時中學生有公升學的壓力,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古詩文默寫、閱讀所佔的比重逐年上公升,尤其是古詩文默寫完全是送分題。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學生必須背誦一定篇目的古詩文,不然就會影響考試成績,甚至影響到以後的學習。所以,無論是應付考試還是用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培養自己健全的人格,背誦在中學階段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沒有知識的積累沉澱,能力的培養無從談起。

雖然背誦占有重要的地位,那麼背誦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面臨怎樣的狀況呢?

(三)背誦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面臨的狀況

背誦自古有之,作為傳統的主要的啟蒙教育方法,背誦造就了大批文學泰斗和科學家,如李白、杜甫、胡適、巴金、冰心、錢鍾書、錢學森等。不過,時至今日背誦卻備受爭議。提起背誦,不少人都會反對,認為背誦會拘禁思考、桎梏心靈,落伍愚笨的教學法。

特別是學生只要提到背誦某篇課文沒有人不反對,在他們眼中背誦課文是「書呆子」的行為,認為背誦課文只有孔乙己、范進之輩才會做的。所以很多中學生根本不會主動的背誦課文,就是背誦某篇課文那也是被逼無奈,由此可見背誦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是多麼的不受歡迎。然而也有人認為現在的中學生語文水平江河日下、教育水準日漸落後與背誦的缺失有莫大關係。

好文章的那些詞彙、句式和表達方式,也不靠背誦來揣摩、領會、學習,也不靠背誦來記住學習的東西積累不起來,等用的時候拿不出來,清代鄭板橋說:「倘能背誦如流,則下筆思潮洶湧,不患枯澀矣。」[3]可見背誦對於各種學習技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由這兩種不同的觀點我們就可以看到背誦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所處的尷尬地位,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待這兩種不同的觀點呢?就我在孫崗中學支教的體會而言,作為一名中學生必須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詞,而且現在的教學大綱也規定中學生必須有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所以就要求我們必須背誦古詩詞。我所提倡的背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一種活學活用,正如南宋陳善所說: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真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

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盡讀書之法。」[2](p.

207)很多學生在背誦的時候入了進去,結果卻沒有出的來,就像進入了公尺諾斯宮殿,一無所獲的在裡面轉悠,久而久之學生就對背誦古詩詞充滿了厭惡。從而導致背誦在中學語文教育中面臨非常尷尬的局面。還有一點就是學生在心理上對背誦充滿了恐懼,只要談到背誦沒有人不為之色變的,或許每個人都知道背誦的重要性,可讓他們背誦的時候就畏懼。

學生為什麼會對背誦古詩文產生畏懼感呢?

三.背誦難點形成的原因

古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入選教材中的篇目,都是歷代名篇佳作,不僅短小精悍,詞句優美,韻律和諧,而且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感染力與震撼力。面對如此精彩的詩文,學生為什麼會反對背誦呢?

首先,主觀上,學生認識不足,缺少持之以恆的精神。

我去年參加了「國培」頂崗支教活動,在葉集區孫崗中學實習了三個月,在實習期間我進行了一項關於「背誦在中學語文學習中有無作用」的問卷調查,調查的物件是

七、八年級各乙個班級。在調查的80名同學中,有40名同學乙個星期複習一次背誦的課文,有21名同學乙個月或者只在考試前複習背誦過的課文,只有19名同學每天都堅持背誦課文。可見大多數的同學背誦過課文以後都不會馬上去複習,而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會鞏固所學的知識。

而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著名的遺忘曲線顯示了遺忘規律:人們對事物的遺忘速度是先快後慢的。所以學到知識後要及時複習,趁熱打鐵才能鞏固,並且鞏固是語文學習過程中乙個重要環節。

因為,只有鞏固了原有知識,才能積累知識、擴大知識。知識記得越牢固,當需要時,就越能迅速、恰當地加以運用。如果長時間不複習自己背誦過的課文,就會遺忘,以前花費的大量力氣就付諸流水,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對此有個形象的比喻:

他拼命地趕著馬車,卻忘記把所裝載的東西好好捆在車上。當他飛快到達目的地時,東西早就散光了。[4]很多學生就是這樣的。

背誦最忌諱的是缺少持之以恆的精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最常見到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有惰性,如果一件事可做可不做,那麼大多數人就會選擇不做。背誦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外在壓力的話,學生是不會積極、主動、勤奮地背誦課文的。所以老師應該及時的檢查、督促、指導,這樣做可使學生認真完成背誦,克服惰性,提高背誦的效果。

同時檢查應該及時到位,如果拖得時間過長學生就會積累大量的未背課文,在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還會引起學生對背誦的反感,在檢查的時候還要注意採取盡可能多樣的形式,如:齊背、抽查、填空、分組檢查、詩歌背誦比賽等多種形式,克服學生的枯燥感。凡事貴在堅持,只要堅持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老師的積極指導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學生背誦無計畫,目標不明確

在調查中發現有36名同學有自己的背誦計畫,33名同學沒有自己的背誦計畫,有6名同學對此無所謂,5名同學只在老師要求時才會背誦,根本不知道主動、積極地背誦。在談到背誦的目的時一半的同學選擇是為了應付老師檢查和考試,雖然說這種目的很切實,但終究不是背誦的最終目的,而且這樣帶有很強功利性的背誦,其效果肯定會不盡人意。這樣背誦課文的作用是眼前的,而非長久的,一段時間以後,如果不加以複習鞏固的話,就會全部忘記。

如此學生對背誦也不勝其苦,對背誦失去信心,背誦課文也是敷衍了事,甚至會弄虛作假,這樣做的危害性很大。

由於學生背誦缺乏目的性、計畫性,所以語文老師提出明確的近期目標就顯得很重要了。在孫崗中學實習的時候,我問過一些語文老師,他們的做法是制定背誦時間表,詳細規定出早上應該背誦什麼課文,並且早自習的時候老師到班級督促學生背誦。初三的老師會把要背誦的課文劃出來,讓學生之間進行檢查,同時老師會抽查默寫,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背誦效率。

在制定計畫時要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要提過高要求,此外要把背誦新課和鞏固舊課文結合起來,這樣做對於缺乏計畫性的學生很有幫助。

再次,客觀上,學生沒有掌握背誦的方法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背誦方法還是傳統的反覆大聲地讀,在沒有讀熟的情況下就開始背誦,背不下去的時候翻看一下繼續背誦,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有時候一段一段背誦,前一段沒有消化就去背下一段,結果是背過後面的忘記前面的,不得不從頭開,這不僅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讓學生對背誦產生畏懼心理,一提到背書就為之色變。這顯然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所謂「劈材不照紋,累死劈材人」,乙個好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裡背誦課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實習期間,教學何其芳的抒情詩《秋天》,布置學生背誦這首詩,結果學生一片譁然,課堂霎時混亂,面對如此局面我急中生智,讓同學們安靜下來,然後對他們說:「這首詩描寫了乙個大的畫面——鄉村秋景圖,下面包括三個小的圖畫——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大家在背誦時先想象一幅鄉村秋景圖,然後依次想象其他三幅圖景,背誦的時候按照順序依次進行。

這樣好不好?下次上課的時候我來檢查。」下面的同學已經沒有剛才的驚愕表情了。

至於他們背不背,我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畢竟我是來實習的,不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對我的要求大概也是應付一下罷了。然而當我再次到他們班上課的時候,他們背誦的情況令我大吃一驚,大部分同學都會背誦這首詩,而且是按照想象三幅圖畫來背的,很多同學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出來。

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我臨時的方法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後來我在一篇文章中知道這種方法叫「景觀再現法」。為什麼剛開始學生對背誦會有如此反應,視背誦如「蜀道」,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掌握好的方法,反覆誦讀的效果有時候並不好,而且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那麼背誦有什麼樣的方法呢?我會在後面作詳細的論述。

最後,教學過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導致學生處於被動地位

教學方法死板、單一,只重整體感知,缺乏分析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一定的教學任務,而且必須完成,如果把一部分時間投入到背誦中去,就會導致上課時間不足,教學任務無法完成,這是很多老師不願做的。由於課堂時間緊迫,很多老師就會把課堂任務延伸到課下,課後會布置很多的背誦任務,本來學生就有許多作業需要完成,而背誦又加重了學生的課後負擔。

中學生本身就處於喜玩好動的時期,所以很多學生都無法按時完成背誦任務,更有甚者對老師布置的任務產生很強的逆反心理,你越是讓我做的,我越是不做。如此迴圈下去,學生對背誦的厭惡越來越深,而老師也會放棄一部分學生,從而導致師生關係的緊張,影響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在中學課堂上,老師檢查背誦的覆蓋面低。眾所周知,老師總是喜歡成績好的學生,所以在檢查背誦時往往只檢查所謂的「尖子生」,而忽視了大多數學生,導致其他人有種得過且過的心理:反正老師不會檢查到我,背不背無所謂。

在調查中我也發現有學生抱著這種心理,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危害很大,而且就像流行感冒一樣具有傳染性。這部分學生只在考試之前進行突擊背誦,以期通過考試,這樣做不僅達不到背誦的效果,而且學生始終處於被動地位,被牽著鼻子走,東游西蕩漫無目的。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導致背誦成為學生學習的攔路虎,老師教學中的絆腳石。面對各種困難我們該如何背誦,背誦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我將對前人闡述的背誦方法進行詳細地說明、分析,並闡釋自己對各種背誦方法的理解和見地。

說起背誦,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古詩詞的背誦,因為古詩詞在中學語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各種考試默寫古詩也佔到不少的比例。同時,我們中華民族向來以詩國為豪,詩歌題材廣泛,舉凡宇宙人生,民生國計,羈旅宦遊,邊塞風雲,山水田園,春睏秋愁,鳥獸蟲魚,可謂包羅永珍,無所不容。詩歌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短短四句或八句,即融時空、遠近、情與景、現實與幻想於一爐,在詩歌中我們可以暢遊歷史長河,聆聽古人的箴言,欣賞神州美麗的風光。

詩歌的重要性和好處,可謂「路人皆知」。但是如何培養學生背誦的興趣,增強對古詩文的理解,使詩歌背誦的質量得以提高,是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語文學習的幾種方法

3 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在學校裡,語文學習主要表現為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語文課本的學習。對課本中的文章,老師有老師的理解,老師的理解融入了教師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成年人的理解。老師的話也好,教參的話也好,都是一家之言。同學們可以有也應該有自己的理解,這理解之中融入了你們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是...

文言文學習技巧背誦文言文的方法介紹

高分網 背誦文言文,這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我們來看看背誦文言文的5個方法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學習一下。背誦是中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質的乙個有效途徑。今年秋季開始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就有不少規定的背誦篇目,其中文言文佔了絕大部分,體現了新教材編寫者對背誦特別是文言文背誦的重視。這樣...

語文學習方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學科的基礎,是與我們的生活聯絡最緊密的學科之一。學好這門學科對我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向同學們介紹三種語文學習方法,但願對大家有所幫助。一 善於運用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伴隨學習語文的始終,聽 說 讀 寫都離不開聯想和想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