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2021-03-04 04:24:41 字數 4480 閱讀 5904

----07數11 程曙雷 07211056

課程改革已成為當今教育領域中的潮流,其實質是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以實現《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從事一線教學的老師並不能準確把握這一實質,更無法在課改過程中去實踐它,在認識上存在誤區,阻礙了課程改革的前進步伐,也妨礙了教師自身業務素養的提公升。

一、 課改過程中的三大誤區

誤區之一:「穿新鞋走舊路」

課改大潮滾滾而來,衝擊著教師,在課改的衝擊下,許多教師奮勇搏擊,爭做弄潮兒,湧現出了許多的名家大師,但也有為數不少的老師將課改看作是教學手段的變革,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完全拋棄了新的教育理念,只是採用了現代化的資訊科技手段,將大容量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不客氣地說,這是穿著現代化資訊科技這雙「新鞋」,走的是傳統教學模式的「舊路」。我們必須承認,運用現代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起了操作多**的「導演」作用,而讓學生「進行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進行研究性學習,只不過是在應接不暇、眼花潦亂的多種**變換使用中,讓學生看到了其實應該是顯而易見卻非要搞得複雜化的不同表現形式,這些表現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吸引學生的感官,但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自主學習和**,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一來,課程改革就是「雷聲大雨點小」,收效甚微。

誤區之二:課改是「作秀」,是「趕時髦」

許多教師認為,課程改革體現在講公開課、優質課的教學研究性活動中,是為教學研究需要而「作秀」,是趕課程改革大潮的時髦,是錯誤的。因為課程改革是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去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開掘學生自身的內在潛力,以便更好地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它應該存在於每一節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並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而「作秀」。同時,它也是平實的,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更不是也不應該是「趕時髦」。

如果把課改看作是「作秀」和「趕時髦」,那就背離了課程改革的宗旨,是毫無意義的。

誤區之三: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就是落後

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如何對待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有一部分改革先鋒認為: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都過了時,是陳舊的,落後的,應該拋棄,這也是錯誤的認識。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中,包含著許多優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如孔子的「因材施教」、陶行知的「知行統一」論、傳統的講授法等。

這些優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與現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並不無衝突,而且在課改大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中也經常用到,是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如果不問青紅皂白進行極力批判,全盤否定,那絕對是錯誤的

二、課改中的三個轉變

只有不斷地改革,才能不斷地進步,因此新一輪的課革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了響應課改的號召,真正地做到教書育人,營造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我已看了新的變化,且有了較深的體會:

(一)教師地位的轉變

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轉變為教育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與參與者。

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唯老師獨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

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公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窨,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

(二)學生地位的轉變

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學生是共同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這個觀點必須牢固地札根於教師的頭腦中,切實貫徹於課堂教學的實踐中,這是培養學生主體的必然要求。因為只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傳統的一些做法才會相應地改變,才不會像以往那樣強迫學生學習,使得大部分的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而今,通過課改,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方法也改變了,成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引導者。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變得愛學習了。

(三)教學評價體系的轉變

打破過去單一地以「考試」分數為評價手段的一統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以往,不管是評價教師的教學能力,還是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以考試作為手段,從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的局面。

而今,按照課改的精神,將不再以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我們都知識評價與考試主要是為了發現學生的進步與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發展和改進教學。如果只在學習期末對學生評價和考試則不能有效地達到這一目的;而且有很多的學業與非學業的內容不適合通過一次評價與考試進行檢查,某些考試也要求評價不能侷限在很短的時間內,如需要較長時間的任務和活動。

因此,現在我們提倡學期末對學生的評價應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期末評價與平**價相結合,這樣既能減輕學生的期末考試的負擔,避免出現「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同時也有助於通過不斷的日常評價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和改進教學。

三、銳意進取,應對挑戰

課程改革為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提供了機遇。那麼,面對課改洪流,我們應如何迎接挑戰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 更新觀念,立志做「研究型與學習型」教師

新課程的目標是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因此,新課程的許多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思路都與過去的教學有所不同。這就意味著,在新課程面前,教師必須學習新的課程標準,鑽研新的教材,建構新的課程觀念,摸索新的教學方法,更新觀念。

第一: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學觀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

過去過分強調知識的灌輸過程,害怕講得不夠、講得不細、講得不深、講得不全,好像教師不講學生肯定不會,考試肯定要吃敗仗似的,學生的學習目的好像都是為了考試。但事實證明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這種教育觀念已經妨礙了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窒息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堵塞了學生的實踐渠道。因此,教學必須改革。

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教育觀念,建立新的課程觀念。

第二:努力實踐「以人為本」的思想。

此次課改的中心就是促使學生主體性的全面發展,課程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從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全面發展出發,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建立起立體的目標框架:在完成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同時,讓學生在**、體驗、交流、分享、相互激勵與碰撞中發現知識的來龍去脈,促使學生在頭腦中自動生成知識,完成有意義的建構;在學生自主**的過程中,教師還應及時引導,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幫助,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同時積極引導學生的情感走向,促使學生樹立民族認同感、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發展學生自信、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

第三:注重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把握,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課程標準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它區別於以往的教學大綱,在知識內容、實施策略、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彈性,為教師發揮創造性留下了廣闊的空間,也給教師理解與把握課標帶來了困難,所以正確理解與把握課程標準、落實課程標準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其次,教材的使用與處理也應從課程標準中找到相應的理論支援,因為教材是教材編寫人員在理解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編制出來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能動性的二次加工。

以上這些觀念的轉變、方法的變革,都需要教師在工作中研究、體會、反思、總結、修正、充實、完善。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教師應該重新學習課程理論、學習教學策略、學習教材教法,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學過程。

(二) 發揮集體的力量,匯聚集體的智慧型,建立集體備課制度。

新課程有許多新內容、新目標、新理念、新教法,同時它也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它整合了歷史、人文地理以及政治、經濟、社會、倫理、道德、文化等其他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的內容,教學內容涉及面廣、時空跨度大。這些都給任課教師的知識結構帶來了挑戰。所以,單靠教師個人的力量實施課程改革難度確實很大,這就需要發揮集體的力量,匯聚集體的智慧型,建立集體備課制度。

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課改過程中,大家通力合作、取長補短、共同促進、攜手進步,在團隊的一致努力下,一齊發展、一齊提高。

(三)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積極投身課改。

新課程為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如何在這個舞台上大顯身手、脫穎而出,是每個教師應思考的問題。誰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善於學習,誰的認識就深,轉變就快,進入新課程的速度就快。另外,除了善於學習、勤於思考之外,在實施課堂教學中還應有大膽嘗試的勇氣。

新課程是「前無古人」的工作,沒有多少成熟的經驗供我們學習,只有靠我們大膽探索,努力實踐,才能進步更快。因此,我們一邊學習課程理論、學習同行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的特點創造性地走出一條新路來。

誠然,課改的陣痛是難免的,但只要堅定信念,投身改革,立志做一名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我們就會在課改的藍天下自由翱翔。

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最後,課改是塑造 科研型 教師人才的乙個平台。科研興校 已逐漸成為廣大中小學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絡起來。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物件,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及有效途徑。正所謂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

學習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學習 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 有感 今天聽了北京廣渠門中學穆秀穎校長關於 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 的講座,我深有體會。穆校長指出要想進行課程改革,首當其衝的是突破傳統的教育觀。傳統的教育觀單純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了情感 態度 價值觀這些方面的培養,這就導致了當今社會出現許多高分低能及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

新課程改革心得體會

自從實行課程改革以來,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會這樣的現象 當教師在講解 引導或統一要求時,學生突然給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話 當同學在提出乙個問題或解決乙個問題時,有的學生會無意識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兩種現象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不少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煩惱。生本教學以生為本,主張平等 民主 和諧的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