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開發實施計畫

2021-03-04 03:57:57 字數 3627 閱讀 4634

蘇橋鎮第一中心小學

蘇橋鎮第一中心小學

校本課程實施計畫

2012——2013學年下期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課程改革是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適應時代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更是增強國力、積蓄未來國際競爭實力的戰略措施。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則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乙個重要方面。校本課程是在實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並充分利用學校及所在社群和學生家庭等課程資源的開發、分析,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它針對本地區、學校、教師、學生的差異性,著眼於盡量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要,且有利於教師自身的發展,能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整合,是對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的補充,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使學生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個體難易發展的部分得到更好的滿足。

我校為農村小學,由於歷史、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學校硬體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與兄弟學校有一定的差距。辦學十多年來,致力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質量不斷提公升。近幾年來,各項成績名列我鎮前列,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學校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狠抓學生素質的提高,加大對素質教育教學的研究的投入,使教育教學管理更上了一台階。要發展,求提公升,創特色,靠傳統管理模式,已很難適應飛速發展的課程改革需要。「人人進步,個個發展」全新辦學理念的確立,給學校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學校沒有自身辦學的特色,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只是一句空話,無法為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將貫穿於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全過程,學生發展了、教師成長了,學校的整體就發展了,所以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成為學校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

因此,我們確立「人人進步,個個發展」作為我校校本課程實施的總目標,將「普通初中自主發展研究」列為我校「十一五」規劃課題,以科研興校,以學生、教師的發展作為學校發展的根本。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內容

「校本課程」是在學校多年來實施課外科技文體活動的基礎上繼承發展而來的綜合性課程。根據學校師資、場地、經費及學生喜愛的專案供學生選擇,以學生為主體,形式多樣的課程,它是國家課程的延伸和補充,也是學校特色的拓展,它既在課堂40分鐘內,也向課外延伸,它既是以班級小組為單位的課題組織形式,也是滿足特長學生需求的組合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提供了途經,它通過資訊科技教育、勞動技術、社群服務與**活動的一些常識教育,培養學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研究探索與實驗證明的方法;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的體驗和豐富的經驗,促進學生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愛人民等方面的積極情感。促進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促進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的形成,促進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的形成。

校本課程的設定,應重視因地制宜、注重資源的開發利用。勞技手工製作、生物實驗、環境保護、綠色植物保護,**的歌唱與舞蹈,美術的書法與繪畫,校園藝術節都提供了美德薰陶,歷史、地理對祖國文化與山河的熱愛,其他各學科的德育滲透。社群服務、基地活動、新生軍訓、交通協勤、消防演習、主題班會的自我設計、班旗班風的設計、愛我校園、愛護綠化等主題活動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1、傳統課程普及實施類

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總體要求是普及專案與個性特長發展專案相結合。在傳統興趣活動的基礎上,立足普及,以培養學生多方興趣為主,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並能在活動中體現自我,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其專案可分門別類,學校不作具體規定,每學期開學初有教務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有哪些發展需求,分類整理,在學校條件許可情況下,力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依據自身個性特長,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參加其中一至兩個活動小組,在輔導學生發展特長的過程中,同時獲得自身素質的提高。

活動時間:每週一次列入課表。地點:

各活動室或活動點。輔導員:自薦或學科推薦。

物件:學生報名及少量年級協調。對輔導員考核:

教務處專人檢查活動過程,每學期有成果展示,形式不限。對學生評價:重在參與,關注過程,自評、他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相關活動主題:

(1)學科知識類,作為課堂知識的延伸,可配合各類知識競賽的輔導,也可作為拓展學生個性的園地。如:文學社、課本劇、思維訓練、理化能力訓練、口語訓練等。

(2)技藝特長類,作為發展特長的活動,適合音、體、美等特長生參加。如:舞蹈隊、合唱隊、鑼鼓隊、排球隊、書法組、攝影組等。

(3)資訊科技與研究性學習的課程整合。

開設網路閱讀教學校本課程的開發活動,將

五、六年級的研究性學習課程與資訊科技課、網上讀書活動、圖書閱覽活動有機整合,由電教老師指導網路技術,語文教師指導閱讀、寫作技巧,圖書管理員提供參與閱讀書目,班主任老師組織強化管理,學生骨幹參與自主管理,確保研究性學習能取得一定的實效。學生還可利用課餘時間、午間閱讀、假日活動、各年級逢單雙周一節列入課表,進行網上閱讀研究;一節進圖書閱覽室。同時配合校本課程、綜合實踐課程,進行網上資料查閱、開展讀書摘錄、撰寫讀書心得等活動,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摘錄資料,彙編成知識手冊。

通過舉辦學習園地、學習板報、電腦小報等形式展示成果。

2、特色課程開發實施類

(1)資訊科技與網路知識應用

(2)心理健康教育

(3)開發社群資源

三、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保障機制

1、課題引領。在實踐中要抓問題,及時反饋,調整開發方向、內容、形式等,不斷提高教師自我反思意識和調節行動能力,並以解決問題、取得成效為最終目標的教科研模式來推動校本課程開發取得良好的成效。

2、組織保證。由於校本課程的內容大多不同於學科教學,所以要求著眼於人的發展,回歸教育的本質意義。要想大事、幹小事、講實話、做真人,不表演、不做作。

3、課時保證。我們要注意充分發揮學校、教師的創造性,各科教師要根據校本課程內容的開放、自主、靈活地安排課時,由每單、雙周的交叉使用與合併使用,視內容、活動場地、人員配備、器械限制等因素,事先與學校教務處聯絡,因地制宜,展開活動。

4、激勵機制。對在實施校本課程開發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教師集體或教師個人,給予一定的課時獎勵、榮譽獎勵,並作為聘評教師的條件之一,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

四、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評價措施

⑴對學生的評價。關注其通過實踐後對所**的內容等基本情況了解與運用了哪些基本方法、獲得了哪些資訊,注重發展性評價,除關注每個學習小組**的成果外,更要重視對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全過程,關注他們面對挫折和與人交往方面的表現以及習慣養成等。

⑵對教師的評價。重視教師角色的定位,看教師是否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組織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以及是否關注學生的發展情況。其次是教師的經驗總結。

學校將根據實際,把教師的指導工作計入工作量,納入教師工作業績加以考核。

在實施過程中,原則上採取以課題引領導、邊研究邊提高、邊反思邊深化,不斷調整、完善,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校本課程的開發形成廣勤特色,符合「人人進步、個個發展」的理念。

五、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幾個問題

1、校本課程開發應以課題引領,要有明確的實施方案,絕不能簡單的上一門課、開幾個興趣活動小組,換個新名稱而已。

2、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需要尋找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資源,不切實際就會流於形式。

3、教師務必轉變被動執行課程的角色,更要有主動參與意識,敢於創新,勇於實踐,不等不靠現成的方案。

4、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不應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可以根據學校辦學實際,適時調整,以相對穩定的校本課程為標誌,並逐步由規範向制度化過渡。

5、校本課程實施的途經應隨課題需要,形式多樣,百仙過海,各顯神通。

蘇橋鎮第一中心小學

2023年02月

校本課程開發計畫

2 就即將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徵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考察所開發的課程是否符合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與需要,如符合需要的,學校負責可行性論證 如不符合的,則取消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計畫。師資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

校本課程開發計畫

蘭溪鎮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計畫 一 指導思想 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的基本精神為指導,調動學校自主開發課程和自主管理課程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我校和社群的課程資源,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研究 開發校本課程並逐步形成適應地方 學校和學生特殊需要的,體...

校本課程開發計畫

2 學校將盡力地在經費 人力和物力上給予最大的支援。3 學校將對參加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如有突出成績的,將在評優 評先時給予傾斜。五 課程實施效果設想 1 教材內容不斷充實,教學案例不斷完善,逐漸構建一套完整的校本課程體系,形成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課程教材。2 學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