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讀後感總篇

2021-03-04 03:20:36 字數 3168 閱讀 8032

打從學期開始,老師便要求我們細讀實踐論。本來我一向比較不喜歡那些關於哲學的文章,而已,每次耐下心來細讀,尤其是夜晚一人燈下靜看,收穫良多。關於實踐論的介紹,不多說了,開門見山。

首先,毛先導是這樣說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階級鬥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

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中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人類的活動,本質上就是乙個實踐的過程,乙個認識的過程。

實踐和認識的統一,才是人類發展的根本。沒有認識過程的進步和積累,人類的實踐永遠是猴的實踐生存過程

同時,從文章可以得到實踐具有非常明確的特性。即實踐具有時間性和地點性,區域性性和偶然性,層次性和主觀性。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則形成了人類實踐的「隱蔽性」,或曰侷限性。

正因如此,僅僅依靠一時一地的、個別的、區域性的具體實踐,來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種認識,那是不充分的;僅僅依靠具體實踐所得出的具體結論,而不給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總結,卻來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種認識,同樣是不充分的。例如,我們生活中常有的第一印象,往往只是表面的,感性的部分,具有侷限性。所以我們需要深入的了解這個人,即所說的實踐。

人們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讀到這裡,深深感受到毛先導身上散發出濃濃的哲學氣息,教我們以乙個辯證而客觀的態度觀世界,悟世界,認識這世界一草一木的內在聯絡。明白事情發生的因果關係,受益匪淺。

曾經有個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可否認的是影響了一代人,但我個人認為他的想法有些片面。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

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不但通過實踐而發

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真理又是相對與絕對的辯證統一,所以要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真理。在實踐的過程中,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不能用理論去切割事實,而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地驗證、修改、補充、完善工作機制,以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所以我們更加應該深刻認識這句話,防止片面不充分的意識佔據我們的頭腦。

現實中我們大都相信太多道聽途說的東西,太多相信傳統經驗,於是導致墨守成規,不求創新。

所以,實踐需要時常總結。無論在**,我們都能發現總結的重要性。打仗失敗或成功需要總結,考試需要總結,老師需要總結,學生需要總結等等。

總結的過程是乙個認識飛躍的過程。要善於在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中學習,在再認識的環節上下功夫。不論是學習還是總結,都要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在結合中昇華,在結合中創新,在結合中發展。

實踐論告訴我們,要常常地在實踐中讓認識昇華,而通過總結,可以讓實踐經驗上公升到理性的認識。所以,盡量營造成乙個實踐、認識、總結、再實踐的良性迴圈。讓總結更有效率,更能指引我們以後的方向。

並且《實踐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麼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於(實踐於)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

」這說法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正是許多人忽略了的真理。就好像我們學數學,**不做,永遠不會得到解題的要領。相信我們很多的同學也有這樣的感受吧,還有我們甚至還要回頭複習一遍,應的就是這個理。

「認識——實踐——再認識」是《實踐論》的實踐路線,同時也應該是我們堅持的實踐路線,這個路線一百年不能改,一千年也不能改。雖然實踐第一,但是不忘了,理性認識的獲得,還應在感性材料上的收集、提練,推理。即文章說的,要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改造上做工夫。

通常我們會被大部分或真或假或虛或實的現象材料所迷惑。這時,就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忘親身實踐,在一大堆材料中找到自己所要的東西。要知道人的最大特點就是,主觀能動性。

要充分善用這個利器,投身於實踐中。

在生活中,其中一些人因為害怕而不敢去實踐,錯過了驗證一些事情的機會。在認識的過程中,他們就錯失了第一步,失去了對外界事物的接觸,又怎麼能提公升到乙個更高的高度。還有一些人犯了經驗主義錯誤,以為自己已經可以了,不用再去實踐,可是真正付諸實踐的時候,又會是另一種情況。

再有一些人是這樣的,他們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更看輕實踐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沾沾自喜於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史達林說得好:「理論若不和實踐聯絡起來,就會變成無物件的理論,同樣,實踐若不以革命理論為指南,就會變成盲目的實踐。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深刻的教訓,要大膽地去認識和實踐,抓住生活中的每乙個機會。只有在最嚴肅的生活中實踐,才能得到最平淡卻直指人心的真理。

在平時的發言和做事中,有些同學是因為害怕自己做不好,怕丟臉,而不敢去做,不敢去發言;而另一些同學是因為感覺什麼都會了,自己的心理素質已經很好了,並不需要那樣的機會去鍛鍊,去實踐。但是我現在卻發現這兩種人在一年中卻並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也並沒有成長多少。但是那些原來有些膽小和不自信的,平時注重自己的鍛鍊,經常勇於實踐。

雖然平時做事和發言中也鬧了很多的笑話,做了很多的錯事,但是他們卻一再的堅持,不放過每次可以提公升自己的機會,鍛鍊自己。現在他們已經很成熟了,發言的時候也可以侃侃而談了。這就是實踐對乙個人的作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因而那些膽小的同學在這個過程達到了高一級的程度,不斷迴圈,最後才有了質的飛躍。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通過心智的逐漸成熟和對辯證唯物認識論的逐步了解,我們不斷的調整對大學的認識,同時也調整自己的狀態,嘗試著改變自我的態度,不合適的逐步改進,合適的留下來,逐步的完善自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與來自各地的同學真正做到打成一片,到了什麼都說的地步,我們會逐漸的了解到每個人的專長和優秀的方面,知道了每個人的精彩,這樣也方便了我們走出社會後的適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可謂是一舉多得的。這樣我們才了解到原來實踐是這麼重要與有效,才明白實踐對我們人與人相處的重要指引作用。

上面所述,都是毛先導深刻的哲思敲醒我這顆沉睡已久的腦袋,日有所思,希望沒有歪曲毛先導的原意。

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

11行政管理張穎

實踐論讀後感

然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真正的認識在於經過感覺而達到思維,達到了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內部矛盾 規律性。了解這一過程和那一過程間的內部聯絡,即達到論理的認識。同時,實踐也證明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的感覺它。比如 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 ...

《實踐論》和《矛盾論》讀後感

讀 實踐論 與 矛盾論 有感 高中政治課上有初步學習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論與矛盾論。在多次的機械背誦後,我不知不覺也對它們有了較深入的理解,也會有意將它們與生活實踐聯絡起來體會。但今天讀了這兩篇有更翔實理論表述和經驗論據的文章,醍醐灌頂般,我對這兩個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思考。實踐論 主要表明了這...

《非暴力溝通實踐篇》讀後感

準備讀這本書的時候,剛剛結束九型人格學習不久,而且即將開始非暴力溝通工作坊學習,一旦自己開始意識到需要 慢下來 去覺察自己和身邊的人,就會發現生活中忽視那一部分,往往是你最想逃避,也是最手足無措的時候。雖然2型人的特點是善解人意,喜歡幫助他人,但是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這個型的瓶頸,同時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