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2021-03-04 03:10:20 字數 4962 閱讀 1640

——《可貴的沉默》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可貴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學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課堂教學程序為線索,以師生對話交流為主要形式,以孩子們情緒變化為描寫的主要內容:由興奮、快樂到沉默,又從沉默漸漸回到熱鬧。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受到關心父母、回報父母之愛的教育,學會關心別人,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抄寫自己喜歡詞語、句子。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別人。

教學難點:理解體會為什麼說這種沉默是可貴的。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檢查預習(字詞)——質疑導向——**體驗——學習昇華——拓展延伸。

檢查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程度,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由於文章題目發人深省,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這時學生會提出:「為什麼說沉默是可貴的?

誰沉默?在什麼情況下沉默?沉默之後又是乙個什麼樣的景象。

」我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為三個方面:

熱鬧——沉默——熱鬧

確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後,學生進行自生**,這樣就為理解和**作好鋪墊,使**確定了方向。

接著進入教學的第二階段——**體驗。

**定向後,我用信任而又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覆讀文,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合作**,學生由自主**轉為合作**。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合作**後明白了,沉默前的熱鬧是爸爸媽媽給他們過生日,他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在沉默中孩子們知錯了,在沉默中孩子們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們在想辦法彌補。而沉默後的熱鬧是孩子們懂得了不僅要感受父母的愛,更重要的是回報父母的愛。

在合作**中突破教學難點: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在沉默中孩子們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愛而沒想到回報;在沉默中,思索應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在沉默中,孩子們懂得了接受愛的同時還要回報愛的道理。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之後,問題基本明朗化,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匯報相機板書,並及時出示下列重點句子:

(1)我想去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演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道理。

(2)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犯了錯誤似的神色之中。

(3)像獲得赦免一樣,那一雙躲閃的目光又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了。

(4)教室裡又熱鬧起來,只是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不一樣了。

(5)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學生**的過程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比如:用歡快、高興、得意的語調讀孩子們興奮地感受父母的愛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語氣讀孩子們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興奮的語調讀孩子們回報父母的愛的自然段。

在學生**體驗,我引導學生讀最後乙個自然段,並結合自身進行現身說法,使教學進入第三個階段,教學時,我從兩個方面引導:

1、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我」指誰,老師獲得的享受是什麼?

2、王老師在今天的這節課上獲得的享受是什麼?

總結全文後,進入教學環節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新課改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並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並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學生知道回報父母的愛,對關心他的人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設了課件「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

培養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

──《蜜蜂引路》第一課時說課設計

第二實驗小學二年級語文教研組譚榮

一、基本理念

閱讀學認為:閱讀教學的直接目標是培養閱讀能力,間接目標是發展思維能力,潛在目標的陶冶思想情操。《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的綜合能力是閱讀技能的分項訓練逐步形成的。

本節課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努力營造在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中培養閱讀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

二、教材分析

蜜蜂竟然能當嚮導引領著列寧順利地找到了養蜂人!本課是課標版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傳統教材。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嚮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

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能準確認讀本課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四、教法

本節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二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採用了課前蒐集資料,質疑問難,自主**,合作交流等方法,採用現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與貼畫,努力為學生營造乙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策略的具體運用

1、交流資料,輔墊教學。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上課前,我布置學生廣泛蒐集有關蜜蜂和列寧的資料,從而了解相磁的知識。

一是為了更好的進入新課學習,讓學生對課文相關的內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穫的喜悅,把別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識說給大家聽,這是小學生最樂意做的事情,從而能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新課的學習;三是讓學生從小學會蒐集資料,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

2、質疑問難,激趣讀文。課標指出,在對學生進行思維培育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於問。上課伊始,我利用課題質疑,讓學生的大腦迅速活動起來,思考下課題相關的問題,這也正是課文所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學生在讀課文時也能更有目的去讀。

長此以往,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於問,他們的思維會隨之活越,學習3、發展語言,提高思維。課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加強思維訓練是因為,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質的關鍵。思維又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是語言能力的基礎。

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生特點,我在學習第二自段時設計了讓學生運用「因為…可是…所以…」說說本段意思,讓學生準確理解列寧為什麼會親自去找養蜂人,達到思維與語言的統一發展,從而積累語言,在學習第三段時,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引路的,我讓學生大膽猜測列寧當時是怎麼一邊想象,一邊仔細觀察,最後一步一步找到養蜂人,讓語言與思維能力同時得到訓練與提高。

4、自主**,合作交流。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習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習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這裡有自由朗讀後對課文內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對詞語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達到一定的共識。

5、口語訓練,延伸教學。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學完課文後,我利用向學生提建議的方法,設計了下次課續編故事的活動,想像養蜂人聽了列寧的話,他會說些什麼?會怎樣邀請列寧進屋?怎樣進行交談?

這樣對課文的學習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學生自由組織語言,準備口語交際練習。這種教學的延伸,目的是想鞏固課文內容,讓學生廣泛了解資料,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6、板書與貼畫,總攬全文。《蜜蜂引路》是以「找」字為線索,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列寧怎樣找到養蜂人。本板書按「找」的順序貼出「花叢」、「園子」、「小房子」,既分清了列寧找養蜂人的三個步驟,又標明了列寧找養蜂人所走的路線,還直觀地「再現」了列寧住處和花叢、園子、小房子的方位。

有助於學生弄清楚「找」的經過。「利用」一詞,既概括了蜜蜂回蜂房和列寧找養蜂人之間的聯絡和區別,也體現了列寧善於觀察、深入思考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有助於學生理解難點。

的興趣也會高漲。

總之,這節課是根據本年級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在讀中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培養閱讀能力,在讀中發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為學生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美麗的彩虹》說課設計

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語文教研組向文瑛

[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美麗的彩虹》。《美麗的彩虹》是一首兒童詩歌。**並茂,插圖優美,生動易懂。

「彩虹」是學生熟悉卻不太了解,見過卻又並不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這首詩歌很容易引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

[說目標]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遊戲識字,情感朗讀,發揮想象力,並說出自己所想的內容三個環節,達到了識字、讀文、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

[說教法、學法]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遊戲中主動識字,是本節課主要的識字手段。讓學生在遊戲中既鞏固了拼音,又認讀了本課要求掌握的二類字,並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2、願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徵。因此,我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選讀詩歌中自己想讀的小節,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

3、培養低年級學生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節課中,如「彩虹還像什麼?」「你走過彩虹橋,還希望能看到什麼」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教學過程]

1、收集資料,激發興趣。

新課標指出: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並表達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語文,使學生開闊視野。課前,我布置學生廣泛蒐集有關彩虹的資料,並相互交流,激發了他們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想象

摘要 閱讀是發現的旅程。要關注學生在讀中悟情 情感體驗 在讀中明理 思想薰陶 在讀中得法 語言規律和學習方法 把讀與思緊密結合。鼓勵和指導學生將語文學習同自己的社會生活 心靈感悟聯絡起來,拓展延伸,創造潛能的開發,珍視獨特見解。關鍵詞 閱讀 積累 想象 一 讀中品味,注重積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

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作者 黃維奎 教育藝術 2013年第04期 陶行知先生提出 生活即教育 並特別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所以思想品德課教學要帶有生活的氣息,要把政治理論的教學融合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一 啟發誘導,回味生活 生活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源頭活水,生活中...

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教學反思

眼睛作用大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1.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新課程強調體驗性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種教學理念對於低年級的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教學來說顯得尤其重要,因為低年級學生的社會經歷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