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文學史後的心得體會

2021-03-04 02:51:10 字數 1606 閱讀 1673

文學史是文學的歷史,文學史著作要在廣闊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學本身演進的歷程。通過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我覺得自己獲益匪淺。不但使自己欣賞到了各個年代的文學作品,並且增長了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到了古人優秀的情操。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的過程中就像是給了我一把開啟中華文學的鑰匙,而通過這一年度的學習,對中國古老文化的燦爛和不朽,產生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不敢遣詞造句的評述,只是淺薄地表達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這是漫長的。在這漫長的歲月裡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偉大的和優秀的作家和詩人,他們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學遺產。

《中國古代文學史》就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演變歷史的教科書。各編中分為詩歌、散文、辭賦、**、文學批評等各種文體式樣。中間分別介紹各種文體的演變過程及各時期的主要文學成就和文學思想,以及主要文學家的文學活動。

學習這學期的中國文學史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魏晉南北朝文學。從魏晉開始,歷經南北朝,包括唐代前期,是中國文學中古期的第一段。綜觀這段文學,是以五七言古近體詩的興盛為標誌的。

五古在魏晉南北朝進入高潮,七古和五七言近體在唐代前期臻於鼎盛。

魏晉南北朝期間,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學的自覺和文學創作的個性化,在這些變化中是最有意義的,正是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其他的變化和發展。這期間宮廷起著核心的作用,以宮廷為中心形成文學集團。

詩歌是所有這些文體裡的重點,這主要是由於詩歌在我國古代發源的比較早,各時期都出現了頗有成就的詩歌作品。所以我在自學中首先把握了這個重點。在這個基礎上融會貫通,進行上下跨千年的把握和運用。

如果沒有重點的知識做基礎,是不可能有線和麵的知識網的。這就是文學的點滴積累和史學的縱橫聯絡相結合。對各個文學流派的把握,是文學史的學習重點之一。

魏晉南北朝的陶淵明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有四分之一的是田園詩,這些詩表現了田園生活, 抒發了他複雜的思想感情,讀他的詩鎮可謂是種享受,他把我們都帶到那些美麗的迷人的田園中去體會當中的樂趣。

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流派和作品,要求掌握它們的特點和文學成就。如唐代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頂峰,出現了眾多的詩歌分段和流派。就分段來講,可以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以及各個分段之間的過度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之間有的是有相關性的,比如盛唐和中唐之間有乙個大曆詩壇的過渡階段,它就既會有盛唐的餘韻,也會有戰亂過後的那種孤獨寂寞情懷,有的是沒有什麼明顯的聯絡的。再次,掌握各個時期的主流文學。如上古時代的神話和歌謠、先秦的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漢代的史傳散文和辭賦、魏晉詩歌、南北朝樂府和文學批評、唐詩和散文、宋詞、元曲、明清**等等。

對主流文學的演變發展要有乙個總的印象,然後對各個主流裡面的主要作家作品進行重點掌握。

學習古代文學史,必須學習古人的作品。這些作品是古代的,它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於和其它事物的互相聯絡之中。這樣,就得注意文學和政治經濟、哲學宗教、科學藝術的關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

如果不弄清楚八世紀中國唐代的社會政治經濟情況和宗教藝術,就很難認識杜甫詩歌描畫現實的深刻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不是空話,而是生活真實。

要讀《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行》,不了解當時藝壇狀況,大概只能停留在似懂非懂的階段。同樣,不熟悉中唐歷史社會,對韓愈的《原道》《師說》的理解就不能透徹。文學作品不僅是客觀的反映社會生活,如果作品揭露了社會生活中的不合理現象,引起人們對現實不滿,從而起來要求改變不合理的社會,使之合理,改造社會生活。

中國文學史 一

中國文學史 一 期末複習資料 一 客觀題 選擇部分 單項 多項 考核知識點 詩經 的編訂,參見p55 附1.1.1 考核知識點解釋 詩經 的編集,在先秦古籍中沒有明確記載。歷史上有廣泛影響的有采詩說 獻詩說 刪詩說等。司馬遷 史記孔子世家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 三百五篇 但...

中國文學史常識

鄴下詩人 鄴下文人集團 東漢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學家,如曹操 曹丕 曹植 王粲 劉楨 陳琳 徐幹 蔡文姬 邯鄲淳等,他們聚集在銅雀台,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慷慨任氣,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閔時悼亂,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群眾的悲慘生活,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乙個高潮。由於其時正是漢獻帝建安年代...

《劍橋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文學史新著》文學書寫的比較

劍橋中國文學史 與 中國文學史新著 文學史書寫的比較按編者的話,劍橋中國文學史 是寫給普通英語大眾看的,因此在書寫時盡量以敘事的方式來寫,將它寫成了一本連貫的可通讀的文學史。劍橋中國文學史 作為通史來說,沒有採用按文體分類的編排方式,而是按照了時間先後的順序來編排。以1375年為分界,分為上下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