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擁有一顆責任心

2021-03-04 01:55:58 字數 3262 閱讀 1659

教師的工作物件是人,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教師以什麼樣的精神對待工作,決定著工作的成敗;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學生,決定著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態度決定著學生的成長,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聖的原因,也是表現我們教師職業道德的所在。

我們每天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我們的學生,這應該是師德水平的重要體現。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古諾特博士曾深情地說:「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後,我得到了乙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

我個人採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

教師的態度為什麼能夠影響甚至決定學生的成長?因為,學生具有區別於「非學生」的乙個最重要的心理特點屬性――向師性。學生就好像花草樹木之趨向於陽光一樣,趨向於教師。

學生不論學習哪一門課程,都希望有個好教師;不論在哪乙個班學習,都希望有個好班主任。學生的這種希望表明,教師,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也許可以說,教師是學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

學生每天的大部分時間,或者說,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教師在一起或在教師的影響或支配下度過的。在一定的意義上說,學生的生活和命運,是掌握在教師的手裡。他們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學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長,是不是幸福歡樂,都和教師有極大的關係。

所以,他們都殷切希望能遇到好教師,他們對每個教師都抱著很大的希望,每天都希望從教師那裡得到一些美好的東西。

馬克斯範梅南在《教學機智――教育智慧型的意蘊》一書中提出教育是一種使命、是一種召喚,「只有當我們真正感受到教育作為一種召喚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時,我們與孩子的生活才會有教育學的意義」。他所說的使命、召喚,不是一種象徵或比喻,而是一種十分深厚、十分真切的感受,就像初生嬰兒的第一聲啼哭一下就喚起了年輕的父母成為父親或母親的神聖的使命意識,感受到吸引自己全部身心投向自己孩子的那種召喚,每一位教師都會有無數次這樣的感受,都會有無數次從學生的眼睛裡,話語裡感受到他們的召喚。教師應當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並把它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標。

對學生負責意味著對全體學生負責,公正平等,正直無私,不偏袒,不偏心,對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別、不同智力、不同成績、不同個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貫、不同親疏關係的學生,一視同仁,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滿腔熱忱地關心每個學生,熱愛每個學生,從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出發,全心全意教育好學生。只注重培養學習優秀生,對他們春風滿面,關懷備至;而對後進生不管不問,甚至厭惡、歧視。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

對學生負責意味著對學生全面負責,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也要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習慣。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學生的思想進步,只教書不育人。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

對學生負責意味著對學生終身負責,教學生幾年,卻要對其幾十年發展負責。要精心打造學生在未來社會生活和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核心素養:民族精神、社會責任感、科學與人文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等。

那種只注重學生眼前成績和考試名次的態度和行為是不負責任的。

當前新課程背景下,對學生負責首先要求教師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

這種尊重既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又表現在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學生自由充分發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體驗到自己作為人的一種尊嚴感和幸福感。

總之,對學生負責任絕不意味著學生是可以任由教師捏造的泥塑,教師既不可以「包辦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在教師角色定位上,一要強調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既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又重視人生方向的引領。

二要強調成為學生成長的夥伴,既能理解學生成長的苦惱與抗爭,具有同理心,又能帶動、幫助學生,具有影響力;樂於做學生的夥伴,在平等中感受昇華,在成長中享受收穫。唯其如此,教師的責任心才能成為學生進步和發展的真正動力。

教師要有愛心

「愛心」是老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情操,也是教師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做為一名教師就是有給學生一些愛心,就向農民種莊稼那樣,要關愛每乙個孩子。關心他們的冷暖,照顧他們的吃住,優生要愛,差生更要愛,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而不縱,嚴而不兇,愛在細微中,嚴在當嚴處。

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麼,你就收穫什麼。對於學生的成長來說,教師的愛心如同陽光、雨露,時時滋潤學生的心田。「愛心」是消除師生之間情感障礙的保證,「愛心」是培養老師與學生的感情,使師生成為「知心朋友」的橋梁。

「愛心」是轉變後進學生,使他們良好發展的靈丹妙藥。

學生能夠對教師做到「親其師,信其道」,正是教師無私地向學生奉獻「愛心」的回報。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我要對我的學生進行孜孜不倦的教導,一絲不苟地傳授書本的知識;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對學生要有父母般的慈愛,還應從道德、行為、言談、學風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嚴格地要求。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連愛心都沒有根本沒有資格做教師,所以教師應做到不計較報酬、不講條件無私奉獻。我們對學生不能只是傳授書本知識那麼簡單,我們要教他們學生做的人道理。要做乙個有「愛心」的教師,必須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跟每一位學生——談心,與他們做知心朋友,從中了解他們的優點、缺點、愛好和困難等。

愛心教育強化了孩子們的好行為,是他們健康成長的可靠保證。點燃希望之火,揚起生活之帆,讓他們產生積極向上的願望,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一種自尊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出追求親的目標和新的成功的慾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教師就要熱愛學生,而這種愛是艱難的,是無保留的。愛是人間最美的花朵,愛是心靈之弦,是最悅耳的鳴響。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讓我們一起做神吧。

教師要有耐心

教育人就是改造人,是一種艱難而複雜的活動,需要有打持久戰的決心。因而,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循循善誘的教育學生,讓他們心服口服。循循善誘是什麼?

它不是一種方法或技術,像是耐心,但實質上是一種虔誠的品質。做事情要有耐心,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得。在許多時候,在許多事情上,人們也能付出耐心。

但如果有一種事業,需要人時時事事付出耐心,人們是不會輕易選擇的。教育就是這樣一種事業。從事這種事業,意味者要承負者使青少年一代**成才的重擔。

無論他們中的個體是否漂亮,是否聰明,是否貧賤,我們都必須一絲不苟,誨人不倦。所以,善誘是建立在願誘基礎上的。有了愛心才能產生耐心。

如此,善誘就不僅僅是一種本領,也是一種品性。這種品性,只有教育者才真正擁有,從而也就成為他們的個性品質。

乙個個良好的習慣如同一句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正慢慢地浸潤著我甘枯的心田。要想做到書中所述,就是要持之以恆,從小事做起,從習慣養起,花費一定心血的。習慣不是一時養成的,更不是一時可以改變的,習慣是在習慣中養成的。

而我,會以此書做為我的一本工具書,以此書來提高自己,激勵自己,超越自己,並由此獲得最大的快樂。

教師要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心與教育 讀後感 讀完李鎮西老師所著的 愛心與教育 我被他的愛心所震憾 被他用全身心的愛心投入到教育事業所震撼 被他的一幕幕真實的 感人的故事所震撼 為他所教的學生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讓我深深體會到 當乙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

我們為什麼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老子 有言道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論語 有言道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晉書 有言道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文中子 有言道 君子不責人所不及。薛瑄說道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博馬舍說道 愈是自己有罪的人,愈不肯寬恕別人。拉封丹說道 愛挑剔的人總是得不到滿足,永遠也不會幸福。寬容之心是人的...

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南昌豫章中學吳飛燕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葉存洪老師的一堂課 班級常規管理與班主任工作藝術 讓人一再地反省自己 這點你做到了嗎?那個你做到了嗎?葉老師的課堂裡講的都是樸實的語言,沒有高屋建瓴,沒有夸夸其談,談的都是作為班主任每天手頭上做的普普通通的事,事是普通的事,但是不同的班主任做的效果卻是天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