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高考數學備考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3-02-04 16:45:04 字數 2488 閱讀 8082

在日常與學生接觸過程中,常有學生這樣抱怨:「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看起來很簡單的數學題目,我往往不能拿到滿分。」

為什麼看起來很簡單的題目,我們總是不能拿到滿分呢?

其實,這就是因為我們在做數學題目的過程中,走進了這樣幾個誤區:

其一,重結果,輕過程。

其二,對做錯的題目,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

1.先說第一點,重結果,輕過程。

相信,很多同學都曾犯過這樣的錯誤:拿到一道題目之後,看題目很簡單,就會急於下筆。結果,思維活躍,筆走龍蛇,雖然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卻因為匆忙之中丟掉了不少步驟,不能順利拿到滿分。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一位數學成績優秀的同學這樣分享經驗:

「很多同學數學思維很好,但是一下筆就丟分,這就要求我們平時練習時一定要把每個解題步驟都寫全。」

數學備考自然要做題,但是,有些同學只關注結果,答案對了就行了,不重視步驟,這顯然就的非常不明智的。要知道,在解答數學題目的過程中,每乙個步驟都關係著最終的結果,一步錯,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所以,在做數學題目的過程中領悟各種解題思路和方法才應該是我們做題的最終目的。

2.再說說第二點,對做錯的題目,不能提起足夠的重視。

也許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做題時,碰到了一道似曾相識的題目,往往拿不定主意究竟該用哪種方法去解,有時候雖然做出來了,結果還是不免以錯誤收場。

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我們對錯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將那些做錯的題目及時消化吸收。

那些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從來不會這樣做,一位順利考入清華大學的學子就這樣說:

「在學習數學上,我並沒有下很大的功夫,只是習慣每天將做錯的題目整理一遍。數學題量大,老師每天都會發一張試卷,頭天做了第二天就講評。老師每次講評之後就,我就會把那些做錯的題目整理到錯題本上,a4大小的本子,我記了不少頁,每頁至少兩三道題,多則七八道,到每次考試時,光是看這些錯題就能花費我一天的時間。

對這些錯題,我會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再著手推理一遍,如果是因為方法上的問題錯了,就會及時去請教老師。

「因為一直堅持這樣做,我在做數學題目的時候就很少遇到『被相同的石頭絆倒』的情況。」

與當今「教師」一稱最接近的「老師」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時期。金代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云:「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

」於是看,宋元時期小學教師被稱為「老師」有案可稽。清代稱主考官也為「老師」,而一般學堂裡的先生則稱為「教師」或「教習」。可見,「教師」一說是比較晚的事了。

如今體會,「教師」的含義比之「老師」一說,具有資歷和學識程度上較低一些的差別。辛亥革命後,教師與其他**一樣依法令任命,故又稱「教師」為「教員」。

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麼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2023年就尖銳地提出:

「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初中水平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的基本結構: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麼」。根本原因還是無「公尺」下「鍋」。

於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彙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的「公尺」。

的確,學習數學最怕的就是懶惰,遇到不懂的問題、容易做錯的題目,一定不能心存大意,而要用心弄清楚每乙個知識點。不斷重複自己做錯的題目,標清自己每乙個錯誤點,在改錯本上清晰地寫出每一步,直至把這些模糊的知識徹底弄懂為止。一步乙個腳印地走下去,你的數學成績就能日見起色。

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從上學之日起,就日誦不輟,一般在幾年內就能識記幾千個漢字,熟記幾百篇文章,寫出的詩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為滿腹經綸的文人。為什麼在現代化教學的今天,我們念了十幾年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大學生,竟提起作文就頭疼,寫不出像樣的文章呢?呂叔湘先生早在2023年就尖銳地提出:

「中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差,中學語文畢業生語文水平低,……十幾年上課總時數是9160課時,語文是2749課時,恰好是30%,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尋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無物。特別是寫議**,初中水平以上的學生都知道議**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也通曉議**的基本結構: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真正動起筆來就犯難了。知道「是這樣」,就是講不出「為什麼」。根本原因還是無「公尺」下「鍋」。

於是便翻開作文集錦之類的書大段抄起來,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參考作文書就很難寫出像樣的文章。所以,詞彙貧乏、內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學生作文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能單在布局謀篇等寫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須認識到「死記硬背」的重要性,讓學生積累足夠的「公尺」。

高考數學備考方案

一 時間主要專案和內容 12.1 12.21複習 概率與統計 知識及章節檢測 12.22 20xx.1.20複習 解析幾何 知識及章節檢測 1.20 2.10複習 演算法 知識及章節檢測 2.11 4.21進行第二輪專題複習及月考 4.21 5.26進行第三輪系統複習及大型模擬考 5.26 6.6輔...

高考數學備考筆記

高中數學常用公式及常用結論 1.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2.德摩根公式 3.包含關係 64.容斥原理 5 集合的子集個數共有個 真子集有 1個 非空子集有 1個 非空的真子集有 2個.6.二次函式的解析式的三種形式 1 一般式 2 頂點式 3 零點式.7.解連不等式常有以下轉化形式 8.方程在上有且只有乙...

2023年高考數學備考方案

談2012年高考數學複習 一 2011年題型和特點 1 穩定結構框架,降低總體難度 2 承老大綱傳統,向新課標過渡 3 貼近教材內容,強化函式思想 4 注重知識銜接,滲透高數理念 二 對2012年高考的展望 1 動中求穩,大局不變 2 強弱分明,文理有別 3 體現特色,關注應用 三 高考總結和教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