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的認識 黃軍

2023-02-03 16:27:02 字數 4123 閱讀 8175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江蘇省泰興市新市小學(225452) 黃軍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10—11頁的例1及相應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三的第1—2題。

教學設想:

如果把長方體和正方體放在一節課中教學,知識點較多,不僅課時緊,而且學生也學得不紮實。為此本課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劃分到兩課時中教學。想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測量、比較等活動,充分探索長方體的特徵,並通過交流,對有關的發現加以整理和概括。

讓學生對長方體有了充分的認識以後,再在下節課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正方體的特徵。

如果先讓學生認識了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以後,再放手讓學生自主**面、稜、頂點的特點,學生在**某一部分的特徵時很容易受其它部分的干擾,影響**的質量。為此,我把**活動分成兩個層次,先認識面,然後著重來**面的特徵,再認識稜、頂點,再**稜、頂點的特徵。這樣有層次地安排,既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空間,也促使學生有效地進行**,紮實建構長方體的相關知識。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以及它的直觀圖,知道長方體的面、稜、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徵;

2、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學活動**長方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

1、 充分認識直觀圖;

2、 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別;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乙個長方體,小組四人中有乙個相對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每人一張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 談話:我們在低年級時已經認識了長方體,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長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2、 提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根據學生的回答點選出書上的**,也可讓生結合手中的實物回答。

3、 介紹:這是長方體的乙個面,(板書:面),這也是乙個面,摸一摸,數一數你的長方體,它有幾個面?

(1)生操作,指名一位學生數給大家看一看。

(2)讓學生把長方體正對自己擺好,有順序地一起數: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後面。長方體一共有6個面(板書:面 6個)

4、認識直觀圖

(1)(出示長方體模型)提問:從你的角度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讓三個不同角度的學生回答。

(2)說明:因為我們最多只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所以通常這樣畫出長方體的直觀圖。(出示長方體的直觀圖)

(3)觀察:圖上哪3個面是我們直接看到的?還有3個面在哪兒?從中明確,因為有三個面看不見,所以用虛線畫出來。

(4)辨析:上面是什麼形狀?右面呢?從中明確:由於透視,看上去是個平行四邊形,實際上是乙個長方形。

[設計意圖:1、從生活實物入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長方體,積累長方體的表象。2、由實物到幾何圖形,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主要憑藉,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為此在充分認識長方體「面」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從同乙個角度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從而從實物中隱化、抽象出長方體的直觀圖。然後讓學生觀察直觀圖上「哪些面直接看得見,哪些面看不見,每個面的形狀是什麼」,以此加深對直觀圖的認識,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面的特徵

1、猜測。讓學生猜測這6個面有什麼特點,並說說準備怎樣驗證自己的猜想。

2、操作。讓學生明確操作要求:小組合作,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研究結果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面」這一欄內。

3、匯報交流。

(1)面的形狀

可讓學生觀察小組內特殊的長方體中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

小結:大多數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有一些長方體,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板貼: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2)面的大小

①交流驗證的方法

學生的驗證方法可能有:量、比 。可讓學生結合實物投影演示驗證的方法。

②小結:(結合電腦演示比較的過程)通過算一算,比一比,我們發現長方體上下兩個面不僅面積相等,而且形狀相同,可以說上下兩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左右兩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前後兩個相對的面也完全相同。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4、 追問:通過研究,你知道長方體的面有哪些特徵?

[設計意圖:把**面的特徵與**稜、頂點的特徵區分開來,促使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的研究,提高了**的有效性。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稜、頂點的特徵

1、 結合實物介紹:兩個面相交於一條線,就把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稜。三條稜相交於乙個點,就把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2、 操作。讓學生在自己的長方體上摸一摸,指一指長方體的稜和頂點分別在**。

3、 追問:什麼叫作稜?什麼叫作頂點?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出示定義。

4、 操作。讓學生明確實驗要求。也用剛才的方法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把研究結果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稜」、「頂點」兩欄內。

5、匯報交流

(1)明確稜的數法

①讓回答有12條稜的學生上來在實物上數。

②讓學生把長方體正對自己固定好,老師帶著學生一起數。明確數的順序。先數左右方向的稜,再數前右方向的稜,再數上下方向的稜。

電腦出示3組不同顏色的稜

(2)稜的長度

①學生匯報,並說說驗證的方法。

②小結:(結合電腦演示比較的過程)左右方向這一組相對的稜長度相等,前後方向這一組相對的稜長度相等,上下方向這一組相對的稜長度相等。長方體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板貼: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6、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頂點?在交流中明確長方體有8個頂點。(板書:8個)

7、回顧反思:我們從面、稜、頂點三方面研究了長方體有什麼特徵,你能完整得說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徵嗎?

8、結合直觀圖小結長方體的特徵。

[設計意圖:1、讓學生通過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用下定義的方式揭示「稜」、「頂點」的概念,使學生對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留下深刻的印象,為紮實**「稜」、「頂點」的特徵奠定基礎。2、在數稜的多少時,先讓學生自已數,過渡到老師指導下的規範地、有順序地數,不僅教知識而且教方法,也為後面得出「每組相對的稜長度相等」埋下了伏筆。

](四)認識長、寬、高

1、(結合長方體框架)介紹:我們知道三條稜相交於乙個頂點,我們就把相交於同一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它的長、寬、高。(電腦直觀圖上出示長、寬、高三個字,以及不同顏色的三條稜)

2、說明:通常把左右方向的稜叫做長,前後方向的稜叫做寬,上下方向稜叫做高。

3、練習鞏固。手持乙個長方體,讓學生指一指它的長寬高,換個方向,讓學生再指一指。

4、小結:不管長方體怎樣擺放,都把左右方向的稜叫做長,前後方向的稜叫做寬,上下方向稜叫做高。

(五)鞏固練習

1、練習三第1題

(1)口答。可以指一指其它的稜,讓學生說說它的長度,從中明確: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有4條。

(2)觀察:第三個長方體的面有什麼特點?其餘四個面有什麼特點?

在交流中明確:這個長方體相對的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其餘4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2、練習三第2題

(1)學生填空

(2)校對答案。讓生上台指著圖邊指邊校對,校對時學生說到哪個面就把那個麵用色塊顯示出來。

[設計意圖:區分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長方體上每個面的長、寬是本課的乙個難點,它也與後面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有著密切的聯絡。為此,校對時,老師先用色塊顯示那個面,再讓學生指一指那個面的長、寬分別在哪兒,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別。

]3、電腦出示下圖

(1)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個長方體是什麼樣子?

(2)出示完整圖和題目。

①這個長方體的長是_____厘公尺,寬是_______厘公尺,高是______厘公尺;

②這個長方體的稜長總和是_______厘公尺;

③這個長方體的 ______面和______面的面積都是24平方厘公尺。

讓學生填空,並說說怎樣求長方體的稜長總和。

(六)全課總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七)遊戲(電腦出示猜一猜)

根據提供的資料,猜猜它可能是哪種學習用品?

長方體的認識反思

黃家營鎮中心小學王海芹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在幾何初步認識知識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 操作 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 大小 位置關係及變換 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 認識方向 製作模型 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在教學 長方體的認識 時我注意充分利用和創造條件,...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p27 30頁。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長方體的認識 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的第一節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第一階段 即一至三年級 直觀地認識了長方體 正方體和學習了長方體 正方體等平面圖形以及他們周長和面積的計算的...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長方體的認識 是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節課。它是在學生過去初步認識了長方體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長方體的特徵,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充套件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發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