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義

2023-02-03 01:15:06 字數 4399 閱讀 1152

內涵根據前面的疏解,人文主義在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發展階段,其特點和功效容有差異,然其所以成立的機緣卻是驚人的一致,這便是唐君毅所說的都是「由於欲對治或反抗某種文化上的偏蔽而興起」,而決不是從人自身的覺悟而進入。這兩種進路,前者取外在的反顯觀解進入人文主義,後者取內在的主體證悟進入人文主義。前者不能開「道德主體」之門;後者可以開「道德主體」之門。

但真正的人文主義,唯有開「道德主體」之門,才能臻於綜攝的籠罩形態,而成為領導文化生命的最高原則。因此,始終未能叩開「道德主體」之門,為西方人文主義各階段的最大特點,也是形成其限制的根本原因。

西方的人文主義之所以不能開啟道德的主體之門,這與西方

人文主義法學思潮文化中的思考方式有密切的關係。前面說過,西方文化是以「神本」或「物本」佔統治地位。就「神本」來說,這是要拉空甚至撤消人的主體性,把一切都交付於至高無上的神。

所以,在宗教上越虔誠,便越是要消解掉自己的主體性,「將自己投擲於神的面前而徹底皈依於神」。在這裡,當然不存在開啟主體的問題;再就「物本」來說,西方文化的心思全在把握外物之理上,這樣,以客體為主而欲把握其理,則主體方面最當行的機能便是「理智」,理智執持外物轉而活動。主體若只限於執持外物而轉的理智上,至多只能盡觀察、分析、推理之能事。

並不能開啟主體之門,超越地分析、批判主體的各種能力。故主體之門在「物本」這裡依然是閉鎖的。但就西方的人文主義而言,雖然其信奉著叫囂著要回到「人本」,然而從最終的實踐結果來看,如前所述,並沒有真正地回歸到「人本」,或者說,並沒有真正開啟「人」這個「本」。

就其所呈現的人文主義的形態來看,實際上依然是停留在「物本」上,至多只是一種特殊的「物本」。也就是說,他們只是把「人本」作為一種特殊的「物本」,這當然也就不能開啟「人」這個主體之門了。這樣看來,無論「神本」、「物本」,還是所謂的「人本」,都是站在「客體」方面而有所成,並不能收攏回來站在「主體」方面,叩開主體之門以見其所成。

在西方文化中,真正能觸及主體之門的是作為啟蒙思想的完成者和克服者的康德。康德從客體方面收攏回來,以三大批判分別透顯主體在成就知識、道德和審美三個方面的能力。他在這三個方面的哥白尼式的迴轉,使得他不但在啟蒙思想所提出的「抽象知性」的基礎之上,進一步透顯了知性主體。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啟蒙思想的完成者。而且進一步檢定了知性主體的限度,從而更進一步地透顯出道德主體和審美主體。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是啟蒙思想的克服者。

但是,康德畢竟是乙個純粹的哲學家,他之透顯各種主體,乃是通過先驗的批判,他要剔除內在於生命的存在感受,這是一種純粹的、抽象的哲學思考。此適合於講批判哲學,但並不適合於講人文主義,因為人文主義,如前所言,必須內在於生命而開啟乙個「質實」的居間領域。而康德由先驗批判而透顯的主體,無法避免其抽象性,他所透顯的各種主體,只是知識的邏輯圓滿。

也就是說,他只是把各種主體作為知識放在他的義理系統中予以解析,檢定限度、釐清分際。這樣,各種主體在康德那裡,只是有概念性、形式化,故我們說康德只是「觸」及了主體之門。

但人文主義要成為領導文化生命的最高原則,就不能從康德的那種概念性的主體之門進入。因為概念都有一定的內涵和外延,這表示任何概念都有一定的侷限性。但作為文化生命領導原則的人文主義,不能有這種限制,它應該是「一切建構一切成就之本」,這是現代新儒家對人文主義的基本看法。

故唐君毅說:「人文主義不僅不會與一切含真理的「主義」相敵對,而且他(它)正當肯定在各種人類文化領域中之各種『主義』相對的價值」。這就是說,真正的人文主義是以人為「本」來建構人自身的文化,而不是一種哲學學說之一,故應該綜攝、消融一切有價值的思想與文化。

問題是:人文主義的開啟點在**呢?要找到這個開啟點,這既不能取西方各階段的人文主義所走的外在的反顯觀解之路,因為如前所述,它們並沒有真正地回歸到「人」這個主體之上;亦不能取康德的先驗批判而透顯各種主體之路,因為同樣如前所述,這各種主體因其形式化與概念性的侷限,並不能完**文主義所本有的綜攝、消融一切有價值的思想與文化於其內的理想形態。

這樣,要找到人文主義的開啟點,便只能走中國文化內在於生命、生活的內省、內證之路。

人文主義文學薄伽丘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孟子·離婁下》)。中國文化就是要在人的具體生命中凸顯出這個「幾希」,以開啟其內在於人的生命、生活的人文世界。

這個「幾希」既確保了人之為人的意義,並由此而開啟了真正的人的生活。但這個「幾希」並不同於十八世紀德國的人文主義者,如歌德,借助柏拉圖的「理型」而提出的「人格」概念,它是內在生命、生活而逆覺、證悟出的乙個精神實體。這個精神實體可以就孟子的「性善論」而謂之「性體」,亦可以就王陽明的「良知說」而謂之「心體」,其實皆是一「道德的主體」。

中國文化始終肯定在人的生命中有乙個完全可以自我作主的道德主體,只要去作操持涵養的工夫,則這個主體便自然會在生命境域裡呈現。故孔子曰:「仁遠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孟子亦曰:「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告子上》)。在中國文化裡,通過人格的修養工夫而呈現的道德主體(心體或性體),才是真正的」人之本」,人文世界即是由這個「本」所開啟。

正因為人文世界系由道德主體所開啟,故它並不是一種義理系統,而是一種精神境界,乃至「強健」的生活態度(「強健」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這就不是西方的人文主義所能盡其意的了。所以唐君毅說:「將中國之人文主義譯為humanism時,在內涵上受了委屈。

」中國的人文主義是在由道德主體所開啟的精神境界中綜攝一切真理,消融一切價值,即在這種精神境界的潤澤中,一切真理與價值不至於發生偏執與流弊。這若借用莊子的話說,便是:「其於本也,巨集大而闢,深閎而肆,其於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莊子·天下》)。

西方各階段的人文主義,為了救治文化上的偏執與流弊,外在地、對顯地構造一義理系統,其結果是雖克服了此一偏執與流弊,卻又不知不覺地催生了另一種偏執與流弊,個中的關鍵是:他們始終沒有找到文化的萌櫱點。以中國文化來說便是:

道德的主體沒有被開啟,文化便不能依靠人自身的覺悟而臻大全。結果便是:「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而不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莊子·天下》)。

中國的人文主義之所以能使一切調適而上遂,關鍵是它開啟了乙個「巨集大而闢,深閎而肆」的道德主體,故在這裡的一切,可以「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何以能如此呢?乃是因為人類的一切文化成就,皆系這個「巨集大而闢,深閎而肆」的道德主體依其自身覺悟所漸次開發出。

這樣,人類的文化成就便不是「得一察焉以自好」的主觀建構,而係這個作為文化基點的道德主體質實地流出的。於此,牟宗三曾有一妙解。他認為,中國文化內在於生命、生活本身所覺悟到的道德主體,它是乙個圓輪,亦是乙個中心點,或者說「道樞」,人若在此不能提挈得住而得其全,則這個圓輪亦可上下、內外、正負地開,此上下、內外、正負之開即是世間各種文化系統和哲學:

1、上下的開。道德的主體一旦成為生命的主宰,則上帝亦可內在化,人若不能隨此的內在化而提公升生命,則多從人的負面性(如罪惡)與有限性著眼而蟄伏於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的威權之下,此即是**教的形態。

2、內外的開。道德主體本是「巨集大而闢,深閎而肆」的,這表明文化系由這個主體由內向外的開闢。但人若只站在外面的某一點,見其相對的客觀性與獨立性,由此而開展為文化或哲學。

如:就宇宙論方面說,「脫離那主體主義的中心而向客觀主義走,建立那客觀建構的宇宙論」;就存有論方面說,「脫離那主體主義的中心而向客觀的獨立的存有本身之體回走,建立那客觀自性的存有論。……面對實有而站出來,把自己掏空,一無本性,一無本質,然而完全服役於實有便是人的本性、人的本質」。

西方文化中的各式各態的宇宙論、存有論(或本體論)大約皆如此,這用《易經》的話說,便是「後天而奉天時」的開。然而這些各式的宇宙論、存有論(或本體論)若要尋求其最後的根據,必須克就道德主體,至「先天而天弗違」的合契,始能最後站得住足跟。

3、正負的開。從道德主體的踐仁盡性達到圓熟之境,則一切平平,一切落實,即儒家的所謂「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境界。但人若在此平平落實處,只見到那形而下的器而膠著於事相上,則易從負面著眼,從「空」、「無」兩方面來觀察宇宙人生。

從「無」方面說:「無」有那事相對事相的執著,人為造作的不自然,而超顯那自然無為的境界,此即為道家;從「空」方面說:「空」卻那事相緣起流轉的自性而當體證空,此即為佛教。

最後,道德主體的踐仁盡性而至圓熟平平之境,則「抬頭舉目渾全只是知體著見」,則是「天下歸仁」。但人若在此提挈不住,不知是「知體著見」,而只見到「抬頭舉目」之生理活動,如是,只去研究這生理活動本身,此即為科學也。

以上所說,包括宗教、哲學和科學,均繫於道德主體所開發出,這才真正盡了「人文主義之為一切建構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蘊,這才真正使人文主義成為乙個綜攝的系統,不與一切含真理與價值的文化相對立,並能使之調適而上遂,成為領導文化生命的領導原則。正因為如此,方可以說,要完**文主義的全蘊,其唯一進路便是開啟「道德主體」之門。

但上述牟宗三的分疏,完全是一種理論的解說,是就「道德主體」作為文化之本的義理解析。而人文主義,前文說過,必須內在於生命、生活本身開啟乙個質實的居間領域。人的內在於生命、生活的質實的居間領域主要包括:

慾望的滿足(幸福)、宗教的祈嚮和美的愉悅(審美)。真正的人文主義必須意涵這三個方面,才能內在化「神本」與「物本」,真正地回到人這個「本」上來。這才是真正的「極高明而道中庸」。

這裡將主要論述中國由「道德主體」所開啟的人文主義在「幸福」問題上具有怎樣的表現和深刻內涵。

第5課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1 西元前5世紀,雅典奴隸制發展到頂峰。2 人們參與政治生活,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學者的研究越來越關注 本身。3 智者學派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代表人物是特別強調人的價值,提出 4 蘇格拉底倡導 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 提出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人之所以作惡是出於 指出教育可以使...

專題七西方人文主義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專題背景 希臘民主政治高度發展,人 社會地位和作用上公升 智者學派 前5c 代表人物 普羅泰格拉 人是萬物的尺度 起源蘇格拉底 認識你自己 知識即美德 提倡德知合一,強調知識道德的教化作用 柏拉圖 關注人類社會現實,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著有 理想國 亞里斯多德 強調真理高於一切 創立邏輯學 被...

第二單元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及其發展教學設計

第5課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從兩個方面介紹了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 西元前5世紀中葉以後古代希臘產生的智者學派,提出了 人是萬物的尺度 這一觀點,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與智者學派同時代的蘇格拉底更重視人的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這些思想對後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