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說課稿

2023-01-30 10:24:02 字數 4778 閱讀 1206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說課稿

一、說教材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106頁的內容。本節課主要**關於在一條線段植樹的問題,只要教過這節課的老師都知道,即使在一條線段上植樹也有不同的情形:本節課主要講的例1主要研究兩端都要栽的植樹問題,也是這一系列內容的起始課,教材以學生比較熟悉的植樹活動為線索,讓學生選用畫線段圖的方法來**栽樹的棵數和間隔數之間的關係,經歷猜想、試驗、推理等數學探索的過程,並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發現其中的規律,抽取出數學模型,再利用規律回歸生活,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大家都知道,數學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本冊安排「植樹問題」的目的就是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為此,本課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關係。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發現並理解段數與課樹之間的規律,並利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

1、讓學生經歷感知、理解知識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借助實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發現植樹棵樹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並能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間隔與棵樹之間的規律(總長*間距=間隔數

間隔數+1=植樹棵數)並能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點撥、滲透,引導的作用。在本節課中,我力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採用自主**式學習模式,學生利用畫線段圖」—**發現規律—應用規律實踐的活動過程,通過有序的操作、思考、實踐等活動,使學生的所想、所悟與直觀形象結合,經歷知識的**過程,滲透數學學習方法,深刻體會到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內涵。

五、說教學過程

鑑於本課教學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式:

(一)、課前鋪墊:

我設計了找手指上的數學。從我們熟悉的手中尋找數學問題,用意在於先突破教學中的知識點,理解間隔,間隔數,初步感知間隔數與物體個數的關係,並且起到規範學生語言的作用,使學生在輕鬆的活動中為新課的學習作鋪墊,同時滲透數學從生活中來,數學離不開我們生活的道理。

(二)、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我從美化環境和淨化化空氣的『植樹活動』揭示課題:植樹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植樹活動裡面也藏著許多數學問題。

這樣設計既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原本就**於生活實踐,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

(三)、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植樹問題中隱藏著間隔與棵數之間的關係,間隔數與棵樹的關係其實也是生活中一些類似問題的關係問題,在這裡我先讓學生觀擦植樹的情景,然後小組合作動手操作,通過線段圖來理解題意,找到規律,為後面的解決問題做好了鋪墊。

2、學生匯報,初步建模。

大多數學生在這一環節意識到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但教師不要急於求成,再讓學生利用電教手段的直觀形象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並引導學生把關注焦點聚集到棵數與間隔的關係上來,使學生能輕而易舉地發現植樹棵數比間隔數多1,間隔數比植數棵數少1。並總結:

總長÷間距=間隔數

間隔數+1=植樹棵數

老師這時再提出讓學生從其他資料中找規律,從而知道間隔數=總長÷間距,為例1後面的內容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利用模型,解決問題。

我利用電教手段,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讓學生看表總結規律,既避免了用語言表達的困難,又節省了教學時間,使學生一目了然,起到化難為易的效果,使學生豁然開朗。這時的例1我放手讓學生嘗試分析,獨立列式,交流反饋,明白算理,鞏固結論,學生研究成果被認可,學生也有了一種成就感,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4、**並茂,回歸生活。

這環節我設計了生活中很多的植樹問題,讓學生明白了現實生活中與「植樹問題」類似的有很多:如安裝路燈、花壇擺花、鋸木頭、走樓梯等等。由於它們之間都存有共性:

都隱藏著間隔數與棵數之間的關係,因此,抽取比較有代表性的「植樹問題」,作為數學模型研究,總結這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和策略,讓同學們在快樂中輕鬆地學習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從而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這環節我安排了三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練習題設計有層次性,包括填空,選擇,應用,充分體現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並且我用課件展示出**,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和高漲的積極性,解決了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也體現讓數學知識回歸生活,為生活服務的思想,感受了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並且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回顧整理,反思提公升:

這環節我設計了先回顧這節課所學知識,再提出植樹問題,為下節課的繼續**做好了進一步的鋪墊。

六、板書設計:

植樹問題

兩端都種樹:總長÷間距=間隔數間隔 + 1= 棵數

100÷5+1=21(棵)

七、教學效果預設:

我以為自己設計的教案考慮到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貼合學生實際,通過充分體驗,動手操作、課件數形結合的演示,小組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手段,讓學生有夯實的學習基礎;重視了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思想方法的滲透,學生們應該是能夠掌握的。但由於本人水平有限,肯定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懇請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我會虛心的接受的,在這裡先謝謝你們,謝謝大家。

02小數乘小數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數乘小數》。它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教學小數的計算,教材一共安排了兩道例題和乙個練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

小數乘以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小數及整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小數除法學習的基礎,也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習的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的確立

教學要求:

1、從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和教師引導,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小數的算理,掌握演算法,並能正確進行估算、口算、筆算。

2、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與概括的能力和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交流的能力,滲透轉化思想。

3、使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是乙個不斷遇到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點:學生自己探索獲得「小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即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轉化探索活動,使學生發現因數中小數字數與積中小數字數的對應關係,悟出「兩個因數中的小數字數就是積中的小數的位數」。

二、說教法、學法

緊緊依託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順應探索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取向,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在不斷地「產生疑問、進行探索、釋疑、運用」這一迴圈過程中,自然地發現「積中小數字數與因數小數字數」的關係。

1、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教學要注重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著眼於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條件,積極營造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學習中來感悟、**、發現小數乘以小數的算理和演算法,讓學生經歷對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如課堂中首先呈現房間平面圖,啟發學生獲取資訊,提出問題,列出算式說明及依據。

教學計算要善於捕捉差距,關注生成。如:通過以上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與經驗,緊接著出示陽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學生自主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兩位小數與兩位小數相乘中兩個因數與積的小數字數的關係。

並在小組裡討論過程中學生自主生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從而真正體現是學生邁過學習,自主獲得知識的生成過程和計算方法。

2、正確把握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係。

本課力求在每乙個環節的推進過程中都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再讓小組合作討論**,教師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與信任,提供其廣闊的思考空間與交流機會,使其通過個體思考,小組或組際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認可的計算法則或規律,充分體現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比如:教材重點組織學生探索筆算的方法,先告訴學生可以把豎式中的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來計算,再結合直觀圖示討論,按整數相乘後怎樣才能得到原有的數?

啟發學生理解,把兩個因數看成整數,等於把原來兩個因數分別乘以10得到整數,因數擴大100倍,積也就相應擴大100倍。因此要得到原來算式的積,應用整數相乘的積反過來除以100。除此以外,學生可以通過單位換算把公尺化成分公尺得到的積後再換算成平方公尺。

學生可以通過對筆算結果與估計結果的比較,判斷筆算結果是否合理,從而確認相應計算方法的正確性。在引入「3.6x2.

8」時要求學生先用兩種方法估算,並說明正確答案的範圍,根據以上推斷,讓學生獨立計算,為接下來筆算方法提供一種支援。

三、說教學程式

為充分體現以上的一些設想,本課的具體過程如下:

1、創設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數學問題」。

數學**於生活,通過對學生熟悉的住房面積計算,既複習了舊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課要探索的新知,同時,賦予了計算一定的生活意義與實際意義,使學生感悟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認識到計算確實是一種需要,產生急於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慾望與興趣,為下一步的自主**創造了良好的心理條件。如在創設情景引入的過程中,教師問:「你獲取了哪些資訊?

」可以體現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列式,自己解答,使枯燥知識變成善於學習的知識。

2、對算理和演算法的自主探索。

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放手讓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去探索,憑學生自己的理解來尋找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再通過相互的交流,不斷產生認知衝突,思維產生碰撞的火花,營造出繼續探索規律,解釋新問題的氛圍。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複習資料一 一 小數乘法和除法 1 小數乘法的意義 小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乙個數乘小數的意義是求這個數的十分之幾 百分之幾 千分之幾 2 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方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試卷

3 x 1.5是方程2x 6 9的解 4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三角形面積大 5 盒中有4個黃球 3個紅球 黃球與紅球的大小 形狀一樣 從中任意摸出個球,摸出黃的可能性是比較大 6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的2倍 7 無限小數比有限小數大 8 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都是方程 9 把乙個...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

15 落花生 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落花生 是著名作家許地山的一篇敘事散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 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了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道理,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