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演講稿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2023-01-29 17:45:03 字數 1064 閱讀 546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銳角和鈍角》。

學生在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中,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並已經建立了正確的表象。本節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學生對角的認識,讓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並能夠用更準確的、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描述生活中的角。所以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徵。

2.經歷觀察、比較、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會用相關的工具畫出直角、銳角和鈍角,通過看、說、做、畫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出問題並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評價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鈍角。知道銳角、鈍角的特徵。

教學難點:能辨認銳角、鈍角。

根據小學生好動、精力容易分散的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生動有趣的簡筆畫,讓學生在圖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去發現角和展示角,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擺一擺、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兒童學習概念一般都要經過直觀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徵──內化成概念這一過程。銳角和鈍角的教學屬於概念教學。考慮到建立銳角和鈍角的概念要以直角為判斷標準,我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直角出發,通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且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角的家,讓學生在角的家族裡找出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在**。

學生先自己探索,然後和同桌交流,準確地找出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直觀地認識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再抽象出銳角和鈍角的平面圖形(幾何角),順應兒童認識的規律。學生親身經歷了數學知識的抽象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和無限趣味,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萌發學習興趣。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神龍小學賀友鋒 銳角和鈍角的教學,是學生在二年級上冊 角的初步認識 中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並已經建立正確的表象的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對角的認識。本堂課讓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 用乙個角和直角比大小,知道它是銳角 鈍角 掌握用直角驗證銳角和鈍角的方法 並能夠用更準確的 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銳角與鈍角這個知識點。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已經學會了如何辨認直角,並在判斷直角的例題中滲透了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本單元判斷乙個角是直角 銳角還是鈍角,所用的方法與上學期是一致的,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比較,但比較的重點發生了變化,前者是判斷乙個角是否是直角,而後...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包亞娟 本課教學,我合理重組教材,創設了 去角家族做客,從中找角 的問題情境,從而抽象出角,引導學生進行操作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觀察角,將角合理分類,並通過在生活中找角以及其他一系列活動掌握概念。整個教學環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提供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材料,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 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