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S六語上 YS4 教案與教學反思26將相和

2023-01-29 08:33:05 字數 5232 閱讀 3226

將相和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段導讀:第1自然段開門見山地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歷史背景。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bì)。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句導讀:交代了「完璧歸趙」的起因。]

段導讀:第2自然段講趙王得到和氏璧,秦王知道後要用十五座城來換。

趙王接到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①這句話說明什麼?]

段導讀:第3自然段寫趙王沒有辦法,和大臣們商議對策,體現了群臣矛盾的心理。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叫藺(lìn)相如的,勇敢機智,也許他能解決這個難題。

段導讀:第4自然段講正在趙王為難之時,有人向他推薦藺相如。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麼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

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了。」[②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什麼?]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段導讀:第5~7自然段講趙王向藺相如請教,藺相如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的對策被採納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讚,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句導讀:

「雙手捧住」「一邊看一邊稱讚」說明和氏璧的確是個價值連城的寶貝,連見多識廣的秦王都這樣愛不釋手。「絕口不提」讓秦王「騙寶」的醜惡嘴臉一下子暴露出來。]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

「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③和氏璧真的有毛病嗎?藺相如為什麼這麼說?

]秦王聽他這麼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捧著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

「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④這幾句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表現了藺相如的什麼品質?]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

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⑤藺相如真的想交出和氏璧來嗎?]秦王只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段導讀:第8自然段講藺相如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發現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便騙回和氏璧,並要求秦王舉行典禮後才肯獻上和氏璧。

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

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⑥這番話體現了藺相如的什麼特點?]秦王沒有辦法,只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段導讀:第9自然段講藺相如悄悄把和氏璧送回趙國,秦王沒有辦法,只得讓藺相如回去。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段導讀:第10自然段寫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詳細講述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miǎn)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

」藺相如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句導讀:藺相如審時度勢,認為不能向秦王示弱,還是去的好。

由此可以看出藺相如時時以國家的尊嚴和利益為重。]大將軍廉(lián)頗(pō)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禦秦兵的準備。

段導讀:第11自然段講趙王應邀到澠池與秦王相會,藺相如隨行,廉頗帶兵保護。

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

段導讀:第12自然段講趙王在澠池會上為秦王鼓瑟。

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fǒu)。

」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

「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⑦這句話反映了藺相如的什麼品質?

]秦王被逼得沒辦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段導讀:第13自然段講藺相如置自己生死於不顧,逼著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王沒佔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只好讓趙王回去。[句導讀:

秦王之所以放趙王回去,還有乙個重要原因是廉頗在邊境做好了準備。因此,趙王能安全回國,廉頗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也為下乙個故事作了鋪墊。]

段導讀:第14自然段講由於趙國事先做好了準備,秦王只得放走趙王。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qīnɡ),職位比廉頗高。[⑧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段導讀:第15自然段講藺相如又立了功,被封為上卿。

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主要講了「澠池之會」的故事。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⑨這番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裡,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段導讀:第16自然段寫藺相如做了上卿,廉頗很不服氣,想讓藺相如下不來臺,藺相如則盡量避免和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伕把車往回趕。[⑩藺相如的這一舉動表現了他的什麼品格?]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

他們說,藺相如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

」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

「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xuē〕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

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怎樣理解藺相如這段話的內在含意?]

段導讀:第17自然段詳細寫了藺相如處處避讓廉頗的原因。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

[這兩句運用的描寫方法是什麼?表現出廉頗怎樣的性格特點?]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

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段導讀:第18自然段講廉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兩人成了好朋友。

第三部分(第16~18自然段):講述了「負荊請罪」的故事。

1.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脈絡。

3.學習「完璧歸趙」,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美好品質。

作者及背景資料;詞句幻燈片。

1.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將相和》,這是乙個流傳千百年的動人故事。(板書課文題目)

2.簡介背景,揭示課文題目。

(1)「將相和」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當時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並存。秦國最強大,要統一中國,不斷向其他六國進攻。趙國緊鄰秦國,是乙個比較弱的國家,常受到秦國的侵略。

文中講的故事發生在秦昭襄王和趙惠文王時期。

(2)看到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學生:我想知道「將」「相」分別指誰,「將」「相」之間是怎樣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3.學生默讀課文。

1.檢查預習,學習生字詞。

(1)生字:(要求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會組詞。出示幻燈片,組詞)

「怯」讀qiè,不要誤讀成què。

「削弱」的「削」讀xuē,不要誤讀成xiāo。

「璧」與「壁」形近,「壁」是熟字,可以組詞「牆壁」,與「土」有關,所以是「土」字底;而「璧」是一種寶玉,是無價之寶,所以下面是「玉」。

(2)解釋文中的詞語。

無價之寶:形容物品特別珍貴,用多少錢也買不到,指極其珍貴的珍寶。

絕口:因迴避而不開口。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做到,失去信用。

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

理直氣壯: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完璧歸趙: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趙國。現在常用來比喻原物完整無損地歸還原主。璧,古代玉器的一種,平圓形,中間有孔。

攻無不克:攻城拔寨,沒有攻不下的。

戰無不勝:每次打仗,沒有不能取勝的。

負荊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負,揹著。荊,荊條。

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協,合。

2.初讀課文,學生自悟。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不足。

(2)速讀課文,討論交流。

在書上畫出「將」「相」分別指誰。「和」是什麼意思?(「將」指大將軍廉頗,「相」指上卿藺相如。「和」是和好、團結的意思。)

3.本文主要講的是什麼故事?

本文主要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敘,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經過。

4.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1)本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找出每個故事的起止,並用乙個合適的小標題概括每個小故事的內容。

(2)討論交流:

本文講了三個小故事。

第乙個故事(第1~10自然段):完璧歸趙。

第二個故事(第11~15自然段):澠池之會。

第三個故事(第16~18自然段):負荊請罪。

1.指名朗讀第乙個小故事,理清層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學生各抒己見,歸納整理:

起因: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

經過:藺相如機智勇敢鬥秦王。

結果: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2.畫出描寫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據人物的言行,分析藺相如的性格特點。

討論、交流、整理:

(1)語言:「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就沒有動兵的理由了。」(機智。)

行動:當滿朝文武為難時,藺相如挺身而出。(勇敢。)

(2)語言:「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機智。)

行動:當藺相如覺察到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時,巧妙地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機智。)

(3)語言:「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不畏**、機智勇敢。)

行動:藺相如捧著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機智勇敢。)

(4)語言:「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足智多謀。)

語S六語上 YS4 教案與教學反思教案

教學目標 26將相和新授課兩課時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具準備教學過程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2.讀通 讀熟課文,理清文脈。3.理解課文內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體會人物的個性特點,從人物的好品質中受到啟示和教育。4.複述三個故事中的乙個,並自由組合進行排練,在班上演一演。抓關鍵詞句,品味人物言行,準確...

語S五語上 YS4 教案與教學反思教案

16 釀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1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 耷拉 朗誦 沒精打采 平心靜氣 柔和悅耳 不可名狀 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通過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教學重點 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難點 通過抓住人...

語S四語上 YS4 教案與教學反思語文百花園二

1.比一比,組成詞。這道練習題不但要求學生能認識這幾個字,能把它們組成正確的詞,還要能找出這組詞語的不同。這兩組都是形近字,都有相同的一部分。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動筆寫一寫,獨立完成組詞。交流的時候,看誰寫得正確,而且組得跟大家不一樣,從而達到積累詞語的目的。2.讀句子,選擇詞語填空。這道題的練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