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統編 部編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2023-01-28 12:54:03 字數 5179 閱讀 7253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反思

《我多想去看看》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乙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公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

我多想去看看,是啊,多想去看看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地方,多想去看看自己嚮往的地方。這一課的編排也滿足了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想知道,想探求的心理,讓學生體會到說自己想說的話,讀自己想讀的文章。因此,教學設計時,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親近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輕鬆學習。

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

一、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低年級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旨在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願識字,喜歡識字,逐步形成識字的動力。根據這種教理念,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在文中讀字音,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和難記的字,啟發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如:

「足」和「走」,就可以用自己學的「口」和「土」來進行識記;最後落實寫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實踐,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始終以培養學生興趣為前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宗旨。

二、通過多**的展現,激發學生的情感。

孩子對天安門的公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因此,我利用了多**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天安門廣場公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在處理「廣場上公升旗儀式多麼壯觀」這一句時,我讓孩子們通過**天安門廣場上的公升旗儀式錄影和開國大典時的錄影去感受什麼是壯觀,增強孩子們的自豪感,有感受才有真情的流露,孩子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好。

如:當我**錄象國慶60周年的公升國旗儀式時,當國旗護衛隊的戰士護衛著國旗出來時,於是我趁機對學生進行教育:有許多全國各地的人來北京就是為了看一看公升旗,就像是對靈魂的一種洗禮。

孩子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看完錄影,我借情抒情,請孩子們把剛才看到的場面讀出來,孩子們在反覆誦讀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昇華,我抓住時機請大家一起體驗,我做記者採訪了一些孩子,「你看到了什麼?你的心情怎樣?

」孩子們暢所欲言。在他們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注意要他們把句子說完整。

三、通過多種形式的品讀,領悟文中的情感。

品讀時,我先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後指導學生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最後再以多種形式的讀,如:齊讀,賽讀,同桌讀,配樂讀等來領悟其中的感情。

我抓住了重點詞,比如:「彎彎」、「壯觀」、「遙遠」現在的小孩子體會不到小山溝裡的孩子們的特殊心理——生活貧窮、視野閉塞、勤奮好學、懂得珍惜,特別嚮往外面的世界。他們沒有小山溝孩子們的生活經歷,他們普遍沒有看到過大山,更別說彎彎的山路了,於是我找出了大山中彎彎小路的圖畫,給孩子看。

也找出天安門、廣場、公升旗儀式的**給孩子們看。目的是為了讓她們感受到大山的貧窮和北京城的壯觀。在感受的同時讀出感情。

四、通過拓展延伸,延續學生的情感。

在課間休息我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並配以課後的練習「我們愛北京」,「我們愛五星紅旗」,讓孩子反覆讀,最後我抓住「我多想去看看」中的「我」、「多想」、「看看」和學生一起讀出突出重點詞的三種語氣,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得以昇華。

《乙個接乙個》教學反思

《乙個接乙個》是一年級下冊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首兒童詩,是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的作品。她用兒童最自然的狀態來體驗、感受這個世界,用最接近兒童的語言表達簡單的內心世界。詩歌共4節,前三節格式相似,每節共3句話:

第一句講孩子被**世界驚擾後的不開心,第二句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轉念之後的喜悅。每一節的第一句連線著上一節的結尾,內容環環相扣,與題目「乙個接乙個」相契合。最後一節詩中孩子天真的發問,使詩歌更富有童趣,引發小讀者們的情感共鳴。

本首兒童詩內容貼近學生的世界,通過與生活的對接,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共鳴。

這首兒童詩需要兩節課來完成講授,我上的是第一課時。第一課時講授的重難點是識字、寫字、正確地讀文、簡單地理解課文內容。在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可能是有老師們在後面聽課,部分學生放不開,稍有些緊張。

但是課堂整體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作為講課的教師——我,可以說是內心澎湃,不自覺地跟打了雞血似的,整節課下來還算順利,但還是與我上課之前所設想的課堂有些出入,尤其是課後,聽了其它語文老師對我這節課的評價,我才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第一點:作為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穿著打扮。課堂上,我穿的大衣沒有扣扣子,這很影響教師乾脆利落的形象。

第二點:雖然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但是作為一節公開課,就應該整體把握。這節課,我在識字上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最後課文的讀不夠,對課文的理解更是我在牽著學生走,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課文中找答案。

第三點:這節課,我重點講了兩個生字:各、這。

對於已經上過一學期的孩子來說,教師完全可以重點講解乙個生字,另外乙個生字交給學生自己來學習。對於學生生字的書寫,我沒有及時地評價、反饋,只是交由同桌來互相檢查評價。

第四點:整節課,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不夠,形式單一,教師也無法真正了解學生的課文朗讀情況。我對課文的朗讀把握不到位,作為語文教師的我真的是急需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第五點:整節課時間的分配不合理。在識字上用時過多,生字書寫上抓了兩個字重點來講,學生的讀很少,這就跟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讀書聲、學生應該站在課堂**相違背的。

最後在課文的理解上我非常匆促地結束了,學生只能跟著我走,最終,又變成了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機械式的課堂。

雖然這節課已經講過很長時間了,但老師們對我這節課的評價,我還是記憶猶新。我們都習慣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同時也發現不了問題所在,但是當別人說出來之後,便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文字三者對話的陣地,作為陣地整體方向的掌舵者,我們需要不斷地用知識來提高自己,並深入學生真正地了解學情,不放過任何乙個細節,真正地上好每一節課。

到學校。以往,他犯錯時,我面對他或是批評教育、或是與家長苦口婆心。教育的結果都令人失望。

此時,我即不批評,也不找家長。以前,我從他母親那裡得知,自從他上幼兒園起,就沒受到過老師的表揚。而現在,簡單的批評教育對他來說是沒有用了。

難道這樣的學生就放棄嗎?

在一次班會課上,我表揚了他在一次午休做作業時沒說話,並讓他到講台上談談被老師表揚時有什麼感受。他臉紅了,靦腆地走上來,只說「老師,你下次表揚還有我嗎?」聲音是那麼無力,眼裡充滿著期待與乞求。

我拉起他的手指,與他勾手約定,他哭了。孩子是多麼需要鼓勵、需要表揚啊!孩子也更需要快樂!

教師簡短的一句表揚、乙個動作、乙個眼神就會滿足了他們的心理。從此,他常常跑到我面前,跟我聊聊天;也會拿起笤帚打掃教室;班裡交作業的人數也齊了,儘管他寫的作業不算好,但我卻很認真地批改,並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下鼓勵的話語。如今,安靜的課堂上,看到他快樂學習的樣子,我的信心更足了。

什麼樣的教育才會不損傷孩子?孩子由於年幼無知,經常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教師應當對他們嚴格地管教,但不能因為他們不懂事就不尊重他們。即使他們再小,也要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一樣對待。

如果孩子不聽話就以粗暴的方式對待,這種做法的後果不但不能讓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反而使他們對老師甚至對所有人產生怨恨。那麼,時常的鼓勵、表揚,定是一種融雪的姿態,輕輕一翻,就冬去春來,成功在不知不覺中,平凡而精彩,短暫而永恆。

《小池》教學反思

王利這節課開始,我啟發學生領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驗,注重了資源開發;在生字教學中,抓住字詞,紮實訓練,夯實基礎。然後讓學生自由質疑,引導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和生成。符合學生心理需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以「讀」為根本,結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小池》很美,怎樣讓學生感受美,除了老師適當的語言描述,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學生學習的方式可以不同,理解也可以不同,不必強求。

教師不能人為地去限制學生,用一種固定的模式禁錮學生的思維,重要的是多為學生創造一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的條件,給他們提供一些思考的方法、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

這節課,我樹立了師生平等合作的觀念,激發學生興趣,創設樂學氛圍。始終以學生為本,師生之間像朋友,是夥伴,課堂始終以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為主體,在課堂上注意激發學生興趣。本課教學時,我重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讀正確、讀流利、讀懂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體會與感受;指導學生讀、思、議、演。

同時,聯絡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進行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啟迪學生的智慧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

這節課老師成了學生的學習夥伴和幫手,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溝通,師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情感、經驗。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就會時時處處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堂課以讀書訓練為經,語言文字訓練為緯,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合作**的學習方式,以饒有興趣的讀、想、議、寫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師運用多**,創設多種情景,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寓教於樂,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好地學習課文。

《動物兒歌》教學反思

王利 《動物兒歌》是一首關於小動物的兒歌,通過兒歌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和蜘蛛6種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的生活習性。這是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識字單元的重點還是要引導孩子們通過借助朗讀兒歌,以及兒歌的意境來進行識字和寫字,通過理解兒歌的內容讓孩子們感受到動物世界的神奇和有趣,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以及產生對大自然觀察的慾望。

《動物兒歌》這篇課文共有3句話,句式工整,語言生動有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們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積極性較高,注意力也比較集中。

老師採用**的形式匯入的,通過看圖說話的形式,我先讓同學們看文中插圖,然後以「我看到了來湊熱鬧了!」這樣的句式說話匯入,這些小動物都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動物,看到**的時候也比較有學習的慾望,舉手的孩子明顯多了,積極性明顯高了。有了感性的認識以後,再讓大家自由朗讀兒歌,找一找文中一共介紹了哪些小動物,用橫線畫出來,然後討論交流並隨文學習生字詞。

通過分類識記的方法,我把帶有蟲字旁的生字寶寶全都歸類在了一起,一些細心的孩子發現這些這些生字寶寶都有乙個共同的特點,「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蝌蚪、螞蟻」這些小昆蟲的名字左邊都有個「蟲」字旁,而且它們的讀音都與右半部分有關。通過舉例的方法讓孩子們掌握形聲字這一類字的識記。

整堂課的重點就是在不斷地鼓勵學生大聲朗讀,通過反覆朗讀,來深入了解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在朗讀的時候,尹老師採用了我問你答的形式,這樣的朗讀方法非常吸引孩子們,因此孩子們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尹老師也注重了說話練習,讓孩子們進行了課堂片語聯絡,孩子們眾說紛紜,學習效果顯著。

這堂課是一年級組進行集體備課和教學的一堂課,明顯感覺課堂效果有了提公升,對於我們這樣的教學新手,平常還應多聽課,多學習,把別人優秀的地方借鑑過來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提公升。

部編本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

語文園地三 教材分析 語文園地三 包括四項內容 一是讀音節,鞏固聲母 整體認讀音節。二是讀音節詞語,選出自己秋遊時想帶的物品的音節詞語。三是聲母 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的系統複習。字母分類按順序排列,以幫助學生區別和記憶。四是課外拓展,和大人一起讀兒歌 小鳥念書 目的是在閱讀中鞏固漢語拼音。學前準備 1...

部編 統編版 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學反思

四季 教學反思 上完 四季 一課,心裡不知道是喜多一點還是憂多一點。課後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收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讀四季詩,找四季景,編四季詩,畫四季景等四個環節,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 課始提問,激發讀書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指出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然而,興趣不是學生自發...

2019學年人教版部編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計畫

人教版部編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計畫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14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6人。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了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大部分的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