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六年級科學下冊日食和月食1教學反思教科版

2023-01-28 07:00:03 字數 4743 閱讀 3941

我上課內容是六(下)第三單元《宇宙》第四課時《日食和月食》。經過前兩次的執教以及***對我的指導點撥,我對本節課進行了仔細地分析和設計。

1.有效利用網路資源,服務課堂教學內容。

關於宇宙的知識,要在課堂中進行動手操作是有限的,也是有難度的,可能間接經驗更多於直接經驗,所以蒐集大量的資料補充課堂教學可能是本單元的一種有效手段之一。網路是乙個非常有效的資源庫。為了能使本節課更形象化、更直觀化,我在網上找到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課件。

在前兩個班級施教後,我發覺學生對日食和月食的影像資料很感興趣,並且幫助他們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過程,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對抽象的宇宙世界的學習提供了優質的資源和良好的途徑。但是我並沒有完全照搬**下來的課件,而是根據我的教學設計對這個課件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因為我認為一堂精彩的科學課,並不取決於教學課件的精緻與否,而是在於是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課件資源,服務於教學內容。

2.充分認識模擬實驗,體驗科學**過程。

課件的演示、資料的展示只是補充,讓學生動手模擬、動腦思考還是科學教學的主要途徑。宇宙單元是模擬實驗集中的單元,經過執教上節課《環形山》之後,我對本節課中模擬實驗的設計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只給學生準備大小不同的三個塑料球,要求學生模擬出發生日食和月食時日、地、月三個天體的位置。模擬實驗就是盡可能的利用實驗材料模擬出科學現象,那麼既然是模擬的實驗,肯定會與客觀的、真實的現象有些差距,因此教師應該是更多的去培養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思維的發散性和科學質疑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追求實驗的準確性。

在***的指導下,我在最後乙個班級施教時,還讓四人小組利用自己的身體來模擬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重點突出宇宙中的三維立體效果,以及日、地、月三個星球的運動特性,並強調三球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思維的程度超出預設,在既輕鬆的環境中發現了問題的實質,看來不能低估學生自主**的能力。

3.增加自身的科學素養,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

教師在科學課上傳播的是科學知識,培養的是科學素養。如何正確傳播科學知識呢?我想首先教師要正確掌握科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不出現知識性的錯誤現象。

例如:對「日、地、月在同一條直線上」的描述不夠到位,應該是「日、地、月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又如:

當學生看到月全食的**時,提出質疑「怎麼月全食的時候月亮是紅色的」(由於是網上**的**,可能經過剪輯,所以出現在月食過程**現的情況),教師猶豫了下,決定讓學生課後去查詢相關資料,其實教師應該可以告訴學生月食現象是天體執行過程中形成的,那麼這張紅色月球圖則是這個過程中的某個鏡頭。對於學生的發現和質疑,教師應該予以尊重,並能做到巧妙地追問和處理,包括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哪些質疑是學生自己可以解決的、哪些猜測是重複的等等。

教師的教學策略有很多,教學機智也有很多,教師只有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逐漸地實踐、積累、沉澱和思考,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附送:2019-2023年六年級科學下冊日食和月食2教案教科版

一、教學目標

1. 科學概念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在月球運動過程中,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或地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這時地球上的人們就會觀察到日食(或月食)現象。

2. 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日食和月食發生的過程錄影或**推理出其特點,以及推測日食和月食發生的原因;能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能對如何進行模擬實驗有所認識,能對模擬實驗中的各種現象進行細緻的觀察;能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並進一步推斷出日食或月食發生時的一些其他特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模擬日食發生實驗的過程中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夠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識到模擬實驗及推測與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二、教學準備

有關日食和月食資訊的**、**、課件、錄影資料、桌球、手電筒、玻璃球等;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資訊。

三、教學過程

(一) 認識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

1.交流日食現象: 同學們,關於日食,你知道些什麼?

看過日食嗎?觀察日食**並**日食發生的過程錄影。

2.討論:日食發生過程有什麼特點? 反覆**日食過程錄影,從這些特點中你們想到了什麼?

3.小組匯報整理小結:日食發生過程中的一些特點。

太陽被乙個物體擋住了;擋住它的物體看上去和太陽差不多大;擋住它的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擋住它的物體是運動著的。

(二) 猜測、推理日食成因。

1. 提出問題:根據日食的特點,你認為日食可能是怎麼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小夥伴一起說一說。

2.學生小組活動,討論日食的形成。

3.匯報討論結果。

(根據學生的討論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學生可能對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淺顯的認識。)

4.理清條理,抓住關鍵。

日食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首先,讓我們來思考乙個關鍵問題:發生日食現象是太陽本身在一段時間內變黑了,還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你認為哪種可能性大?

5.突破重點

如果是某種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可能是哪個天體?讓我們根據觀察到的日食特徵來討論這個問題。

6.學生分組討論

①太陽被遮擋的部分邊緣是什麼形狀的?(弧形)這說明擋光的天體是什麼樣的?(圓形或球體)

②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為黑色,這說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有多大?(與太陽一般大小)哪個天體可能是這樣的?(月球)

③太陽被遮擋的部分從哪邊開始,向哪邊移動?(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哪個天體是這樣運動的?(月球)

7.綜合以上分析,你認為可能是哪個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月球)

(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

(三) 模擬實驗,驗證猜測。

1.大家認為日食的形成和日、地、月這三個天體有關,那麼怎樣來驗證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做模擬實驗)。

2.設計模擬實驗

①選擇什麼物體來模擬這三個天體?

②如何用這三個物體來模擬天體運動?在實驗中估計會出現哪些現象?小組討論並設計實驗方案。

③交流實驗方案並在友情提示下修改完善方案。

3.學生分組實驗

4.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觀察思考二個問題。

①觀察到什麼現象時可以認為發生了「日食」?

②發生日食時三個天體處於什麼狀態?在什麼情況下是不會發生日食的?

5.展示實驗活動,交流實驗結果

① 模擬實驗是如何做的? 你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學生述說現象,老師依據學生述說的現象畫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示意圖,為下面簡介日食種類做好鋪墊。)

②日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位置關係是怎樣的?(大致在一條直線上。學生畫出示意圖。)

③地球上所有的人同時都能看到日食嗎?(不能)哪個地方的人能看到日食?(只有處在月球影子裡的人才能看到日食。學生畫出示意圖。)

④教師組織小組展示模擬實驗:一生持手電筒當太陽,一生手持桌球當月球自西向東運動,一生頭部當地球,看看在怎樣情況下看不見太陽。

⑤要求學生畫出日食時,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關係簡單示意圖。 可出示三球儀輔助教學。

( 讓學生用示意圖記錄實驗現象,為歸納日食的形成提供感性認識,同時也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⑥學生把日食研究結果寫下來(小組相互交流完善)。

⑦老師簡介日食的種類。

⑧教師課件演示日食成因,並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日食是怎樣形成的?

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裡的人,由於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一部分太陽,這就是日食。

6.鞏固認識,形成結論

①請同學們讀書本上日食成因文字。

②理解書本上日食成因示意圖。

(通過以上幾個教學片段,使學生親身感受「問題提出、實驗**、分析解決問題」的科學**過程。)

(四)能力運用、知識拓展。

1.請你根據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是怎麼形成的?

2.做月食模擬實驗,驗證推想是否正確。(若時間有限可讓學生說說做月食模擬實驗的方法和月食的成因)

3.畫出月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相互位置圖。

(通過模擬及知識的遷移,引導學生解釋和掌握新的知識。)

4.小結並延伸:

日食和月食都是非常奇妙的自然現象,自古以來就吸引著人們去研究,我國早在2023年前就有觀測日食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有關日食的最早記錄。現在人們不但知道日食、月食的成因,而且還能準確計算出日食、月食發生的時間,能觀測日食、月食的地區。課後上網蒐集近年來世界各地所發生的日食和月食

附: 板書

4、日食和月食

日全食日食: 日偏食月食

(農曆初一) 日環食農曆十五或十六)

太陽—月亮—地球太陽——地球——月亮

設計意圖:

《日食和月食》一課內容屬於空間科學,學習本課,為進一步**物質的構成和特性,認識微觀世界打下良好的認知基礎。同時,讓學生以科學的態度了解大自然奇特的現象和規律,從而激發他們探索自然的興趣。從教材單元整體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月相成因的基礎上的後續,本課的知識目標是指導學生認識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標是要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科學思想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相信科學不迷信的態度。

本課是培養學生自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典型課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層次的,**日食的成因是重點,**月食的成因要充分體現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解決新問題。在**日食的成因中根據事實材料推測分析是誰擋住了太陽光是難點。

《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應學習科學**過程以及培養在**過程中的科學態度和價值取向。根據這個要求,本節課突出新科學課程關於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理念,引導學生在**過程中尋找答案,獲得知識;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體現個性化的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思想和學習的個體化。

鄂教版六年級科學下冊複習 1

第一課化石 一 填空 1 化石可分 實體化石 特殊化石 遺跡化石 模鑄化石 化學化石 等幾種。其中琥珀昆蟲化石是 特殊化石 恐龍蛋化石是 遺跡化石 苔蘚化石好 三葉蟲化石是 模鑄化石 2 課本第4頁的恐龍頭骨化石分別是 暴龍 和 圓頂龍 頭骨化石。牙齒尖銳的動物一般是 肉食性 動物,牙齒扁平的動物一...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總結

龍街小學2014 2015年度第二學期六年級 2 班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教師 陳文玉 在這一學期,我任教六年級科學課,感受頗多。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覺得這份工作肩負著很大的責任,所以,自工作以來,我始終以勤懇 踏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並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學習...

六年級下冊科學試卷

三 1 1 注意個人衛生 勤洗手 勤洗澡 不挖鼻孔 2 講究營養並注意飲食衛生 不暴飲暴食 不吸菸 不酗灑 合理安排每天進餐次數和時間 3 注意學習姿勢和用眼衛生 眼離書本一尺 胸離課桌一拳 注意採光和照明 4 加強體育鍛煉 游泳 跑步 踢球 5 保證充足的睡眠 小學生1 2年級10 11小時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