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學》試題集

2023-01-26 22:15:02 字數 4971 閱讀 9294

(適用於農學、園藝、茶學、林學等專業)

說明:本試題集是根據農學、園藝、茶學和林學等專業的《土壤學》教學大綱編寫的。根據多年的實踐,我們將試題分為名詞解釋、填空和問答題等三大部分,210個題目。

每一部分試題均按章為序排列。在命題時,根據難度和內容分布要求,可以從試題集中選擇題目,組成難度和內容覆蓋度適合的試卷。

第一部分名詞解釋:

1-1、土壤:土壤就是陸地表面能夠生產植物收穫物的疏鬆表層。

1-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間,土壤**和調節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份、養分、熱量、空氣和其它生活條件的能力

2-1、礦物:就是存在於地殼中的具有一定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和內部構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單質。

2-2、原生礦物:地球內部岩漿巖冷凝時形成的、存在於岩漿巖之中的礦物

2-3、次生礦物:原生礦物在各種風化因素的作用下,改變了形態、成分和性質而形成的新礦物。

2-4、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或數種礦物的集合體

2-5、岩漿巖:由岩漿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稱火成岩

2-6、沉積岩:各種先成岩的風化剝蝕產物、火山作用產物以及生物作用產物經外力搬運後重新沉積膠結而形成的岩石。

2-7、化學或化學巖:由化學或生物化學作用沉澱而成的沉積岩。

2-8、變質岩:岩漿巖或沉積岩在高溫高壓、熱氣熱液作用下發生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稱變質岩

2-9、風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發生形態、組成和性質變化的過程。

2-10、物理風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顆粒而不改變其化學成分的過程

2-11、化學風化:岩石中的礦物在化學作用的影響下,發生化學成分和性質的變化、以及產生新礦物的過程

2-12、水解作用:礦物中的鹽基離子被水所解離的h+置換,分解形成新礦物的作用

2-13、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礦物與水化合成為新的含水礦物的過程。

2-14、生物風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發生破碎、分解的過程稱為生物風化。

2-15、殘積母質: 就地風化而未經搬運的岩石風化產物。

2-16、坡積母質:在重力或流水作用下移動沉積在較低處的沉積物。

2-17、河流沖積母質:經過河流長距離搬運而沉積的沉積物

2-18、風積母質:由風力搬運而堆積成的沉積物。

2-19、洪積母質:在山洪的作用下移動沉積在山前的坡麓、山口及平原邊緣的沉積物。

2-20、淺海沉積母質:堆積於海岸邊的沉積物。

2-21、湖泊沉積母質:湖水氾濫時產生的沉積物。

2-22、機械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狀況就稱為土壤的機械組成。

2-23、土壤質地:按照土壤機械組**為地劃分的若干土壤類別,就稱為土壤質地。

3-1、土壤腐殖質:通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類分子量很大的、結構複雜的有機化合物,稱為腐植質。

3-2、有機質的礦化作用:

3-2、腐殖質化係數:單位重量有機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後殘留碳的分數,稱為腐植化係數。

3-4、有機質礦化率:每年因礦化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有機質佔土壤有機質總量的百分率。

3-5腐殖質化過程:進入土壤的有機質在微生物進行的生化過程和一些純化學過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質的過程。

4-1、陽離子交換作用:土壤中帶負電荷的膠體所吸附的陽離子,在靜電引力、離子本身的熱運動或濃度梯度的作用下,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膠體表面的陽離子進行交換。

4-2、交換性陽離子:能互相交換的陽離子就稱為交換性陽離子。

4-3、離子的解吸過程:吸附的離子從膠體表面轉移到溶液去的過程。

4-4、離子的吸附過程:離子從溶液轉移到膠體表面的過程。

4-5、永久電荷:指由於層狀矽酸鹽礦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產生的剩餘負電荷。這種負電荷不受介質ph值的影響。

4-6、可變負電荷:指隨介質ph的變化而變化的負電荷。

4-7、土壤膠體吸收交換效能:一部分被吸附的離子,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離子進行交換的現象。

4-8、鹽基飽和度:土壤中交換性鹽基離子佔交換性陽離子總量的百分率。

4-9、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在一定的ph值條件下,土壤所含有的交換性陽離子的最大量,簡稱cec。

4-10、陰離子配位體交換吸附: 指陰離子取代氧化物表面羥基而被吸附的過程。

5-1、土壤活性酸:游離於土壤溶液中的h+所表現出來的酸度。

5-2、土壤潛性酸:土壤膠粒上吸附的氫離子和鋁離子進入土壤溶液後表現出來的酸度

5-3、土壤交換性酸:用過量的中性鹽(如kcl)溶液與土壤作用,將膠體上吸附的氫離子和鋁離子代換出來,測得的酸度.

5-4、土壤水解性酸:用弱酸強鹼鹽(通常用ph8.2的醋酸鈉)浸提的土壤溶液的酸度。

5-5、石灰性土壤:含有游離碳酸鈣的土壤

5-6、土壤緩衝性:當土壤溶液中的h+或oh-離子濃度發生較大變化時,土壤通過自身的調節能力使土壤酸鹼性不致於發生太大變化的能力

6-1、土壤養分:就是指這些主要靠土壤提供的植物必需營養元素。

6-2、大量元素

6-3、微量元素:

6-4、硝化作用:氨在亞硝酸細菌和硝酸細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為硝酸的過程。

6-5、反硝化作用:指土壤中的硝酸鹽,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最後還原成為氧化二氮等氣體逸失的過程

6-6、脫氮作用:指土壤氮素從土壤中損失的過程,包括反硝化作用、硝酸鹽的淋失、氨的揮發等過程

6-7、n的固定作用:通過礦物的、生物的土壤中的nh或化學的作用將土壤氮素固定為暫時不能被植物利用的狀態的過程

6-8、水解性有機氮:可以被酸、鹼、酶水解成為可溶性或無機態n的有機氮。

6-9、氮的揮發作用:nh3,nh4+與土壤中的鹼性物質作用形成的nh3的揮發。

6-8、閉蓄態磷:被氧化鐵膠膜包被的磷酸鹽,稱為閉蓄態磷

6-9、磷的固定作用:將土壤可溶性或速效磷轉變成為不溶或緩效態磷的過程

6-10、鉀的固定作用:從速效k變成緩效k或無效k的過程

6-11、緩效態k:指被固定在粘粒礦物晶層中的k和存在於部分黑雲母中的k

7-1、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指自然狀態下,單位體積土壤(包括孔隙)的烘乾重

7-2、土壤比重:土壤比重是指單位體積土粒(不包括孔隙)的烘乾重與同體積水重之比

7-3、土壤孔隙度:土壤中孔隙容積佔整個土壤容積的百分數

7-4、土壤孔隙比:土壤孔隙容積與土粒容積之比,稱為土壤孔隙比。

7-4、當量孔徑:與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當的孔徑,也稱有效孔徑

7-5、通氣孔隙:當量孔徑大於0.1mm,是土壤中的粗孔隙,沒有毛管作用,大部分時間孔隙內充滿空氣,

7-6、毛管孔隙:當量孔徑0.1-0.03mm,孔隙內毛管作用明顯,毛管水移動迅速,對植物有效,是對植物最有效的水份。

7-7、非活性孔隙:當量孔徑小於0.03mm,孔隙總是充滿水份,這些水份難運動,對植物無效,不能通氣

7-8、團粒結構:指近似球形的較疏鬆的多孔的土團。直徑約為0.25-10mm

7-9、土壤結構體:土壤中的土粒或其中的一部分,通過不同的機制相互團聚成大小、形狀和性質不同的土團、土塊或土片,這就是土壤的結構體。

7-10、土壤結構改良劑:指能改善並穩定結構的製劑。可分為天然結構改良劑、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和無機製劑等三類。

7-11、土壤耕作:耕作是在作物種植以前,或在作物生長期間,為了改善植物生長條件而對土壤進行的機械操作。

7-12、土壤粘結性:指土粒之間通過各種引力互相連線起來的效能

7-13、土壤粘著性:指土壤粘附在外物(如農具)上的性質

7-14、土壤塑性:當土壤濕潤到一定程度時,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任意變形,而且在外力解除後和土壤乾燥後仍然能保持這種變化了的形態,這種效能就稱為土壤塑性

7-15、土壤壓板:機械在田面上行走對土壤有壓實作用。過度的壓實會影響耕作質量,對作物生長不利。這種過度的壓實又稱為土壤壓板。

7-16、土壤耕性:土壤耕作時表現出來的土壤物理性質

7-17、宜耕期:指適合於耕作的土壤含水量範圍。

8-1、吸濕水:乾燥土粒通過分子引力和靜電引力的作用,從空氣中吸持汽態水,使之在土粒表面形成一或數分子層厚的水膜,稱為吸濕水。

8-2、膜狀水:當土壤含水量達到最大吸濕量時,土粒對周圍水分子還有剩餘引力,可以在吸濕水外層又吸附一層新的液態水膜,這層新的水膜就稱為膜狀水。

8-3、毛管水:當土壤含水量超過最大分子持水量時,水分子不再受土粒表面引力的作用,而是靠毛管引力而保持在土壤的毛管孔隙中,這部分的水就稱為毛管水。

8-4、重力水:當土壤水份超過田間持水量時,多餘的水份不能為毛管所保持而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大孔隙向下滲漏,這部分水就稱為重力水

8-5、質量含水量:指土壤中水分的質量與乾土質量的比值

8-6、容積含水量:指土壤總容積中水所佔的容積分數,又稱容積濕度、土壤水的容積分數

8-7、土水勢:所謂土水勢,就是指土壤水的勢能與純自由水的能量之差。

8-8、基質勢:由於土壤的基質吸力(即彎月面力和吸附力)對水份的吸持而引起的水份勢值的降低。

8-9、壓力勢:在飽和狀態下,土壤水份所承受的壓力與參照水面的差值。

8-10、重力勢:土壤水由於其所處的位置不同,因重力影響而產生的勢能也不同,有此而產生的水勢。

8-11、溶質勢:由於土壤溶質對土壤水的作用而引起的水分勢值的降低。

8-12、土壤水吸力::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況下所處的能態。

8-13:土壤通氣性:泛指土壤空氣與大氣進行交換、不同土層之間氣體擴散或交換的能力。

8-4:氣體擴散:指某種氣體由於分壓梯度而產生的移動。

8-15:整體流動:由於土壤空氣與大氣之間存在總壓力梯度而引起的氣體運動。

8-16:土壤質量熱容量:指單位質量的土壤每公升高(或降低)1c所需要(或放出)的熱容量。

8-17:土壤容積熱容量:指單位容積的土壤每公升高(或降低)1c所需要(或放出)的熱容量。

9-1、有機質累積過程:在草本或木本植被下,有機質在土體上部的累積過程。

9-2、粘化過程: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累積的過程。

9-3、鹽化過程: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質中含有的鹽分,在強烈的蒸發作用下,逐漸向地表積聚的過程。

9-4、富鋁化過程:又稱脫矽富鋁化過程。熱帶、**帶地區土壤物質由於礦物風化、形成弱鹼性條件,隨著可溶性鹽、鹼金屬和鹼土金屬鹽基和矽酸鹽的大量淋失,而造成鐵鋁在土體內相對富集的過程。

9-5、潛育化過程:土壤長期漬水、有機質嫌氣分解、鐵錳強烈還原,形成灰藍—灰綠色土層的過程。

土壤學複習

緒論1.土壤的概念 土壤的概念應是指地球陸地上能夠生長綠色植物收穫物包括淺水域底的疏鬆表層。2.土壤的本質特徵是具有土壤肥力 3.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肥力是土壤具有的能同時和持續不斷地供給和調節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水 肥 氣 熱等生活因素的能力。第一章土壤礦物質 1.主要成土岩石 岩漿巖 沉積岩 變質...

土壤學實習報告

課程名稱 土壤學 姓名 努爾艾合麥提 阿吾提 學號 1011111108 專業年級 農學16 1 指導教師 呂雙慶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土壤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野外教學實習是土壤學教學的三大環節之一,在課堂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經過實地實習以達到 1 理論聯絡實際,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與野外實踐結合起...

土壤學實習報告

1 前言 土壤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和寶貴財富的源泉,又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生產資料。在人類的歷史上,由於土壤質量衰退曾給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留下了慘痛的教訓。但是,長期以來居住在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人們,對土壤在維持地球上多種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並不在意。直到20世紀中期以來,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