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複習 魚我所欲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023-01-25 02:30:03 字數 3551 閱讀 4763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總結

1.本文選自《四書章句集注》(《孟子·告子下》)

2.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大師,「亞聖」「孔孟」。

3.《孟子》四書之一:《論語》《大學》《中庸》 內容:

4.解詞:

發:起,被任用。 築:搗土用的杵士:獄官,獄卒。

舉於市:從獄官那裡釋放。 市:集市任:責任,使命。

是:此,這也:語氣助詞,用在句末表停頓。

苦:使……受苦。 勞:使……勞累餓:使……挨餓。

拂:違背亂:使……擾亂忍性:使性格堅忍。

衡於慮:思慮堵塞。 徵於色:他的思想表現在臉色上。

喻:明白,了解。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因憂患得以生存,因安逸享樂而滅亡。

5.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拂:通「弼」,輔弼。

6.成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7.理解記憶

中心論點: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承上文例證,得出結論:故天將降大任於世人也(承上啟下作用)。

經歷磨難,砥礪的好處:所以動心忍性,曾以其所不能。

由個人作為上公升到國家治亂,提出論斷的句子: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8.思路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舉例論證人才必須在艱苦的環境下才能造就的道理。

第一層:1自然段:列舉六位歷史上著名人物經歷,說明人才必須經歷一番磨練。

第二層:2自然段:論述人若要成就大業,就必須在思想、生活、行為方面經歷艱苦磨練。

第二部分:3.4自然段:論述人處困境才奮發、國無憂患必滅亡的道理,並歸納出中心論點。

第一層:(人恒過……而後喻):從正面講人必須經歷困難、挫折才能有所作為。

第二層:(入則無法家拂士……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從發面有個人推論出治理國家只有經歷內憂外患才能強大,並歸納出中心論點。

9.寫作手法

採用列舉歷史事例和講道理結合的方法,開頭先舉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六人事例,得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結論。之後又從思想、生活、行為等方面以道理論證的形式,講述人必須經歷艱苦磨難方能成才的道理,有理有據,令人信服。之後又使用大量排比句,從正面講述人經磨練後才能成才的道理,並由個人推至國家,增強了語言氣勢,病極富感染力。

10.寫作目的

作者從造就人才、治理國家的角度出發,告誡人們必須經歷挫折、困苦,有憂患意識,無論人才、國家,都會有所作為,也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練習題

.開篇六例,所列舉人物有何不同之處?相同的地方?藉此說明的道理?

答案:舜成為帝王,而其餘成為有名臣子。出身卑微,歷經磨難,最終都有所作為。人必須經歷挫折、困難。

.作者認為,造就人才的主客觀因素。(原文)上天要把重擔加給某人,必須從幾個角度磨練他,磨練的好處是什麼?

答案:主觀:困與心,衡與慮,而後作,徵與色,發與聲,而後喻。

客觀:故天將降……增益其所不能。

三個角度:思想,生活,行為。

能使心驚動,使性格堅忍,使他能力增強。

.本文講了哪兩方面的問題?有怎樣的相似之處?這樣寫的根本目的?

答案:造就人才,自理國家。造就人才需要艱苦的客觀環境的磨練和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與個人的成長因素相似,要有因敵國而生的憂患意識(客觀環境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要有法家拂士這樣的賢臣,國家便會繁榮強大。

.唐代名臣魏徵認為:帝王心懷憂危就能任賢受諫,心懷安樂,會殃及國家。這印證了本文什麼觀點?這一點提醒我們什麼?

答案:本文的中心論點:然後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提醒我們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不能安逸享樂,應用憂慮意識。

(結合現實問題例如:面對金融危機的今天,我們應有憂慮意識,不應該以大國自居;在台灣問題上,我們應該時刻保有憂慮意識,使祖國早日統一。)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影響至今,激勵著一代代人戰勝磨難,走向成功,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結合文章,請你談一談,憂患一定能使人成功嗎?

答案:一定能使人成功。文中例舉了舜等眾賢士歷經磨難最終走向成功,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例子,這充分說明人只有在心中有憂患意識,又要經受挫折困難的歷練,才能走向成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也印證了文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觀點。說以從文章角度來看,憂患意識一定能使人成功。主觀努力起決定作用,客觀環境起輔助作用。

《魚我所欲也》總結

1.本文先自《四書章句集注》(《孟子·告子上》)。

2.解詞

苟得:不合理的取得,此處指「苟且偷生患:災難、禍患。

闢:通「避」,躲避。 如使:如果,假使凡:凡事。

何不用也:什麼手段不可用呢?意思是只為求利益,不擇手段。

由是:由於這樣是故:因此獨:唯獨。

是;此,這賢者;賢德的人勿喪;不丟失。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豆:古代食器,有木製,陶製等,用來盛肉或其他食品。

呼;呼喝(輕蔑,對人不尊重)。 蹴;踢乞人;乞丐。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屑:認為……值得萬鍾:指優厚的俸祿。

辨:分辨,辨別何加:有什麼益處美:華麗,華美。

奉:侍奉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與:通「歟」,語氣詞。 得我:得於我,感激我的恩德。

鄉:通「向」,原先,從前。 鄉為身死而不受:從前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接受施捨。

已:停止本心:天性,天良。(捨生取義的向上之心)

三.通假字:

闢:通「避」,躲避得: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與:通「歟」,語氣詞鄉:通「向」,原先,從前。

四.成語:

捨生取義:為道義及正義犧牲自己的生命

嗟來之食:泛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五.理解:

1.通過舉例論證寫義重於生的句子: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六.思路: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通過比喻論證方式得出捨生取義中心論點,並以正反對比論證進一步闡述中心論點。

第一層(魚……捨生而取義者):比喻論證得出中心論點。

第二層(生……有不為也):正反對比論證具體分析,闡述中心。

第三層(是故……勿喪耳):進一步說明每個人都有捨生取義的

向善心理。.

2.第二部分:第

二、三自然段:通過舉例論證以及對比論證進一步闡述中心論點。

第一層:第二自然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關乎生死時,能考驗人的品格。(正面論證捨生取義)

第二層:第四自然段:以有的人不辨禮儀而接受萬鍾為例,說明喪失本心的表現(反面論證捨生取義)

七.寫作手法

1.比喻論證:以具體的魚熊掌比喻抽象的生與義,以捨魚而取熊掌,巧妙比喻捨生取義。

2.正反對比論:與魚和熊掌,生與義,重義輕生的人,見利忘義的人,鄉為與今為,相互比較,使道理說得更加清楚,加強說服力。

3.正面論述:(生亦……有所不辟、第二自然段)

反面論述:(如使……有不為也,第三自然段)

4.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增強感**彩。

八.寫作目的:針對世人大都為物慾所蒙蔽,而不能捨生取義的情形,提出了捨生取義的

觀點,號召人們保有捨生取義的向善之心。

魚我所欲也複習

一詞多義 而1呼爾而與之 2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於 3所欲有甚於生者 4萬鍾於我何加焉 是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6是亦不可以已乎 7二者不可得兼 8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9故不為苟得也10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18所識窮乏者得我與19呼爾而與之20萬鍾於我何加焉2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通假字 今為所識窮...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 共兩課時 主備人 房豔鋒修改人 潘靜方瑩瑩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 虛詞,擴充文言詞彙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2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能力目標 1 強化朗讀訓練 品味 孟子 散文的語言特色。2 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 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

魚我所欲也

一 文學常識 二 文言詞語 1 本心 天性,天良。2 患 禍患,災難。3 闢 通 避 躲避4 簞 d n 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5 蹴 用腳踢。6 得 通 德 恩惠,這裡是 感激 的意思。7 鄉 通 向 從前。8 何加,有什麼好處。9 惡 厭惡。10 辯 通 辨 辨別。11 義 正義或仁義。12 勿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