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城鄉和諧社會保障制度與促進就業的關係淺探

2023-01-22 17:24:02 字數 4421 閱讀 8910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我國初步建立起了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多元化、保障制度規範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保障基本制度。這一制度覆蓋了大多數城鎮職工和離退休人員,而且在城鎮普遍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從某種意義上說,現階段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卻相對落後很多,這與我國現階段城鄉勞動力市場由原先的「二元」分割轉向現在的統一趨勢是不相一致的。

為此,本文就構建城鄉和諧的社會保障制度與促進就業的關係進行初淺**。

一、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任何乙個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都是強調公平性的,因此其制度一定是統一的,不可能按照城市和鄉村來分割劃分。乙個社會保障制度的確立可以先城市後鄉村,但是不存在城市是一套,農村又是一套的做法。在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程序中,城鄉之間可以有先有後、保障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但任何拒絕為農村居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因此,加快面向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在當前的形勢下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重要性。2023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乙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規劃。規劃具體要求:

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方略,在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的同時,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問題作為影響農村發展的重要問題不能再迴避,應當根據農村居民的分化(城市化、工業化和非農化)考慮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重點是加速推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互助合作為原則構建新型的鄉村醫療保障體系,以農村計畫生育戶夫婦為突破口構建鄉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以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為基礎逐步發展鄉村福利事業,同時採取自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漸次推進的全面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緊迫性。由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使得農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日益迫切。一方面,農村人口老齡化快於城市。

由於計畫生育政策的實行和農村經濟的市場化,傳統的「多子多福」生育觀正在改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醫療衛生技術的擴散,大大提高了農民的預期壽命;特別是,在農村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時代,向城市流動的農村人口大都是具有較高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口,這加速了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程序。2023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為6.96%,這說明我國已經基本進入了老齡社會。而農村人口的老齡化水平又高於城鎮,農村為7.35%,城鎮為6.30%。

另一方面,土地保障功能弱化。根據2023年全國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我國共有耕地19.51億畝,人均耕地1.59畝;按照2023年「五普」人口計算,人均耕地1.52畝,僅佔世界人均耕地的42.9%。從變化趨勢看,雖然耕地保有量逼近底線,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耕地面積將繼續減少。

我國不僅人均占有耕地少,而且農業人口所佔的比重又大,所以農民占有和利用的耕地很低,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也較低。加之農業比較利益低、土地承載負擔重,農民增產不增收現象相當突出,使土地很難起到保障功能。農村土地拋荒現象以及土地流轉中的零租金甚至負租金現象存在不少。

此外,家庭養老保障功能削弱。在農村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下,農民的家庭結構、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以上諸方面原因都使得農村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日益緊迫。

二、加快構建城鄉和諧的社會保障制度

在我國的社會保障領域,傳統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新制度的建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這一保障體系仍然是殘缺的,制度安排中的缺漏甚多,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制度來解決的社會問題仍然未得到解決。例如,現階段需要幫助的困難人口約有1.2億,其中鄉村困難群體約9000萬,城鎮困難群體約3000萬,而被新的社會保險制度覆蓋的工業勞動者還不到應當覆蓋人數的50%等等。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正在損害著公平的競爭環境,並直接影響到了這一制度的效能發揮,亦明顯地不利於推進積極的就業政策。

而由於城鎮社會保障制度與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不均衡,限制了城鄉勞動力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進而影響到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從支援積極就業政策的角度出發,也需要加快構建城鄉和諧的社會保障制度。

盡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救助制度建設。從目前來看,中國的農民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向城市大移民勢在必然。這是因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為難以與市場接軌,會越來越陷入困境。

同時,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土地資源被零星分割,失去了其作為生產資料的功能而僅僅成為農民的最後保障手段。而要發展農業,就必須使土地實現集約化經營,這就要使相當一部分農民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向城市移民。雖然我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成效巨大,但也存在著城鄉分割、制度分割、管理分割的問題,並且容易造成貧困陷阱。

然而,由於大量農民城市化,又從某種程度上「模糊」了需享受社會救助的城鄉居民之間的「身份區別」。因此,在「十一五」期間,應當按照城鄉一體化的思路來推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同時逐漸整合食物救助、住房救助、醫療救助與子女教育救助等相互分割的現狀,促進面向貧困家庭的社會救助制度向統

一、綜合型社會援助制度轉化。

分類分層保障農民工等流動人口的權益。構建城鄉和諧的社會保障制度,要求我們要適應中國工業化程序和農村居民大規模非農化與城鎮化這一現狀,分類分層地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首先,在社會救助方面,有必要為農民工建立相應的社會救援制度。

包括遭遇天災人禍時的緊急救濟、特殊情形下的貧困救助、合法權益受損或遭遇不公待遇時的法律援助等。其次,在社會保險方面,最急切的是應當盡快確立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制度並強制覆蓋農民工等流動人口;盡快建立面向農民工及其他流動勞動者的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機制;在養老保險方面,有必要設計兩個以上的方案供有穩定職業的農民工(有較長時期的勞動關係和穩定的工作崗位)和無穩定職業的農民工(經常處於流動狀態)自主選擇。最後,除了在以上兩個層面**承擔相應的責任並直接主導外,還應當充分發揮民間慈善公益事業的作用,從而進行一定的補充保障。

努力構建城鄉和諧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搞好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同時,我們需要加快建設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重視構築覆蓋全體國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一體系在現階段可以是低水平的、多層次的或者是多元化的,但不能有漏洞。確保城鄉居民不因陷入生活困境而絕望, 應當成為建設社會保障制度的最低目標:

而更高的目標則是在承認城鄉社會保障水平合理差距的同時,努力構建城鄉和諧的社會保障制度來促使就業,從而促進整個經濟社會協調、穩定發展,進而達到整個社會和諧發展的最高目標。

三、社會保障制度與就業的相互關係

現階段我國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已經到了一定規模,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卻相對落後很多,這與我國現階段城鄉勞動力市場由原先的「二元」分割轉向現在的統一趨勢是不相一致的。所以一方面進一步鞏固並完善城鄉勞動力市場,另一方面加快改革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構建城鄉和諧的社會保障體制,從而最終向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制過渡,進而達到社會保障與就業機制互相促進的目的。

社會保障可以成為充分就業的促進機制。社會保障是一種獨立的制度安排,並且有著自己獨特的執行規律,但這並不意味著社會保障可以不關注就業或者與就業政策脫節。我國的現實國情,決定了社會保障制度應當具備並發揮出有利於促進就業的功能。

首先,我國需要建立乙個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是確保統一勞動力市場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推進積極就業政策的維繫機制。因此,應當盡快完善現行社會保障體系,對養老保險等盡快實現制度統一,這既是社會保障制度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積極就業政策取得預期成效的需要。其次,我國需要將被動的失業保險機制向積極主動的就業保障機制轉化,這是社會保障制度發揮促進就業功能的重要方面。

適時將失業保險與積極就業政策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運用更加積極的手段來提高勞動者的技能、促進失業者重新就業,顯然是一種大勢所趨。再次,社會保障機制應該增進必要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如調整社會保險的經辦方式,以適應靈活就業的方式;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制度,解除勞動者的職業傷害風險等等。

就業的好壞某種程度上對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也有反作用。客觀地評論就業與社會保障的關係,可以發現:就業與社會保障其實存在著一種互促與互制的關係。

其中積極的社會保障機制可以促進充分就業這一互促關係已毋庸置疑。然而,我們不能忽視二者的互制作用,即就業的好壞某種程度上對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也有反作用。當經濟發展不景氣,就業率不高的時候,就會使該時期內繳納社會保障費的人數減少、領取失業保險金和救濟金的人數增加,從而使社會保障的財政狀況趨壞。

就業政策與社會保障政策需要協調配合。就業與社會保障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不是可以互相替代的關係。因此,在推進積極就業政策時應當考慮盡可能地將勞動者組織起來而不是像以往那樣放任靈活就業或自謀職業,**在就業方面的投入應當有利於勞動者的生存與發展:

在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時,同樣需要考慮適應就業方式的轉化來改造社會保險經辦方式,並調整相關制度以增進其促進就業的功能。只有實現就業政策與社會保障政策的協調配合,才能使二者的效能互相提高。

總之,我國現有的實際情況是:一方面,就業增長的緩慢甚至是失業現象層出不窮已經成為社會經濟持續增長的瓶頸。從某種程度上說,不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便很難緩解現階段就業壓力持續擴張的局面,更不可能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地增長;另一方面,我國現有的城鎮社會保障體制和農村社會保障體制無論在保障範圍、保障水平等諸多方面都還很不均衡,這又某種程度上加重了構建和諧統一的城鄉勞動力市場的壓力。

因此,確保積極就業政策與構建城鄉和諧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協同發展是我國現階段乃至相當長時期內的必由之路,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意。

社會保障制度

作業詳細資訊 單選題多選題 判斷題填空題 作業 詳細資訊 學期 141511 課程名稱 社會保障制度 作業名稱 社會保障制度 本次作業成績 0分作業綜合成績 0分 本次題目資訊 判斷題 25 單選題 35 判斷題個數 25個完成次數 1次 單選題個數 35個完成次數 1次 指導教師 郝玲玲所在學院 ...

社會保障制度現狀

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面臨極大挑戰。從長期看,要解決人口老齡化造成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 從中期看,要減輕計畫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巨大社會震動 在近期,要考慮如何根據巨集觀經濟形勢波動適時調整各有關專案的收支水平,以保障經濟的穩定增長。分析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一 保障範圍覆蓋不全...

從社會公平的角度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

于洋摘要 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初步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不公平現象也日益凸顯。本文通過對社會保障制度的城鄉差異進行分析,發現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存在城鄉機會不均等 農村管理體審 不健全 資金分配不合理等問題,並且提出了一些相對應的意見和建議,如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 統一管理 增加財政的支援等。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