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勘察經驗歸納

2023-01-21 01:21:04 字數 4055 閱讀 4810

一、粘性土

按塑性指數ip將粘性土劃分為粘土(ip>17)和粉質粘土(10<ip≤17)兩類,按液性指數il將粘性土狀態劃分為堅硬(il≤0)、硬塑(0<il≤0.25)、可塑(0.25<il≤0.

75)、軟塑(0.75<il≤1)、流塑(il>1),有些規範將可塑狀態又細分為硬可塑(0.25<il≤0.

5)和軟可塑(0.5<il≤0.75)。

野外鑑別:粘土用手捻粘滑,感覺不到有顆粒存在,極易粘著物體,且乾燥後不易剝落,濕土能搓成小於0.5mm的土條,切面非常光滑;粉質粘土用手捻稍有滑膩感,能粘著物體,乾燥後稍用力即能剝落,濕土能搓成0.

5mm~2mm的土條,切面稍光滑。

粘性土廣泛分布於我省各處平原地區,是常見的土類。

粘性土(不包括軟土)常用的勘察方法有鑽孔取樣和室內土工試驗、靜力觸探、標準貫入試驗、波速測試等。

粘性土室內試驗專案為含水量、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固結(壓縮)(水平或垂直)、直剪(快剪q或固結快剪cq),根據需要可選做的專案有顆分、滲透(水平或垂直)、三軸剪下(不固結不排水剪uu或固結不排水剪cu)、無側限抗壓強度、擊實、動力(動三軸、共振柱等)及化學(酸鹼度、易溶鹽、有機質等)試驗等。

粘性土的性質一般與含水量、粘粒含量、塑性指數、孔隙比等有關,通常隨著粘粒含量的增多,土的塑性指數、粘聚力逐漸增大,而滲透係數、內摩擦角逐漸減少。

液性指數對粘性土影響較大,一般軟塑或接近流塑的土,壓縮性較高、抗剪強度較低,對地基或邊坡的沉降、穩定等不利。

杭嘉湖地區一般分布有多層粘性土(老沉積土),是良好的樁基持力層。

二、粉土

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質量不超過總質量的50%,且塑性指數等於或小於10的土,稱為粉土。通常分為粘質粉土(粒徑小於0.

005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的10%或7<ip≤10)和砂質粉土(粒徑小於0.005mm的顆粒含量不超過全重的10%或ip≤7)兩類。

野外鑑別:粉土用手捻感覺粗糙,顆粒感明顯,一般不粘著物體,乾燥後極易剝落,溼粘質粉土能搓成2mm~3mm的土條,切面粗糙,無光澤。

按孔隙比e將粉土分為密實(e<0.75)、中密(0.75≤e≤0.

9)、稍密(e>0.9);按含水量w將粉土分為稍溼(w<20%)、溼(20%≤w≤30%)、很濕(w>30%)。

粉土主要分布在錢塘江南岸、河流階地等處,杭嘉湖平原土層中常夾透鏡體狀粉土。

粉土常用的勘察方法有鑽孔取樣和室內土工試驗、靜力觸探、標準貫入試驗、波速測試等。

粉土室內試驗專案為含水量、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顆分、固結(壓縮)(水平或垂直)、直剪(快剪q或固結快剪cq),根據需要可選做的專案有滲透(水平或垂直)、相對密度、滲透變形、三軸剪下(不固結不排水剪uu或固結不排水剪cu)、擊實、動力(動三軸、共振柱等)試驗等。

粉土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液化、滲透變形、防滲及抗沖刷。

**液化判別可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範》(gb 50287-99)進行初判和複判,判別為可液化的土層,應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01)計算每乙個鑽孔的液化指數,並綜合劃分地基的液化等級。對可液化粉土地基,通常的抗液化工程措施為利用高壓噴射注漿法或連續牆等對地基分塊圍封或對地基振衝擠密處理,使之成為不液化土層,同時也可提高地基承載力。

粉土滲透變形一般屬流土,其允許水力比降可根據計算得到,也可查表或選用經驗值,對特別重要工程,應取大體積原狀土樣進行室內滲透破壞試驗確定。工程上可應用土工織物作為反濾層,能有效控制粉土流土破壞。

粉土一般屬弱透水~微透水性,防滲處理可採用防滲牆,或者板樁結合高噴防滲牆處理,圍封板樁或防滲牆應進入下伏相對不透水層一定深度。

粉土抗沖刷能力一般較差,可採用的防沖措施一般有防衝沉井結合拋石防沖槽、板樁結合拋石或合金網兜拋石等。

中密~密實粉土為良好的持力層。

三、砂土

粒徑大於2mm的顆粒質量不超過總質量的50%,粒徑大於0.075mm的顆粒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的土,稱為砂土。並可根據顆粒級配進一步細分為礫砂、粗砂、中砂、細砂、粉砂等。

按標準貫入試驗鎚擊數實測值n將砂土分為密實(n>30)、中密(15<n≤30)、稍密(10<n≤15)、鬆散(n≤10)。

砂土以河流沖積成因為主。

砂土常用的勘察方法有鑽孔取樣和室內土工試驗、標準貫入試驗、波速測試等。

砂土室內試驗一般專案為含水量、密度、孔隙比、顆分、壓縮、直剪,根據需要可選做的專案有滲透、相對密度、滲透變形、三軸剪下、動力試驗等。

砂土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液化、滲透變形、防滲及抗沖刷等,其評價方法與粉土類似。

砂土一般為良好的持力層。

四、碎石土

粒徑大於2mm的顆粒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的土,稱為碎石土。並可根據顆粒形狀和顆粒級配進一步細分為漂石、塊石、卵石、碎石、圓礫、角礫等。

按圓錐動力觸探鎚擊數(修正後)n63.5將碎石土分為密實、中密、稍密、鬆散等。

碎石土以河流沖積成因為主。

碎石土常用的勘察方法有鑽孔取樣、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波速測試及現場篩分、剪下試驗、滲透破壞試驗等。

碎石土一般為良好的持力層。

五、特殊性土

1.軟土

常見軟土為淤泥和淤泥質土。

天然含水量大於液限,天然孔隙比大於或等於1.5的粘性土稱為淤泥;天然含水量大於液限,天然孔隙比小於1.5但大於或等於1.0的粘性土稱為淤泥質土。

軟土廣泛分布於沿海地區和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屬瀉湖相沉積或三角洲相沉積或湖相沉積。

軟土常用的勘察方法有鑽孔取樣和室內土工試驗、靜力觸探、十字板剪下試驗、波速測試等。

軟土室內試驗專案為含水量、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固結(壓縮)(水平或垂直)、直剪(快剪q或固結快剪cq),根據需要可選做的專案有顆分、滲透(水平或垂直)、三軸剪下(不固結不排水剪uu或固結不排水剪cu)、無側限抗壓強度、動力(動三軸、共振柱等)及化學(酸鹼度、易溶巖、有機質等)試驗等。

軟土通常表現為壓縮性高、強度低、透水性微弱、靈敏度高,其承載力低、沉降大、不均勻沉降明顯,屬工程地質條件差土類。

軟土抗剪強度很低,且與加荷速度和排水固結條件有關。三軸不固結不排水試驗內摩擦角接近零,常規直接快剪試驗土的內摩擦角一般小於5°,粘聚力一般小於20kpa,固結快剪土的內摩擦角可達10°~15°,粘聚力在20kpa左右。因此要提高軟土強度,控制加荷速率是非常重要的。

深厚軟土分布地區應注意土的受力歷史和前期固結壓力。測定土的前期固結壓力、壓縮指數、回彈指數等可採用高壓固結試驗。一般來說,軟土均屬欠固結土,採用長樁基礎應考慮土自重固結產生的負摩阻力對樁基承載力影響。

在我省紹興、杭嘉湖地區、舟山、溫州等地常分布有泥炭或泥炭質土。

泥炭質土一般深灰色~黑色,有腥臭味,由大量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殘骸組成,灼失量大於10%,小於或等於60%,浸水後易崩解,乾縮現象明顯。

泥炭一般深灰色~黑色,有腥臭味,由大量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殘骸組成,灼失量大於60%,結構鬆散,土質輕,切面暗淡無光澤,浸水後易崩解,乾縮現象極為明顯。

泥炭與泥炭質土壓縮性特別大,勘察時應引起重視。

2.層狀土

當薄層與厚層的厚度比大於1:3,且多次有規律出現時一般定名為「互層」,並分別描述其單層厚度;當薄層與厚層的厚度比為1:10~1:

3時一般定名為「夾層」,厚的土層名在前;當薄層與厚層的厚度比小於1:10且多次出現時一般定名為「夾薄層」,並應描述薄層厚度。

我省杭嘉湖地區和沿海通常分布有淤泥質土和粉土、砂土的互層或夾層,並具韻律狀的地層。

層狀土常用的勘察方法有鑽孔取樣和室內土工試驗、靜力觸探、標準貫入試驗等。

層狀土室內試驗專案為含水量、密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固結(壓縮)(水平或垂直)、直剪(快剪q或固結快剪cq),根據需要可選做的專案有顆分、滲透(水平和垂直)、三軸剪下(不固結不排水剪uu或固結不排水剪cu)、無側限抗壓強度、動力(動三軸、共振柱等)及化學(酸鹼度、易溶鹽、有機質等)試驗等。

層狀土性質水平向與垂直向明顯不同,滲透係數一般水平向明顯大於垂直向,甚至相差乙個數量級以上。層狀土由於單層厚度較薄,室內試驗時是混合在一起進行,常規直剪試驗土的強度指標往往離散性較大,建議選擇三軸剪下試驗(不固結不排水剪uu或固結不排水剪cu)。

任何一種土體,從形成到現在,都經歷了較長的歷史時間和複雜的變化過程,土體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就是土的性質的形成和變化過程。土體工程地質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各類土的工程地質性質的現狀及可能的變化,包括土層的成因型別和形成年代、土層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變化規律、各類土的成分結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和指標、周圍人為或自然環境的影響、**土體的可能變化等。

工程地質勘察技術

地質勘察技術指引 一 勘查階段的劃分 用地面積200畝以上小區或複雜場地應分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兩階段進行勘察,單體建築或200畝以下的小區可直接進行詳細勘察。特殊複雜地質條件或採用大直徑樁的專案還應根據需要進行施工勘察。二 初步勘察基本要求如下 一 本場地有可參考 地質勘查報告 時,可取消初步勘察,...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樣本

一般工勘專案目錄及圖件 文字部分 1 前言1 1.1工程概況1 1.2勘察目的及技術要求1 1.3勘察工作執行的主要技術標準1 1.4勘察方法及工作量1 1.5需要說明的問題2 2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 2.1位置 地形及地貌2 2.2地層2 2.3地下水3 3岩土工程效能指標3 3.1地基土的物理力學...

工程地質勘察總說明

目錄1 前言 2 1.1工程概況 2 1.2 目的與任務 2 1.3技術標準 規程 規範 2 1.4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則及情況 3 1.5勘察工作方法 時間及完成工作量 3 2 自然地理概況 3 2.1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 3 2.2氣象 水文 4 2.2.1氣象 4 2.2.2 水文 4 3工程地質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