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斷想》教案

2023-01-20 03:48:04 字數 5181 閱讀 108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無垠、山崩地裂」等詞語的語義並學會運用。

2.了解張抗抗其人及作品。

能力目標

1.品味本文充滿激情、生動形象的語言。在寫作中借鑑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2.學習詠物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逐步培養學生的散文鑑賞能力。

德育目標

體會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並把它內化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敘事和抒情水**融的藝術表現手法。

2.體昧作品寫景語言精煉、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注重發掘課文的人文精神資源,體會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蘊。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美點追蹤法

3.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地下森林簡介

地下森林,又稱火山口原始森林,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的深山中。這裡是一座死火山,海拔1000公尺左右。 據科學家考察得知,這些火山口由東北向西南分布,在長40公里、寬5公里的狹長形地帶上,共有10個。

它們的直徑在400公尺至550公尺之間,深在100公尺至200公尺之間。其中以3號火山口為最大,直徑達550公尺,深達200公尺。

火山口底比較平坦,裡面暗藏著火山熔洞。熔洞內氣溫反常,酷夏有薄冰,嚴冬有溫泉。

地下森林中蘊藏著豐富資源,有紅松、黃花落葉松、紫椴、水曲柳、黃菠蘿等名貴木材;有人參、黃芪、三

七、五味子等名貴藥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貴山珍。

地下森林中有許多動物,鳥、蛇、兔、鼠等小動物穿行於樹林草叢中,馬鹿、野豬、黑熊這樣的大動物也會時隱時現,甚至連罕見的國家保護動物青羊也經常出沒其間。

二、資料助讀

1、張抗抗,浙江杭州人。2023年出生於杭州

2023年考入杭州一中 2023年赴北大荒上山下鄉 2023年又開始發表作品 2023年考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專業。 2023年調入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從事專業創作至今現任黑龍江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

主要作品有:**《燈》 《分界線》 《愛的權利》 《**伴侶》等.

2、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80年代初,正是「文革」結束不久,我們國家剛剛經歷過一場巨大的浩劫,人們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對未來充滿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們帶著這樣的心態觀察社會與自然現象,都會自然而然地將所感所悟與社會生活和社會心理大背景結合起來。從這意義上說,本文正體現了一種時代精神。歷經浩劫而大難不死,重獲新生而百業待興,這種社會變遷與本文中的地下森林的歷史和現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文學總是仿擬現實,本文對「文革」後的社會現實就有很大的仿擬性。例如作者說:「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麼,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屈服啊!

」說的是大自然現象,但讓人聯想到我們中華民族經歷浩劫,損傷了肌體,卻保留和鍛鍊了靈魂和精神。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全文,邊讀邊划:生字詞難句佳句

本文是什麼文體?散文

2、整體把握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面對大自然創造的地下森林奇蹟,作者展開豐富的想像,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滿懷激情地歌頌了地下森林的頑強不屈的生命力,表達了對孕育地下森林的峽谷的無限景仰之情。

3、按照下列提示將課文分為三部分

探訪地下森林所產生的疑問;——前2自然段

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過程;——3~20段

地下森林的蔚為壯觀。——21~27段

4、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2段):文章總起,點明地下森林的特點——奇特,表達作者的感受——驚訝。

第二部分(3~20段):描寫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突出其艱辛的特點。

第一層(3~8段):寫火山爆發。地貌面目全非,所有生命毀於—旦。

第二層(9~20段):這部分極寫環境的惡劣和地下森林生長的艱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寫親眼所見地下森林的狀貌。表達作者景仰之情,並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四、閱讀開頭部分

第一自然段是寫地下森林嗎?那寫的是什麼內容?有何作用?

不,是寫一般的森林。

第1段先寫一般森林的概貌,突出其廣袤盛大的特點,以此作為反襯,顯示出這奇特的地下森林生長在不受陽光照耀不受清風吹拂的黑暗幽谷的不同尋常。

1、點明地下森林特點的語句是:

長在這陰森森,黑黝黝的幽深的峽谷。

沉入這黑暗的深淵,熬過了那麼漫長的歲月。

……2、作者寫這些內容時流露出驚訝與感嘆。她感嘆什麼?

感嘆「那充滿生機的樹梢,卻剛夠得著我的腳尖,不及山坡上小草兒高」;

感嘆大自然「多麼不公平啊」;

感嘆「擁有珍貴的樹木,這大自然無價的財富,然而你沉默寡言、與世無爭」;

感嘆它遭受了 「不幸」,「沉入這黑暗的深淵,熬過了那麼漫長的歲月」。

3、這一段的人稱變成了「你」,改為第三人稱的「它」可否?為什麼?

提示:第二人稱便於抒發強烈感情。

用「你」能更好地表達作者對地下森林的關切、詢問和同情,以及對地下森林的景仰與熱愛之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所以不能改。

4、⑴這一段中哪幾句是問句?何種問句?

①可是你,卻為什麼長在這裡?

②你從**飛來?

③你究竟遭受了什麼不幸,以致使你沉入這黑暗的深淵,熬過了那麼漫長的歲月?

⑵這三個設問句有何作用?課文中還有哪一段的設問句與它們在結構方面的作用一致?

作者連著發出三問,表達對地下森林的美景的驚奇、感嘆。

三個設問是為下文埋下伏筆,即為展現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做一鋪墊,使下文思路的展開變得順理成章。 同時,可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第13段的末句「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著什麼呢?」

五、閱讀3-20自然段

1、閱讀這一部分,概括:地下森林是由於什麼原因形成的?

由於「一次巨大的火山爆發」。

2、本文的題目是「地下森林斷想」,根據這一部分的內容猜測**:什麼叫「斷想」 ?

斷想:片斷感想。《現代漢語詞典》

根據這一部分內容考慮,「斷想」似乎是根據某種情況判斷、斷定和想像。

3、綜合二部分思考:地下森林經歷了怎樣的歷史過程?

地下森林經歷了這樣乙個過程:

毀滅、沉寂、沒有生命;

山頂上有了泥土和種子、有了生命;

峽谷裡有了泥土和種子、發出了小苗;

最後長成了參天大樹。

4、在這個歷史過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與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幫助?

5、這一部分哪幾句突出地表現了地下森林遭遇到的「不公正」?

都說陽光是公平的,在這裡卻不、不!它沉湎於高山大川平野對它的歡呼致意,卻從來沒有走到這深深的峽谷的底部來過。它吝嗇地在崖口徘徊,裝模作樣地點頭。

它從沒有留意過這陷落的大坑,而早已將它遺忘了。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幾束光線由於好奇而向谷底窺測,也是斜視著,沒有幾絲暖意。

6、都說陽光是公平的,在這裡卻不,不!作者為什麼要用兩個「不」?

為了加強語氣,有強調作用。

這叫做「反覆」的修辭方法。「反覆」有強調和加強語氣的作用。

該怎樣讀?

7、陽光不喜歡峽谷,峽谷莫非不知道?陽光是公平的嗎?峽谷莫非不明白?這三個問句與第二段的問句相同嗎?

不同。第二段的問句是「設問」,這三個問句是「反問」,其作用是強化對陽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緒。

8、理解這一部分中對比和映襯兼濟的寫法

火山爆發前和火山爆發後的地理景觀恰成對比

火山爆發所形成的艱難困苦生存條件對地下森林是一種環境映襯(可稱反面映襯)——突出其不屈不撓頑強生長的品質特點;

陽光的無情和不公,與「長空的大風」「潔淨的山泉」「山頂的魚鱗松」對幽谷的友好相助,情感態度恰成對比;

9、文中真正描寫幽谷裡樹木突破黑暗和冰冷的**而發芽生長並蔚然成林的,僅是19至20兩段,是不是寫得過於簡略呢?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是什麼?作者著意於極寫環境的險惡和生命的艱辛,以此映襯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偉大。

10、根據課文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

堅忍頑強,不怕艱難險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長的生長過程的煎熬;

沉著謙遜,擁有豐富的財富,卻與世無爭,沉默寡言;

樂觀豪邁,面對逆境決不悲傷或消沉;

無私奉獻,把有用的成材獻給人類,用美麗的景色裝點大自然;

生在不見陽光的環境,卻從未放棄對生命的追求。

……六、閱讀結尾

1、朗讀第三部分的1\2段:

為什麼行將結束才描寫地下森林的蔚為壯觀?

為了突出地下森林在黑暗中艱辛、險惡的經歷;

更能突出它的「品格」,讀者讀來也更覺新奇。

2、乾枯的小草兒在我腳下發出簌簌的響聲,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它確實比你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幾分呢,這得意的小草兒。然而我卻想攀著古藤爬下去,爬到深深的谷底去。

那兒的樹木雖然遠不如山上的小草高,但它卻可以自豪地宣布:我是森林!

「小草」和「森林」似乎有象徵意義。說一說,它們各象徵什麼?

提示:注意「這得意的小草兒」。

或參讀下面的詩——

詠史左思(西晉詩人)

鬱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結論:「小草」和「森林」的象徵意義

小草——沒有才能,只是憑藉「地勢」而得意的人。

森林——(還是同學們自己說吧)

文中可參考的語句:

那就是森林,地球尚未造就人類,卻已經造就了它,植物世界驕傲的代表。

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屈服啊!

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尋光明的地下的「種子」。願你們創造更多的奇蹟!

3、文章最後揭示哲理,點明了主題思想。那富含哲理的那句話是什麼?

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麼,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會屈服啊!

這只是在說「大自然」嗎?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麼?(沒有「標準答案」)

更是說社會和人生。

言外之意是只要不怕命運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終究能獲得轉機,獲得應有的榮耀和尊敬。

4、地下森林,我們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驕子,謝謝你的啟迪。

地下森林給了作者什麼「啟迪」?

請你代她寫幾句格言警句。

逆境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堅忍終會造就成功。

優秀的種子,在貧瘠的土地裡也能生長。

黑暗,更加使人追尋光明。

小草得陽光關愛,也沒有成為森林。

……歸納拓展

1、本文在構思上有什麼特點?

本文採用了倒敘的手法,先寫作者去尋覓地下森林,其次憑想象敘寫地下森林怎樣在逆境中誕生、成長,最後寫它的勝利。

《地下森林斷想》教案設計

學習本文敘事與抒情水 融的寫作手法。領悟 地下森林 堅忍頑強 沉著謙遜的品質 學會樂觀地對待人生。一 匯入新課 鄭智化的 水手 生活中有許多身殘志堅的例子,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位嗎?出示幻燈片 張海迪 海倫 凱勒的 人有身殘志堅的例子,在自然界中也有這樣讓人震撼的例子 地下森林。二 明確目標 三 整體把...

11地下森林斷想

活動策劃教師 肖琴芬 教學目標 1 整體把握地下森林的特點和品質 2 反覆朗讀,體味字句,感受地下森林成長的艱難歷程 3 感悟地下森林給我們的人生啟迪 課外活動 1.借助工具書理解文中的生字詞。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可劃分為幾部分 課堂活動 活動一 品味語言的精美 示例1 森林是雄偉壯...

《地下森林斷想》課堂實錄

1 知識和能力目標 1 了解地下森林的地理位置 形成歷史等知識。2 作者在文中插入了不少景物描寫,讓學生感受文章中精彩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3 品味理解文中的關鍵語句,從幾個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培養學生的 能力。2 過程和方法目標 採用默讀的方法理解內容,運用跳讀的方法,用審美的眼光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