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語 傳統文化 學年第一學期教學計畫

2023-01-19 23:30:04 字數 1764 閱讀 9759

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計畫

--------七年語文張荷豔

一、學生分析:

學生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對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七年級語文課本中有《論語·十二章》《誡子書》,學生對《論語》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背誦基礎,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國人。

2、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主旨,以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為主要學習內容,以培育中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高尚情操和優秀品德為主要目標。

(二)、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分為四課。每一課由「熟讀精思」「虛心涵詠」「切記體察」三個板塊構成。這三個板塊的名稱取自我國宋代思想家朱熹的讀書學習法。

「熟讀精思」板塊為課程的主體內容,由經典章句原文、注釋和文意簡析三個部分構成,主要為學生提供誦讀內容,幫助學生掌握其精華要義。「虛心涵詠」板塊為經典學習的拓展延伸,精選相關的故事、民俗、文物、名言警句等,以利於學生加深對經典的理解,開闊視野。「切記體察」板塊旨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知行統一,把對經典的學習與自己鮮活的生活體驗密切結合起來。

本學期學習前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孝」:主要內容均選自《孝經》《論語》《詩經》《中庸》《孟子》等經典文獻,還拓展延伸有緹縈救父、李世民諫父、秦瓊孝母和陶母教子等小故事。讓學生明白,孝首先是對父母的感恩與報答,既是為人子之道又是為人之道;乙個人只有樹立了孝德才能推己及人,關心他人,關愛社會。

第二單元「悌」:本單元主要是通過古典文獻中的篇章以及「玉樹庭前諸謝,紫荊花下三田;壎篪和好弟兄賢,父母心中歡忭。多少爭財競產,同根苦自相煎。

相持鷸蚌枉垂涎,落得漁人取便」中的典故,告訴同學們尊重他人應從尊重身邊的家人、同學開始做起。這是乙個人日後不如社會、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起點。

第三單元「忠」:學習忠的含義以及內涵,懂得忠德的廣泛內涵:忠厚待人,忠實做事,忠於職守,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終於真理。

讓學生知道有關忠的小故事和名人,比如鞠躬盡瘁谷文昌和抗日名將謝晉元等。

第四單元「信」:學習「信」的內涵,懂得它在中國的人們的心中的地位。中國自古重信。

儒家把信視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和行為準則。明確為何要講信。只有讓現代誠信文化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沃土,誠信之花才能更加絢爛。

(三)教材編排原則: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識性、情感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通過誦讀、感悟、薰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動方式,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文化素養的目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營造濃厚的探索實踐氛圍。

2.以提公升學生素養為目的,逐步培養其良好得到人文素養,塑造其誠信向上的民族氣節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其初步的**學習能力,形成其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本教材形式多樣活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學生的心理體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教學要以「活」為基礎,以「動」為特徵,旨在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

3.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層次性,關注結果沒更關注過程。

4.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5.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和激勵性。

四、教法學法:

自學法、感情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五、教學時間安排:

每一課均為一課時

傳統文化學期教學計畫

2014 2015學年第一學期 傳統文化 科教學計畫 二 年級 任課教師 周曉紅 一 學生情況分析 大部分學生遇到問題能積極動腦思考。總的來說學生學習風氣濃厚,上課能專心聽講,積極動腦,主動大膽的回答問題。大部分學生學習認真,能夠背誦課文,並能司出其中的道理。二 學習情況分析 根據一年級的測試,發現...

2019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複習專題七化學計算

2013 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複習資料 專題七化學計算 第 部分 選擇題 單項選擇題 每題只有乙個選項符合題意。1 右圖為市售鹽酸標籤的部分內容,其中36.0 38.0 表示該鹽酸中 a 氯元素含量b.溶質溶解度 c 溶質質量分數d.溶質式量 2 青篙素 化學式為 c15h22o5 是 瘧疾的特...

初一上學期傳統文化教學計畫

一 學情分析 今年我校開設了關於國學地方課程,以傳統文化來薰陶學生,以古典之美來陶冶學生,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風氣。在小學中,學生對古代著名詩詞有了初步的背誦基礎,大多數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表現出較濃郁的興趣,藉此時機,將傳統文化精髓灌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做個具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