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教學設計說明

2023-01-18 09:45:03 字數 3940 閱讀 7772

授課教師:

一、說教材

《掌聲》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作者以飽蘸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這個動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讀來十分感人。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通過自主閱讀,研讀交流,聯絡上下文進行對比,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3化以及兩次掌聲的含義。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領會,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尊重、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愛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4、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5、教學難點:感悟「掌聲」內涵。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課標精神,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採取「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教學策略,優化結合。採用教法和學法如下:

(一)說教法

1、一點突破法。有位作家說過,優秀的作品往往會有打動人心的「亮點」。高明的教者就要善於利用「亮點」生髮開去,讓學生去體會真諦。

所謂「點」指一篇文章中最敏感、關鍵部位,可以是乙個詞或乙個句、乙個過渡段等。本文的「點」就在於「同學們的掌聲」。「突破」指以該點為突破口切入,然後逐步延伸擴充套件。

本文採用「一點突破法」牽一髮而動全身,由「感受亮點——研討亮點——拓展亮點——昇華亮點」構成完整嚴謹的教學鏈條,由「亮點」照亮教學全程。

2、悟讀法。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

」「言簡情濃」是本文最大的特點。因此,「張揚情感,讓課堂噴湧真情」是本文的教學追求目標,要讓學生在主動地進行朗讀、品悟、表達等諸多訓練中,獲得思想感情的薰陶、洗禮和昇華,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3、自主、合作、**法。早在半個世紀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於相信和解放孩子。

」依據本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將**點確定為「為什麼同學們要送給小英兩次掌聲?掌聲前後小英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學生在積極自主參與閱讀、研討中學會交流合作,提高語文素養。

(二)說學法

1、朗讀感悟法。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知識獲得是自主習得過程。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要在自主閱讀、自由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情感,讓學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2、想象法。挖掘教材空白處,讓學生開啟想象的閘門,抒發內心情懷,發表獨立見解,揣摩人物內心,產生情感共鳴。

3、聯絡生活法。將課堂與生活有效整合。在學習最後一段時,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談感受,談身邊的人與事,由此真正理解「人人都需要掌聲」的內涵,昇華情感,將暖暖的愛意滲透到生活當中。

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小英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掌聲的內涵,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四、設計理念:

有位作家說過,優秀的作品往往會有打動人心的「亮點」。《掌聲》一文的「亮點」就是「同學們的兩次掌聲」。因此,我以「兩次掌聲」為突破口切入,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重點詞句,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人文內涵,引領學生深入走進文字,讓學生在朗讀、品悟、表達等訓練中,領悟文字背後的意義,獲得情感的薰陶和昇華,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本課是按照螢幕上出示的流程來逐步達到教學目標的。為突破重、難點,我做了如下教學設想: 圍繞「掌聲」層層推進。

抓住文字的主旨後,圍繞「掌聲」這一主線,按照「**匯入,捕捉文眼『掌聲』 ——聚焦『掌聲』,潛心品讀——昇華『掌聲』,感悟提公升」的流程,整體入手,層層推進,重點突破。

五、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捕捉文眼

一堂課的開課,猶如小提琴演奏中定調的第乙個音符,這個音符應按在心靈上。所以課前我先以遊戲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感受掌聲的力量,然後利用多****喜聞樂見的**來創設情境,以清新自然的方式,讓學生很快進入課文;以**中不同含義的掌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初步體驗掌聲的豐富內涵,為後文個性地解讀「掌聲」,為掌聲加上修飾詞做鋪墊,架起了與文字的第一座橋梁。

所謂「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這「一發」就是我要捕捉的文眼——課題《掌聲》。首先,我立足文字,讓學生通過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找出文中兩次描寫掌聲的句子,然後引導學生提出疑問,我相機進行歸納:

為什麼同學們要送給小英兩次掌聲? 「掌聲」前後的小英有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這「一發」由學生而牽,來調動學生品讀文字的積極性。為後續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聚焦「掌聲」,潛心品讀

1、讀出來的感悟,彰顯學生個性

(1)圈畫批註。

解讀第一次「掌聲」中飽含的愛與鼓勵,感悟小英內心是關鍵。我先是課件展示自學提示,引導學生研讀1—4自然段:1、第一次同學們為什麼給小英鼓掌?

2、第二次同學們又為什麼給小英鼓掌?使學生整體感知小英的痛苦,然後引導學生邊讀邊畫出相關句子,寫一寫體會,在小組裡交流討論——組織學生匯報,學生在匯報的過程中,主要抓住重點句子「小英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尤其是抓住「總是」、「默默」, 引導想象小英平時怎樣生活,通過談體會使學生越來越深刻地感知小英自卑、憂鬱的形象,與小英的心理產生共鳴,引發對小英的同情。

(2)抓重點句子品讀

在閱讀文字時,我發現「默默地」、「總是」、「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詞句隱含著作者充沛的感情,也是小英所有悲劇的核心。對於健全的孩子來說,如果不能走進小英的內心世界,很難領悟到「掌聲」的真正內涵。

所以我以「默默地」、「總是」「你認為大家注視的目光中包含了什麼?」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走進小英的內心世界,與文字角色對話,感受小英的痛。水到渠成地引出第一次掌聲,通過課件展示,品讀描寫第一次掌聲的句子,使學生的情感向前大跨越地前進了一步,由此深刻理解了第一次「掌聲」的意義和內涵。

教師相機板書。 乘勢引讀描寫第二次掌聲的句子,引導匯報同學們為什麼又給小英鼓掌?教師相機板書,使學生深入感悟第二次掌聲的意義和內涵。

2、抓住空白,引導想象,讓掌聲煥發光彩。

圍繞「掌聲使小英產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極具**性的問題,教師將學生推進文字深處,通過想象空白、扣住重點詞來深入感知掌聲促使小英消除自卑、產生自信、取得成功的過程,強化了對自信效果的情感體驗。「空白」是作者有意或無意留下的。

「補白」則能驅使想象,啟用思維,個性化解讀文字。 空白——文中的省略號。引導學生想象省略號省掉的內容,使學生懂得人雖然不能改變自身的殘疾和容貌,但可以改變生活的態度。

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是掌聲使小英「像變了乙個人似的」。讓掌聲煥發光彩,讓文字閱讀充滿個性與靈性。

(三)昇華「掌聲」,感悟提公升

1、在充分品讀兩次「掌聲」後,淡化處理了小英的信這一部分內容。環節「淡」,但情不「淡」。此處應將對掌聲的理解推向乙個高潮。

而讓學生暢所欲言「 小英為什麼產生這樣的變化?」,再次將學生推進文字深處,是對掌聲理解的第一次昇華,然後再課件出示小英的信,通過以讀帶講,三次分步引讀,強化學生更深層地理解掌聲的力量。

2、以「新」延伸課堂內容,既使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又昇華了文章中心。例如:最後把作者的一段充滿哲理的話作為禮物送給大家自由研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根據本段設計乙個問題考考大家。

問題由學生自己設計,答案由學生自己解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巧妙引導學生聯絡生活,談自己的感受,談自己的事例,談身邊的人和事,昇華文章中心,讓學生明白「掌聲」不僅僅是掌聲,而是鼓勵、幫助、關心、支援……這些都是愛的表達方式,從而昇華文章中心。在學生互問互答中相機板書。

板書力求凝鍊,直觀。而後以「給班級裡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某乙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讓學生學會主動去關愛別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真正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點關愛,達**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統一。最後,本著回歸文字,質疑再探,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的教學理念,我又讓學生再次走進文字,提出疑問,課後**。課的尾聲配合著《掌聲響起來》的旋律,在對愛的理解中結束本課,耐人尋味。

六、說板書

板書是一節課的精華,一節課的靈魂,因此我設計了這個簡明、美觀的板書 :

21 掌聲

自卑鼓勵讚賞自信

教學設計說明

教案說明 一 授課內容的數學本質與教學目標定位 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教材七年級 下 第七章 生活中的軸對稱 第二節 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的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是經歷探索簡單圖形軸對稱性的過程,進一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徵,並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線的有關性質,應用角平分線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說明

復合迴圈切削指令g71 綜述現代職業教育引入了多種資訊化教學手段之後,改變了科學技術科目教學表達枯燥 紙上談兵的狀況。本設計應用於數控應用技術科目中g71指令的教學,教學設計中運用多種多 講解手段突出教學重點,運用 演示走刀軌跡輔助學生突破難點。關鍵是運用了數控 軟體,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

教學設計說明

三 教學問題診斷 在知識層面,學生在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中學習了圖形平移,在第六章 平面直角座標系 中學習有關平面直角座標系的相關知識,掌握了可以用座標來表示地理位置 座標應用的第一節 本節課是座標應用的第二節內容.授課物件是學生基礎較好的班級.1.情景引入 學生可能困惑的是 既然已經學習了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