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評論 工作群體人口背景 社會融合度和員工流動性

2023-01-18 08:18:03 字數 3247 閱讀 3508

一、評價標準

文獻綜述部分

1) 研究報告中選擇的文獻與本研究的緊密度如何?

從文章中來看,作者選擇的文獻與本次研究的背景、方法密切相關。作者通過前人的文獻發現研究的方向,利用文獻中介紹的統計方法對研究進行分析,更加全面地介紹了研究內容。

2) 是否最新的文獻?

這篇期刊是2023年發表的,作者引用的文獻大部分都是鄰近年份,相對來說是比較新的文獻。

3) 是否有你所知道的傑出參考文獻沒有被報告?

由於了解的知識有限,這部分無法確定。

問題和目的部分

1) 你明白他陳述的問題嗎?

明白。通過統計學的方法研究群體人口背景、群體社會融合程度和員工流動性的關係。

2) 研究的目的清晰陳述了嗎?

就是研究工作群體人口背景、社會融合程度和員工流動性的關係。

3) 目的看起來與他的文獻研究聯絡緊密嗎?

開始是根據他的文獻研究都是來引出人口背景對組織個體怎樣影響這一未被驗證的課題,後來的文獻與其使用的方法密切相關。

4) 研究的物件清晰陳述了嗎?

研究調查了來自25個群體的129個業務代表的工作人口背景、社會融合程度和員工流動率。

5) 假設扎根於基本原理嗎?

假設1在相似性和吸引力方面,與大多數早期研究結果保持一致。

假設2依據前人間接研究的一些論據提出來的。

假設部分

1) 研究假設清晰、明白地陳述了嗎?

文章明確的寫出兩個假設:h1群體人口背景特徵相同性與社會融合性程度的提高有正向關係。h2在工作群體中,社會融合程度越高,員工流動率越低。

2) 假設呈現出變數之間的清晰關係了嗎?

h1群體人口背景特徵相同性與社會融合性程度的提高有正向關係。

h2在工作群體中,社會融合程度與員工流動率有正向關係。

3) 假設扎根於理論或者相關的文獻研究嗎?

假設1在相似性和吸引力方面,與大多數早期研究結果保持一致。

假設2依據前人間接研究的一些論據提出來的。

4) 假設可否檢驗?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收集資料,採用統計學的方法對其進行驗證。

方法部分

1) 自變數和因變數清晰定義了嗎?

h1:群體層次的社會融合程度指數與群體層次人口背景差異變數、群體規模控制變數進行回歸。

h2:個體層次的社會融合程度指數和個體層次歐幾里德差距群體層次變異係數幾個控制變數進行回歸。

h1與h2均利用最小二乘法。

2) 對變數的定義和描述全面嗎?

在文章的理論背景和研究假設、研究方法兩部分均對變數有了完整的描述和定義。

3) 研究將如何進行清楚嗎?

先確定研究的思路——分析背景——確定變數——收集資料——變數測量(歐幾里得差距、四項凝聚力指數、對同事、個人的調查)——研究分析——得出結果

樣本部分

1) 這樣選擇樣本你認為可以代表總體嗎?

不能,資料缺乏完整性,且分析員工流動率時時間跨度較大,存在資料滯後性,但在文章的最後作者也分析了這些情況,使文章更具嚴謹性。

2) 樣本**和如何選擇清楚嗎?

在研究方法部分明確這些樣本來自2023年25各個群體的成員,且對調查問卷有效率等作出判斷。

3) 本研究使用的樣本和其他相似研究使用的樣本相似程度如何?

由於了解的知識有限,無法確定。

結論和討論部分

1) 作者將結果與文獻研究進行聯絡了嗎?

有但較少,大部分是將其與假設進行比較分析,只在分析第二個假設時與其他文獻進行了一下比較。

2) 結果與假設進行聯絡了嗎?

有,分析的每乙個結果都與假設進行比較,從而得出結論。

3) 結果的討論與結果具有一致性嗎?

假設2的結果討論和結果一致,假設1的結果與結果的討論不一致。

4) 討論提供了對最初假設的最終結論嗎?

研究所的的結果證實了群體過程在影響個體去留決策上的潛在的重要作用,這些結果顯示通過以群體融合程度作為緩和劑,群體層次的任職年限相同性會帶來較低的個體員工流動率,結論完全支援假設1和假設2的結構模型。

參考文獻部分

1) 參考文獻是當前的嗎?

這篇期刊是2023年發表的,作者引用的文獻大部分都是鄰近年份,相對來說是比較新的文獻。

2) 參考文獻形式符合國家規範嗎?

由於是外文文獻,了解不多,應該是符合國家規範的。

3) 參考文獻全面嗎?

參考文獻涉及到本文的背景、方法、分析直至結果,相對來說較為全面。

4) 參考文獻能反映出當前本領域重要資訊**嗎?

由於不了解國外期刊的權威性,這一塊無法了解。

其他1) 報告的寫作清晰可懂嗎?

從開始的背景、選題的原因、假設、研究物件、變數測量、到利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結果討論,最後得出結論以及文章的不足和改進之處,各部分清晰、明白。

2) 研究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優點:對三者之間的關係研究更加完整化,補充了理論方面的不足之處,使得大家對於員工流動的理解更深一步。

缺點:a. 本研究儘管對一些變數做了控制,如工資、福利等,但是還有一些可能影響員工流動性和工作群體人口背景的其他因素沒有得到控制,另外還有一些與本研究測量的變數關係不是很密切的變數被忽視。

b. 結論受兩個因素的限制。樣本群體規模較小,資料缺乏完整性;研究變數存在一定的滯後性,研究收集資料的時間跨度較大。

3) 研究的主要應用是什麼?

理解人口背景對員工流動性如何影響,對於以後繼續研究人口背景對重要結果的影響起著關鍵的作用。使得企業對於員工流動的原因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4) 你怎樣改進這個研究?

增加研究的資料,進行跟蹤調查,避免時間滯後性,同時考慮其他因素。

二、研究設計框圖及文章各級目錄

三、總結

該文章研究的特點:運用了例證法(運用客觀事實、統計數字、實驗結果、圖表**等作為論據證明論點的研究方法),通過調查問卷和結構性訪問的方法對資料進行收集,之後運用統計軟體對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之後得出研究結論。

存在的問題:1)本研究儘管對一些變數做了控制,如工資、福利等,但是還有一些可能影響員工流動性和工作群體人口背景的其他因素沒有得到控制,另外還有一些與本研究測量的變數關係不是很密切的變數被忽視。

2)結論受兩個因素的限制。樣本群體規模較小,資料缺乏完整性;研究變數存在一定的滯後性,研究收集資料的時間跨度較大。

可以改進之處:增加研究的資料,進行跟蹤調查,避免時間滯後性,同時考慮其他因素。

可借鑑的地方:管理學的研究不僅僅是對理論的研究,更是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實踐有著較強的指導意義。作者可以從前人的研究中發現不足之處和研究的創新點,並且歷經五年時間去收集研究所需要的資料,參考文獻較多且較新,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結果。

工作分析文獻綜述

工作分析方法概論 引言 工作分析是所有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和決策的基礎性依據 是所有職能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要做好工作分析就要根據工作分析的目的 工作分析的物件 不同分析方法的利弊來合理地選擇不同的工作分析方法。本文整理了十餘遍國內優秀文獻資料,對工作分析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分析和評價,對其未來趨勢進行了展望...

文獻綜述報告

大學 研究生文獻閱讀成績報告單 注 1 研究生在開題報告前應在導師指導下,完成文獻閱讀,由導師負責報送成績報告單。2 文獻閱讀成績要求按五分制給出,即 優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大學碩士研究生 文獻綜述報告 一 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範圍,扼要說明有關主...

文獻綜述報告

小學生數學 兩極分化 現象的成因與對策研究 在乙個班級中,兩極分化剛產生時,優生佔少數,差生也佔少數,而既不是優生又不是差生的人數佔絕大多數。只有當兩極分化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時,不僅差生的數量有變化,而且,差生與優生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這就是兩極分化。有的人說,兩極分化是正常現象,人是有差異的,那麼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