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姓的起源之說

2023-01-18 04:09:02 字數 1658 閱讀 6799

杜姓的**有多種說法。

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記載,並注為「黃帝時人」。《酒誥》也記載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

」這說明黃帝時期已有杜姓。傳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黃帝所居之地「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

「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6代國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

所以,如果說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但因年代久遠,杜康以後的世系缺乏文字記載,一些姓氏書對杜姓起源另有說法。

《通志·氏族》載:「杜氏,亦曰唐杜氏,祁姓,帝堯之後,建國於劉,為陶唐氏,裔孫劉累以能擾龍事孔甲,故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週為唐杜氏。成王滅唐,而封叔虞,乃遷唐氏於杜,是為杜伯......

居杜城者為杜氏......又后魏有獨孤渾氏,改為杜氏,實虜姓之杜也。」

據考證,唐堯的後裔在周武王初定天下時,仍是乙個獨立的國家,名為唐杜氏,直至周成王時才被滅,併入周室的領域。唐杜氏的後裔從此被改封為杜。杜國,位居現在的陝西長安,即漢代的杜陵。

後來,杜國滅,杜姓子孫出奔,杜姓自此問世。

另外《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族原有三字姓獨孤渾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今屬河南)後,改為杜氏。

杜氏於宋、元時期有族人徙居福建、廣東,清代有遷至台灣者,有的又進而遠徙海外。

杜氏經過幾千年的繁衍,遍布大江南北,尤以京兆(今陝西西安東北)、漢陽(今湖北長江以北)、南陽(今河南南陽)三地的杜氏家族最為繁盛。

在中國歷史上,杜氏曾孕育出許多傑出人物。東漢時期的杜詩,任南陽太守,曾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為動力鑄造農具,見效大又省力,比歐洲同類產品早了2023年,又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因此被當地尊稱為「杜母」;著名的兩位大臣杜林和杜密,杜林在光武帝時,官至大司空,在學術方面因博洽多聞,被譽為通儒,後世之人稱其為「小學之宗」;杜密,在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時,以懲治為惡的宦官子弟而聞名,後官至太僕,被太學生稱為「天下良輔」。唐代,杜氏更是人才濟濟,僅任宰相者即有11人,其中,杜如晦在太宗時與房玄齡共掌朝政,曾訂定各種典意制度,時人合稱「房杜」;杜佑既是宰相,又是史學家。

還有詩人杜審言、杜荀鶴,文學家杜牧等,而最著名的杜姓人物則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杜甫曾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他的詩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峰,被稱為「詩史」;杜牧,是唐代的又一著名文學家,由於他稍晚於杜甫,故被稱為「小杜」。元初有農民起義首領杜可用。明代有畫家杜瓊。

清代有詩人杜浚,雲南回民起義首領杜文秀。近現代有愛國民主人士杜斌丞,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歷史學家杜國癢。

杜姓在當今按人數多寡排序的中國姓氏中位居第53三位。

【杜】 據傳,黃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後代。遠古的時候,人們以封地之名稱堯為陶唐氏。陶唐氏的後裔曾建國於劉。

當時夏后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甲不會養,陶唐氏的裔孫劉累就向豢龍氏學擾龍。豢龍氏畜龍以事帝舜,因而被賜姓。

而劉累因為學擾龍而事孔甲,也被賜姓為御龍氏。到西周時,劉累的後代建唐國,人稱唐杜氏。後周成王把唐國滅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

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作為周大夫的杜伯也無罪而被殺害。杜伯的子孫大多投奔其他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為姓氏了。 還有學者認為,杜氏子孫是上古杜康之後。

相傳杜康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人,善於造酒。如果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的歷史了。 另外,后魏時代北人獨孤渾氏有的也改為杜氏。贊同

保險的起源

世界各國有關保險的淵源眾說紛紜 據古史文稿的引證和推論,遠自奴隸社會起,已有互助救濟的群體方法和活動。約在西元前四五世紀,古埃及的石匠曾採取集體扶助辦法,幫助石匠及其親屬解決生活困難。古希臘也有由宗教信仰相同的人或同行業的工匠集體採取救濟受難者的方法。古羅馬的喪葬互助會,以參加者按規定交納的攤款,支...

科技木的起源

作者 苗條小維 科技木原名重組美化木,源於歐洲,亞洲的中國 印度 日本 南韓 菲律賓 非洲。上世紀六十年代於義大利 英國初實現工業化生產之後,日本 南韓也投入了工業化生產。而真正將重組美化木引進中國。將其定位成科技木進行大規模產業化生產的,是香港維德集團在蘇州的基地。上世紀70年代初期,維德集團便在...

歐姓的由來

歐氏,跟歐陽氏一樣,都是春秋時代那位臥薪嘗膽,雪恥復國的越王勾踐的後裔。關於歐氏的傳自越王勾踐,歷來有關的姓氏古籍都已經考據得清清楚楚,包括 路史 所記載的 越王無疆次子,封烏程歐餘山之陽,後有歐氏,歐陽氏 以及 唐書宰相世系表 所詳載的 出自姬姓,夏少康庶子封於會稽,至越王無疆,為楚所滅,無疆子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