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禮儀起源和發展

2021-03-04 00:32:37 字數 4441 閱讀 1658

中國自古就以交際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其漫長的禮儀發展史大致可以分為禮儀的萌芽時期、禮儀的草創時期、禮儀的形成時期、禮儀的發展和變革時期、禮儀的強化時期、禮儀的衰落時期、現代禮儀時期和當代禮儀時期等8個時期。禮儀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乙個從無到有,從低階到高階,從零散到完整的漸進過程。

1、 禮儀的萌芽時期(西元前5萬年-西元前1萬年)

禮儀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在長達100多萬年的原始社會歷史中,人類逐漸開化。在原始社會中、晚期(約舊石器時期)出現了早期禮儀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約1.

8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就已經知道打扮自己。他們用穿孔的獸齒、石珠作為裝飾品,掛在脖子上。而他們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鐵礦粉,舉行原始宗教儀式,這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葬儀。

2、禮儀的草創時期(西元前1萬年-西元前22世紀)

西元前1萬年左右,人類進入新石器時期,不僅能製作精細的磨光石器,並且開始從事農耕和畜牧。在其後數千年歲月裡,原始禮儀漸具雛形。例如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遺址中,發現了生活距今約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

墓地中坑位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區別,有帶殉葬品的仰身葬,還有無殉葬品的俯身葬等,此外,仰韶文化時期的其他遺址及有關資料表明,當時人們已經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別。而長輩坐上席,晚輩坐下席;男子坐左邊,女子坐右邊等禮儀日趨明確。

3、禮儀的形成時期(西元前21世紀-西元前771年)

約西元前21世紀至西元前771年,中國由金石並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金屬器的使用,使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生產躍上乙個新台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財富除消費外有了剩餘並逐漸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因而出現階級對立,原始社會由此解體。

西元前21世紀至西元前15 世紀的夏代,開始從中國原始社會末期向早期奴隸社會過渡。在此期間,尊神活動公升溫。

在原始社會,由於缺乏科學知識,人們不理解一些自然現象。他們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陽是神,風有風神,河有河神……因此,他們敬畏「天神」,祭祀「天神」。從某種意義上說,早期禮儀包含原始社會人類生活的若干準則,又是原始社會宗教信仰的產物。

禮的繁體字「禮」,左邊代表神,右邊是向神進貢的祭物。因此,漢代學者許慎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以殷墟為中心展開活動的殷人,在西元前14世紀至前11世紀活躍在華夏大地。他們建造了中國第乙個古都——地處現河南安陽的殷都,而他們在婚禮習俗上的建樹,被其尊神、信鬼的狂熱所掩蓋。

殷王朝並取而代之的周朝,對禮儀建樹頗多。特別是周武王的兄弟、輔佐周成王的周公,對周代禮制的確立起了重要作用。他製作禮樂,將人們的行為舉止、心理情操等統統納入乙個尊卑有序的模式之中。

全面介紹周朝制度的《周禮》,是中國流傳至今的第一部禮儀專著。《周禮》(又名《周官》),本為一官職表,後經整理,成為講述周朝典章制度的書。《周禮》原有6篇,詳介六類官名及其職權,現存5篇,第六篇用《考工記》彌補。

六官分別稱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天官主管宮事、財貨等;地官主管教育、市政等;春官主管五禮、樂舞等;夏官主管軍旅、邊防等;秋官主管刑法、外交等;冬官主管土木建築等。

春官主管的五禮即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是周朝禮儀制度的重要方面。吉禮,指祭祀的典禮;凶禮,主要指喪葬禮儀;賓禮,指諸侯對天子的朝覲及諸侯之間的會盟等禮節;軍禮,主要包括閱兵、出師等儀式;嘉禮,包括冠禮、婚禮、鄉飲酒禮等。由此可見,許多基本禮儀在商末周初已基本形成。

此外,成書於商周之際的《易經》和在周代大體定型的《詩經》,也有一些涉及禮儀的內容。

在西周,青銅禮器是個人身份的表徵。禮器的多寡代表身份地位高低,形制的大小顯示權力等級。當時,貴族佩帶成組飾玉為風氣。

而相見禮和婚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徽、請期、親迎等「六禮」)成為定式,流行民間。此外,尊老愛幼等禮儀,也已明顯確立。

4、禮儀的發展、變革時期(西元前770年-公前221年,東周時期)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諸侯紛起爭霸。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承繼西周的東周王朝已無力全面恪守傳統禮制,出現了所謂「禮崩樂壞」的局面。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的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時期。在此期間,相繼湧現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發展和革新了禮儀理論。

孔子(西元前551—西元前479年)是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首開私人講學之風,打破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他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為歷史文化的整理和儲存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編訂的《儀禮》,詳細記錄了戰國以前貴族生活的各種禮節儀式。

《儀禮》與前述《周禮》和孔門後學編的《禮記》,合稱「三禮」,是中國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禮儀著作

孔子認為,「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篇》)「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雍也》)他要求人們用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他倡導的「仁者愛人」,強調人與人之間要有同情心,要互相關心,彼此尊重。總之,孔子較系統地闡述了禮及禮儀的本質與功能,把禮儀理論提高到乙個新的高度。

孟子(約西元前372—西元前289年)是戰國時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學」思想加以發展,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學說和民貴君輕說,主張「以德服人」在道德修養方面,他主張」捨生而取義「。(《孟子·告子上》),講究「修身」和培養「浩然之氣」等。

荀子(約西元前298—西元前238年)是戰國末期的大思想家。他主張「隆禮」、「重法」,提倡禮法並重。他說:

「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荀子·富國》)荀子指出:「禮之於正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

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荀子·大略》)荀子還提出,不僅要有禮治,還要有法治。只有尊崇禮,法制完備,國家才能安寧。

荀子重視客觀環境對人性的影響,倡導學而至善。

5、禮儀的強化時期(西元前221年-公元2023年)

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最終吞併六國,統一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乙個**集權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在全國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秦朝制定的集權制度,成為後來延續兩千餘年的封建體制的基礎。

西漢初期,叔孫通協助漢高帝劉邦制定了朝禮之儀,突出發展了禮的儀式和禮節(3、《宰相劉羅鍋》)。而西漢思想家董仲舒(西元前179—西元前104年),把封建**制度的理論系統化,提出「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的「天人感應」之說。(《漢書·董仲舒傳》)他把儒家禮儀具體概況為「三綱五常」。

「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漢武帝劉徹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家禮教成為定製。

漢代時,孔門後學編撰的《禮記》問世。《禮記》共計49篇,包羅巨集富。其中,有講述古代風俗的《曲禮》(第1篇);有談論古代飲食居住進化概況的《禮運》(第9篇);有記錄家庭禮儀的《內則》(第12篇);有記載服飾制度的《玉澡》(第13篇);有論述師生關係的《學記》(第18篇);還有教導人們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第42篇)等。

總之,《禮記》堪稱集上古禮儀之大成,上承奴隸社會、下啟封建社會的禮儀匯集,是封建時代禮儀的主要源泉。

盛唐時期,《禮記》由「記」上公升為「經」,成為「禮經」三書之一(另外兩本為《周禮》和《儀禮》)。(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

宋代時,出現了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相容道學、佛學思想的理學,程頤兄弟和朱熹為其主要代表。二程認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的間。」(《二程遺書》卷五)「禮即是理也。

」(《二程遺書》卷二十五)朱熹進一步指出,「仁莫大於父子,義莫大於君臣,是謂三綱之要,五常之本。人倫天理之至,無所逃於天地間。」(《朱子文集·未垂拱奏禮·二》)朱熹的論述使二程「天理」說更加嚴密、精緻。

家庭禮儀研究碩果累累,是宋代禮儀發展的另乙個特點。在大量家庭禮儀著作中,以撰《資治通鑑》而名垂青史的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公元1019—2023年)的《涑水家儀》和以《四書集注》名揚天下的南宋理學家朱熹(公元1130—2023年)的《朱子家禮》最著名。

明代時,交友之禮更加完善,而忠、孝、節、義等禮儀日趨繁多。

6、 禮儀的衰落時期(公元1796-2023年)

滿族入關後,逐漸接受了漢族的禮制,並且使其複雜化,導致一些禮儀顯得虛浮、煩瑣。例如清代的品官相見禮,當品級低者向品級高者行拜禮時,動輒一跪三叩,重則三跪九叩。(《大清會典》)。

清代後期,清王朝政權腐敗,民不聊生。古代禮儀盛極而衰。而伴隨著西學東漸,一些西方禮儀傳入中國,北洋新軍時期的陸軍便採用西方軍隊的舉手禮等,以代替不合時宜的打千禮等。

7、 現代禮儀時期(公元1911-2023年,**時期)

2023年末,清王朝土崩瓦解,當時遠在美國的孫中山先生(公元1866—2023年)火速趕回祖國,於2023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華**臨時大**。孫中山先生和戰友們破舊立新,用民權代替君權,用自由、平等取代宗法等級制;普及教育,廢除祭孔讀經;改易陋俗,剪辮子、禁纏足等,從而正式拉開現代禮儀的帷幕。

**期間,由西方傳入中國的握手禮開始流行於上層社會,後逐漸普及民間。

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領導的蘇區、解放區,重視文化教育事業及移風易俗,進而譜寫了現代禮儀的新篇章。

8、當代禮儀時期(2023年-至今)

2023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中國的禮儀建設從此進入乙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新中國成立以來,禮儀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禮儀革新階段(1949——2023年)

簡述禮儀的起源與發展,論述學習中國禮儀文化的現實意義

鄭州大學現代遠端教育 畢業 題目 簡述禮儀的起源與發展,論述學習中國禮儀文化的現實意義 入學年月 2010年秋 姓名李偉明 學號10088204029 專業工商管理 138 學習中心石家莊學習中心 指導教師李文雅 完成時間2012年8月26日 目錄摘要1 1.人們進行社交的目的2 1.1交流資訊也叫...

簡述禮儀的起源與發展

簡述禮儀的起源與發展,試論學習中國禮儀文化的現實意義。一 禮儀的起源 社交禮儀起源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歸納起來,大體有五種禮儀起源說 一是天神生禮儀 二是禮為天地人的統一體 三是禮產生於人的自然本性 四是禮為人性和環境矛盾的產物 五是禮生於理,起於俗。1 天神生禮說 這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禮儀的...

紙箱的起源與發展

紙箱是用瓦楞紙板通過印刷 開槽 壓線 釘粘等工藝製成的產品。紙箱使用後約90 以上被 利用,因此 紙箱理所當然的被稱為當代最佳的環保包裝材料。紙箱的六大優點 1 紙箱是一種可以 利用的代表產品。目前全世界紙箱的 率超過90 以上 因此對資源的有效利用起了很大的作用。2 紙箱是以具有分解性的天然材料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