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視野下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配置問題的思考

2023-01-16 21:51:05 字數 899 閱讀 4368

作者:呂紅玲

**:《文教資料》2023年第23期

摘要: 十八大報告特別指出: 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

為此,根據教育生態學的理論,應優化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配置,以實現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教育生態學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配置思考

基礎教育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各級**為發展基礎教育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還面臨著基礎教育資源配置水平偏低,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十八大報告指出:

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因此,解決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配置問題,實現基礎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仍然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如何解決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配置,實現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基於教育生態學的理論,筆者做了以下思考。

一、城鄉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的生態學基礎

(一)生態學與生態平衡。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作用的科學。20世紀60年代後,生態學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科學領域。美國教育家勞倫斯·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態學」,用生態學的觀點研究教育現象和規律。

教育生態學是將教育及其生態環境相聯絡,研究其相互關係及其機理的一門學科,應用生態學的原理,研究各種教育現象及其成因,揭示教育發展的規律,為教育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生態平衡是指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各種群之間,通過物質迴圈、能量流動和資訊傳遞,達到相互適應、協調和統一的狀態。在生態平衡狀態下,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保持動態平衡。教育生態系統中的平衡與失衡主要表現在它的輸入與輸出及結構與功能上。

教育投入,是所有教育輸入中最重要的一項,要保持教育系統內各要素的平衡發展,需一定量的教育投入與其相適應,以保障教育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和良性迴圈。

基礎生態學 考試

蓋亞假說 地球表面的溫度 酸鹼度 氧化還原電位勢及大氣的氣體構成等是由生命活動所控制並保持動態平衡,從而使得地球環境維持在適合於生物生存的狀態。生境中光 溫度全球分布規律 環境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體或生物群體周圍一切的總和,包括空間以及直接或間接影響該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的各種因素。小環境 指對生物有...

基礎生態學實習報告

一 實習人員 卜春友 趙俊 舒泰斌 湯偉 許輝雲 馮霞 負責人 劉勇 組長 二 實習時間 2010年12月21日 2010年12月22日 三 實習地點 民院後山馬尾松林與恩施鳳凰山 四 實習目的 1 熟悉和掌握野外工作的一些安全操作常識,增強實習學生的野外生存能力 2 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

景觀生態學視野下的城郊鄉村旅遊產品開發研究

關鍵詞 景觀生態學鄉村旅遊產品開發 摘要 運用景觀生態學原理對城郊景觀特點進行分析,重點突出景觀與行為的相容性分析,確定鄉村旅遊景觀觀賞型和農產品開發利用型鄉村旅遊產品為主導產品。一 引言鄉村旅遊以鄉村旅遊資源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態學的基本要求,是能促進環境 社會 經濟協調發展的旅遊產品,因此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