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資源的稀缺性 權力尋租與制度創新 上

2023-01-14 23:12:06 字數 5111 閱讀 8120

1.市場配置。即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方式。鼓勵市場形成**和自由交易,強調效率和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

2.**配置。即**發揮巨集觀調配的作用對資源進行配置。所採取的手段往往是管制,許可證,配額,指標,投標等。

市場配置方式是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及公共選擇學派等所推崇的資源配置方式。其理論假設是經濟人,x理論等,強調效率優先的原則。而關於**配置在理論界最有影響的系統性理論是凱恩斯針對2023年經濟危機提出的,主要強調**干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並後來為越來越多的國家與**所採用,成為其加強巨集觀調控的有力的理論依據。

事實上,**的資源配置功能由來已久,自國家形成,**建立之日其在實際中就承擔著這一功能。從內容上看,**主要從事兩種資源的配置工作:

1.部分自然資源。這包括在市場配置下失靈的自然資源和準自然資源。前者指一些礦藏、水域等,不包含人為的成分;後者是指鐵路、公路等經過人力加工的資源。

這部分資源之所以稱之為準自然資源,是因為就其實質來說還是自然資源,只是物質結構、形態以及組合方式發生了變化,例如鐵路實際上還是一些自然界的物質材料。這些自然資源和準自然資源具有自然壟斷、產權難以界定等特徵,由於市場的缺陷難以對其進行有效配置,而擁有公共權力的**從理論上講,又能克服這些不足,所以理所當然承擔其它們的配置功能。

2.大部分社會資源。它是在自然資源基礎上形成的,主要以公共產權的形式出現。其關係比自然層面上的資源複雜得多。

具體形式有使用權、許可權、配額、指標等。社會資源複雜性的乙個重要原因是其與人類行為發生了各種更直接的聯絡,牽涉了至少兩者的利益(在現實中,往往是兩方以上)。凡事與利益扯上關係便總是有無窮無盡的麻煩。

本文下一部分所要重點分析的權力尋租也主要是由這部分人為製造的稀缺資源引出。

三資源稀缺下的權力尋租

前面,我們已經得出的結論是:資源對於人類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任何一種資源都是稀缺的,**掌握兩種在市場配置下失靈的資源,即某些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配置;這些資源在產權上表現為公共產權,下面我們將論述的權力尋租行為也是在配置這些資源的過程中形成的。

**所履行的資源配置的功能即是對具有公共產權屬性的稀缺資源進行分配。其最終涉及用何種方式將資源分配給誰的問題。人們的利益需求是有差異的,資源卻是有限的。

顯而易見,資源分配給誰,誰就取得了某種潛在收益。由於**對資源的分配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往往是部分人從中獲得了較多的潛在收益,另一部分人卻不能獲取或者甚至喪失了原來的已經獲得的收益。

**的這種資源配置過程成了一種利益分配過程,按照傳統政治學所賦予**的正義、公正的特點,通常意義上, **進行資源配置的目標是:

1.體現效率。將資源分配給那些能夠更大效率的利用資源的地區、部門、企業等,以便實現更大的收益。同時,還有利於良性資源迴圈的形成,有利於資源流向增值大的地區、部門和企業,具有良好的導向功能。

如中國實行的經濟特區政策,劃出一定區域,給予人才、物質、資金、技術以及政策等各方面的特殊待遇和支援。

2.實現公平。**在資源配置過程中,可以運用手中的公共權力,運用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採用稅收、轉移支付、補貼等手段,在取得效益的前提下,兼顧弱勢地區、群體的利益,防止貧富差距過大,實現社會公平,保持社會穩定。

資源是稀缺的;**手中掌握著一定的稀缺資源;那些有需求的群體或個體在現實中的利益需求從來都不是一致的。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可避免的產生對稀缺資源有需求的群體或個體對**手中的稀缺資源展開競爭。**如何在這些競爭的群體或個體中分配資源呢?

所有的****以及一般公務員[1]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嚴格按照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去分配嗎?答案是否定的。在規則具有科學、嚴謹、清晰、透明等特徵,並且****和一般公務員具有高尚的人格道德和職業道德的前提下這兩個目標才能得以良好的貫徹和實現。

但現實中,這兩個前提是不成立的。並非每個****和一般公務員都那麼道德高尚,實際上,他們也是一群理性個體,也具有人性中非常自私的一面,作為個體或某個集團的內在利益需求驅使他們力圖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各種規則以及外在約束(即各種監督制約機制)存在大量漏洞的情況下(也就是尋租空間的問題,我們將在文章的第五部分進行詳細的論述),他們會自覺不自覺的利用手中掌握的分配資源的權力或多或少的為自己取得合法收入之外的利益。

於是,權力尋租的出現就理所當然的了。

關於尋租的概念最早是由安·奧·克魯格在2023年在**國際**保護主義政策形成原因的**《尋租社會的政治經濟學》首次提出來提出的。該文認為,人們競相爭奪進口權,從而獲取進口壟斷權的租金,這種競爭活動對社會是乙個損失,必須納入分析。該**使克魯格成為尋租理論的鼻祖之一。

其實,在所有場合,租都**於該種要素的需要提高而供給因種種因素難於增加,從而產生的差價。這裡,我們只討論權力尋租的問題。我們知道,資源是稀缺的,人們從事謀利性的活動需要資源;其中一部分必不可少的自然、社會資源為**所掌握,即**的執行者:

****和一般公務員具有處置這部分資源的權力。但稀缺性的存在,導致資源的天然供給不足,加之制度和規則方面的原因(制度造成的尋租空間過大等,本文的第五部分進行詳細論述)以及****和一般公務員在道德方面的失敗,權力尋租就產生了。這裡,我們可以得出關於權力尋租的定義:

****及一般公務員依靠掌握的壟斷性的強制權力,在經濟活動的干預和行政管理過程中阻止供給增加,形成某種生產要素的人為供給彈性不足,造成權力個體獲得非生產性利潤;另一方面,個體利用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獲得特權以占有租金,這樣就構成了設—尋租關係。需要指出的是,通行的「尋租」一說就包含了設租和尋租兩個方面,所以,本文以下出現的尋租就包含了這樣乙個雙方(設租方和尋租方)的行為。

四權力尋租的危害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從古至今,人類謀取利益的活動包括兩種:生產性活動和非生產性活動。

畫餅不能充飢,無論哪種謀利活動,都是基於一定的自然或社會資源,需要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仰仗特定的關係(例如規則、特權等社會資源)。

巴格瓦蒂(bhagwati,2023年)提出了「直接的非生產性尋求利益活動」(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簡稱dup)的概念,它包括以直接非生產性活動取得利潤的各種途徑。這種活動可以產生收入或利益,但不直接或間接生產貨物或服務,它們是消耗實際資源而沒有任何產出的經濟活動。尋租是一種典型的直接非生產性尋求利益的活動。

如果說市場在某些方面對資源配置失靈而不得不求助於**的話,則**的權力尋租活動則加劇了這種失靈。某種程度上說,**的權力尋租活動對稀缺資源的配置是毀滅性的破壞,它在原本就稀缺的資源基礎上營造了另一種稀缺:權力稀缺。

尋租理論將之形象的稱為:「看不見的腳」踩住了「看不見的手」。在這只「看不見的腳」的作用下,原本稀缺的資源遭到了極大浪費,生產力也因此而受到阻礙,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試將尋租的危害分析如下:

一)權力尋租對生產力發展的阻礙。

權力尋租最大的危害是造成資源極大浪費,阻礙了生產力發展,我們可以從權力尋租造成了資源浪費,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以及使既得利益團體的形成及尋租的延續和擴張等三個方面論述。

1.對資源的浪費。

獲得利益的方式有兩種:要麼投入資金、人力、物力研究新技術,開發新市場,要麼向掌握公共權力的**尋租,爭取配額和許可權等,取得壟斷地位,獲取超額利潤。前一種方式發展了生產力,促進了社會進步,而後一種方式則僅僅利用了**手中的強制力和資源配置的功能,其間並沒有生產力和新財富的產生。

這好比一場賭博,賭徒們投入賭資按照一定的遊戲規則在賭場中搏殺,不管搏殺進行多久,財富總量沒有增加,只在各個賭徒之間進行了重新分布。

用賭博作例只是將其重新分布的特徵做模擬,權力尋租遠比賭博更具有財富損失及浪費的特點。首先,權力尋租過程沒有財富的產生,但尋租者卻在這個過程中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次,權力尋租完成後,往往造成供給不足,給尋租者帶來超額利潤,造成消費者剩餘被尋租及設租者剝奪,眾多學者曾對此作過研究,有著名的哈伯格三角區和塔洛克方塊等理論;最後,若把用於權力尋租的資源轉而用於正常的生產性活動,便可以創造新的生產力和財富,這是一種機會成本的損失。布坎南在《關於尋租社會的理論》中寫到:

「假定一位進行革新的企業家,他不去發明一種新的商品、服務或生產過程,而是發現一種方法去說服**確信,他應該被授予壟斷權,而**將一切潛在的進入市場者拒之門外的辦法來賦予這種權力。在這一過程中沒有創造價值;的確,壟斷化涉及價值的純粹損失。獲得的租金反映價值從一般消費者轉向受優惠的尋求租金者,以及在過程中價值的純粹損失。

」當權力尋租所取得的效率高於從事生產的效率時,尋租就會產生,於是上述浪費就會出現。對於尋租者而言,尋租是有效率的;對於整個社會而言,卻是無效的。它浪費了社會資源,使資源從生產領域轉向非生產領域,減少了社會福利制約和延緩了一國經濟發展,可以將之看作乙個成本外化,收益內化的過程。

2、政治企業家及其對生產力的破壞。

尋租理論的獨特性在於,它把**行為作為市場經濟的參與者看待,把**干預行為本身「市場化」,從而把錢權交易問題納入了經濟學研究的範圍。我們不妨做這樣的分析,權力尋租的出現,從而導致社會**現了另一種市場:「政治市場」,市場的交易雙方是設租者和尋租者。

其中,設租者是交易中的賣方。賣方身份是**中的**及一般公務員,交易的商品是賣方手中掌握的重要稀缺資源。買方則是對這些資源有需求的所有人員。

該市場的一般特徵是賣方市場,市場中供小於求。買方將對稀缺資源展開競爭。在這個市場中,支配市場的力量主要有賣方權力的大小、買方人數的多寡以及賣方制定的交易規則等。

我們姑且把政治市場中的****和一般公務員稱之為政治企業家(與之對應的是自由市場中的經濟企業家)。根據尋租理論中著名的鮑莫爾假說,乙個社會經濟企業家人數越多,經濟增長就越慢。下面將通過圖示來說明:

布魯克斯和黑吉德拉(2023年)把尋租競爭和科技發明的競爭做了比較分析[2]。在上圖中,橫軸t為時間,縱軸y為產出。原先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軌跡是g1。

假設第一種情況:在時間t發生了一場為科技發明權而產生的科研競賽。由於競爭者把資源用於科研,減少了生產,所以產出水平由a降低到b。

但由於科技發明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產出的增長速度從b點起加快了,沿著一條更為陡峭的軌跡g2增長。又假設第二種情況:在時點t發生的是一場尋租競賽,且尋租者移用的資源和第一種情況中移用於科研的資源一樣多。

那麼,雖然一開始產出的下降是一樣的,但由於尋租活動白白耗費了社會的資源,並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降低了生產效率,所以產出增長的速度減慢了,從此沿著一條更為平緩的軌跡g3增長。由此可知,尋租競爭對社會生產力的危害是很大的。

3、既得利益團體的形成及權力尋租的延續和擴張。

布坎南將尋租分為三種層次:第一層次是尋租者向**關於賄賂討好以取得租金;然而由於尋租者的尋租投機活動使****們享受特殊利益,又會吸引人力物力爭奪主管**的肥缺而發生第二層次的尋租競爭;如果部分或全部尋租者的超額利潤形成財政收入,那麼,各個社會利益團體又可能為了財政收入的分配而展開第三層次的尋租活動。因此,在這三個層次上, 一旦**行動創造了製造出來的稀缺,尋求租金就能產生。

稀缺藥用植物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植物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之一。隨著現代工業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口不斷膨脹,世界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資源 糧食 能源 人口 環境五大難題,並且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五大難題和資源豐都存在密切關係,尤其是和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物質基礎的生態系統第一生產者的植物密不可分。由於生態的破壞和片段化...

論物權的效力問題

支配效力與排他效力應並列為物權的兩項效力,而物權的排他效力包含成立上的排他效力與實現上的排他效力兩個方面 物權的優先效力僅指優先於債權的效力,所謂 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 應屬物權於實現上的排他效力之表現 物權的妨害排除效力指物權請求權,包括物之返還 妨害除去 妨害預防三方面的請求權 物權的追及效力則...

論中國律師的豁免權

作者 麥耀星 法制與社會 2012年第19期 摘要律師在刑事活動中發表和履行職責有關的言論而不受到國家刑事追究的權利就是律師的刑事豁免權。本文從律師刑事豁免權的內容談起,而後從人權保障 程式主體性 特殊行業保護 國際刑事司法準則四個方面論述了律師刑事豁免權的理論基礎,而後又針對其價值進行闡述,基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