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導學」 高效課堂的有效探索

2023-01-13 23:09:05 字數 3782 閱讀 3810

靖邊九小張建榮

一、「問題導學」法及其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問題導學」法就是以問題為核心,以**為主線,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完成教學任務的課堂教學模式。其課堂教學過程表現為:提出問題,**問題,解決問題。

「問題導學」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是:「學啥?咋學?教啥?咋教?」具體可以理解為:

第一,解決目標問題,包括學習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是適應新課程學習方式轉變的要求而提出的,目的是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物理學家阿基公尺德有一句名言,叫「如果給我乙個支點,我可以撐起整個地球。」新課程強調學生掌握知識的途徑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

「問題導學」給學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等於給學生提供了撬開知識寶庫之門的「撬槓」和「支點」,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

課堂教學目標主要是解決教師課堂上該講什麼的問題。按照新課程理念和要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課堂上屬於教師的時間並不多。教師怎樣才能用好屬於自己的時間並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做到這一點,那就必須弄明白哪些是該講的,哪些是不該講的,否則,就只能是一言堂、灌輸式。

「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大部分問題依靠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來完成。教師所要講的,只能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依然解決不了的問題。

第二,解決方法問題,包括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

高效的課堂,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學習什麼,還要讓學生知道怎麼學習;教師不僅要知道該教什麼,而且還要知道該怎麼教。

「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學習目標是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而實現的。帶著問題去看書,自己解決大部分問題;同學之間合作**,解決大部分疑難問題;師生之間的合作**,解決極個別的疑難問題。教師的教學不是「講」,而是「引」、「導」、「啟」、「幫」。

二、「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課堂結構及操作要領

㈠「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課堂結構。

「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課堂活動,始終圍繞問題而進行。整個教學過程可以概括為:提出問題,**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目標。

首先,課堂開始,教師以問題的形式呈現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預習**。其次,預習結束後,組織學生展示預習成果,進行合作**。再次,教師的點撥教學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引導學生科學思維,正確分析和認識問題。

「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課堂結構,從流程看,表現為:「問題引領,自主**——展示交流,合作**——科學訓練,提公升能力」。

從模組看,劃分為四個模組:預習思考,自主**(15分鐘);展示交流,合作**(10—15分鐘);科學訓練,鞏固提高(時間視情況而定);回歸教材,反思再探(5—10分鐘)。

從環節看,呈現為四個環節:邊看邊思,自主**;展示交流,各抒己見;**成果,實戰檢驗;查漏補缺,不留死角。

⑴預習思考,自主**。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預習思考題看書思考,嘗試獨立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觀察學生的預習狀態,適時引導。

⑵合作**,知識生成。這一階段是學生自我**之後的**,方法是教師通過提問或學生發問,師生合作共同解決第一階段沒有解決的問題。這一階段,教師的任務仍然是「導」,是用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得出結論。

⑶科學訓練,鞏固提高。此階段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量,二是質。題不在多,而在於我們所訓練的習題是否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本節課所講的道理,在於是否有助於培養和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解題技巧。

⑷反思再探,總結提公升。此階段為學生自主反思課堂學習結果和教材的階段,其主要任務有三個:第一,通過反思,對教材知識進行再梳理,再認識;第二,通過反思,查漏補缺,全面完成學習目標;第三,通過反思,由已有知識推出新知識,拓寬思維和視野。

㈡「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操作要領。

「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操作要領,關鍵在於問題設定、課堂組織、習題選擇、「導學」技巧。

⑴關於問題設定。「問題」是「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核心和關鍵。問題的質量是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

如果所設定的問題過於簡單,就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所設定的問題過於複雜或者不具有連續性,則會使學生無所適從,同樣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問題的設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以目標為依據原則。即教師設定問題,應緊扣教學目標,以知識目標為基礎,充分考慮能力目標的要求,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第二,以興趣為切入點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問題導學」最根本的東西是引導學生自己完成學習目標。因此,問題的設定應講究「藝術」性,既不能過於簡單直率,也不能讓學生「摸不著頭腦」。

第三,連續性原則。問題的設定應充分考慮教材的內在聯絡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問題的逐一解決,使學生能夠順利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識。

⑵關於課堂組織。「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課堂組織,應堅持和體現以下原則:

第一,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原則。課堂開始,教師應明確地給出自學提示,指導學生自主**,同時引導學生合作互助;自主**之後,鼓勵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結果,師生聯動解決自主**階段尚未解決的問題。

第二,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統一原則。「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課堂應呈現出「自主——合作——自主」的結構,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但同時又要注意課堂結構的連續性,給人以渾然一體的感覺。

⑶關於課堂訓練。首先,要明確訓練的目的。課堂訓練不是形式,更不是作秀。

其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思維能力和組織表達能力。其次,要明確課堂訓練不是越多越好,要堅持「適量、適度、實用」原則。「適量」要求控制習題數量;「適度」不僅有量的要求,更有質的規定,所選習題要注意難度、梯度、信度。

注意難度,要求既不能過難,也不能過易,要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為目的;注意梯度,要求遵循認知規律,由淺入深;注意信度,既要求習題準確無誤,更要求教師爛熟於心。「實用」是提高課堂效益的要求,不實用的訓練,只能是浪費時間。

⑷關於導學技巧,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增強駕馭課堂的實效性;第二,善於發現學生的思維困點,巧妙引導學生科學思維;第三,善於取捨,深入淺出。

應該看到「學生為主體」與「教師為主導」是辯證的統一。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教師的主導,是在學生自主**基礎上的主導。離開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會失去目標,效益就會大折扣;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就會重回「一言堂」,課堂效益同樣會大折扣。

三、「問題導學」法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及意義

「問題導學法」課堂教學模式,是傳統教學模式與新課程的理念相結合的產物。它繼承了傳統法教學模式的精華,同時又融入了現代教育的元素,簡便、易行、高效。

首先,「問題導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繼承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精華。

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是以講為主,但它同時強調因材施教、啟發教學、循循善誘、傳道授業解惑。這些思想在現在仍然具有積極意義。但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比如,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它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授,掌握知識的標準是識記程度等,這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課堂必須改革,必須貫徹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的基本要求。

其次,「問題導學法」課堂教學模式,既保障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問題導學法」課堂教學模式,一開始就由問題引入,學生自學,強調學生自主自悟,體現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的基本要求。同時,又重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學習和**活動,都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進行的,有利於集中精力,提高效益。

再次,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問題導學法」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由灌輸式教學變為**式學習,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這不僅有利於打造高效課堂,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結語:「問題導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由理論到實踐,已經歷三年有餘。從最初的政治學科實驗,到如今部分學校的全方位實驗,實踐已經證明它是乙個打造高效課堂的簡便易行的方法。

隨著實驗的深入,它也會越來越完善,我們相信它最終能為大多數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能為人才的培養、民族的振興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歷史高效課堂的探索

作者 李密珍 學校教育研究 2015年第02期 眾所周知,中學歷史課每週只有兩課時,課時少,但教學內容並不少。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效率,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一直是困擾廣大歷史教師的難題。下面我從學案的設計 實施以及教師的課堂行為三個角度談談歷史高效課堂的實施。一 學案的設計 學案 是教師為學生每節課的學...

學本導學高效課堂之淺見 2

趙敏靈2014,12,4 摘要 基礎教育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改革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於當時 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得新知識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高中新課程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學生自主 ...

學案導學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一 現狀與思考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尤其是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與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要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有些問題甚至還很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理念並沒有完全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