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非洲

2023-01-13 21:09:02 字數 4735 閱讀 7246

第一節概述

一、地理位置

1、海陸位置與輪廓:

非洲大陸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兩者在非洲大陸南面相連。 二者以厄加勒斯角(2002』e)作為它們的界線。

2、面積與輪廓:

非洲面積:約3021×104km2(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

2%,次於亞洲,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其輪廓與亞洲大陸顯著不同。它像由一短底邊在北的梯形和一頂點在南的三角形拼合而成的。

非洲大陸海岸比較平直,半島和海灣也很少,呈現完整的塊狀 。

非洲目前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將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

東非通常包括衣索匹亞、厄利垂亚、索馬利亞、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 西非通常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畿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 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畿內亞、加彭、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聖多美普林西比。

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波札那、奈米比亞、南非、史瓦帝尼、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毛里裘斯、留尼旺、聖赫勒拿等。

3、經緯位置(絕對位置):

南起厄加勒斯角(20°02′e 、 34°51′s),

北抵本·塞卡角(吉蘭角)(9°50′e、37°21′n),南北全長為8 100km;

東自哈豐角(51°24′e、10°27′n),

西至維德角(17°33′w、14°45′n),東西全長7500km。

4、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大陸輪廓的地理意義:

非洲大陸赤道中貫,在氣候上絕大部分處於熱帶,一小部分屬**帶。大陸北寬南狹,東北信風帶的面積遠大於亞洲和北美洲,而非洲的東北方又和亞洲緊鄰,中間僅隔不寬的紅海,因而非洲的東北信風特別乾燥;加以非洲缺少半島與海灣,廣大內陸得不到海洋濕風吹拂,因此,非洲氣候具有乾熱的總特徵。乾熱氣候區的範圍超過其他各洲。

土壤的發育,植被的演替,動物區係的發展,無不反映出這種氣候特點。

二、非洲的基本特點:

1、古老的高原大陸。(96%是寒武紀前形成的古陸。居世界古陸首位)非洲別稱:

高原大陸。海拔200-2000m的面積佔86.6%。

居世界第一,小於200m的地區僅佔9.7%。平均海拔750m。

2、熱帶大陸:主體部分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占全洲面積的3/4,熱帶、**帶佔95%,其餘為山地氣候。熱帶三種代表型型別:熱帶稀樹草原,熱帶乾旱區,熱帶雨林。

3、乾旱大陸:乾旱區面積1794萬km2,佔非洲61.4%。撒哈拉沙漠(800萬km2)為世界之最。乾旱區所佔比例僅次於澳大利亞(70%左右)。

4、自然帶南北對稱。

第二節地形

一、非洲地形特徵:

1、高原佔優勢的地形 :

(1)平均海拔750m,高原面積在各大洲最大

(2)高原的邊緣非常清晰,它和海岸之間有一條平原地帶 。利比亞、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及南非境內有較寬地段,但寬度也不過幾百公里。東北部及南部沿海平原最狹,有些地段近於消失。

平原內側聳立著高低不等的牆垣狀陡崖。

(3)高原表面總體呈微波狀起伏,單調的景色可延展幾百公里 。當然,有些地區在海拔和形態上也有明顯的差異。如穹形隆起和盆狀凹陷,熔岩高原和火山錐,陡崖和幽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高原地形複雜化,但改變不了高原的基本面貌。

2、斷裂地形廣泛發育。

斷裂地形最發育地帶是東非。東非裂谷帶各段走向不同,寬狹不等,深淺各異,谷壁和谷底的海拔也高下不齊,但裂,谷舶形態都很明顯,都有陡峭的谷壁和平坦的谷底。裂谷的形成主要由於張裂作用,分為東西兩支:

(1)東支 :衣索匹亞東部的阿法爾窪地 (西南) 圖爾卡納湖 (南)

肯亞納特龍湖南)馬拉威湖盆地

(2)西支:從馬拉威湖的北端起有另一條裂谷。它先向西北,再轉東北,作弧狀延伸。自坦噶尼喀湖往北一連串湖泊都位於裂谷之內,這是裂谷帶的西支。

(3)東非大裂谷:發育於最古老大陸上的新構造帶

(a)範圍:起於約旦河谷,止於贊比西河口(中部分為兩支)。

(b)特徵:長6500km,非洲境內4000km,平均寬度30-60km,山地高出谷底1000--2000m,裂谷帶上有30多個大湖泊,東非高原阿法爾三角區無地殼,地下熱流值非常高,溫泉溫度可達150-230℃。東非大裂谷活動性非常大。

3、褶皺山脈很少且分布在高原邊緣地區。

非洲高原上的巍峨高山絕大多數是火山體。只有東非的魯文佐里山是個例外,它是一座斷塊山地。非洲大陸只有兩條褶皺山脈:

一是大陸南端的開普山脈,一是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脈。它們雖然占有一定面積,但從全大陸看,它們的範圍還是很小的。褶皺山脈少的原因是非洲古陸的歷史久遠,古造山作用所形成的褶皺山脈早已夷平。

二、地體發育史—成因:

1、特點:

(1)非洲是一塊古老的大陸:

a.目前已確認的25億年前形成的陸地塊,非洲有8個,有的岩石年齡可達40多億年,最古老的41億年,發現了十顆年齡為60億年的鑽石(薩伊)。

b.前寒武紀形成的陸地面積佔非洲面積的96%(亞歐:36%,北美66%,澳大利亞77%)

c.25億年前形成的八塊古陸的出露面積佔57%。

d.非洲南部發現有年齡33.8%億年前的生物。

(2)構造運動較少:

寒武紀以後的運動較少,有海西運動(影響開普山脈、德拉肯斯山脈和阿特拉斯山、茅利塔尼亞地區)影響佔2.5%,阿爾卑斯運動,影響1.5%。

(3)是建立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

是研究大陸漂移學說的資料**,東非大裂谷提供了大陸漂移的最新證據。

2、演化過程: (表略)

3、新構造運動

(1)垂直運動

北非撒哈拉沙漠中部地區大部在上公升;非洲上公升海岸較多,也有下降海岸(甘比亞河口,莫三比克海峽的一部分)。

(2)水平運動

東非大裂谷:世界陸地最大的擴張斷裂帶。非洲板塊與索馬利亞板塊每年以1mm速度拉開,非洲大陸主體部分每年向北運動11mm。

(3)火山、**活動

強度、頻率都不很高,喀麥隆,東非裂谷較多。

三、地形結構特徵及分割槽:

1、東南高,西北低,界線:寬扎河口—公尺通巴山脈—巴臘卡河口,東南為主,非洲(1000m以上)西北為低非洲(500公尺以下)。

2、中間為盆地、四周為高原

3、分為6個區: a.阿特拉斯山地區;b.北非高原區;c.剛果盆地區;d.東非裂谷高原區;e.南非高原區;f.馬達加斯加島區。

4、主要構造地形區:

(1)阿特拉斯山脈

阿特拉斯山脈位於非洲大陸西北部,海拔2000—3000m不等。阿特拉斯山脈自摩洛哥境內向東進入阿爾及利亞國境以後,寬度和高度大減,結構也比較簡單。山脈大體呈東西向,最北是一系列沿海階地。

因為它是和歐洲阿爾卑斯山同時形成的褶皺山區。它經受的褶皺強度不大,被褶皺地層一般都保持其原有特性而沒有變質。

(2)北非高原

本區位於阿特拉斯山東南方,是非洲面積最大、低地範圍最廣、視野最開闊的地形區。它們的基底是前寒武紀結晶岩係,由於長期被剝蝕,在古生代之初就已呈現準平原狀態。古生代以來,本區沒有經受過造山運動,但造陸運動使它不止一次地隆起和沉降。

早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期間,這裡都有過廣泛的海侵,並在不同地區形成很厚的沉積岩系。從新生代早期起,本區地殼運動就已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有些地區隆起成為次一級的高原,有些地區沉降成為盆地,斷裂作用造成一些綿長的階地,岩漿噴發形成一些火山和熔岩高原。

現代乾旱氣候下的風蝕、風積地形的形態鮮明而分布普遍,而時代稍前的、較溼潤氣候下的古地形殘跡也隨地可見,所以在整體上本區是一片廣闊的、微起伏的高原,而在細節上則是多種地形的集合體。

本區中部有一條東南-西北向高地,自此向外,地勢緩降,逐漸轉變為低高原和盆地。高地的最高部分海拔達3000m以上,低地的最低部分低於海平面。

(a)**高地帶的東段包括:蘇丹西部的科爾多凡結晶巖高原和達爾富爾熔岩高原、查德東部的恩內迪結晶巖高原與埃及西南部的大吉勒夫砂岩高原。

(b)**高地帶中段是提貝斯提熔岩高原。高原基底是前寒武紀變質岩。在準平原化的基底上覆蓋著厚達幾百公尺的寒武、奧陶紀砂岩,砂岩上又覆蓋著新生代火山岩。

這裡的火山活動開始於第三紀早期,但大部分發生在第四紀。

(c)**高地帶西段是阿哈加爾高原。基底老結晶巖構成它的核心,以砂岩為主的古生代沉積岩系分布在邊緣地區,新生代火山岩則占有最高的位置。

北非高原內部有很多盆地,其中輪廓明顯、範圍廣大的有:伊加加爾、西撒哈拉、查德及尼羅河上游等盆地。

北非高原的絕大部分稱為撒哈拉沙漠,但真正的沙地只佔全部面積1/5。沙漠之外,還有,礫漠和石漠。這三種地形呈鑲嵌式分布,只是在不同的地段分別占有不同程度的優勢。

(3)上、下畿內亞高原 :

北非高原西南方有一弧形高原地帶,它的北段和畿內亞灣北岸平行,稱為上畿內亞高原;東段和海灣的東岸平行,稱為下畿內亞高原。 上畿內亞高原大部分是一長形隆起區,它的基底是2-3億年前形成的結晶岩係,上覆古生代的蓋層。蓋層主要成分是砂岩。

高原平均海拔200-500m,表面起伏很小。

上畿內亞高原和北非高原西南部之間有過渡。在低高原上斷續地聳起一些海拔超過1000m的較高的高原和山地:如富塔賈隆高原、畿內亞高原、阿塔科拉山及包奇高原等。

上畿內亞高原最東部的喀麥隆山地是一條火山帶,它擁有7座高過2000m的火山,其中最高的喀麥隆活火山海拔達4070m。它們呈東北向的帶狀排列。

火山帶以東的喀麥隆高原是上畿內亞高原最北部分。由此向南直抵安哥拉邊境的整個下畿內亞高原,都是非洲高原在這一部分的邊緣隆起。隆起帶西緣以階地形式下臨沿海狹窄平原。

高原西緣地勢較高,具有山地外貌。山地以東是典型的高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m上下,高處可達1500 m。

高原內部有一些寬深谷地。

第十章技術

第一節一般規定 一 基本規定 1 施工技術資料的形成應符合國家相關的法律 法規 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和規範 工程合同和設計檔案的規定。施工技術資料的依據,同時應符合地方規定。2 工程各參建單位應將施工技術資料的形成和積累納人施工管理的各個環節和有關人員的職責範圍。施工技術資料應有專人負責收集 整理及審核...

第十章複習

第十章社會主義社會的法律調整及其機制 習題部分 一 填空題 1 法律調整的物件是社會關係參加者的 意志行為 2 基本的法律調整方式有 積極義務的調整方式 允許的調整方式 和 禁止的調整方式 3 法律調整是根據一定社會生活的需要,運用一系列 法律手段 對 社會關係 施加的有結果的 規範組織作用。4 法...

第十章木材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材料工程系 木材基本知識1.樹木分類 樹木按特徵可分為針葉樹和闊葉樹。木材基本知識木材基本知識2.木材的巨集觀構造 提問 美麗的木紋出至於哪個切面?木材的物理及力學效能 密度 1.55g cm 木材的密度基本相同,一般為1.48 1.56 kg m3 而表觀密度因樹種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