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心理講座

2023-01-13 18:12:07 字數 4963 閱讀 2094

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講座

大一新同學,你們好,首先祝賀你們順利地進入了大學,當你們夢想了千萬遍的大學校園不僅僅只是想象,當寬敞的教室、明亮的圖書館如此真實地呈現在你們面前,一切都是那麼新鮮,你是否也一陣陣地欣喜。在經歷3年「**式」的高中生活,大一新生們彷彿是飛出囚籠的鳥,大學在他們的眼中是個全新的世界。大學給了每位新生一片嶄新的天空,這裡,你可以選擇學什麼、怎麼學,你可以選擇做什麼、怎麼做,在大學這片天空飛翔是快樂的。

然你們也許會有不順心的地方,會有不開心的時候。當你們離開慈愛的父母獨立生活的時候,當你們由昨天的小太陽變成新集體中普通一員的時候,當糟糕的人際關係讓你一籌莫展的時候,當你們困窘的經濟條件與你們的自尊心形成強烈反差的時候,當你希望努力學習卻又感覺缺乏力量的時候,當你平靜的生活經歷感情風波的時候,你煩惱、你無助、你百思不解,可能會感到莫名的緊張和焦慮。對於涉世未深的青年學生來說,要在最短的時間裡適應既新鮮又陌生的大學生活,無疑是對自己心理素質和能力的考驗。

剛入學的大學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心理學上將這段心理問題高發期稱為「大學新生心理失衡期」或「大一的迷茫」。

大學時期並不漫長,卻是人生道路上最為重要的一段。這段路,有人穩健,有人踉蹌,有人還會跌倒,當然更多的人都經歷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

一、心理分析

進入大學的新生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很好地適應學校新的環境,由此引起的心理上的焦慮感、罪惡感、疲倦感、煩亂感、無聊感、無用感和行為上的不良症狀,這種現象被稱為「新生適應不良綜合症」 。也有研究者把大一這段時間稱為「心理間歇期」。具體表現為自我定位的搖擺、奮鬥目標的迷茫、新生活方式適應困難、社交困惑等。

心理學家沃爾曼對適應作了如下的定義:「一種與環境融洽和諧的關係,包括滿足乙個人的絕大多數需要,並且擁有符合要求所必需的行為變化,以便乙個人能與環境建立起一種融洽和諧的關係。」

大學生的適應性,是指提高大學生隨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是個體在現實生活環境中維持一種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狀態的過程。

大學新生生活適應是其社會適應的前奏曲。適應能力的提高,不僅對大學生適應新生活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今後適應學習、人際關係等,處理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問題都有重要價值。

相對中學而言,大學是乙個全新的環境,大一學生要面對一系列變化:

1.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學習環境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學習目的的多樣性;學習內容的專業性、探索性;學習方式的全方位性;學習態度的自主性、自覺性。

2.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由父母照顧到自我照顧,在學習的同時還要學會處理日常事務。

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可以與社會進行廣泛接觸,對社會現象更加了解,價值觀的衝突更加激烈,也面臨更多的**和選擇。

3.適應新的人際環境。大學是以集體生活為特徵的,來自全國各地、興趣愛好各異、生活習慣不同的同學共同生活,難免產生矛盾,尤其對中學時代缺乏住讀經驗的學生而言,這是不小的變化。

大學生交往不再受父母老師的限制,交往的範圍擴大,但是心理的閉鎖性特點使得大學生相互之間的交往不如中學融洽,處理人際關係相對困難。同時,戀愛問題也提上議事日程。同學的戀愛以及自己面臨的戀愛,使人際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4.適應新的管理環境。管理環境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教學管理制度、就業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

尤其在管理方法上,大學對學生的管理不如中學嚴格,儘管有輔導員、班主任,但是他們的職責主要是通過指導、組織開展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自立、自理能力,不像中學老師那樣,看得具體、周到等。這就要求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

5.適應新的參照環境。大學新生都是高考中的優勝者,也都是中學裡的出類拔萃者。

進入大學後,參照環境發生變化,一方面「比較團體」擴大。由中學的幾百人、上千人擴大到幾千人、上萬人,在這樣「強手如林」的範圍內比較,自身位置肯定會發生變化。另外,「比較範圍」也拓展了。

不僅僅侷限於學習,還包括研究能力、社交能力、藝術修養、個人魅力等。這就帶來了自我認知與評價問題,即如何在新的集體中對自己有乙個正確的認識和正確定位。

——適應 , 分為積極適應與消極適應

積極適應是一種健康的適應,它應有兩種含義:一是改變自己以順應環境或順應環境中的某些變革;二是不斷地抗爭和選擇,從乙個目標走向另乙個目標,這是發展性適應。

消極適應是一種不健康的適應,它以犧牲個體的發展為代價。甚至會導致某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或疾病。

在現實生活中適應不良的行為表現往往有 3 種:

第一種方式是反抗現實。 由不滿現實轉而反抗現實,反抗現有的社會規範,反抗社會權威,甚至產生更為嚴重的***行為,其結果是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帶來更為嚴重的挫折,甚至於毀滅自己。

第二種方式是逃避現實。 由於個體承受不了現實壓力,不從經驗中學會面對現實,而以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方式來應付問題,藉以獲得暫時的滿足,但久而久之會造成更大的失敗。

第三種方式是脫離現實。 從現實中退卻,沉迷於虛構的幻想世,過的是完全與現實隔離的生活,此種方式易於導致心理疾病。

§ 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

§ 智慧型的本質就是適應。——皮亞傑

§ 乙個人絕對不可在遇到危險的威脅時,背過身去試圖逃避。若是這樣做,只會使危險加倍。但是如果立即面對它毫不退縮,危險便會減半。決不要逃避任何事物,決不!——邱吉爾

二、心理調適

一般來說,這種在角色轉換與適應**現的心理失衡,存在時間與發展程度因個人心理素質的好壞和有無得到外界疏導而有差異。有的新生因心理素質較差,又得不到外界幫助,很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期的自我調適才能度過心理失衡期。有的可能長期不能適應產生心理問題和疾病而休學或退學。

所以,大學新生應該特別注重入學後的心理調適,順利度過心理失衡期。

1.面對落差現實,正確認識自我,準確角色定位。

中小學時老師可能為了激勵學生刻苦學習而把大學描繪成乙個「人間天堂」,學生也將考大學作為學習唯一目標來勉勵自己寒窗苦讀,但學生跨入大學校園後,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而一部分學生還發覺在人才濟濟的新集體中,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經蕩然無存,無形中產生一種失落感。

因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已成為普通一員的事實,做到悅納自我。畢竟能進入大學的一般都不是差生,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都是普通一員,都應從頭開始。其次新生入學後,要正確認識評價自我,要經常問自己「我為什麼來大學」,「我是什麼樣乙個人,今後又應該成為乙個什麼樣的人」,「要成為這樣的人我現在要怎麼做」。

這樣有利於角色定位,適應新環境。新生對自己的評價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對自己全面地認識,才可能準確地進行角色定位。另外,新生也應對心目中的大學進行調整,使其回歸到現實中,以減少理想大學與現實大學間的衝突導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

而新的角色定位也只有建立在現實大學的基礎上,才可能正確。

2. 接納客觀差異,認識自身特徵,學會與人相處,協調人際關係

新生往往由於不懂得處理較中學複雜的人際交往而出現各種心理困惑。新生來自不同地域與家庭背景,思想觀念、生活習慣、價值取向等因素的差異,造成了人際交往的複雜。另外,個體的某些性格特徵如自卑、孤僻、人際敏感等也會阻礙人際交往。

此外,在大學裡,學習已不再是唯一目標,大學生行為目標多元化,也是導致人際關係複雜化。因此,許多新生渴望交流溝通卻不得要領而屢屢受挫,從而感到焦慮抑鬱,越來越不願意與其他同學交流,有些同學因而會逐步迷戀網路,冷漠地對待現實世界。

為了與同學和睦相處,新生首先應該認識到地域、背景等差異是客觀存在,應當正確地面對與接納。第二,清楚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和性格特性,揚長避短。第三,與人相處應該本著真誠的原則,講信用,會謙讓,懂自尊,積極關心別人。

學會與各種型別的人打交道,當與別人發生不快或矛盾時,通過換位思考,冷靜處理。

3.明確新目標,培養專業興趣,掌握學習方法

大學學習與中學相比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靈活性和探索性,進大學後,新生一時可能會無所適從。有些同學感覺一下子從中學的嚴格管教中「松了綁」,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學習,以致抑鬱、焦慮,有的甚至會有意放縱自己,導致目標、理想、方向的迷失。因此新生入學熟悉環境後,應立即確立乙個新的學習、奮鬥目標。

有了明確目標,就有了內在驅動力,可促使人變得積極向上,從而更有利於克服各種心理問題和疾病。同時,注意培養專業興趣,因為興趣是推動我們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另外,對大學新的學習方法要積極探索、思考,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盡快順利度過學習適應期。

一些新生可能會因為不喜歡所學專業而深感茫然,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困擾?第一,轉變對專業終極依靠的思想,把專業作為完善自身發展的一種手段。第二,增強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隨著對專業學習的進一步深入,專業興趣也許會慢慢培養起來。如果發覺所學專業的確不適合自己,也決不意味著前途的無望命運不濟,現今國家高等教育形式多樣性為我們提供更多選擇出路,如考研轉專業等。

4、培養獨立能力,積極尋求外界幫助

新生剛開始離開家庭,自理能力往往較差,難以適應新環境。所以入學後,應逐步培養獨立能力,在生活、學習、作息、理財上要逐步學會獨立自理安排。

面對學習、生活等的種種不適應,新生除自己積極調適外,也應該積極尋求外部支援。如對老師上課方法不能適應,可以虛心向老師請教,或者與同學、師兄師姐一起**。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在活動中體驗集體的力量,認同新集體;參加各種學生組織,在組織中展現所長,培養各種能力。

如果心理問題長期不能解決,就應該尋求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的幫助。

智者曰:適者生存。多數情況下人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成長,成熟。初入大學,難免有諸多不適應之處,但只要通過不斷地積極調適,逐漸就能融入新的大學生活。

三、主動適應全新環境

對於乙個大學新生來說,離開熟悉的環境,離開深有感情的老師和同學,離開疼愛自己的父母,踏入乙個全新的環境,如何盡快適應這些環境是有必要的。

由於大學的校園範圍比較大,所以首先要盡快熟悉校園的地形。直接向高年級的同學請教是熟悉校園環境的乙個最快捷的方法,大多數的高年級同學都比較願意幫助新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另外,向老鄉請教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些新生在熟悉環境後,感覺對大學生活有「幻滅」之感。抱怨學校教學裝置陳舊,圖書資料貧乏,甚至懷疑自己當初拼搏是否值得。這是因為他們在入學之前,在心中將大學過於美化,面對現實校園而產生的失落感。

雖然,這些年高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是趕不上發展的需要,如這幾年的「擴招」,使得許多大學校舍和師資非常緊張。在北京的重點大學,8個人乙個宿舍也並不少見。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現實,更需要新生放棄不切實際的期待,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相信環境並不能決定一切,在同樣的環境下,人也可以達到不同的發展水平。

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環境中的優勢,使個人的能力與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促進與提高。

大一心理委員學期總結

大一下學期心理工作總結 時間飛逝,我的大一生活即將結束,而我作為心理委員。本期的工作也即將進入尾聲。沿著來時的腳印,回望往昔的點滴,我將會吸取更多的經驗,無論是失敗或是成功,都將給我帶來一筆寶貴的財富。攜著這些財富,我邁向未來的腳步將更加堅實。以下是我對上學期心理的工作總結。1 經過一學年的工作歷練...

大一心理主題班會策劃書

馬克思主義學院13級思政班 我學習我快樂 心理主題班會策劃 書主辦單位 馬克思主義學院13級思政班 主辦時間 204年5月 一 活動背景及意義 在 5.25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月到來之際,我院為貫徹學校 學院精神,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13級思政班班級建設,提高本班同學心理健康知識水平,增強心理...

大一心理與健康結課感悟

讓生命之花絢爛綻放 感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九月,一群充滿青春與活力的我們在經過高考的洗禮後步入了嚮往已久的大學殿堂,來到了我們人生的另乙個驛站 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在白紅敏老師的教導下,我們學習了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這本書。大學生作為中國社會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精英,擔負著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