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史複習題

2023-01-12 12:18:05 字數 4854 閱讀 2065

名詞解釋:

《世本》:戰國時期趙國的史書。原本15篇,記事從黃帝開始,訖於戰國末年。

有《帝系》、《王侯譜》、《卿大夫譜》、《記》、《世家》、《傳》、《氏姓》、《居》、《作》、《諡法》等。其中《世家》、《傳》等對《史記》體例的形成具有啟迪的作用。

《竹書紀年》:是戰國時魏國的編年體史書。西晉時期,汲郡人不准盜掘魏襄王墓,得竹簡數十車,後經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書16種75篇。

其中《紀年》13篇,因此稱為《竹書紀年》,它記載了夏、商、周三代的歷史,至周宣王後,則特記晉國歷史,晉被三家瓜分後,又特記魏國歷史,該書幫助我們訂正了《史記》的某些錯誤。

「三禮」:即儒家經典中的《周禮》、《儀禮》、《禮記》。其中《周禮》又名《周官》,是有關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的彙編。

《儀禮》是春秋、戰國時流傳下來的十七篇儀節單,其中有包括《士婚禮》、《士喪禮》、《士冠禮》等;《禮記》主要是論述禮的作用和意義。

荀悅:東漢史學家,字仲豫,漢獻帝時任黃門侍郎、秘書監。獻帝以《漢書》「文煩難省」,建安初年命荀悅按編年體改編《漢書》,前後三年,成《漢紀》30卷。

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荀悅將80萬字的《漢書》精簡為18萬字的《漢紀》,為用編年史體撰述斷代歷史創立了典範。

裴松之:南朝史學家,字世期,曾任東晉殿中將軍、員外散騎侍郎。南朝宋文帝時任中書侍郎。

文帝以《三國志》過於簡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氏花了三年時間完成此注。裴注重點不在訓詁名物,而在史料的補缺與糾謬,引用的書達200多種,蒐集資料十分廣博,其注文近於原著數倍。

裴注被譽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華陽國志》:東晉常璩所著的一部地方史誌。共12卷。

卷1至卷4,主要記載巴、蜀、漢中、南中的歷史;卷5至卷7記敘公孫述、劉焉、劉璋、劉備、劉禪事蹟;卷8記載晉平蜀以後的蜀事;卷9記李氏成漢政權的歷史;卷10至卷11,記載西漢以來賢人的生平事蹟。卷12為本書的序言。該書為研究我國古代西南邊疆地理、政治史、經濟史、民族文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洛陽伽藍記》:一部中國古代城市地理史,作者北魏楊(陽)衒之。該書共5卷,以記洛陽伽藍(梵語佛寺)興廢沿革為線索,記載了洛陽城內外55所寺廟的情況、內容涉及到洛陽城市規模、外商來京**及各國風土人情,道裡遠近等情況。

作者寫洛陽佛寺的興廢,實際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興衰。其中記載了高祖遷洛活動等,可補《魏書》、《北史》之缺。

《五代史誌》:唐代所修史書。唐貞觀年間,梁、陳、北齊、周、隋五朝的史書修成後,均沒設「志」,貞觀十五年,詔令于志寧、李淳風等修撰「五代史誌」,歷時十五年,到高宗顯慶元年完成。

「五代史誌」共包括:禮儀、**、律曆、天文、五行、食貨、刑法、百官、地理、經籍十志,十志所述的典章制度,並不限於梁、陳、北齊、北周、隋,如魏及南朝宋、齊都涉及到了。因此可以彌補「五代史」無志之缺憾。

「史才三長論」:是唐代著名史學理論家劉知幾提出的著名史學觀點。所謂「史才三長」,包括:

史才、史學、史識。所謂「史才」,是指寫史的能力;「史學」是指具有淵博的歷史知識,掌握豐富的歷史資料;「史識」是指對歷史是非曲直的觀察、鑑別和判斷能力。他認為,作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間以「史識」最為重要。

「史才三產論」是史學發展的內在推動力。

「三通」: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鄭樵《通志》、宋末元初馬端臨《文獻通考〉。《通典》是我國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記載了上起黃帝,下迄唐玄宗天寶末年歷代典章制度。全書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每一制度皆條貫古今,溯源明流。

《通志》是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歷史。紀傳部分全部抄寫舊史,無甚創新。惟有「二十略」記載的名物、典章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文獻通考》記載了從上古到南宋寧宗嘉定年間的歷朝典章制度。全書分成《田賦考》、《錢幣考》、《戶口考》等二十四門,所載內容範圍,遠比《通典》廣泛,所分節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胡三省: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通鑑》學專家,南宋時在任壽春府學教授期間,開始為《資治通鑑》作注。元軍攻下臨安時,全部散失。

南宋滅亡後,全力投入《通鑑》注釋,耗時30年才完成《通鑑音注》的撰寫。《通鑑音注》在注重字音、字意、名物、典故、地理等方面注釋的同時,還注意訂正前人注釋的錯誤,考證史書記載的錯誤,同時對歷史事件、人物發表評論,在評論中抒發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編年體:是我國最早的史書編纂體裁之一。孔子刪定的《春秋》採用編年體,初步將人物、地點、時間、事件四個因素結合起來記敘歷史,它已有了明確的時間順序,把事件有系統地按年代先後加以編排,上下連貫,從中可以看出歷史的發展過程。

這種體例經過《左傳》作者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後得以確立。

紀傳體:是以記載歷史人物事蹟為主的史體。創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該書以本紀記載歷代帝王的事蹟和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譜列年爵;以書的形式記歷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記載諸侯公卿的事蹟;以列傳的形式記社會各階層人氏的事蹟。

以後歷代正史均沿用這種史體。

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的一種史書體裁。是南宋袁樞在編撰《通鑑紀事本末》過程中創立的。

袁樞將《通鑑》分年敘述之事統一集中起來,分為239個標題,不動一字的加以抄錄。每事各詳起訖、自為首尾,詳細記載事件的來龍去脈。該種體裁以每事一題,為一專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時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編年體和紀傳體的優點,詳於記事,方便閱讀。

學案體: 記述學術源流的史書體裁。始創於明末清初。

黃宗羲撰著《明儒學案》為學案體代表作。學案體是每學案前先設一表,備舉師友**,標明學派淵源及傳授系統。每一案主均立小傳,敘其生平概況及學術宗旨。

案主小傳後,另有附錄,載其遺聞軼事。亦附時人及後學之評論,備錄其短長得失,以供後學自行判斷。為後學研究斷代或歷代學術思想史及沿革,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文獻資料。

袁樞:南宋著名史學家,字機仲。歷官溫州、嚴州教授、國史院編修官、工部侍郎兼國子祭酒。

他把《資治通鑑》全書內容,區分門類,以類排纂,綜括2023年史事,分為239條目,另有附錄66事,總計大小305件重要事情,始自「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徵淮南」,每事一篇,自為起訖,著成《通鑑紀事本末》,創立了紀事本末體,對後世的影響極大。

鄭樵:南宋著名史學家。16歲時,其父病逝。

從此謝絕人事,在夾漈山中住了三十年,專心讀書。鄭樵一生專心著述,據統計達84種,但大部分已佚亡。留世著作以《通志》最為著名。

該書是一部紀傳體通史,紀傳部分無甚史料價值,惟「二十略」是全書的精華。鄭樵的學術思想主要是"會通"、"求是"和"創新"。他重視實踐的經驗,反對"空言著書"。

他批評許多學者陳陳相因,缺乏創見。認為"詩書可信,然不必字字可信"。

《文獻通考》:南宋以前典章制度史的寶庫,作者為宋末元初的著名的史學家馬端臨。《文獻通考》記載了從上古到南宋寧宗嘉定年間的歷朝典章制度。

全書分成《田賦考》、《錢幣考》、《戶口考》等二十四門,所載內容範圍,遠比《通典》廣泛,所分節目比《通典》更加精密。且《通考》在經濟方面的內容大為增加,而禮的份量減少很多。這表明馬端臨認識到社會經濟對國家統治和社會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實錄:是明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料長編。共修成太祖至熹宗十三朝實錄,記載十五帝(建文附太祖,景泰附英宗),其中《崇禎實錄》為後人所補輯。

內容涉及政治、軍事、經濟、自然災祥以及帝王婚喪、生子命名、祭祀等。史料價值頗高。

談遷:清初史學家,明亡後改名遷,字孺木。他耗時三十餘年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撰成了108卷、500多萬字編年體史著《國榷》。

《國榷》是記載明代歷史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它所依據的是歷朝實錄、邸報和私人著述。談遷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對《明實錄》的曲筆諱飾進行了揭露和批評。

其中對萬曆以後及後金史實的記載,多為他書所無。

《弇山堂別集》:明代王世貞所著的一部歷史著作。全書100卷,是其編撰紀傳體史書的素材,分「述」、「考」、「表」三大類。

「述」記載明朝有關重大事件;「考」主要記載明代典章制度;「表」大約相當於紀傳史中的「表」。是研究明代歷史的重要史料集。

《日知錄》:明末清初顧炎武所著的讀書筆記。他自著此書的目的在於「明道」、「救世」為宗旨。

書中論述涉及到經義、政事、世風、科舉、禮制等,內容非常廣泛。此書資料豐富,每論一事,必詳其始末,參以考證。是一部包含其學術思想、政治見解等內容的重要著作,書中表現了他經世致用的史學思想。

《明儒學案》:清黃宗羲撰的我國第一部學術思想史專著。全書62卷,將蒐集到的有關明朝三百年學術流派的材料進行分類排比,將200多個學者分成19個學案。

每介紹乙個流派,先敘述它的淵源流別,概括要旨,然後列舉該派的代表人物,各立小傳,略敘一生經歷,摘錄重要言論,提示學術思想特點,而加以評論。是研究明朝學術思想的一部最重要的史著。

《讀通鑑論》:明末清初王夫之所著的史學評論著作。全書三十卷,每卷分成若干篇,對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分析和評論。

這是一部根據《通鑑》所載史事,用評論歷史的形式來發表自己政治主張和歷史哲學的史論專著。作此書之目的是從史書中尋找「經世之大略」。他所選擇的評論、批判的歷史例項,大都是針對明末清初各種社會政治問題的。

比如鑑於明末黨爭誤國,因此書中涉及前代黨爭,都反覆予以貶斥。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

《廿二史考異》:為清朝考據家錢大晰所著的考據學著作。共100卷。

「考異」是本書的主要內容。本書以考訂、校勘、訓詁見長。他對所涉及的史籍及其注釋進行了去全面詳細的文字校勘,使許多矛盾地方進行了疏通辨析,為後世史學工作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廿二史札記》:清乾嘉三**學考據代表作之一,趙翼所著。名為廿二史,實考論24史,本書以評論各史體例之得失,指出各史材料的**,評論歷史事件和人物為主要內容。

評論的重點是「古今風會之遞變,政事之屢更,有關治亂興衰之故者」。他的評論往往能針對某一時期主要政治問題而發,對初學史者有啟迪作用。

章學誠:清代傑出的史學理論家和方志學家。乾隆七以疑獄失輕免官。

後以為人幕僚、講學、編志為生。一生窮困潦倒。其代表作為《文史通義》,是一部縱**史,品評古今學術的著作。

書中闡發了「六經皆史」的觀點。主張史家要有「史德」,要求史家「善惡褒貶,務求公正」。提倡編寫通史,主張將史籍區分為撰述和記註兩類。

章學誠一生還主修、參修各類地方史誌十餘部,並撰寫了大量的志評著作並提出較為系統的方志學理論。他是中國封建時代的最後一位史學大師。

中國史學史

國家政治與史學互動 摘要 從史學產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經與政治有了一種天然的聯絡,史學的產生與發展深受國家政治的影響,可以說乙個朝代的興衰罔替也預示著史學將出現乙個較大的具有這個朝代特質的變化。國家意識形態和所實行的政治政策,影響著史學的功能和所具有的地位以及在整個國家體制中傳播的廣度和深度。本文將通過...

管理思想史複習題

一 填空題 1.美國管理思想史學家丹尼爾 a.雷恩博士所著的一書於1979年 出版。2.薩伊第乙個明確承認生產力繼土地 資本 勞動力之外還存在第四種要素 3.泰勒認為,必須在雇主和工人之間進行一場雙方才能變相 互對立為相互協作,共同為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努力。4.韋伯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貢獻是提出了 5....

世界現代史期末複習題

1 短暫的20世紀 霍布斯鮑姆 社會主義時期漫長的20世紀 阿銳基 世界資本主義的美國階段2 資本主義的三個階段 3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與霸權更迭 4 現代性 5 20世紀的革命 6 和德國長期資本主義發展的脈絡 7 四月提綱 8 二月革命 9 十月革命的勝利 10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1 新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