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英語高考英語高考閱讀理解解題技能

2023-01-11 13:51:06 字數 3925 閱讀 6026

。。**英語高考閱讀理解解題技能

事實細節題、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和猜測詞義題。教師應培養學生分析閱讀材料提供的問題的能力,靈活使用閱讀方法,加強高中英語閱讀技能的培養。

關鍵詞: 課程閱讀閱讀技巧閱讀方法

《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2000)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2003)中明確規定,「教學目的是在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並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為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外語課程改革從理論上、實踐上為外語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了乙個良好的基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了很大的變化。絕大部分英語教師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明確,認為閱讀是擴大詞彙、理解內容和獲取資訊的基本途徑之一,並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

認為閱讀技巧是能迅速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增強閱讀理解的重要因素。但我國外語教學質量尤其是地處農村地區的普通中學仍落後於形勢的發展,特別是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教學多年,筆者對所任教過的班級或年級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試都做統計或抽樣調查,發現問題很多,尤其是涉及到閱讀能力的完型填空和閱讀理解部分,一直是廣大師生最頭疼的問題,特別是生源不太好的中學,問題更突出。下面是筆者對我校高三學生一次考試閱讀部分的成績統計。這份試卷是南京市的一次質量檢測卷,難度偏高。

試卷總分值為120分,其中閱讀理解文章4篇,滿分為30分。全年級的平均分為68.2分,在南京市同類中學中名列第三。

下面統計的是閱讀理解部分各分數段的得分情況及簡要分析。

南京市質量檢測卷閱讀理解部分各分數段得分情況

從表中可以看出:(1)閱讀理解部分的得分和班級平均分似乎成正相關;(2)閱讀理解正確率達70%的學生很少,統計到得20分為止,分別為:高三(1)47%,高三(2)30%,高三(3)22%,高三(4)12%,高三(5)35%,高三(6)27%,高三(7)40%,高三(8)41%。

從上面的分數統計可以看出,閱讀理解正確率非常低,全校共有419名學生參加了考試,只有136名學生達到或接近大綱所要求的閱讀理解為70%以上的正確率,佔全校總數的32%;所有班級的低分率都超過15%,甚至有班級30%以上(高三(3)為31%)(按100分值的試卷,40分為低分計算)。筆者對本次考試的完型填空部分也作了統計,情況同樣糟糕。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呢?綜觀近幾年的閱讀理解題,特點如下:事實細節題、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和猜測詞義題。

閱讀文章好比吃食物一樣,有的可以大口吞嚥,了解其梗概;有的只須品嚐其部分;也有的需要仔細咀嚼,需要通讀、細讀。當然,幾種閱讀技巧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絡,閱讀時應根據閱讀目的靈活運用。為此, 筆者談談如何充分利用好閱讀材料提供的問題,加強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

一、 理解事實、辨認細節

此題型要求學生根據文章所提供的直接資訊選擇答案。

1、細節類題目常見的設問方式: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may be true/false except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esult of …?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事實細節題是根據特定文章的特定內容設計的.

2、找事實細節題的方法

1)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應學會用查讀法快速辨認和記憶事實或細節,即帶著問題在文章中查詢答案。

◎ 略讀閱讀材料,對全文有個大概的了解,掌握其大意。

◎ 按文章的題材,如議**、說明文、記敘文等及文章的篇章結構和有關的資訊詞,如for example, first, besides等**應該到何處尋找所需要的事實。

◎ 重點放在尋找所需要的細節上。快速跳讀全文,找到所需要的部分。然後放慢速度,細讀要查詢的內容。

2)略讀閱讀材料時,將注意力集中在與 who, what, when, where等問題有關的細節或數字方面。同時,對一些細節進行概括歸納,盡力記住這些主要細節,並留心它們所處的位置。

二、 理解主旨大意和歸納中心思想

此類題型是考查學生綜合事實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全文後歸納全文要點,概括中心思想。學生需要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抓住文章開頭的主題句或文章最後的結論,從而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的題目和中心思想。

1、主旨大意類題目的常見設問形式

1)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 tell us .

2)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about .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

4) the topic /subject discussed in this passage is .

5) the last paragraph is chiefly concerned with .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expres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2、找主題句

要想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或中心思想,最有效的辦法是先弄清楚整篇文章的篇章結構和每個段落的主題。段落的主題通常由主題句表示。主題句一般是段落的第一句或末尾一句,偶爾出現在段落中間。

有的文章無明顯的主題句,主題意思隱含在段落之中。

1)主題句位於段首。通常作者是先闡明觀點,後擺事實講道理。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在英語議**或說明文中,有60—90%的主題句是段落的第一句。

◎ 主題句出現以後,作者會用細節描述支撐前面的觀點,有些段落有明顯的引出細節的資訊詞,如:for example, first, then,finally, to begin with, 等等。在閱讀中盡量運用上述資訊詞確定主題句的位置。

如,從段落文章中的for example 可以斷定,前一句是主題句。

◎ 先徹底弄清主題句的句意,然後閱讀a、b、c、d四個選擇答案,選擇與主題句句意相吻合的答案。要學會排除干擾選項,如支撐細節和文章中未曾闡述的事實等。

2)主題句位於段尾。這是說明作者採用了先擺事實,後做結論的手法。

3)主題句位於段落的中間。主題句偶爾也出現在段落的中間。有時,段落的第一句只是過渡句,第二句才是主題句。

主題句也有可能是段落的倒數第二句、第三句,這種段落是從支撐細節開始,發展到結論(出現主題句)。然後又進一步用細節支援說明。

4)主題句隱含在段落中。有些段落沒有明顯的主題句,其中心思想包含在各個句子中,這就要求讀者依據已知的細節資訊,歸納出段落的中心意思。

三、 推理判斷

此題型要求學生根據全文所提供的事實及自己的常識,進行合理的邏輯推測,判斷作者的意圖,人物的動機、目的以及事情發展的前因後果等。

1、推理判斷類題目常見的設問方式:

1)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

2) what information will probably be provided following the last paragraph?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author encourages us to .

4) the passage implies, but doesn』t directly state that .

5) the author probably feels that .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we draw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2、在閱讀中作判斷或推理

歷年高考高考英語高考英語試卷分析

2008 遼寧高考英語試卷分析 2008 高考英語遼寧卷,體現了英語考試大綱的要求,即突出了語言交際能力的測試,高考試卷整體難度平穩,無偏 難 怪題。試題難度與2007年持平。延續了2007年的模式,突出了新考綱的要求。注重基礎知識,強化知識的運用。綜合性較強,對高中英語教學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一...

歷年高考高考英語高考英語的應試技巧

高考英語的應試技巧 劉娟萍近年英語高考遵循大綱 考綱,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加大了語言交際能力的考查,把語言放在盡可能真實的和不同的情景中考查,突出運用,體現人文精神。材料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有較高的信度,較好的區分度和較合理的難度。高考英語6大題型特點如下 聽力材料口語體特徵強,情景豐富...

歷年高考上海英語上海英語高考完型和閱讀解題技巧

上海英語高考完型和閱讀解題技巧 檢測學生在語言方面的基礎知識和運用能力是英語高考的主要目標,而完型填空和閱讀理解這兩部分集中體現了這兩點,所以這兩部分是英語高考中的重點題型,佔據了較大的分值,同時也是學生容易失分的部分。完型填空又稱綜合填空,是一種綜合性語言測試題,它不同於單純的語法或詞彙測試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