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教案

2023-01-11 10:12:04 字數 5549 閱讀 9556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

1.時間在流逝

總第17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時間有時指某一時刻,有時指時間間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規律運動的事物和現象可以估計時間。

過程與方法:經歷各種活動,感知.體驗1分鐘時間的長短,進而合理估計10 分鐘.1小時持續的時間。

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流逝的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意識到只憑主觀感受有時是不正確的。

【教學重點】感受時間流逝;合理估計時間。

【教學難點】客觀合理的估計時間。

【教學準備】大時鐘乙個,學生自帶鐘錶(小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帶領閱讀單元導語。

2.揭題:時間在流逝。(板書課題)

二.現在幾點了:

1.如果不看鐘錶,你能知道現在大約幾點鐘嗎?(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

2.可以根據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現象來估計現在幾點了?(分組討論估計的方法。)

3.匯報.交流估計方法。

4.要準確地知道現在的時間,該怎麼辦?(看鐘錶)

5.請看看鐘錶,現在幾點了?你們小組誰估計的最接近?

三.1分鐘有多長?

1.師出示大時鐘,結合敘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體驗一分鐘有多長?

a.集體閉上眼睛,體驗一分鐘,師看時間。

b.你們還可以找哪些活動,來體驗一分鐘?小組裡面先討論下,然後拿出時鐘或手錶,開始體驗活動。

3.匯報交流體驗方法和結果。

4.我們體驗了 1 分鐘有多長,那如果讓我們估計 10 分鐘持續的時間,或者是1小時持續的時間,你打算用那些方法?

四.過去多少時間了?

1.從上課到現在已經過去多長時間了?離這節課下課還有多長時間?

2.在學生估計後,師出示正確時間進行對照,讓學生發現有時自己的估計居然這麼不準確。

3.引導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麼時候你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什麼時候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

4.討論:時間是否真的如我們的感受一樣,有時候快有時候慢呢?

5.小結:時間是以不變的速度在流逝的,我們之所以會對時間有快慢的感覺,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們會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們沒興趣。

五.延伸:

1.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覺來計量時間,準確嗎?怎樣能比較準確地計量時間呢?

2.完成作業本作業。

板書設計:

時間在流逝……

體驗:一分鐘有多長?

時間有快慢嗎?

【教學反思】

2.太陽鐘

總第18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度會慢慢的變化,日晷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計時器。

過程與方法:觀察太陽光影在一定時間內長短和方向的變化;討論太陽光影是怎麼用來記錄一天的時間的;學習使用簡易日晷計時。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古人探索時間的過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型和**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太陽鐘計時的原理。

【教學難點】製作使用太陽鐘計時。

【教學準備】關於日晷計時的資料.立竿.製作太陽鐘的套材(小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如今,我們只需要看一看鐘錶就能知道現在幾點了。可過去的人們並沒有我們今天使用的鐘錶,在時鐘發明之前,古人是用什麼來計量時間的呢?(學生充分交流)

2.揭題:太陽鐘。(板書課題)

二、用太陽來計時:

1.關於古人利用太陽計時的資料交流。

如:一天是怎麼確定的?(古人用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就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

如:古時候一天分為幾小時?是怎樣劃分的?閱讀課本p52資料等等。

三、用光影來計時:

1.師:古代的人還常常用光影來計時。他們是怎樣做的呢?

2.引導思考:在太陽下,將一根木棒豎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會有乙個木棒的影子。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的方向.長短會花生變化嗎?

3.組織觀察活動。(課前老師畫一次影子,課中和學生再去畫一次,使用太陽鐘時還可以畫一次。)

4.如有錄象片段,可適當代替上面的觀察光影的活動。

5.討論:古人是怎麼利用太陽的光影來計時的?

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圖,解釋怎樣計時。

7.師結合日晷面介紹「時辰」資料。

8.師提供太陽鐘套材,小組合作組裝。

9.師介紹使用方法,學生嘗試計時。

四、延伸:

1.為什麼古人選用太陽來記錄一天時間的流逝呢?

2.太陽鐘在實際使用中會有哪些弊端?

板書設計:

太陽鐘資料:日晷

「天」「時辰」

3.用水測量時間

總第19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在一定的裝置裡,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製作水鐘用來計時。

過程與方法:記錄100毫公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根據記錄推測流10毫公升.50毫公升.300毫公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實驗觀察的重要性;激發研究用水計時的**興趣。

【教學重點】滴漏實驗

【教學難點】滴漏實驗

【教學準備】有關水鐘的資料.每個小組乙個鐵架臺.乙個漏杯.乙個量筒.裝300毫公升水的燒杯.電子錶,實驗記錄單,毛巾一塊。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在古代,人們還曾經利用流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呢?

2.揭題:用水測量時間。(板書課題)

二、古代的水鐘:

1.**用水計時的錄象資料。

2.學生獨立閱讀課本p54有關古代水鐘的內容。

3.嘗試解釋這些水鐘是怎樣計時的?

4.討論:古人是怎樣想到用流水來製作計時工具的?水鐘的字捉必須解決什麼問題?

三、滴漏實驗:

1.師出示滴漏實驗裝置,介紹課本p55上的滴漏實驗。

2.實驗一:記錄100毫公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

3.匯報交流實驗結果。討論:結果為什麼會存在差異。

4.根據自己小組的記錄結果,推測流10毫公升.50毫公升.300毫公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5.實驗二:測量記錄流10毫公升.50毫公升.300毫公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6.反饋:我們的推測與實驗結果接近嗎?想一想:為什麼?

7.引導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嗎?

能讓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嗎?

古人是怎樣保持水鐘裡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四、延伸:

在同樣的瓶子裡裝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公升水,所需要的時間將怎樣變化?

板書設計:

用水測量時間

古代的水鐘:受水型.洩水型

滴漏實驗:流100毫公升水需要( ),

推測:流10毫公升水需要(),流50毫公升水需要(),流300毫公升水需要()。

【教學反思】

4.我的水鐘

總20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通過一定的裝置裡,流水能夠用來計時;通過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鐘更加準確的計時。

過程與方法:設計製作乙個自己的水鐘;並用自己製作的水鐘嘗試計時。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科學製作帶來的樂趣;意識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到科學製作是乙個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

【教學重點】設計製作水鐘

【教學難點】控制漏水速度

【教學準備】一些以前學生製作的水鐘實物.學生自帶製作水鐘工具材料.鐘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回憶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古代水鐘和滴漏實驗。

2.師介紹以前學生製作的水鐘。

3.揭題:我的水鐘。(板書課題)我們能用兩個塑料瓶製成乙個能夠計時10分鐘的水鐘嗎?

二、設計「水鐘」:

1.我準備做乙個什麼型別的水鐘?

2.怎樣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來劃分10分鐘的時間刻度呢?

4.用畫圖的方法把我們的設計方案表示出來。

三、做乙個「水鐘」:

1.製作乙個滴漏。思考:怎樣製作乙個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標出時間刻度。

確定合適的滴水速度,用手錶計時,在容器壁上標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鐘和5分鐘時的水位刻度。

然後,依水位老推算時間,分別標出1分鐘~10分鐘的時間刻度。

3.小組討論後,進行製作。

四、用水鐘計時:

1.用做好的水鐘與鐘錶對照,我們的水鐘計時準確嗎?

2.討論:影響水鐘計時準確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狀.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劃分的準確度等。

3.思考:怎樣改進我們的水鐘?

4.實踐嘗試.改進。

板書設計:

我的水鐘

設計水鐘:受水型?洩水型?

製作水鐘:滴漏?刻度?

使用水鐘:準確嗎?

改進水鐘:哪些因素?

【教學反思】

5.機械擺鐘

總第21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同乙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麼製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過程與方法:重複觀察和測量擺鐘每分鐘的擺動次數;動手製作乙個單擺並觀察和測量單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情感.態度.價值觀:進一步理解重複進行實驗的價值;感受**計時工具的快樂。

【教學重點】動手製作乙個單擺並觀察和測量單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

【教學難點】通過觀測理解擺的等時性。

【教學準備】擺鐘乙個或擺鐘的錄象.學生自帶計時錶(小組).鐵架臺.棉線.鏍帽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複習前幾節課學習的幾種古老的計時方法,如:太陽鐘.水鐘等。同時指出還有很多類似的計時方法,如:一柱香.乙個沙漏等等。

2.師:雖然計時方法很多,但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鐘,擺鐘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鐘的精確度。揭題:機械擺鐘。(板書課題)

二、觀察鐘擺:

1.師出示擺鐘,設疑:擺鐘計時為什麼可以這麼精確呢?

2.觀察討論:擺鐘是怎樣來計量時間的?

3.測量:用秒錶測一測:擺鐘的擺每分鐘擺動幾次?

4.集體測量一次後反饋,問:鐘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相同嗎?

5.討論:課本中的記錄表為什麼要讓我們測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觀察我們的鐘擺:

1.師:我也做了乙個單擺(出示單擺),它每分鐘擺動的次數是不是也是一樣的呢?

2.學生猜測後,師帶領學生集體測量三次。

3.設疑:是不是所有的單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都是一樣的呢?

4.老師給你提供鐵架臺.棉線.鏍帽,你能做乙個擺嗎?

5.小組合作製作乙個單擺,並開始測量固定時間內,單擺擺動的次數。(課本記錄表上的時間間隔可以讓各小組決定,只要相同間隔就可以了)

6.反饋交流結果。

7.討論:你有什麼發現?

8.結合學生發現的(相同間隔時間段裡,單擺擺動的次數是固定的),指出:單擺的這個特性就是等時性。利用這個特性,人類發明了擺鐘,大大提高了計時的精確度。

四、延伸思考:

師可結合學生匯報:雖然每個小組的單擺都具有等時性,但不同的單擺之間,擺動的速度確是不一樣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下節課我們繼續研究。

板書設計:

機械擺鐘

單擺:等時性

【教學反思】

6.擺的研究

總第22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乙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五年級科學教案

第一課時種子發芽實驗 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過程與方法 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 記錄像響種子發芽的條件。情感 態度 價值觀 養成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對比實驗中控制某個條件的方法,研究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教學難點 能根據要求設計出自己...

五年級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沉和浮 1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對物體沉浮做出 並用實驗驗證,做好記錄。2 學會用切分和疊加物體的方法研究沉浮變化。情感 態度 價值觀 認識到用實驗驗證猜想,能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概念。教學重點 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質量和體積,沉浮狀態不改變。教學難點 幫助...

五年級科學教案

教材分析 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分六個單元,分別是 巧妙的用力 生命的延續 生物的進化 地表緩慢變化 礦產資源 工具與技術 一單元 一些工具可以輕鬆省力完成一些任務的方法,認識一些常見的簡單機械,知道可利用它們提高工作效率。通過觀察,分析了解各種簡單機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通過實驗 認識槓桿的特點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