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教案科學教案

2022-11-29 02:36:02 字數 5425 閱讀 6982

《放大鏡》教案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學會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

2、嘗試製作望遠鏡。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

2、了解凸透鏡的應用;

3、初步了解望遠鏡的構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人類對光學規律的認識與利用會為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2、樂於用所學的知識改善生活;

3、意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會給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好處。

教學過程設計:

一、玩水遊戲,激趣匯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玩水嗎?我們來玩幾種新的關於水的遊戲,好嗎?

2、講解玩水遊戲方法(實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畫報紙的乙個字上,透過水滴看字有什麼變化?

△透過盛水的玻璃杯看畫報紙上的字有什麼變化?

△把裝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畫報紙上,觀察紙上的字有什麼變化?

3、學生進行玩水遊戲。

4、學生交流在遊戲過程中的發現及問題。

5、提問: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類似的現象嗎?

二、親密接觸,認識凸透鏡

1、談話:大家都見過放大鏡嗎?你知道它是什麼樣的嗎?

2、學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鏡。

3、學生觀察各種凸透鏡片:用看、摸等多種方法。

4、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5、認識凸透鏡:這樣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放大鏡。

三、親手實踐,認識凸透鏡的作用

1、提問:你們知道凸透鏡有什麼作用嗎?

2、學生討論、匯報。

3、學生分組實驗:凸透鏡成像實驗。

4、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結果:凸透鏡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縮小的像。

5、提問:現在,你知道凸透鏡有哪些作用?

6、討論:凸透鏡為什麼會有這樣神奇的作用呢?

7、小結:光線射入凸透鏡時,方向發生了偏折。

四、聯絡生活,認識凸透鏡的用途

1、談話:小小凸透鏡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學生討論交流。

3、出示影象資料:凸透鏡的應用。

4、出示照相機實物,重點介紹凸透鏡成像作用在照相機中的應用。

五、製作望遠鏡,拓展延伸

1、談話:剛才,我們觀察研究了凸透鏡,認識了它的外形特點和作用,那大家再來看看這個透鏡(出示凹透鏡),比較一下,它與凸透鏡有什麼不同?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2、學生觀察、比較。

3、學生匯報、起名。

4、學生活動:透鏡組合看事物。

5、匯報、交流活動結果。

6、結合望遠鏡實物,小組討論、製作一架望遠鏡。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

過程與方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使用工具觀察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觀察到更細小的物體和更遙遠的物體。發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興趣。

重點: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

難點: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身體結構及比較全面地認識,並進行適當的記錄。

教學準備:

學生:昆蟲或昆蟲器官標本、放大鏡。

教師:有關昆蟲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課件、相關**裝置。

教學設計:

將學生分成12小組、根據昆蟲種類分成螞蟻、蝴蝶、蝗蟲、蠶娥、蜜蜂四個小方陣。要求每個小組繪製一張昆蟲圖。四開、課前篩選後挑四張備用。

教學過程:

一、看圖匯入

同學們,老師先請大家看一張**,請你猜猜這是什麼?(選取放大的昆蟲區域性,先第一次猜,然後縮小一次猜一次,直至全部呈現。)

原來這只是乙隻蒼蠅的區域性啊,放大後的昆蟲竞然有那麼奇特的結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放大的昆蟲世界。

幻燈出示課題《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二、放大鏡下的奇特結構

1、出示課前的昆蟲繪畫

課前老師請同學們畫了一些你們所熟悉的昆蟲,這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張,請大家仔細看看這些昆蟲,你覺得他們畫得正確嗎?(事先可以將學生的作品拍成**,如不清楚以**呈現)

交流,說說自己的看法。

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來看我們平時的觀察還不夠仔細,今天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種昆蟲,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看看與我們畫的昆蟲有什麼區別?

分組觀察

交流觀察後的發現

2、觀察昆蟲的觸角

看來大家以後的觀察還要更加仔細,另外為了觀察的要加清楚我們還可以借助工具幫助我們觀察。

出示放大鏡

要對乙隻昆蟲進行細緻的觀察我們可以對哪些部位進行細緻重點的觀察?

學生討論(眼、足、口器、觸角、翅膀)

同學們說得真好,在觀察時我們就要這樣有重點有目的,相信大家在接下來的觀察中能做得非常好。

為了檢驗大家是否能認真仔細的觀察我們先一起觀察乙個昆蟲的器官。

鼻子是我們的重要器官,昆蟲身上也有乙個鼻子,你知道是什麼嗎?

其實昆蟲的觸角就相當於我們的鼻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本小組昆蟲的觸角,並用圖把你所觀察的觸角畫下來.

分發放大鏡,分組觀察記錄

選取四張昆蟲觸角圖進行交流匯報

(針對觀察較仔細的同學獎勵小小科學家獎章)介紹有關昆蟲觸角的知識。

3、觀察其他的部位

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這些昆蟲的觸角,大家觀察得非常認真仔細,也有了很大的發現。接下來請你們小組再選擇乙個部位,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並用圖把它畫下來。

分組觀察

交流發現(給予卡片獎勵,介紹相關知識)

4、你還有想繼續觀察的地方嗎?說說你的想法

小結:由於時間關係課堂上我們只能觀察那麼多,課後大家可以交換昆蟲進行觀察,也希望大家能將觀察到的新的發現記錄下來,現在請各小組將標本和放大鏡先拿到上面。

三、觀察日記「蚜蟲和它的天敵-草蛉

剛才我們觀察的是昆蟲的標本,如果我們走到大自然中去,在它們活蹦亂跳的情況下去觀察它們,在蔚藍的天空下,在昆蟲的歌唱聲中去觀察,一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一定會發現更多的秘密。

1、出示教材中的觀察事例「蚜蟲和它的天敵-蚜蟲」

這是其他同學的觀察日記,看了他們的日記後,你們有什麼想法?

2、研究性課題報告「月季蚜蟲的防治研究」展示

同學們,今天我還給大家帶來乙份特殊的禮物,這是我們學校的小朋友觀察了月季花上的蚜蟲後做的乙份小課題研究報告。

展示課題報告(**同學的錄音)

課堂延伸

《放大鏡下的晶體》教案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認識周圍常見物質的晶體,知道物質內部是有一定結構的,晶體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

2.激發學生了解和探索晶體世界的興趣。

3.用放大鏡觀察常見物質的晶體,並用圖進行記錄,培養學生準確畫圖的能力。

4.了解晶體用途。

5.在欣賞各種晶體的過程中,滲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學準備】

1.分組材料:放大鏡、糖、食鹽、鹼麵、味精、燒杯、滴管、玻璃片、學生活動手冊。

2.演示材料:礦物質晶體的實物和**。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教師出示一些礦物的晶體,如水晶、黃鐵礦、方解石和雪花的實物或**讓學生觀賞。

2.讓學生描述這些晶體的不同和共同特徵。

3.小結:這些物質,雖然它們各不相同,但都是有規則的幾何形體,人們把它們叫做晶體。晶體是自然界中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過去我們在「岩石和礦物」一課也曾經接觸過一些晶體。

在自然界中很多固體的物質都是晶體,但大部分都是我們的肉眼看不見的,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到,今天我們就用放大鏡來看看它們的真面目。

二、觀察晶體

1.白糖、食鹽或鹼麵是我們經常用到的。今天我們來仔細觀察它們。

2.用肉眼觀察白糖、食鹽或鹼麵,說說它們是什麼樣的;再用放大鏡觀察看看它們又是什麼樣的。

3.匯報交流:在放大鏡下看到的白糖、食鹽和鹼麵的樣子。

三、製作晶體

1.我們自己也來製作晶體。

2.我們在四年級時怎樣分離食鹽和水?用了哪些方法?

3.小結:我們分離食鹽和水的方法是減少水分,即把食鹽溶液風乾或加熱使其水分蒸發,使食鹽重新析出。另外還有一種製作晶體的方法是降低溫度法,即先把某種物質的溶液加熱製成飽和溶液然後冷卻,使物質重新析出。

4.自然界中有的晶體是從溶液中得到的,如海水蒸發可以得到鹽的晶體。有的晶體是在一定壓力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岩漿冷卻後形成的礦石晶體。今天我們在課堂上的製作方法是減少水分法。

步驟如下:先製作食鹽、白糖或鹼麵的濃溶液,然後滴一滴在玻璃片上,讓其蒸發。為了蒸發得快,滴後要輕輕晃幾下,讓溶液擴散得薄而均勻,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

也可以用夾子夾住玻璃片在酒精燈上加熱烘乾,加熱時玻璃片離火焰要遠一些。在溶液蒸發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觸控它。

5.分組製作晶體:學生用白糖、食鹽或鹼麵溶液在玻璃片上製作晶體。

6.觀察:用放大鏡觀察自己製作的白糖、食鹽或鹼麵晶體,並畫圖記錄。

7.對製作晶體的活動進行小結。

欣賞更多的晶體,介紹晶體的用途

1.欣賞更多的晶體:教師用實物或多**課件向學生介紹各種各樣的晶體。

2.講解:晶體不僅美麗,用途也很廣。如紅寶石晶體激發後能發出雷射,叫做雷射晶體。

例如,雷射電視、雷射彩色立體電影、雷射雷達、雷射手術刀等都是雷射晶體的成功運用。半導體晶體廣泛運用在電子產品中,我們今天的隨身聽、超薄電視和膝上型電腦等電子產品中都使用了半導體晶體。如果沒有這些半導體晶體,我們就不能看到高畫質晰度的電視,也不能清楚地聽到遠在大洋彼岸的親人傳來的聲音。

此外,光纖通訊技術也離不開半導體晶體。利用這種晶體做光源,人們就能在一根頭髮絲般的光導纖維中傳遞幾十萬路**或幾千路電視,從而大大提高資訊傳遞的數量和質量。

3.小結:晶體的用途還很多很多。晶體是一類美麗、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體。

它既具有特殊的結構,又有著優異的效能。但是,迄今為止,人們對它的認識猶如冰山之一角,還有許多未知領域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課外延伸,了解有關晶體的知識,觀察身邊更多的晶體。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科學概念:

1、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具有一定的結構。

2、顯微鏡是精密觀察工具

過程與方法:

1、學習製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2、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

3、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麼不同。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養成細緻觀察、詳盡記錄是重要的

2、培養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

3、懂得由於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

【教學準備】分組實驗材料: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顯微鏡、放大鏡。

教學方法:

1、教師演示法

2、分組實驗法

3、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如果用上顯微鏡又能看到些什麼?這節課我們就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板書課題: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六年級科學教案

鐵生鏽與水和空氣都有關嗎?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 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鏽是一種不同於鐵的新物質。2 通過對比實驗,鐵生鏽的原因。3 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培養證據意識。教學重點 認識鐵鏽是不同於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教學難點 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並能堅持觀察記...

六年級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一課小草和大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比較小草和大樹 活動目標 1 能用放大鏡等工具對植物進行細緻的觀察,並用圖和文字進行記錄。2 能正確地描述幾種常見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點。3 能夠在自己研究的基礎上,與其他同學共同概括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特徵,並能舉例加以說明。4 ...

六年級科學教案

2009 2010學年的第二學期 一 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由 微小世界 物質的變化 宇宙 和 環境和我們 四個單元組成。微小世界 單元,將引領學生經歷從肉眼觀察到放大鏡觀察,再到顯微鏡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觀察豐富多彩的昆蟲 晶體 細胞及微生物,使他們既了解人類觀察工具的發展歷程,又對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