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023-01-11 07:36:02 字數 2227 閱讀 3572

古典詩歌表現手法系列鑑賞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外國語高階中學張輔良 0931-*******

郵編:730010郵箱:

在古典詩歌中,對比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是指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以達到強烈的表達效果,或使對立的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啟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構成對比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在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對比方式有動與靜的對比、虛與實的對比、今昔盛衰的對比、哀與樂的對比等,它們方式雖各異,但表達效果一樣的,都是為了增加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一、 動與靜的對比

動靜的結合是寫景的主要手法,在詩中把景物的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描寫以形成相互對比,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境。如李白在《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中,後兩句兩岸相對的青山和駛來的一片孤帆形成動靜對比,一靜一動,動靜相間,相映成趣。

二、 虛與實的對比

在古典詩歌中,虛與實是相對出現的,一般而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

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

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乙個虛象。詩云:

「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

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並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淒涼,物是人非之感。

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雲:「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現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

顯然不是發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

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中雲:「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後的景物:

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想的未來之境。今夜中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詩歌中的「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實;《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淒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

詩歌中虛景和實景的關係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虛景和實景的關係,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實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

三、 今昔盛衰的對比

詩歌內容的今與昔的對比,常常表現在一些以古諷今的詩歌中,通過昔盛今衰的對比,以形成強烈的表達效果,達到諷勸的作用。如劉禹錫《台城》:「台城六代竟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全詩以台城這一元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淒涼景象形成了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四、 哀與樂的對比

在古典詩歌中,感情上的哀與樂的同時使用,往往形成對比,產生強烈的表達效果。如李約的《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含蓄地抒發了農民盼雨心憂如焚之情。第四句寫朱門心憂春陰(雨)使管弦受潮而影響其享樂,前兩句寫農民祈雨的場面,後兩句寫朱門歌舞的情景,前者憂,後者樂,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語言含蓄,極具諷刺性。

對比作為一種常用的表現手法,在古典詩歌的表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準確把握這一手法,對我們鑑賞詩歌無疑是有幫助的。

古典詩歌常見的景物描寫手法與作用

寫景狀物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內容之一,所以鑑賞詩歌,除了讀懂字面語意,提公升思想素質和審美情感,還必須關注詩人用語言寫景狀物的形式與技巧及其作用。鑑賞古代詩歌中的描寫,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見的鑑賞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寫 正面描寫中光影色彩的渲染和側面描寫中的襯托 動靜結合 點面結合 虛實結合 遠近高低觀...

詩歌中主要修辭手法的作用

比喻 使事物生動 形象 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化無形為有形。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擬人 把物賦予人的思想感情或動作行為使物具有某種情感,便於抒發某種感情。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排比 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氣勢 加強語氣 一氣呵成 突出強...

詩歌鑑賞中幾種常見的表現手法

1.襯托 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今夜鄜 f 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杜甫 月夜 頸聯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可以是人襯托人,如 秦羅敷 中藉 行者 少年 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