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三年級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第一單元《動物與環境》教案

2023-01-10 05:27:03 字數 4768 閱讀 1549

第一單元動物與環境

單元備課:

教材地位

本單元是青島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科學六三制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動物與環境》。是在一年級「動物感知環境」中的《動物的眼睛》、《動物的鼻子》、《動物的耳朵》、《觀察蝸牛》四課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動物通過**、四肢、翼、鰭、鰓等接觸和感知環境。為高段「動植物之間、動植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關係」奠定基礎。

因此本單元內容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課標要求

這一單元是基於課標《生命科學領域》第9部分「動物能適應環境」中的9.1《動物通過不同的器官感知環境》的學習內容,來組織這節教學內容的。課標中指出活動建議:

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驗等多種途徑,認識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的關係,以及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等;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

9.1這個學習內容分成兩個學段的學習目標。在1-2年級段的學習目標是:

舉例說出動物可以通過眼、耳、鼻等感知環境。3-4年級段的學習目標:舉例說出動物通過**、四肢、翼、鰭、鰓等接觸和感知環境。

學情分析

七八歲的孩子天生喜歡一些小動物,也懼怕一些樣子怪異的動物;對熟知的一些動物,它們的棲息地、食性、運動方式等生活習性知道一些,但也多數是兒童生活經驗積累的直觀印象。

鑑於三年級兒童的科學學習應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活動設計上,要盡量提供能夠直接觀察、體驗和感知的**、**、模型等資源,要突出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活動性和實踐性。

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初步了解、簡單描述動物的**、四肢、翅膀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特點及功能。知道動物適應季節變化的方式。

2科學**: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能通過欣賞、觀察、實驗、遊戲體驗等多種方法,從具體現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3、科學態度:學生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對常見動物的觀察興趣,願意傾聽和獲取他人資訊,分享自己的發現。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意識到保護身邊的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通過親歷觀察、實驗活動,感知科學就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驗的多種途徑,來認識動物各部分的形態、結構與功能,以及動物與適應環境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指導學生去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與精彩。

1.動物的四肢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初步了解、簡單描述動物四肢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特點及功能。

2科學**: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能通過欣賞、觀察、實驗、遊戲體驗等多種方法,從具體現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3、科學態度:學生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產生對常見動物的觀察興趣,願意傾聽和獲取他人資訊,分享自己的發現。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意識到保護身邊的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通過親歷觀察、實驗活動,感知科學就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

重點難點:

本課重難點是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驗的多種途徑,來認識動物四肢的形態、結構與功能,以及動物與適應環境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指導學生去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與精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1、調查了解:同學們,家裡養過寵物嗎?都養過什麼樣的寵物?誰能給同學們分享一下。(從愛護動物的角度,適當評價一下學生的愛心。)

2、提問題,看**:今天,老師帶給你們一段走進動物的世界的**,仔細觀察看看**裡都有哪些動物,它們又都在幹什麼?(獅子在奔跑,大象在行走,小貓在爬樹等),它們靠什麼運動呀?

都有幾條腿?(放**)

設計意圖:通過看**喚起學生對動物四肢的好奇心,進而引發學生對動物四肢特點的深入**。

3、引入課題:在科學上,我們把動物的4條腿叫動物的四肢,兩條前腿叫做前肢,兩條後腿叫做後肢。(提供袋鼠、羚羊帶有標識四肢的**)。

這些四肢的動物,它們有趣的地方在**,又有什麼本領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趣的《動物的四肢》。(板書課題)(課件展示貓的帶有標識**)

(二)、活動過程

活動一:觀察貓的足,說一說貓足的結構特點。

這個活動從整體感知-細緻觀察-深化認知三個層次上來進行**活動:

1、整體感知:指導學生根據平時觀察:說一說貓的四肢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了解學生已有認知水平)

2、細緻觀察:教師提供貓的真實**(動態和靜態的),然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貓的四肢,匯出貓足的概念。貓有兩條前肢、兩條後肢,四肢的最前端叫作」貓足」。

小組**活動:各小組對貓足兩組真實**和製作模型(橡皮泥自製教具)認真觀察,教師指導學生發現貓足上有什麼?重點說一說爪子和肉墊(脂肪質)的特點。

設計意圖:觀察、觸控貓足模型,感受爪子的鋒利、肉墊的柔軟和彈性(為真實感受,也可以引導學生摸一摸自己手掌肌肉的柔軟和彈性);數一數前肢和後肢各有幾個爪子(意識到細緻觀察會有新的發現)。

拓展活動:看**(貓足前五後四),深入**貓足其他的形態結構,發現貓前肢各有五指,後肢各有四趾(前五後四)等。

3、深化認知:貓有哪些高超的本領呢?看幾個**(彼此對打能捉鼠、活動會爬樹、走路捕食靜悄悄,高處跳下不怕摔……)

(1)連一連:(活動利用教材2頁中提供的**資源,加以修改)貓的哪些本領主要和爪子有關,哪些本領又主要和肉墊有關呢?分別用線連一連,說說為什麼這樣連?

活動中也可提公升處理貓足的爪子和肉墊其他本領「…… ……」(如爪子還有散熱、清潔的本領;肉墊可以感應外部事物與環境等本領)。

設計意圖:這個連一連的活動,就把貓足形態結構與具有的功能建立了聯絡,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幫助學生建構了思維導圖,把低年級學生不易表達的關係清晰呈現出來,起到了腳手架的作用。

(2)根據教材中的泡泡語「我們來模擬貓足的肉墊試一試」消音、防滑功能。(利用學生們最常見也最熟悉的樂高玩具,親自體驗、仔細觀察感受實驗現象)展示學生實驗過程材料的**。

(3)做遊戲:模擬貓悄無聲息地走路或奔跑,對比體會肉墊的消音、防滑功能。(模擬方法可以創新)

(放上課**展示)

設計意圖:中年級兒童更樂於參與直觀、形象的遊戲體驗活動,能在活動體驗中感受動物形態結構所具有的功能,使學生意識到動物因為有這樣的形態結構,才有其那樣的功能與本領。這樣有利於學生在因果聯絡中建構科學概念。

(4)認知拓展:貓的爪子還有乙個特點就是能伸能縮,平時玩耍、奔跑、洗臉時爪子是縮進去的,攀爬、捕食時爪子是伸開的,貓的四肢的運動是靠各器官配合完成的。

活動二:說一說,其他動物的四肢有什麼特點。

過渡語:同學們,我們知道貓的四肢本領很大,那麼其它動物會有什麼樣的四肢,又會有哪些特點及本領呢?

(1)找特點:教師提供青蛙、猴子和鱷魚的**模型,放手讓學生在比較觀察中描述這些動物四肢的不同特點(鱷魚的四肢短粗有力,後肢趾間有蹼,前五後四;猴子四肢細長,指(趾)間分開,多數指(趾)間對握,行走靈活,前五後五;青蛙前肢短小,後肢發達且比前肢長而健壯,趾間由蹼,前四後五。)(分別展示**)(放猴子嬉戲老虎的**)

(2)演一演:青蛙、猴子和鱷魚分別是怎樣運動的?(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學蛙跳)

(3)看一看:通過**再現這些動物不同的運動方式,(以蛙跳**為例)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指導學生了解適合動物爬行、 攀緣和跳躍等運動方式,需要四肢特點是不同的,並初步認識它們的生活環境與四肢特點是密切聯絡的。

(放**:蛙跳)

活動三:動物的四肢是怎樣適應環境的?

過渡語:鱷魚因為有了短粗的四肢,能在水陸兩地自由的爬行,猴子因為有了細長有力的四肢能在森林裡靈活擺盪;青蛙因為有了健壯的後肢能在池塘邊跳躍捕食,那麼生活在高山、草原、森林、海洋中諸多動物們,它們的四肢又是怎樣適應環境的呢?

1、創設問題情境(出示**)(以**羚羊、獵豹為突破口):羚羊生活在草原、高原荒漠地帶,那裡常有獵豹或狼群出沒,羚羊怎樣才能活下來呢?啟發學生觀察思考:

羚羊要想擺脫獵豹或狼群的追捕,必須善於奔跑,才會生存下來,因此必須擁有細長健壯的四肢。反過來想,獵豹又是怎樣適應環境,需要怎樣的四肢才會捕到食物呢?

2、參照羚羊、獵豹適應環境的例子,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描述海龜、猩猩、袋鼠等動物適應環境的四肢特點。(欣賞袋鼠跳躍、海龜遊弋的**,讓學生感受動物的神奇)。

(三)拓展活動

了解腳掌的哪些特點讓駱駝適合在沙漠中行走。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觀察駱駝腳掌的特寫**或**,認識到駱駝腳掌寬大、厚實,讓自己不容易陷進沙漠裡,腳掌厚可以隔熱,保護腳不被高溫的沙子燙傷。(兩張駱駝腳與沙漠的**)

建議:不侷限於教材,也可以指導學生了解馬蹄、大象等動物四肢的特點以及是如何適應環境的。

(四)梳理提公升(結束語短片)(**並茂)(放**)

結束語和仄押韻,朗朗上口,高度概括了動物四肢結構特點,彰顯動物的多樣性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為學生所喜聞樂見,教育價值又不言而喻。

板書設計:

動物的四肢

(劃線:適應)環境

反思:2.動物的**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舉例說出動物通過**接觸和感知環境;初步了解動物的**特點是與其所處環境是相適應的。

2.科學**:能通過模擬實驗,感知體驗動物**的特點;能將動物**的特點與其所處環境建立聯絡,簡單解釋動物怎樣通過**適應環境。

3.科學態度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動物**表現出**興趣;願意傾聽、分享他人的資訊、樂於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增進對動物的了解,逐漸喜愛動物,增強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蒐集資料、觀察、模擬實驗等活動,了解動物**表面特點;說出動物通過**能夠接觸和感知環境。

教學難點

進行模擬實驗,感知並體驗動物**的特點,並將動物**的特點與其所處環境建立聯絡,試著解釋動物是怎樣通過**適應環境的。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小魚、氣球

學生:洗潔精、毛巾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不同的動物生活的環境不同。動物**的哪些特點能幫助它接觸和感知環境呢?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1.1 科學是什麼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肥皂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2 學會歸納 總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學科學 用科學 做科學的科學志趣。3 小組合作,運用 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4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 確定自己小組研究的問題並知道...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三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畫 一 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 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 性活動。二 教材分析 科學 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 尋訪 觀察活動 為主線展開的。第一單元是對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植物 第一課我看到了什麼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裡,是有生命的物體。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於觀察的進行。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借助放大鏡 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情感 態度 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