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2022-12-24 09:00:04 字數 5737 閱讀 3784

第一單元植物

第一課我看到了什麼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裡,是有生命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於觀察的進行。

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借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上獲得的資訊是有限的,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

【教學重點】了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對大樹的觀察要指向生命體這個核心概念。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一些觀察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引言

1.校園裡、大路旁、山坡上……到處我們都能看到植物,同學們對校園裡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讓我們從身邊的熟悉植物——大樹開始觀察研究吧。

二、看**上的大樹

1.教師講解:這是一幅梧桐樹的**,請大家仔細地看圖,你能發現有關這株梧桐樹的哪些特點? (你能發現幾點?)

三、回憶中的大樹

四、觀察真正的大樹

第二課校園的樹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的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幹、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的環境裡,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的觀察描述和比較後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的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乙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的方法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三、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第三課大樹和小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小草和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大樹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植株的高矮、莖的粗細和質地。

【教學重點】找大樹和小草的相同點,體會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小草,最好有三葉草(黃花酢漿草)和狗尾草;一條樟樹枝和它的果實、葉片。

【教學過程】

一、認識常見的小草

1.師生交流:在校園裡不僅有高大的樹木,還有低矮的小草。我們認識這些小草嗎?這些小草長在校園的哪些地方?

2.教師指導:對不知名的小草怎麼認識?提供認識的方法及資料。

二、觀察記錄狗尾草

三、比較樟樹和狗尾草

1.引導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比較樟樹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第四課觀察水生植物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的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教學重點】利用維恩圖總結水生陸生植物作為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教學難點】**水生植物適應水生環境的結構特點。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蘆和金魚藻,乙個水槽,一張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常見的水生植物

二、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

三、比較水葫蘆和金魚藻

四、比較水葫蘆和狗尾草

第五課植物的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的葉是多種多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徵。

【教學重點】開展觀察葉生命現象的活動,建構起葉也是有生命的科學概念。

【教學難點】是否是同一種樹葉的判斷。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同一種植物的新鮮葉和落葉。

教師準備:一條有大小不同葉片生長的樹枝。

【教學過程】

一、統計收集到的樹葉

二、觀察比較樹葉

三、觀察葉的生命特徵

第六課植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植物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些變化比較明顯,有些變化不太明顯。

【教學重點】觀察記錄描述植物的變化。

【教學難點】堅持記錄完成一棵植物的變化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怎樣觀察植物的變化

二、觀察葉的生長變化

三、實地觀察記錄植物的莖、葉

第七課植物的共同特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植物按生存的環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教學重點】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資料來總結植物的一些特徵。

【教學準備】

教師: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植物一生的**;

學生: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比較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比較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點

第二單元動物

單元目標

科學概念

1、 生命體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徵———都是由物質構成的,都有新陳代謝活動,能適應和影響環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進行生長發育。

2、 地區上有很多種不同種類的動物,它們和植物一起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的生命世界。

課時計畫:本單元每課用乙個課時完成,整個單元用九課時完成,其中兩個課時為機動課時,用於查漏和單元總結。

【教學目標】

動物具有多樣性,動物的生存依賴於環境,不同的環境中生長著不同的動物。

【教學重點】在回憶和整理已有的對小動物的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去尋訪、親近、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

【教學難點】避免學生在尋訪過程中過分關注某一種小動物。

【教學準備】

1、 在校園裡準備一塊可供學生尋訪小動物的場地(最好教師提前尋訪一遍)。

2、 設計簡單的記錄表,供學生參考。

【教學過程】

一、理解小動物

二、回憶和整理已有的對小動物的經驗和知識

【教學目標】

1、 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 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內以躲避危險等。

【教學重點】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教學難點】學生觀察過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資訊的整理。

【教學準備】

1、 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 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蝸牛

二、觀察蝸牛的身體。

三、觀察蝸牛的運動和反應。

四、飼養蝸牛

【教學目標】

蝸牛有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洩。

【教學重點】經歷觀察蝸牛吃食、休眠、排洩的過程,體會觀察對獲取資訊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生表現自我的慾望與傾聽他人意見的衝突。

【教學準備】分組:2-3只餓了的蝸牛,菜葉、蘋果片、餅乾、等食物,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交流飼養蝸牛的經驗和發現

二、觀察蝸牛吃食

三、觀察蝸牛排洩和呼吸

四、繼續觀察蝸牛

【教學目標】

1、 蚯蚓有其適應環境的身體結構。

2、 蚯蚓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如對外力刺激的反應、對水的反應。

【教學重點】經歷對蚯蚓的觀察,初步理解動物身體結構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對蚯蚓的細緻的觀察,對蚯蚓身體結構的認識。

【教學準備】每組:幾條蚯蚓,乙隻淺水碟子。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蚯蚓

二、觀察蚯蚓的身體

三、觀察蚯蚓的運動和反應。

四、比較蚯蚓和蝸牛的相同和不同

【教學目標】

1、 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

2、 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礁,胸上長有六隻腳。

【教學重點】經歷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的過程,初步體會動物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觀察螞蟻過程中不干擾螞蟻,室外觀察螞蟻的安全性。

【教學準備】

每組:少許麵包,少許白糖、和死掉的昆蟲,放大鏡。

教師準備:裝在玻璃瓶裡的螞蟻、白志、放大鏡、小盆子、小石塊。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找螞蟻

二、觀察螞蟻

三、交流發現

【教學目標】

1、 魚類有適應水生環境的結構,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徵。

2、 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

3、 金魚和螞蟻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徵。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金魚的生活,了解水生動物與陸生動物的相同和不同。

【教學難點】學生有想法時用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

【教學準備】每組:2-3條金魚,裝載玻璃缸裡。1只滴管、少許使用色素調製的紅水、少許魚食。

【教學過程】

一、了解魚類的生活環境

二、觀察金魚的外形和運動

三、觀察金魚的吃食和呼吸

四、比較金魚和螞蟻的相同和不同

【教學目標】

動物的個體形態不同,生活環境也不同,但是動物具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境裡,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命,會排洩廢物,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會生長發育,會繁殖後代。

【教學重點】整理已經觀察、分析、和研究的結果,進行概括和總結,共同的除動物的共同特徵。

【教學難點】學生提供的資訊是否有證據支援,學生無證據資訊對整理的干擾。

【教學準備】蝸牛、蚯蚓、螞蟻、金羽的**;四種動物議政的**。

【教學過程】

一、討論動物的共同特點。

二、感受生物的多樣性

三、總結生物的共同點

四、討論人與其他動物、植物的共同特點

第1課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教學目標】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學準備】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第2課誰更硬一些

【教學目標】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韌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教學重點】比較材料軟硬的方法。

【教學難點】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徵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木頭、紙、金屬和塑料各兩根,鐵、銅、鋁等金屬片各一條,砂紙、玻璃杯、熱水。

【教學過程】

一、比較硬度

二、認識金屬

三、飲料罐的故事

第3課比較柔韌性

【教學目標】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後,不易折斷的性質。

【教學重點】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教學難點】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三、認識塑料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迴圈使用

第4課它們吸水嗎

【教學目標】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1.1 科學是什麼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肥皂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2 學會歸納 總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學科學 用科學 做科學的科學志趣。3 小組合作,運用 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4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 確定自己小組研究的問題並知道...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三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畫 一 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 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 性活動。二 教材分析 科學 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 尋訪 觀察活動 為主線展開的。第一單元是對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蘇教版

小學備課本 學校 科目科學 班級三年級 冊次三年級上冊 教師2011 2012年度上學期 課程表2011 2012學年度上學期教師 小學二 一一年九月一日 教學進度計畫表教學進度計畫表 2011 年9 月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一 我們都是科學家 1 科學是什麼 2 做一位小科學家 二 我眼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