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新生兒護理

2023-01-07 20:33:03 字數 5083 閱讀 9031

新生兒護理(一)

一、要給寶寶準備的東西

1. 倍潔寧聚維銅碘溶液(婦保有配):用來給寶寶的臍帶消毒

2. 鞣酸軟膏,用來護紅臀,婦保有配

3. 臉盆:建議兩個,寶寶臍帶沒有脫以前用比較方便

4. 寶寶浴盆,建議兩個,不一定用護網:寶寶臍帶脫了以後洗澡用。洗澡頻率:最好每天洗澡,冬天起碼2-3次/周

5. 消毒棉花棒:一開始的時候至少準備5包,婦保超市買。

6. 爽身粉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爽身粉含鉛過多,建議不用。現在醫院都已不用,即使要用也不能用在屁股上

7. 寶寶沐浴露8. 寶寶潤膚油,用來做撫觸,最好不要用礦物油,象普通的貝親之類都是礦物油

9.尿片

棉布尿布:長1尺5,寬1尺8,折成4層即可;

紗布尿布:建議洗滌4-5次後淘汰(因為會有碎纖維);

二、第一天要注意的問題:寶寶會吐羊水

這個時候寶寶的賁門還開著。寶寶的胃只有30ml。

對策:讓寶寶側著睡,左右側輪著來,定時翻身。晚上一定要側睡,醒的時候仰睡,吐了馬上仰睡。

對策:如果發現新生兒想吐羊水卻吐不出來,可將新生兒足部抬高,使身體呈45度頭低腳高形,用空掌拍新生兒背部,使新生兒產生振動感,可輔助新生兒吐出羊水,新生兒吐出羊水後哭聲響亮即可

做新生兒撫觸也可以促進羊水排出。

三、第二天要注意的問題:寶寶開始吐奶

喂好奶,讓寶寶趴在媽媽肩膀上,手心空心拍脊背,震動把空氣拍出,以確定其打嗝。拍不出來,一直抱著走10-15分鐘

解決吐奶的問題十分重要:前面的幾天一定要解決寶寶吐奶的問題,否則寶寶會吐奶好幾個月。

寶寶還是要側著睡,防止肺炎。

插話:定型小枕頭不好,第乙個月一定不要用,否則寶寶就老是盯著天花板了。要讓寶寶的視角更廣一些,這樣也有助於寶寶的頭型長好。

寶寶在6個月以內經常會出現回奶,每次喂完奶,應將寶寶豎起,趴在肩上,用空心掌輕輕拍寶寶的背部,以排出空氣,聽到寶寶打嗝一樣的一聲出來後,那就不會有問題。記得睡覺時要讓寶寶側睡,這樣奶流出來,之後擦掉就可以。如果仰睡,萬一我們都沒留意,那很可能會誤吸入氣管或者順著咽鼓管流到中耳,就可造成中耳炎、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可引起窒息。

如果回奶的厲害,應將寶寶腳抬起,低頭,還是用空心掌拍背部。

這裡注意時寶寶3個月以內其實沒必要用定型枕,因為定型枕寶寶不容易側睡,只要折個2公分的毛巾就可以了,乙個姿勢睡覺不要維持太久,要給寶寶左右翻翻,保持頭型。

四、第二天要注意的問題:新生兒紅斑

引發原因:往往是新生兒過度保暖引起

很多爸爸媽媽特別是家裡老年人總有個觀點,小孩要穿的暖和,其實不是的,寶寶是不能捂熱的。一般在婦保會發兩件衣服,一件內衣,1件連體衣。病房內溫度一般都是22度左右,所有這兩件衣服穿上後,外面還有個包被,再蓋個被子就已經足夠了,如果家長還要再加衣服,就很有可能溫度過高而導致嬰兒出汗過多出現新生兒紅斑。

這裡我們就要學會量體溫。寶寶量體溫一般是放在頸後,這樣寶寶頭朝後仰能夾住,量3-5分鐘。一般出生後4小時要量第一次體溫,正常是在36.

5-37.5,而最佳體溫則是36.7-36.

9。如果發現溫度高,就把抱被解開,甚至可以直接蓋在身上不用包。如果體溫低,6小時後還是上不去,最有效有原始的是把寶寶衣服脫光,直接貼在媽媽或者爸爸的**上,一定是肌膚相接觸才有效,可以很快給寶寶暖溫。

發現已經有紅斑了,就少蓋點,一般兩三天就會好。紅斑一般發生在出生後第二天。以後媽媽回家了,也要每天早晚各一次堅持給寶寶量體溫,會及時發現問題。

產後六小時寶寶有個復溫過程,因為母親體內的溫度和外界的溫度相差很大。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適當多蓋些東西。

約4小時的時候,量體溫。如果體溫在36.5 到37.5,則到了正常體溫(最佳體溫在36.7-36.8)。如果到了這個溫度,就可以少蓋一些了。

關於包被,夏天出生的寶寶,六個小時後,體溫正常了,不要包著寶寶,就直接蓋在寶寶身上。這樣寶寶比較方便活動,也有利於散熱。

手摸寶寶背部上方,如果熱氣騰騰,則表明寶寶太熱了。

插話:親戚朋友送的鮮花,不要放在病房裡,以防止寶寶花粉過敏。

回顧:吐奶和紅斑的問題,只要一開始護理好,以後不會再出現。

目前病房室溫20-22度,寶寶穿毛衫+外套蓋薄被即可;

一般是大人穿多少,寶寶穿多少即可;

新生兒出生6小時內要密切注意體溫,正常範圍36.5-37.5度,最佳體溫:36.8-37度;

體溫偏低處理:寶寶和父母除去衣物,讓寶寶直接在父母胸腹部取暖;

剛洗完澡可適當多蓋一點。

五、第三天要注意的問題:生理性黃疸

一般第三天出現,第五天達最高峰,2週內消退; 出

現時從頭到腳,退去時從腳到頭;

胎糞解得越早,黃疸降得越快,所以盡量讓寶寶多吃多拉,3天內排空胎糞;

出生2週後仍有黃疸,但僅侷限於眼白,可在兩次母乳間喂少量葡萄糖水,促進排洩;

若臉部仍有黃疸,有可能為母乳性黃疸,要去醫院。

剛出生的嬰兒很容易出現黃疸的現象,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體內膽紅素過高而引起的一組疾病。因為嬰兒在媽媽肚子裡是通過臍帶接受營養的,一出生,會立馬剪斷臍帶,以隔斷母體內帶出的紅細胞,但是還會由於紅細胞破壞增多(胎兒在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因此紅細胞生成過多,出生後相對過剩)和新生兒肝臟尚未發育成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有限而引起黃疸。這種通常是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擔心,只要處理得當,不轉化為病理性黃疸就可以。

為盡快退去黃疸,一定要讓寶寶多**,增加腸胃蠕動,促使寶寶盡快排除胎便,72小時內要把胎便排空,如果很好的在3天內排空胎便,就不容易發生黃疸。如果出現黃疸了,一般是3天後,頭上開始,然後胸部,腹部,大腿小腿,5-7天後,從下至上會一次退去,腿和腹部都退下,就沒問題。80%的膽紅素是通過大便排出,還有20%是通過**表層,所以還要讓寶寶曬曬太陽,早上10點或者下午3,4點的太陽比較合適,如果都是陰天,用燈多照照。

一般7-14天會全部退完,如果還沒有退完,可以在兩次餵奶中間喂5%的葡萄糖水30-50ml,不要太甜。

黃疸產生的原因:黃疸是由於血中膽紅素公升高而引起。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及降解後釋放出血紅蛋白(由血紅素和珠蛋白構成)。

生產後,寶寶不需要媽媽的血液了。但是還有些媽媽的血液通過臍帶傳給了寶寶。

出現時間和順序:產後第三天,從頭=672;胸=672;腹=672;腿,第5天是最高峰,出現的時候顏色是橘黃色的,消退從足到頭,顏色陰黃色

寶寶體內的膽紅素85%通過大便排出,所以此時寶寶的大便為墨綠色。如不排除,就會變成病理性黃疸。還有約20%的膽紅素留在**上,可以通過陽光和燈光使之氧化。

應對:讓寶寶多吃,多拉。

前面幾天媽媽的乳汁不多,即使這樣也要讓寶寶勤吸:這樣可以促進寶寶腸胃蠕動,從而促進排便。

第七天左右媽媽出院的時候,可能寶寶臉上還有黃疸,這是可以接受的。(見下面說明)但是如果2週後寶寶還是全身發黃,則一定要到醫院來。

出院時,如果只是鼻子上方到額頭處有黃疸,還是可以接受的。

應對措施:

讓寶寶適當曬曬太陽:早9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

插話:寶寶從第一天,認知能力就很強了,比如20cm以內寶寶能看得見了。要開始早教。

要給寶寶睡覺的環境,也要讓寶寶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所以大白天的不要拉窗簾。這也是一種早教。

再插話:回家以後,要讓寶寶的手露出來,不要戴手套什麼的。每週給寶寶剪指甲1-2次。用寶寶專用的指甲鉗。

六、關於寶寶大便

若寶寶的大便為草綠色(象青菜一樣),則為不正常,原因和表現:

若由於飢餓,表現為大便量少,但次數頻繁,如7-8次/天

若由於受冷,表現為量多,但帶酸味

水瀉狀大便:考慮是由於寶寶對母親飲食中某些食物過敏引起,可適當調整母親飲食;

帶血絲大便:表現為寶寶夜哭,可能為腸絞痛;

人工餵養的寶寶:一般大便為灰色,較硬,可通過調整配方奶比例調整;

第一胎便不能超過48小時

前面三天要排出膽紅素,所以寶寶的大便是墨綠色的。

如果第四天(有的更早,第三天)開始排黃顏色的大便即為正常,也就意味著黃疸過去了。

不正常的寶寶大便有:

1.青菜顏色的大便:

情況a: 大便量少,是飢餓性大便,表明寶寶沒有吃飽。

情況b: 大便量大,那是因為寶寶受涼了。

2.蛋花狀(水瀉)大便(音):即胎兒腹瀉

原因a:母親吃了不潔淨的食物,如紅糖水用開水泡泡就吃。

對策:紅糖含有大量細菌,一定要煮過以後再吃。可一次煮好一包,每次吃的時候再熱。

原因b:吃了蛋白質過高的東西,比如魚湯雞湯

3.有血絲大便:細菌引起的腹瀉,馬上去醫院

4.泡沫大便:疝氣。媽媽糖吃的太多了

爸爸媽媽要學會觀察胎便,以及時發現寶寶的身體狀況。剛出生的寶寶胎便是墨綠色,無臭味的,3天內排空。三天後,寶寶大便是黃色,類似於金黃色,無臭,一般一天3-5次,根據奶量不同而有所不同。

不正常的大便呈水綠色。有兩種可能。一是飢餓性大便。

特點是次數多,量少。如果發現大便中顆粒,那是未被吸收的脂肪粒,證明奶肯定夠了,如果喂配方奶,出現顆粒,可以將奶泡淡一點。二是受冷後的大便。

有餿泡味。另外還有水瀉樣大便。有可能是媽媽吃了不乾淨的東西。

經常媽媽產後會吃紅糖,家裡可能就直接紅糖兌熱水泡開或者某樣食品中直接新增紅糖,這樣都容易引起寶寶水瀉大便。因為紅糖不乾淨,所以紅糖一定要煮開喝。另外也有可能是雞湯,魚湯 ,蝦等寶寶不適應。

最不好的情況是大便有血絲,寶寶腹部非常硬而鼓,那就需要去醫院就診。一般寶寶的小便不要超過24小時,一天5-6次,如果尿不濕中就鐵鏽紅,證明奶吃的少了。寶寶的大便不要超過48小時。

新生兒護理(二)

七、寶寶的小便:每天5-6,7-8次。

如為紅色,表明奶吃的太少了。應對:當然是多**。

正常的小便:有些黃色的。

八、鵝口瘡:(多發在黃梅季節)

是一種黴菌,長在寶寶嘴角,擦不掉。但是長得很快。

形狀:一片一片的

對策:媽媽手洗乾淨再給寶寶餵奶。

擦**的布一定要煮開消毒過。(好像也和母乳餵養的講座有衝突,不過總是消毒過心理踏實一些)

奶瓶也要煮開消毒過。

藥物:到醫院買公尺糖唑,奶喂好以後擦。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在口腔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會發生鵝口瘡,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也有可能是因為**不潔或者餵養者的手指感染,媽媽的乳頭或者橡皮**都是感染的**。主要表現為在牙齦、頰黏膜或口唇內側等處出現乳白色奶塊樣的膜樣物,呈斑點狀或斑片狀分布,要馬上去醫院配藥,不然寶寶會痛,經常哭鬧不安,吃東西或者喝水時會有刺痛感,所以孩子經常不願意**。

還有一種出現在上下牙齦出,一粒一粒的,這個不是鵝口瘡,是皮下脂肪堆積,不能去挑他,隨它去好了。

新生兒護理

1.忌用塑料薄膜作嬰兒尿布 塑料薄膜不透氣,用它來包裹嬰兒,會直接影響其身體 的正常發育,排出體內廢料 分泌汗液 調節體溫 呼出二氧化碳等功能將受阻。而且薄膜會隨時間老化,從而刺激嬰兒 發紅 疼痛,一巳細菌侵入,就會發生感染 潰爛,還會引起敗血症並危及生命。2.忌讓嬰兒唾在大人中間 許多年輕父母在睡...

新生兒護理要點

新生兒的護理需要特別細緻周到,護理新生兒初步要注意以下要點 胎兒娩出時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損傷。如果出現 鵝口瘡 口腔粘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可輕輕塗擦制黴菌素藥水。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將其全身輕輕擦乾,用潔淨溫暖的棉毯包裹。室溫...

0 1歲新生兒護理 新生兒的臍帶應該如何護理

很多剛剛當媽媽的人都遇上過寶寶臍帶處理不好的問題,這個我們可以說是乙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原因在於要是臍帶沒有護理好就有很大的機率會惡化成臍帶炎,那樣能夠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到寶寶臍帶眼日後的健康。那麼應該怎樣處理和護理好寶寶的臍帶不被感染呢?這個還真是一門學問,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