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烹調最健康

2023-01-06 15:18:03 字數 820 閱讀 8895

想吃得健康,就要用對烹調方式。台灣《康健》雜誌最新刊文指出,烹調時間、溫度是影響營養素去留的關鍵。

哪種烹調方式最健康 ?

一般煎、炸、烤等烹調方式都會達到180~300℃,高溫不僅破壞營養素,還可能讓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發生異變,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如蛋白質類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脂肪類則易產生苯並芘類致癌物,碳水化合物會因此產生較多的丙烯醯胺類物質。但最令人害怕的就是高溫烹煮所產生的梅納反應,也就是食物褐變。

它會造成糖化反應,釋放自由基,使人體功能受到影響。研究已發現,它可能與身體的發炎反應,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阿爾茲海默症等相關。【愉筷餐飲整理發布】yyhkcn_cqyk888_cy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老人醫學教授莎拉博士認為,在高濕度情況下進行的短時間低溫烹調(100℃左右),比如說蒸或煮,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最終糖化蛋白的含量。他們在試驗中將24名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讓他們食用經過不同方法處理的雞、魚和肉,結果發現,蒸、煮的烹調方式能夠將人體內與飲食相關的最終糖化蛋白含量降低33~40%。

不僅如此,溫度在100℃的低溫烹調方式,還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營養素,有益健康。研究人員發現,像大麥、粗糧粉等用蒸的方式,營養成分可以儲存95%以上,但如果用油炸,維生素b2和葉酸會損失50%以上,維生素b1幾乎無法儲存。雞蛋用低溫烹調,不僅營養儲存多,就連消化率也較高。

台灣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系講師徐近平表示,幾種低溫烹調中,蒸的方式最為健康。這是因為蒸是透過汽化熱加熱,熱含量高,可縮短烹調時間,且不直接接觸水,不會造成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因此比水煮更易保留營養素,也可以保留食物的鮮甜原味。燉的溫度通常在98~100℃,建議燉的時候不要放太多水,連湯汁一起吃,就能把流到湯裡的營養素也吃進去。

烹調中怎樣淋油

菜餚烹調成熟,在出勺之前,常常要淋一點油,淋油的主要作用是 1 增色烹製扒三白,成品呈白色,如淋入幾滴黃色雞油,就能襯托出主料的潔白。又如梅花蝦餅,淋入適量的番茄油,會使主料的色澤更加鮮紅明快。2 增香有些菜餚烹製完成後,淋入適量的調味油,可增加菜餚的香味,如紅燒魯魚,出勺前要淋入麻油增香。而蔥燒海...

怎樣裝修最環保

環保裝修是時下業主的追求,環保裝修既要考慮美觀,又要注重健康。消費者在裝修時,都會選擇使用環保裝修材料,最大限度的減少室內汙染,但是環保材料經過混合使用後也發生了質變。那麼怎樣裝修最環保呢?怎樣裝修最環保 裝修材料選擇,選擇大型商家 裝修原材料80 以上都有汙染,選擇環保裝修材料也不能完全避免,選擇...

吃什麼最健康

收集整理 食物的意義不止於充飢裹腹,維繫人體正常運轉,而且也是防病治病 保障身心健康的物質基礎。那麼,吃什麼才最健康呢?1 礦物質 最活躍的營養,礦物質也稱為無機鹽。雖然礦物質在人體內的總量很小,不提供能量,在體內也不能自行合成,必須由外界環境供給,但對於人體的營養和功能卻有很大影響。礦物質攝入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