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

2023-01-06 12:06:05 字數 3273 閱讀 7742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加之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出現了所謂「畢業即失業」的說法。因此大學生畢業後能否順利就業,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就業難不僅有社會原因,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

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不僅關係到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需要**、企業、高校和大學生共同的努力。本文從大學生自身,企業和社會三個大方面方面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從而總結出相關的結論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可行方法。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創業

大學生,曾經是多少人心中的榜樣,是人們羨慕的物件,考上了大學也就意味著有了美好的未來。然而,在當今經濟形勢蕭條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就業面臨著空前的嚴峻形勢。現如今,我國每年約五六百萬高校畢業生,然而大學生的就業率卻只有68%,可見有將近半數的人畢業後得不到工作,這些數字還不包括其中有些已就業的大學生又失業、待業。

可見,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不容小視的問題,正在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一、 大學生就業現狀

據報道,2023年總共有630萬大學生畢業,就業壓力之大,其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再加上往屆沒有實現就業的大學生,需要就業的大學生就業數量之多可想而知。

21世紀初,隨著高等學校相繼開始大規模擴招,越來越多的高中學子獲得了步入大學殿堂的機會,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與此同時,大學生也從原來的天之驕子一落千丈,變得越來越普通。而隨著改革的不斷開展,我國對大學生的就業也由原來的包分配轉為自主擇業。

這就使得畢業大學生數量遠遠超了社會的需求數量,因而使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變得異常嚴峻,而過多的畢業生與不足的就業崗位之間的矛盾還在呈不斷擴大的趨勢。

另一方面,大學生的數量雖然呈大規模增長趨勢,但其素質卻沒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學生在學校沒有學到深入精通的知識,只是拿到一張文憑而已。這就導致了中國市場上對普通職業需求的飽和和對高、精、尖端職業的極度缺乏。

二、 大學生就業問題形成的原因

第一,畢業生就業結構失衡,供給與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畢業生的總體供給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實質是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所處的轉型階段不配置的矛盾。

我國處於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勞動力需要就業。其次,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已成為一種必然,但由此也帶來問題:要教育大眾化,中國普通高校就必須進行大規模擴招,而擴招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

202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145萬,2023年212萬,2023年達到280萬,2023年將超過300萬,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明顯增長的前提下,這種量的變化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學生就業也從精英化走向了大眾化。除此之外,我國的社會發展的區域還存在不平衡,東部發達地區能為畢業生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較好回報發展的前景,因此成為了人才輸入省。在這些地區人才競爭激烈,很多學生即使處於失業待業狀態也不願去西部地區就業。

而在西部地區,卻是雖然存在大量的崗位,卻是員工難尋,找不到合適畢業生前來就業。

第二,大學生自身存在問題導致就業難。

首先,大學生不合時宜的職業價值取向和就業觀念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 其次,當今的大學畢業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差,難以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一些大學生在學校裡只滿足所學課程,缺乏廣博的知識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之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在應聘場合緊張、膽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從而錯過了許多任務作機會。

另外,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缺乏對自己的清晰定位,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選擇何種職業,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只是聽長輩或朋友的建議擇業,導致工作不適合自己,缺乏興趣,最終導致失業。因此,擇業缺乏目的性也是導致成功率不高的重要。

第三,高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導致就業難。

在我國,目前仍有一些學校的辦學方法和觀念落後,沒有市場意識,專業設定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造成了所學專業不符合市場需求現象,導致了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就業工作還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就業指導力度不夠,往往畢業前才進行,而且僅僅作為一種職業介紹,在某種程度上只不過脫離實際的泛泛而談。「調查顯示,非常需要職業指導的大學畢業生對本校就業指導機構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學校有這樣的機構。

」④這說明大學職業指導工作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無疑會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幫助。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是有多種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單方面的,要解決這一社會熱點問題,就必須調動多種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三、 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第一,大學生自我素質的提高

首先,大學生應從實際出發拋棄「社會精英」的情結,樹立大眾化的基層的就業觀。要有事業意識和奮鬥意識,到基層鍛鍊自己,挖掘潛能,樹立起「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職業選擇策略,從現實出發選擇自己的求職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就業主動權。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個人的素質、能力、專長和團隊精神將是主導畢業生擇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過硬的本領,才能在就業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謀取自己理想的職位。其三,自主創業,依靠自身實力解決就業問題。

大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找準商機,發揮一技之長,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在解決自己就業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緩解了就業壓力。

第二,高校的改革。

其一,改革高校課程設定,設定與市場需求密切相關的專業;調整專業結構,使之與招生,畢業生的就業趨向相結合,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並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定不合理的學校和專業,減少招生數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高校畢業生就業部門以及相應的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而不僅僅侷限於臨近畢業的同學。

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高校就業指導隊伍的整體素質對於推動整個大學生就業工作起著關鍵作用。這就要求對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同時,積極吸收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資訊學等專長的老師充實到就業指導隊伍中來。其四,開設實踐課程,給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關注社會發展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第三,**部門應採取的措施

首先,制定政策法規,完善就業市場體系。各級**要從規範就業市場著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逐步把畢業生的工作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國家應採取必要的巨集觀調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手段來實現人才的合理配置。

鼓勵大學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區安家落戶。還應看到中國基層人才匱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國家也應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大學生投身基層實現就業,鍛鍊成才。

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奮起改變自己的命運。相信通過大學生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定能夠妥善解決,高校畢業生一定實現充分就業。高校畢業生作為中國巨大人口和龐大勞動力隊伍中一支活躍的生產力,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一定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大學生就業問題

摘要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總結起來就乙個字 難,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需求不足與畢業生大量增加形成的供需矛盾,也有高校 學生自身和用人單位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也需要 高校 用人單位和大學生共同努力。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 原因 對策 創業 正文一...

大學生就業問題

一 大學生就業的現狀 自1999年高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以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日趨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更是讓就業形勢變的更加不容樂觀。一 畢業生人數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下降,就業問題比較突出。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畢業生將超過630萬人...

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文獻綜述

一 前言 大學生作為國家新建設的工程師和新動力 曾經是高學歷,高薪水,高能力的代名詞,然而,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規模不斷上公升,人才 關係明顯變化,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因此找出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並提出提高大學生就業率的建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研究的目的是確定影響當今大學生就業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