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聽力水平

2023-01-05 08:15:07 字數 5449 閱讀 8208

聽力水平要在國內提高

對於乙個有出國夢想的人來說,英語的四個基本技能聽說讀寫當然都重要。但如果我們乙個月之後就要出國了,按照80/20效率理論,我們做事情要set priorities。就是得排出優先順序。

那很顯然,聽力水平的提高就成了重中之重。原因很簡單,你一出國,馬上就要聽課,聽別人講話獲取資訊。可能開學乙個多月就要期中考試。

而國外學校的考試,大多數內容都是來自於老師課上講過的知識。因此,如果你口語不好,你可以暫時不開口;閱讀速度慢,但字總是在書上,你有很多機會可以看;寫作能力不好,可以通過多蒐集素材多準備來彌補;只有聽力,老師在課上講過一遍就消失了,沒有了。所以說如果聽不懂老師上課就會很麻煩。

我先說說我出國時經歷的和見到的情況。可能因為我大學時是學英語的,又教了很多年聽力,所以我出國後英語方面沒有障礙。能夠輕鬆自如的交流,也能夠聽懂老師講課。

但我周圍的很多中國同學,到了國外聽力方面都需要乙個適應期,乙個月到半年不等。我絕不比這些同學優秀。我只是比他們幸運。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只是恰巧多接觸了英語而已。我在哥大的很多中國同學上課都是帶著錄音筆去的。

把老師的講課內容錄下來,回去再聽一遍。有的在國內覺得自己考試聽力水平還可以,出去也會遇到障礙。因為在中國學校裡或考試時聽的英語資料發音都很標準。

到了國外,教授講課和實際生活中,大家的口音五花八門,印度音,澳大利亞音,加拿大音,非洲音,日本音,墨西哥音等等。而且老師上課還經常講專業性很強的內容。於是乎,很多同學都必須錄下老師的講課內容回去重聽。

想一下,出了國需要適應國外的生活文化,還要花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聽老師的錄音,再加上想家,豈不是很辛苦,也比較浪費時間。所以提高聽力水平這項工作,應該在國內完成。

聽力水平提高的規律

在具體講如何提高之前,希望大家先區分應試能力和真正的聽力實力。應試能力提高了,這只是實力的一部分。而考試之外,切實把自己的聽力水平提高才是真正的實力體現,也是出國前所必須的。

聽力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後,就變成了技能。什麼是技能呢?技能就是一經掌握,不會忘記的東西。

比如游泳,騎自行車,這些都是技能。你現在會了游泳,就算三年不游,三年之後把你扔水裡,你還是會游。今天會騎自行車,五年後也不會忘記的。

很多人之所以聽力提高不了,就是因為沒有咬緊牙關把聽力水平提高到技能之上。總是聽一聽,放一放。等下次再拿起來聽力材料練習時,發現水平又退回去了。

於是,莘莘學子們就不斷鼓勇氣,不斷訂計畫,不斷重新開始,又不斷放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聽力方面能堅持做到的人不多。

其實只要保證長期的每天的乙個練習量,你就會發現,一旦聽力水平到達了技能之上,想再下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就算很久不聽,你再聽時也一定是聽得懂的。每天聽兩個小時,比三四天不聽,第五天連續聽十幾個小時進步得快得多。

所以學習最重要的一點是掌握對的方法。口語就不是這樣。口語只有經常訓練,才會說得越來越流利,越來越好。

但無論再流利,如果一段時間不說,水平還是會下降,就連母語有時也會出現這種狀況。舉例說明,你看破紅塵,遁入空門20年,等你重新回到社會上,你一定還是很輕鬆就能聽懂周圍人說話。但由於多年沒有和人打交道,不怎麼用語言交流了,你可能發現自己說都不會話了,反應也慢了。

另外,聽力水平的提高曲線和口語閱讀寫作詞彙等也都很不一樣。我把聽力的提高成為平台階梯式。也就是你在提高聽力的過程中,會一直在乙個平台上前進,在這個過程中,你會覺得自己提高的很慢或者完全沒有提高,甚至還會出現覺得越聽越退步的情況。

但這些都不應該成為你前行的阻礙。只要你堅持,就會量變積累帶來質的飛躍,跨到下一級台階上。然後繼續在新的平台上前進前進前進進,直到躍到下一級更高的台階。

而口語閱讀寫作詞彙等的提高屬於爬坡式的,雖然坡度有急有緩,但整體趨勢是一直向上的。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人會覺得背單詞比較有成就感,而練聽力似乎進步不明顯。我想,如果大家明白了我總結的平台階梯式和爬坡式進步曲線,也就能更好的明白為什麼聽力一定要每天堅持聽的道理了。

上一篇文章裡講了兩點,一是聽力水平應該在國內提高;二是聽力水平提高的規律。今天主要談談大家在練習時,具體怎麼聽,聽什麼等問題。聽力提高的方法分為精聽和泛聽。

精聽精聽乙個重要的練習方法是聽寫(dictation)。我還記得,當年我考英語專業八級時,是要考聽寫的。那時考察方式是,一篇文章一共讀四遍。

第一遍總聽,大概把握文章主題和大意。聽第二遍時開始寫,但肯定會漏掉很多詞沒寫下來。第三遍開始補空。

最後一遍總體檢查。如果我們平時練習聽力也用這樣的方法的話,你會發現既浪費時間,提高得也很緩慢。雖然我英語八級證書是優秀,但說心裡話,我覺得當時的老師並沒有教給我們什麼學習方法,完全靠拼命反覆做題。

由我的經歷可以得出:你要是特別能吃苦,可以天天學英語十幾個小時,並且堅持下來的話,你的英語同樣能夠學好,在刻苦練習的過程中自己也會總結出很多學習方法和規律。可人的生命太短暫了,如果我們把有限的生命錯誤地投入到一些低效能的事情上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推薦大家看《80/20效率法則》,很多外企面試員工,都會考察這本書裡面的一些觀點。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其實就是:人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有可能帶來效益的事情上去。

現在大家有福了!我會盡力幫大家總結提煉些能幫助你們高效提高英語水平的學習方法。

聽寫材料的選擇

建議大家不要用電影對白或者托福聽力的對話部分練聽寫。換句話說,對話型別的材料(conversations)是不適合拿來練聽寫的。原因很簡單,對話的難點不在於某乙個詞,或乙個複雜的句型,或比較晦澀的內容,或巨大的資訊量。

難點往往來自於一些音變現象,比如連讀失去爆破;來自於一些俚語習慣表達;來自於上下文語境的理解。換句話說,很多對話材料,就算原文裡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不一定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所以,費了半天勁聽寫下來的對話內容,要麼看不懂不理解;要麼就是這次看懂了,下次還是聽不出。

所以,對話材料應該採用的練習方法其實是跟讀模仿。後面會講到。

用來練聽寫的材料應該是乙個人的陳述、講座之類的(lecture)。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材料,是和練聽寫的目地分不開的。練聽寫的核心本質其實是為了提高我們快速理解和記憶的能力。

有的同學誤以為聽寫就是要把聽到的所有內容都寫下來,那是一些考試的要求,不是我們平時提高聽力的方法。如果那樣練習,你會發現兩個問題:一是,有的時候就算寫下來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寫了些什麼。

二是,覺得剛才聽懂了,但要下筆寫的時候覺得又忘了聽到什麼了。造成這兩種情況的原因,都是因為我們沒理解聽到的內容。聽寫真正應該做的是記憶和總結的工作,而不是聽和寫的工作。

什麼叫做記憶和總結,就是我們不需要完全按順序重複這乙個人的每乙個字,但我們要做到能理解它的內容,並在總結後複述出來。這才是我們練聽寫真正的目地。如果我們總是反覆聽原文,乙個字乙個字寫,可能半個小時才寫了乙個五分鐘的文章,而這半小時的投入可能就沒有達到什麼提高聽力水平的效果。

聽寫材料的長度應該是一分鐘左右的。千萬不能用太長的。曾經有乙個同學跟我說,張老師我在練聽寫。

我今天聽寫的是馬丁·路德·金的著名的演講「i h**e a dream」。這得寫多久啊!

適合用來練習精聽的材料包括:老托福聽力材料中,part c的lectures。新托福ibt的lectures很長,大家可以分成幾次來練聽寫。

同時,新概念英語二冊三冊的lectures也可以用來練習。這裡面有乙個時間問題,如果你就剩一兩個月就要去參加考試,一定記住所有的練習內容都應該是和你要參加考試直接相關的材料。而且由於時間比較緊,就不建議天天練聽寫。

一周練個兩三次足矣。所以說很多時候,學習方法沒有對錯,只有在特定時期如何練習的區別。

聽寫的步驟

第一步總聽全文。既然叫總聽,就是不要陷入文章內容的細節。總聽只做兩件事,一是明確主題,大概知道這個段落講了什麼事。

二是尋找邏輯。英文文章的邏輯包括什麼呢?只要能簡單判斷出這篇文章是按時間順序寫的還是空間順序;是現象解釋還是兩種觀點的比較等。

所以在總聽第一遍的時候,關注那些起承轉合的詞,可以幫我們快速把握文章的邏輯關係。比如你聽一篇段落,聽到in the past,那你的預期就該是,後面可能會提到now,也許還有in the future。聽到「一些人認為」,那你的反應應該是,接下來會談「另一些人或者我認為的」。

以前大家對於這樣的能夠提示你文章邏輯關係或順序的詞是不敏感的。總是在聽寫第一遍的時候就陷入細節。

第二步細聽每句。在細聽每句時,我見過有同學用復讀機聽。一句話說完,他就按個復讀,讓機子一遍一遍地讀這句話,他不緊不慢地逐字聽寫下來。

這種聽寫就屬於低效甚至無效聽寫。換句話說,你付出了80%的努力,卻可能只帶來20%的效果。還有些同學是這樣練習的:

就聽一句話時,剛聽到兩個詞,就馬上按暫停,寫下這兩個詞,然後再聽三個詞按暫停,寫下這三個詞。一句話被他分割成很多部分,聽得支離破碎。我這裡講的細聽每句,主要強調句子的概念,是sentence by sentence的聽寫,不是word by word的聽寫。

不過,這裡的sentence也不是說非得到乙個句號才算是乙個sentence,這裡指的是乙個語意的停頓,包括像逗號,分號,冒號等,都叫語意的停頓,在這樣的地方可以按暫停。具體操作建議:一句話先聽一遍,到了乙個語意停頓的地方按暫停,通過你的回憶把這句話寫下來。

有同學可能說,老師,一句話說了十幾個詞,我才能寫出三五個單詞,根本沒關係,因為我們在這裡練的不是把聽到的內容完全寫下來的能力,而是鍛鍊記憶和總結能力。這裡記住:每句話只聽一遍,盡力寫出或複述出你聽到的內容。

能寫多少算多少。開始能寫三五個詞,堅持練習,就能寫出更多的。

第三步反覆琢磨。這一步是核心關鍵。「反覆」在這裡不是乙個副詞來修飾琢磨的,反覆和琢磨都是動詞,指既要反覆,又要琢磨。

反覆多少次合適呢?我見過特用功的同學,一句話聽不懂,他就發誓說不把你聽出來我就不吃飯!於是反覆了三五十遍,聽得眼睛都綠了,還是沒聽明白。

這不又是80%的努力用在了沒有效率的20%的事情上了。反覆三五遍是最合適的。如果一句話反覆三五遍還沒有聽出來的話,再聽十遍八遍和三五遍的效果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不過反覆一兩遍又太少。不要急著知道說得是什麼,要通過反覆三五遍,建立對整個句子的感覺。

反覆a. 反覆一遍後,句子的意思全理解了,這時候就別試圖把這句話一字不漏地寫下來了。只要用記憶和總結把這句話的核心大意寫下來就行了。

b.反覆了幾遍之後發現大多數內容都聽明白了,但裡面的個別詞沒聽出來。這些個別詞可能對我們來說是生詞,也有可能是發音或音變導致我們沒聽出來。

這時需要大家做的工作是,記錄聲音符號。也就是用你熟悉的音標,漢字或其它標音方式,把你聽到的聲音記錄下來。這個工作非常重要。

總有同學說:老師,這句話我聽不出來聽不懂。我就會問:

那你聽到聲音了嗎?他說:聽到了。

我說:聽到了什麼聲音。他說:

啊,忘了。我們練習的時候為什麼不提高,就是因為我們每次反覆三五遍之後就直接開啟原文看了。一看原文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一句話啊。

這時,當你把原文放在一邊再去聽一遍聽力材料時,你發現你都懂了。而這根本不是用耳朵聽出來的,不是你的聽力水平提高了,而是你用眼睛看完了記住了。就像我聽廣東歌,我先看一下歌詞,再去聽,我會覺得我廣東話的聽力水平還不錯嘛,都能聽懂。

但如果不讓我看歌詞,直接去聽,我肯定聽得稀里糊塗。這些年來,很多同學也就是活在這種幻覺中。聽了幾遍,看了原文再去聽,就以為自己聽力水平提高了。

所以說,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在聽的過程中記錄聲音符號。這麼做的目地是為了建立你耳朵聽到的聲音和實際內容之間的關聯。把你聽到的聲音用你熟悉的符號記下來,哪怕只能記錄下一種語氣語調的起伏或者個別的聲音。

有時候成功失敗只在一線間,就差那一點點。

如何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推廣 在高考中增加聽力的測試,不僅有助於各大高校選拔綜合性 複合型人才,且對考生自己而言,也是對其自身能力的一次綜合性檢測。而實際生活中,我們的部分同學卻沒有重視或很少重視聽力部分,這無疑是乙個很大的錯誤。因此,為了提高英語的聽力水平,培養較好的聽力理解能力,筆者認為,同學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

如何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中學英語的教育目的,是通過對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 並學會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聽說讀寫的全面發展中,聽力的訓練至關重要。一方面學生通過聽可以獲得語言資訊及語言感受,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 另一方面,聽力理解是交際的前提,如不掌握英語聽力技能,就不...

如何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

根據研究,英語學習最好是從 八 九歲開始。現代英語教學的改革,已經使我國的英語啟蒙教育從初中提前到了小學三年級。然而,目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只能屬於 印象派 真正的英語學習還是從初一開始。英語聽力是英語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過去被忽視的一部分。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從初一開始,就必須有意識的練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