嫗與虎文言文閱讀答案

2023-01-04 00:09:02 字數 1427 閱讀 3861

嫗與虎曾有老嫗①山行,見一獸如大蟲,羸然跬步②而不進,若傷其足者(a)。嫗因即③之,而虎舉前足以示嫗(b)。嫗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為拔之。

俄而虎奮迅闞吼(c)④,別嫗而去,似媿⑤其恩者。

及歸,翌日,自外擲麋鹿狐兔至於庭者,日無闕⑥焉。嫗登垣⑦視之,乃前傷虎也,因為親族具言其事,而心異之。

一旦,忽擲一死人,血肉狼藉,乃被村人凶者呵⑧捕,雲殺人。嫗具說其由,始得釋縛。乃登垣伺⑨虎至,而語之曰:「感則感矣,叩頭大王,已後更莫拋人來也。」

(選自《唐語林校證》)

①老嫗:老婦人。 ②羸(lěi)然:

瘦弱的樣子。跬步:半步,相當於今天的一步。

③即:靠近,走近。 ④奮迅闞(hǎn)吼:

大吼一聲。 ⑤媿(kuì):同「愧」,愧感。

⑥闕:空。 ⑦垣(yuán):

矮牆。 ⑧呵:大聲呵斥。

⑨伺:等待。

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1)有老嫗山行山行 (2)若傷其足者若

(3)乃前傷虎也乃 (4)嫗具說其由由

5.下列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老虎因為老婦人替自己拔出腳掌上的芒刺,對老婦人心存感激,每天將捉到的麋鹿、

狐狸、野兔等丟到老婦人家中報恩。

b.村里的兇徒殺了人,官府懷疑老婦人是**,欲將其抓捕,老虎來救老婦人,老婦人擔心老虎被抓,就登上矮牆對老虎說:「我很感激你,請你不要來救我了,趕快走吧。」

c.文中的老虎通人性,懂得感恩,但它好心卻辦成了壞事。所以,我們感謝別人也要講究方法,注重效果,避免適得其反。

d.《黔之驢》中的虎讓我們明白這樣的道理:面對貌似強大的對手,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能取得勝利。《老嫗與虎》中的虎讓我們明白這樣的道理:

即使懷著美好的願望做事,也要權衡利弊,考慮後果。

6.請把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5分)

(1)嫗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為拔之。

(2)因為親族具言其事,而心異之。

7.根據情境,在文中a、b、c三處各寫乙個句子,將虎此時要對老婦人說的話表達出來。(6分)

(a)(b)(c)二、文言文閱讀(18分)

4.(4分)(1)沿著山路行走 (2)好像 (3)竟然是 (4)緣由、原因

5.(3分)b(「凶者」不是指「村里的兇徒」,而是指老婦人被村裡人當成凶犯。「老虎來救老婦人」以及老婦人對老虎說的話都不正確,應是老婦人登上矮牆等著老虎來,對老虎說「我對你的回報已是感激不盡,我現在要向你叩頭,請以後千萬不要再把咬死的人扔進來了。」)

6.(5分)(1)老婦人看虎的前爪,腳掌上面扎了芒刺,就替它拔掉了芒刺。 (2)老婦人就把這件事全部告訴了家族裡的人,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

7.(6分)(a)示例:唉!自從腳上扎了刺,我連捕食都困難了。

要是能遇上好人,我一定要請他幫我看看。 (b)示例:您能幫幫我把腳掌上面的刺拔掉嗎?

(c)您是我的恩人,我一定會報答您的。(符合情理即可)

文言文閱讀

安徽省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幹裡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

文言文閱讀訓練

1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 5 題。清河王太傅轅固生者,齊人也。以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景帝前。黃生曰 湯武非受命,乃弒也。轅固生曰 不然。夫桀紂虐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與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曰 冠雖敝,必加於首 履雖新,必關...

文言文拓展閱讀

子曰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顏淵喟然嘆曰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註解 憤 心裡想求通而又未通。悱 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不會舉一反三。喟然 嘆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