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實詞答案

2023-01-23 00:42:02 字數 3460 閱讀 6985

高三語文文言文實詞答案

第一課時答案

(1)「中間」,古義是「中間夾雜」,今義是「當中」;(2)「絕境」,古義為「與外界隔絕之地」,今義為「沒有出路的境地」;(3)「宣言」,古義為「公開揚言」,今義為「表示政見的公告」;(4)「烈士」,古義是「有節操、有抱負的男子」,今義指「為革命而犧牲的人」;(5)「犧牲」,古義指「作祭祀的牲畜」,今義指「為正義而死」;(6)「因為」,古義是「因此寫」,今義是「因果連詞」;

(7)「故事」,古義是「舊例」,今義是「真實的或虛構的用做講述物件的事情」;(8)「多謝」,古義是「多多勸告」,今義是「十分感謝」。

第二課時答案

二、(1)坐通座,音zuò,座位; (2)直通值,音zhí,價錢;

(3)反通返,音fǎn,回歸; (4)惠通慧,音huì,聰明;

(5)不通否,音fǒu,不6)倍通背,音bèi,違背、背叛;

(7)景通影,音yǐnɡ,影子; (8)見通現,音xiàn,露出;

(9)要通邀,音yāo,邀請;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型;

(11)具通俱,音jù,都12)生通性,音xìnɡ,資質、本性。

四、1、答案: (1)接近,依靠 (2)赴任,就職 (3)成功,達到目的 (4)即,就 (5)走向,走上 (6)上,登上2、(1)背東西,以背載物 (2)擔負,使……承擔 (3)依仗,憑藉 (4)對不起,辜負 (5)違背,背棄 (6)失敗 (7)覆蓋

六、(1)否。小小大大之意。(2)是。

偏義在「馬」,「牛」為襯字。(3)是。偏義在「亡」,「存」為襯字。

(4)是。偏義在「母」,「父」是襯字。(5)是。

偏義在「姥」,「公」是襯字。(6)是。「國」指天子統治的地方,「家」指諸侯統治的地方。

偏義在「國」,「家」是襯字。(7)否。春天和秋天。

(8)否。「痛恨」是十分遺憾之意。

第三課時答案

愛護、c.愛惜,吝惜、d. 喜愛、喜歡)

(形容詞用作名詞,指安定的生活環境。) 遭受)

一倍,原數基礎上增加的相等數。(a.通「背」,背叛 ;c.副詞,越發,更加,倍加;d.讀péi,陪伴,伴隨。

動詞,考察、推究。) 謙辭,謙稱自己。)

名詞,兵士動詞,擔心、憂慮。)

明智、精明動詞,朝拜。

第四課時答案

1、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狀語後置。

2、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狀語後置

3、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狀語後置。

4、鬚髮花白的老人就不會在路上揹負或頭頂重物行走了。狀語後置

5、我將長久地被大方之家恥笑。被動句

6、你們都將被他俘虜。被動句

7、沛公在**?賓語前置

8、(我)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為」表判斷

9、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省略句

10、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土地天天消減,月月割讓,而走向滅亡。被動句

11、被動治理國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啊!被動句

12、這就是今天治學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謹慎地選取的緣故了。判斷句

13、這樣看來,我對陛下盡忠的時間還很長。狀語後置

14、何必要飛上九萬里的高空才向南飛呢?疑問句。

15、他們還憑藉什麼呢?賓語前置。

16、漁舟唱著歌,在傍晚時分,歌聲響徹鄱陽湖畔。省略句。

17、村中有個遊手好閒的年青人馴養了乙隻蟋蟀。定語後置。

18、誠信而被懷疑,忠誠而被誹謗。被動句。

19、農夫告訴我春天到了。狀語後置

20、為什麼心神不定還想去什麼地方?賓語前置

第五課時答案

9.d(闢,通「避」,避開)

10.a(結構助詞,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項表示行為所憑藉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用來……的方法」;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c連詞。可譯為。

「那麼」就」;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d與「以」連用,意為「認為……是」;動詞,演奏。)

11.a(①是說景公刑法太多。④管仲建議桓公雪恥。⑥韓非子認為孔子的話是不對的)

12.b(原文的「公」,是指齊桓公)

13.(1)再說我晏嬰家裡貧窮,依靠早晚都要跑到市場購買食物過日子,不可以遠離它。(3分,「待」「市」「趨」各1分)

(2)現在晏子不去考察用刑是否得當,卻以用刑過多進行勸說。這不是很荒唐嗎?(3分,「察」。說」「妄」各1分)

(3)紂王因文王擴大疆域、得到人心而憎恨他,他自己又輕易放棄土地面爭取人心,這就更被紂王懷疑。(4分,「以」、「惡」「輕」「見疑」各1分,「重」譯為「再次」「又」也對) (句意不通順,酌情扣分)

譯文:齊景公去探望晏子,說:「先生住房很小,又靠近市場,請先生搬家到豫章的園林中去吧。

」晏子再次拜謝推辭說:「我晏嬰家裡比較貧窮,依靠購買食物過日子,而早晚都要到市場,不可以遠離它呀。」齊景公笑著說:

「先生家熟悉市場**,知道物品的貴賤嗎?」當時齊景公治政多使用刑法。晏嬰回答說:

「刖鞋貴而單底鞋很便宜。」齊景公說:「這是什麼緣故?

」晏嬰回答說:「是刑法多了。」齊景公吃驚得變了臉色說:

「我難道很殘暴嗎?」於是減去五種刑法。

評論:晏嬰說的刖鞋昂貴,這並不是他的真心話,他是想甩巧妙的話來制止過多的刑法。這是不懂得治理才造成的過錯。

用刑恰當就無所謂多,用刑不恰當就無所謂少。晏子不以用刑不當去說,而以用刑過多而說,這是不懂法術的過錯。打了敗仗的軍隊被殺死的人數以千計,但還是敗逃不止;可見治理混亂的刑法只怕用得不夠,而奸邪還是不能除盡。

現在晏子不去考察用刑是否得當,而以用刑過多進行勸說,這不是很荒唐嗎?愛惜茅草就會損害莊稼,寬容盜賊就會傷害良民。如今要減輕刑法,施行寬厚仁愛,這就是便利奸邪的人而傷害好人啊,這不是治理國家的辦法。

齊桓公有一次喝醉了酒丟了帽子,以為恥辱,三天沒有上朝。管仲對他說:「這不僅僅是大王一人的恥辱,大王為什麼不通過政令洗雪恥辱呢?

」齊桓公說:「你這建議好啊!」於是就開倉放糧,賑濟貧民,又審核獄案,釋放罪行較輕的囚犯。

幾天後百姓紛紛唱道:「大王啊,大王,你怎麼不再丟失帽子啊!」

評論:開倉賑濟窮人,這是賞賜無功的人;審核獄案放掉輕罪的人,這不是懲罰有罪的人。賞賜無功的人,民眾就會僥倖地希望從君主那裡獲得意外的賞賜;不懲罰有罪的人,民眾不受懲罰就容易為非作歹。

這是國家混亂的根源,怎能用來洗刷恥辱呢?

從前周文王侵占孟地、攻克莒地、奪取酆地,辦過三件事後,引起了封王的憎恨。文王於是很害怕,要求進獻給紂王洛水西邊、赤壤地方方圈千里的土地,用來請求廢除炮烙這種酷刑。天下人都很高興。

孔子聽到後說:「文王真仁懸啊!不看重方圓千里的土地而請求廢除炮烙之刑。

文王真聰明啊!獻出方圓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的人心。」

評論:「孔子認為文王聰明,不也是錯的麼?聰明的人,是能夠知道禍難所在從而避開的人,因此自身不會遭到禍患。

紂王因文王大得人心而厭惡他,他自已又輕易放棄土地而爭取人心,這就更使紂王懷疑。正因如此,他才被戴上刑具監禁在羑裡。

文言文實詞的解釋

高考常見 120個實詞 目錄1.愛 2.安3.被 4.倍5.本 6.鄙7.兵 8.病9.察 10.朝 11.曾 12.乘 13.誠 14.除 15.辭 16.從 17.殆 18.當 19.道 20得21度 22非23復 24負25蓋 26故1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愛護師說 譯 因為愛自己的孩子...

文言文實詞推斷學案

文言文專題複習瞻前顧後,合理推求 文言實詞詞義推斷 複習目標 1.文言文實詞詞義的幾種推斷方法。2.能結合具體語境,根據上下文準確推測實詞詞義。一 解釋加點的詞語,推斷的方法。一 1 豐則貴糴,歉則賤糶 2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 3 撫軍亦厚賚成名 我的推斷方法是 二 1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高考必備文言文實詞

得1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 得到,獲得,與 失 相對 2古人之觀於天地 山川 草木 蟲魚 鳥獸,往往有得 心得,收穫 3未得與項羽相見 能夠 4吾得兄事之 應該 5所識窮乏者我歟 通 德 感恩 6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得無 莫非,豈不是 7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得意 8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具備 ...